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38080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配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
【背景技术】
[0002]在驻极体传声器中,一般包含背极板、塑环、铜环三部分,这三部分的组合在行业内习惯称之为背极板三件套。目前,背极板三件套的组装设备繁多、工序复杂,组装过程中须准确定位,稍有不慎极易造成偏位或刮伤,影响品质;由于属于微型产品,组装作业不方便,采用单件或少数件同时作业,效率低下,无法满足需求。
[0003]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其可以快速精准的将背极板、铜环组装到塑环内,并且批量同时作业,效率提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包括底板、背极板工装、铜环工装、塑环工装以及压板;
[000?]所述底板为光板结构;
[0007]所述背极板工装为一面设有均匀排布若干盲孔一的板状结构,所述盲孔一深度与背极板高度相等,所述盲孔一孔径不小于背极板或铜环外径;
[0008]所述铜环工装为一面设有若干盲孔二的板状结构,所述盲孔二深度与铜环高度相等,所述盲孔二孔径与盲孔一相等;
[0009]所述塑环工装为排布若干沉头通孔的板状结构,所述沉头通孔孔径不小于塑环内径但小于塑环外径,所述沉头通孔孔径不小于盲孔一孔径,所述沉头通孔沉头孔径不小于塑环外径,所述沉头通孔沉头深度与塑环高度相等;
[0010]所述压板一面设有若干柱状凸起,所述柱状凸起直径大小设为可套接于所述沉头通孔,所述柱状凸起的高度小于塑环工装厚度;
[0011]所述盲孔一、盲孔二、沉头通孔及柱状凸起数量及位置一一对应。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所述盲孔一、盲孔二、沉头通孔、塑环内径孔径均相等。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所述柱状凸起高度不小于塑环工装无沉头面到沉头底的厚度。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所述底板上设有定位销,所述背极板工装、铜环工装、塑环工装以及压板上对应位置设有定位孔。
[0015]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五块板材的组合及定位,实现背极板三件套的快速精准组装,简化了设备及工序,避免了不良品产生,同时批量作业,效率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ΟΟ??]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不意图;
[0017]图2是组装过程状态一;
[0018]图3是组装过程状态二;
[0019]图4是组装过程状态三;
[0020]图5是组装过程状态四;
[0021 ]在图中,1-底板,2-背极板工装,3-铜环工装,4-塑环工装,5-压板,6_背极板,7_铜环,8塑环,9-定位销,21-盲孔一,31-盲孔二,41-沉头通孔,51-柱状凸起,91-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3]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该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包括底板1、背极板工装2、铜环工装3、塑环工装4以及压板5。
[0024]底板I为光板结构;背极板工装2为一面设有均匀排布若干盲孔一21的板状结构,盲孔一 21深度与背极板6高度相等,盲孔一 21孔径不小于背极板6或铜环7外径,铜环7与背极板6的外径相等,这样背极板6可完全放入盲孔一 21中。
[0025]铜环工装3为一面设有若干盲孔二31的板状结构,盲孔二 31深度与铜环7高度相等,盲孔二 31孔径与盲孔一 21孔径相等,这样铜环7可完全放入盲孔二 31中。
[0026]塑环工装4为排布若干沉头通孔41的板状结构,沉头通孔41孔径不小于塑环8内径但小于塑环8外径,沉头通孔41沉头深度与塑环8高度相等,这样就保证塑环8刚好放置到沉头位置,不会漏到通孔下;沉头通孔41孔径不小于盲孔一 21孔径,沉头通孔41沉头孔径不小于塑环8外径,这样就可确保铜环7或背极板6可顺利通过沉头通孔41。
[0027]压板5—面设有若干柱状凸起51,柱状凸起51直径大小设为可套接于沉头通孔41中,并设置柱状凸起41的高度小于塑环工装4厚度。
