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压力区传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9225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压力区传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麦克风领域,特别是一种压力区传声器。



背景技术:

压力区传声器,又叫界面传声器、PZM传声器,它是将一小型压力式电容传声器的振膜朝下安装在一块声反射板上,使振膜处于“压力区域”内的传声器。“压力区域”是指反射板附近直达声和经反射板反射的反射声相位几乎相同的区域。通常,压力区传声器可以放置在地板、墙面、桌面或其它平面上,这时借助地板、墙面、桌面或其他平面的面积组成一个有效反射面,从而符合压力区拾音的声学理论,达到消除厅堂回音、声音浑浊不清的拾音效果;由于巧妙地运用了声波的叠加原理不但有效地消除回音效应,而且可以使传声器提升3dB的灵敏度输出。

现有的压力区传声器,存在着三个不足:1,均采用一体化紧凑的扁平式设计,即采用传声器咪芯覆盖扁平化的金属盖,金属盖压紧咪头,在这样的紧凑型设计中,没有设置供电的电池仓,只能采用单一指定规格的咪头,功能无法扩展器;2,由于没有供电系统,无法内置发射电路进行无线传输等不足;3,拾音单元只选择全指向性、和心形指向性;由于传统设计的压力区传声器没有足够的空间,选用音头的指向性均是固定的不能灵活选择,而且目前的压力区传声器由于扁平化设计音频连接插头无法设置于传声器本体上,必须拖着一个条连接线,不仅外观不整洁,使用麻烦。

现有技术的产品:1.使用时连线复杂,比较麻烦;2.无法内置发射电路进行无线传输3.传统技术空间的局限,无法选用拾音功能更加强大的传声器阵列,拾音距离小,抗噪能力差。大大局限了压力区传声器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观整洁、连接方便,指向性可控的一种新型压力区传声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压力区传声器,包括传声器主体,所述传声器主体包括底板和覆盖底板的传声器壳体,所述传声器壳体包括覆盖底板后部的后盖体和覆盖底板前部的前盖体,所述后盖体的后端设置有音频连接插头,所述前盖体对应的底板前部设置有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上安装有传声组件,所述底板上还安装有线路板,所述传声组件、线路板和音频连接插头依次电连接,所述前盖体的顶部与传声组件设置有传声空腔,所述前盖体上分布设置有传声孔。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压力区传声器,前盖体与底板之间构成用于安装传声组件的安装区域和传声空腔,使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区传声器可以适配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传声组件,实现控制压力区传声器的指向性,避免了以往扁平化紧凑设计传声器的指向性单一的缺陷,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后盖体上设置音频连接插头,无需外置音频连接线,外型整体美观,连接使用方便。

进一步,所述前盖体的截面呈倒凹型,包括设置于前盖体顶部的水平部、设置于前盖体左右两侧的垂直部和设置于前盖体前端的倾斜部,所述水平部、垂直部与后盖体连接,所述倾斜部与底板前端连接。通过设置截面为倒凹型的前盖体和倾斜部,让声音更好地进入到传声空腔中,其收音的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后盖体包括后端面和与底板平行的上端面,所述音频连接插头设置于后端面上,所述上端面与前盖体的水平部水平连接。上端面和前盖体的水平部水平连接,使传声器主体的顶部呈一字水平,传声器主体构成一个整体隆起的空腔,外观一致性好、容易握持。

进一步,所述前盖体嵌装于所述后盖体中。该设计使前盖体的结构更加稳定,而且装配较为方便。

进一步,所述底板设置有一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入电池的开口,所述线路板设置于电池仓的上侧,所述电池仓的前侧与底板前端构成所述的安装平台。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区传声器可以采用电池进行供电或作为无源使用,通过底部安装电池的方式,可以避免对传声器主体的内部一体结构造成破坏。

进一步,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功能开关,所述功能开关对应的后盖体上设置有开关按钮。通过设置功能开关,可以便于用于对压力区传声器的相关功能进行操作,例如开关机等,更加便于用户的使用。另外,所述线路板设置于电池仓的上侧,减少了功能开关于开关按钮的距离,便于整体安装结构的简化,无需设置与按键连接的导线,可靠性增加。

优选地,所述开关按钮上或开关按钮的四周设置有LED指示灯。通过设置LED指示灯不仅能对压力区传声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指示,而且外观感更好。

具体地,所述传声组件为咪头传声器、电容传声器、轴向组合式传声器或干涉管传声器。由于具备足够的安装空间,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区传声器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传声器,实现不同的指向性。

具体地,所述传声组件包括咪头传声器和音频线路板,所述音频线路板水平设置于底板上,所述咪头传声器垂直设置于底板上所述咪头传声器、音频线路板、线路板依次连接。

具体地,所述传声组件包括多个咪头传声器,所述多个咪头传声器分布设置在安装平台上。由于具备足够的安装空间,可以在安装平台删设置个咪头传声器,通过多个咪头传声器的传声方向组合实现不同的指向性和音频传输特性。

