间隙弧片自适应耳塞及自适应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0139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间隙弧片自适应耳塞及自适应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领域,尤其是涉及间隙弧片自适应耳塞及自适应耳机。



背景技术:

现有耳机的耳塞结构体积小,耳塞可直接置入耳道中,让使用者可在不干扰旁人的状况下聆听电子声音,具有轻便小巧、方便携带的实用性,已成为MP3随身听、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或笔记型电脑等相关电子产品的必要配件。

现有耳塞结构如图1所示,现有的耳机包括耳塞51及耳机线50,耳机线的导音管套52设于耳塞内。每个人的耳朵、耳道结构的形状、尺寸、大小都有所差异,而现有耳机一方面将导致难以佩戴到位,另一方面亦会大幅度降低人体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间隙弧片自适应耳塞,所提供的弯头自适应耳塞和人体耳道的弯曲结构相匹配,既可令用户佩戴耳塞到位,亦可提高人体舒适度。

为实现上述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间隙弧片自适应耳塞,包括圆台、间隙弧片与一体弧片,间隙弧片与一体弧片均固定连接于圆台,圆台包括自适应部,自适应部包括多条环绕设置于自适应部的外壁的外槽,自一体弧片指向间隙弧片且平行于一体弧片轴线的方向为第一方向;间隙弧片包括两个间隙部,两个间隙部沿间隙弧片的径向对称设置;间隙部为U形间隙,间隙部包括弧面、第一面与第二面,第一面与第二面的夹角为24°,第一面通过弧面连接第二面;一体弧片、间隙弧片的半径均沿第一方向逐渐减小。

由上述方案可见,间隙弧片可通过间隙部而自我交错,自适应部可沿圆台的轴线摆动以适应不同用户的耳道。以此结构,耳塞可在较小的耳道内佩戴到位,避免耳塞对耳道过度挤压而造成耳道不适,同时保证耳道透气与干燥,提高用户舒适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自适应部包括多条环绕设置并突出于外壁的外环。

由此可见,提升耳塞摆动效果,便于用户佩戴到位。

进一步的方案是,自适应部包括多条环绕设置并突出于自适应部的内壁的内环。

由此可见,提升耳塞摆动效果,便于用户佩戴到位。

进一步的方案是,自适应部包括多条环绕设置并凹入于内壁的内槽。

由此可见,提升耳塞摆动效果,便于用户佩戴到位。

进一步的方案是,在圆台的轴向上,外槽与内槽相互交替设置。

由此可见,提升耳塞摆动效果,便于用户佩戴到位。

为实现上述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适应耳机,包括相互连接的间隙弧片自适应耳塞与耳机线,间隙弧片自适应耳塞包括圆台、间隙弧片与一体弧片,间隙弧片与一体弧片均固定连接于圆台,圆台包括自适应部,自适应部包括多条环绕设置于自适应部的外壁的外槽,自一体弧片指向间隙弧片且平行于一体弧片轴线的方向为第一方向;间隙弧片包括两个间隙部,两个间隙部沿间隙弧片的径向对称设置;间隙部为U形间隙,间隙部包括弧面、第一面与第二面,第一面与第二面的夹角为24°,第一面通过弧面连接第二面;一体弧片、间隙弧片的半径均沿第一方向逐渐减小。

由上述方案可见,间隙弧片可通过间隙部而自我交错,自适应部可沿圆台的轴线摆动以适应不同用户的耳道。以此结构,耳塞可在较小的耳道内佩戴到位,避免耳塞对耳道过度挤压而造成耳道不适,同时保证耳道透气与干燥,提高用户舒适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自适应部包括多条环绕设置并突出于外壁的外环。

由此可见,提升耳塞摆动效果,便于用户佩戴到位。

进一步的方案是,自适应部包括多条环绕设置并突出于自适应部的内壁的内环。

由此可见,提升耳塞摆动效果,便于用户佩戴到位。

进一步的方案是,自适应部包括多条环绕设置并凹入于内壁的内槽。

由此可见,提升耳塞摆动效果,便于用户佩戴到位。

进一步的方案是,在圆台的轴向上,外槽与内槽相互交替设置。

由此可见,提升耳塞摆动效果,便于用户佩戴到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间隙弧片自适应耳塞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间隙弧片自适应耳塞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间隙弧片自适应耳塞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间隙弧片自适应耳塞沿第二方向的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至图5,自适应耳机包括相互连接的间隙弧片自适应耳塞1与耳机线,间隙弧片自适应耳塞1包括圆台6、间隙弧片3与一体弧片4,间隙弧片3与一体弧片4均固定连接于圆台6,圆台6包括自适应部2,自一体弧片4指向间隙弧片3且平行于一体弧片4轴线的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为第二方向。

自适应部2包括多条环绕设置于自适应部2的外壁的外槽21,自适应部2包括多条环绕设置并突出于外壁的外环22。自适应部2包括多条环绕设置并突出于自适应部2的内壁的内环24。自适应部2包括多条环绕设置并凹入于内壁的内槽23。在圆台6的轴向上,外槽21与内槽23相互交替设置。自适应部2提升耳塞摆动效果,便于用户佩戴到位。在本实施例中,外槽21与外环22的数量选为三条,内槽23的数量选为三条,内环24的数量选为两条,每条外槽21位于相邻两条外环22之间,每条内槽23位于相邻两条内环24之间。

间隙弧片3包括两个间隙部30,两个间隙部30沿间隙弧片3的径向对称设置;间隙部为U形间隙,间隙部包括弧面33、第一面31与第二面32,第一面32与第二面32的夹角a为24°,第一面32通过弧面33连接第二面32;一体弧片4、间隙弧片3的半径均沿第一方向逐渐减小。

耳塞1还包括滤网8和出音道9,出音道9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自框体的端面延伸至耳塞1内,滤网8固定装配于出音道9内。滤网8可阻挡耳垢等异物落于滤波器2上,保证耳机的音乐效果。

间隙弧片3可通过间隙部30而自我交错,人体耳道可保持适当的气体流动,避免耳道内的水蒸气转换为水珠,保证人体耳道干燥,耳塞不会对耳道过度挤压,从而避免耳道产生堵塞感并保证耳塞佩戴到位。自适应部20根据不同用户的耳道结构而自行沿圆台6的轴线摆动以高匹配地适应用户耳道,实现耳塞1的自适应功能,以令耳塞1适应于不同用户的耳道,从而便于用户佩戴到位,提高用户舒适度。

在耳塞中设置上述公开的技术结构可以作为实现耳塞或耳机的自适应方法的实施方式。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