[0028]背极板工装2上的盲孔一 21、铜环工装3上的盲孔二 31、塑环工装4的沉头通孔41及压板5上的柱状凸起为若干个且均匀排布,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但数量及位置须——对应。
[0029]优选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盲孔一21、盲孔二 31、沉头通孔41采用与塑环8内径相等的孔径。
[0030]进一步的,压板5上设置的柱状凸起51其高度不小于塑环工装4无沉头面到沉头底的厚度,以保证柱状凸起可完全将背极板6或铜环7压入塑环8中。
[0031]更好的,为在组装过程中快速方便的定位,本实用新型的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在底板I上设有定位销9,背极板工装2、铜环工装3、塑环工装4以及压板5上对应位置设有定位孔91。
[0032]利用本实用新型组装背极板三件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3]a.将背极板6、铜环7、塑环8分别装入背极板工装盲孔一 21、铜环工装盲孔二 31、塑环工装沉头通孔41沉头处;
[0034]b.平放背极板工装2,将塑环工装4沉头朝上叠放于背极板工装2上,塑环工装4上面再叠放底板5,定位销9插入定位孔91中使三板保持平齐,参见图2;
[0035]c.将底板1、塑环工装4、背极板工装2三板紧压并倒置,然后轻敲背极板工装2,待背极板6均落入塑环工装沉头通孔41内后,再取走背极板工装2,随后将压板的柱状凸起51套接于沉头通孔41,最后压实压板5使背极板6压入塑环8内,参见图3;
[0036]d.取走压板5,将剩余底板I和塑环工装4倒扣于平放的铜环工装3上,参见图4,然后将底板1、塑环工装4、铜环工装3三板倒置,随后轻敲所述铜环工装,待铜环7均落入塑环工装沉头通孔41内后,取走铜环工装3,再将压板的柱状凸起51套接于沉头通孔41中,最后压实压板5使铜环7压入塑环8内,参见图5;
[0037]e.移走压板5、塑环工装4,完成背极板三件套组装。
[0038]当然,本实用新型的背极板三件套的组装步骤不局限于上述步骤所述先组装背极板6与塑环8,最后组装铜环7,也可先组装铜环7与塑环8,最后组装背极板6。
[003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五块板材的组合及定位,实现背极板三件套的快速精准组装,简化了设备及工序,避免了不良品产生,同时批量作业,效率大幅提高。
[0040]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背极板工装、铜环工装、塑环工装以及压板; 所述底板为光板结构; 所述背极板工装为一面设有均匀排布若干盲孔一的板状结构,所述盲孔一深度与背极板高度相等,所述盲孔一孔径不小于背极板或铜环外径; 所述铜环工装为一面设有若干盲孔二的板状结构,所述盲孔二深度与铜环高度相等,所述盲孔二孔径与盲孔一相等; 所述塑环工装为排布若干沉头通孔的板状结构,所述沉头通孔孔径不小于塑环内径但小于塑环外径,所述沉头通孔孔径不小于盲孔一孔径,所述沉头通孔沉头孔径不小于塑环外径,所述沉头通孔沉头深度与塑环高度相等; 所述压板一面设有若干柱状凸起,所述柱状凸起直径大小设为可套接于所述沉头通孔,所述柱状凸起的高度小于塑环工装厚度; 所述盲孔一、盲孔二、沉头通孔及柱状凸起数量及位置一一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一、盲孔二、沉头通孔、塑环内径孔径均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凸起高度不小于塑环工装无沉头面到沉头底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定位销,所述背极板工装、铜环工装、塑环工装以及压板上对应位置设有定位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声配件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包括底板、背极板工装、铜环工装、塑环工装以及压板,所述各板上设置若干组装位,并精确定位。借此,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五块板材的组合及定位,实现背极板三件套的快速精准组装,简化了设备及工序,避免了不良品产生,同时批量作业,效率大幅提高。
【IPC分类】H04R31/00, H04R19/01
【公开号】CN205249480
【申请号】CN201521103042
【发明人】曹明玉, 王培涛
【申请人】潍坊煜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