具体地,包括三个咪头传声器,所述三个咪头传声器呈品字形设置于安装平台上,位于品字形下方的两个咪头传声器与位于品字形上方的头传声器的传声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新型压力区传声器,前盖体与底板之间构成用于安装传声组件的安装区域和传声空腔,使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区传声器可以适配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传声组件,实现控制压力区传声器的指向性,避免了以往扁平化紧凑设计传声器的指向性单一的缺陷,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后盖体上设置音频连接插头,无需外置音频连接线,外型整体美观,连接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力区传声器的正面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力区传声器的背面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压力区传声器第一实施例的剖面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压力区传声器第二实施例的剖面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压力区传声器第三实施例的剖面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压力区传声器第四实施例的剖面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压力区传声器第五实施例的剖面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压力区传声器隐藏前盖体后的第六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压力区传声器隐藏前盖体后的第七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压力区传声器,包括传声器主体1,所述传声器主体1包括底板11和覆盖底板11的传声器壳体12,所述传声器壳体12包括覆盖底板11后部的后盖体13和覆盖底板11前部的前盖体14,所述后盖体13的后端设置有音频连接插头2,所述前盖体14对应的底板11前部设置有安装平台15,所述安装平台15上安装有传声组件3,所述底板11上还安装有线路板4,所述传声组件3、线路板4和音频连接插头2依次电连接,所述前盖体14的顶部与传声组件3设置有传声空腔,所述前盖体14上分布设置有传声孔16。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压力区传声器,前盖体14与底板11之间构成用于安装传声组件3的安装区域和传声空腔,使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区传声器可以适配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传声组件3,实现控制压力区传声器的指向性,避免了以往扁平化紧凑设计传声器的指向性单一的缺陷,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后盖体13上设置音频连接插头2,无需外置音频连接线,外型整体美观,连接使用方便。

进一步,所述前盖体14的截面呈倒凹型,包括设置于前盖体14顶部的水平部141、设置于前盖体14左右两侧的垂直部142和设置于前盖体14前端的倾斜部143,所述水平部141、垂直部142与后盖体13连接,所述倾斜部143与底板11前端连接。通过设置截面为倒凹型的前盖体14和倾斜部143,让声音更好地进入到传声空腔中,其收音的效果更好。具体地,所述后盖体13包括后端面131和与底板11平行的上端面132,所述音频连接插头2设置于后端面131上,所述上端面132与前盖体14的水平部141水平连接,使传声器主体1的顶部呈一字水平,传声器主体1构成一个整体隆起的空腔,外观一致性好、容易握持。

参照图2、图3所示,所述前盖体14的水平部141和垂直部142嵌装于所述后盖体13中。该设计使前盖体14的结构更加稳定,安装时,先安装前盖体14,再将,套装在前盖体14上,即可完成安装,装配较为方便。

参照图3所示,所述底板11设置有一电池仓17,所述电池仓17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入电池的开口171,所述线路板4设置于电池仓17的上侧,所述电池仓17的前侧与底板11前端构成所述的安装平台15,安装平台15与前盖体14构成传声空腔,便于安装不同类型的传声组件3。

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区传声器可以采用电池进行供电或作为无源使用,而通过底部安装电池的方式,可以避免对传声器主体1的内部一体结构造成破坏。

另外,所述音频连接插头2可以连接无线天线组件使用,成为一种无线压力区传声器。

参照图3所示,所述线路板4上设置有功能开关,所述功能开关对应的后盖体13上设置有开关按钮5,所述开关按钮5与功能开关联接,所述线路板4设置于电池仓17的上侧,减少了功能开关于开关按钮5的距离,便于整体安装结构的简化,无需设置与按键连接的导线,可靠性增加。而通过设置功能开关,可以便于用于对压力区传声器的相关功能进行操作,例如开关机等,更加便于用户的使用。

优选地,所述开关按钮5上或开关按钮5的四周设置有LED指示灯。通过设置LED指示灯不仅能对压力区传声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指示,而且外观感更好。

参照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所述传声组件3包括咪头传声器31和音频线路板35,所述音频线路板35水平设置于底板11上,所述咪头传声器31垂直设置于底板11上所述咪头传声器31、音频线路板35、线路板4依次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足够的传声空间和安装平台15,可以采用咪头传声器31和具体的音频线路板35组合设置,并非一定必须采用自带音频线路板35的咪头传声器31,本实施例中可以进行更高级的应用。

参照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所述传声组件3采用一般的咪头传声器31。

参照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所述传声组件3采用电容传声器32电容传声器32。

参照图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所述传声组件3采用干涉管传声器34。

参照图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所述传声组件3采用轴向组合式传声器33。

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平台15和传输空间,因此除了采用单一的传声组件3外,还可以采用组合传声器件,具例如多个咪头传声器31分布设置在安装平台15上,以组合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指向性和音频传输特性。

参照图8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设置有三个咪头传声器31,所述三个咪头传声器31呈品字形设置于安装平台15上,其中位于品字形下方的两个咪头传声器31平行设置且其传声方向朝向传声器主体1前端,位于品字形上方的咪头传声器31的传声方向面向传声器主体1后端,与位于品字形下方的两个咪头传声器31的传声方向相反。

参照图9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设置有三个咪头传声器31,所述三个咪头传声器31呈品字形设置于安装平台15上,其中位于品字形下方的两个咪头传声器31平行设置且其传声方向朝向传声器主体1后端,位于品字形上方的咪头传声器31的传声方向面向传声器主体1的前端,与位于品字形下方的两个咪头传声器31的传声方向相反。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