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式喇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3926发布日期:2018-09-04 23:40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喇叭,尤其是一种电动式喇叭。



背景技术:

喇叭是音响的嗓子,只有好的嗓子才能唱出好的歌声。市面上最普及喇叭是电动式喇叭,其工作原理为,发音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使喇叭的振动系统动作,从而把电信号转为声音信号。

喇叭对自然界的声音进行还原时,通常会出现失真,其原因有多种,但从结果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不能还原足够小或者足够大的声音;二是不同音调(频率)还原能力不一致。基于此,大部分喇叭生产企业都在寻求增加发音线圈所处的磁场强度的方法,因为安培力的大小与磁场强度成正比(F=BILsinθ),这样微弱的电信号(电流)更容易被“识别”出来;同时这些生产企业也在追求磁场的稳定性,因为根据楞次定律,喇叭通电的线圈会产生一个感应电磁场,以抗拒其运动的趋势,所以喇叭使用时,线圈所处的磁场是动态矢量叠加的磁场,是不稳定的,这会导致喇叭存在非线性失真。

为了增加磁场的稳定性,目前普遍采用的做法是采用短路环来消耗感应磁场的能量,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即使不考虑增加短路环而增加了实际的磁间隙带来了弊端,单说产生的变化磁场,通过短路环形成涡流再转换为热能,时间上是滞后的;再者短路环实质上就是一匝线圈,因此也会产生感应磁场,导致磁间隙中的磁场还是不稳定,对喇叭音质不利影响还是发生了。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电动式喇叭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喇叭音质不易失真的电动式喇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式喇叭,包括相互同轴布置的华司、T铁和磁环,所述T铁具有同时穿插在所述华司和所述磁环上的圆柱部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圆柱部一端上的铁帽部,所述铁帽部和所述华司分别位于所述磁环的两侧,所述圆柱部在与所述华司对应的位置处绕设有发音线圈,且所述圆柱部在靠近所述铁帽部的位置处绕设有补偿线圈,所述发音线圈和所述补偿线圈并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补偿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引出线,所述华司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偶数个穿线孔,其中一个所述穿线孔上穿插有所述引出线,或者其中两个所述穿线孔上分别穿插有一根所述引出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各所述穿线孔以所述华司的轴线为中心对称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补偿线圈位于所述磁环的内孔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补充线圈并将补充线圈与发音线圈并联,利用补充线圈产生的磁通量与发音线圈产生的磁通量叠加,使得磁间隙的磁场趋于稳定,喇叭音质不易失真。

2、通过将穿线孔对称布置,使得发音线圈在华司径向上所受到的合力为零,避免因在华司上开孔而破坏音质,进一步确保喇叭音质不失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式喇叭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部分零部件。

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0-华司; 11-穿线孔;

20-T铁; 21-圆柱部;

22-铁帽部; 30-磁环;

40-发音线圈; 41-间隙;

50-补充线圈; 51-引出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式喇叭,包括相互同轴布置的华司10、T铁20和磁环30,其中T铁20具有同时穿插在华司10和磁环30上的圆柱部21和固定连接在圆柱部21一端上的铁帽部22,铁帽部22和华司10分别位于磁环30轴向的两侧,以此构成磁环式喇叭驱动结构,当然,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式喇叭还需要包括音盘、弹波等零部件,这些零部件都是常规的喇叭所具有的零部件,其在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方式也与常规的喇叭相同,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

圆柱部21在与华司10对应的位置处绕设有发音线圈40,即发音线圈40位于在华司10的内孔中,发音线圈40和华司10的内孔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41,通电后,由于华司10和T铁20的导磁率相对较高,大部分磁力线会从间隙41通过,且磁力线方向指向或背向华司10的圆心,与发音线圈40垂直布置,使得发音线圈40受到安培力的作用。为了抵消发音线圈40在安培力作用下沿着华司10轴向运动而产生感应磁场,圆柱部21在靠近铁帽部22的位置处绕设有补偿线圈50,补偿线圈50最好位于磁环30的内孔中,这样不仅便于安装固定,避免被外力损坏,而且有利于减少补偿线圈漏磁,提高补偿效率。同时,发音线圈40和补偿线圈50并联连接,这样,补充线圈50在间隙41位置产生的磁通量会与发音线圈40在间隙41位置产生的磁通量叠加,使得间隙41位置的磁场趋于稳定,喇叭音质不易失真。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补偿线圈5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引出线51,即引出线51有两个,同时华司10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偶数个穿线孔11(本实施例中以两个穿线孔11为例进行说明),各穿线孔11以华司10的轴线为中心对称布置,其中一个穿线孔11上穿插有两个引出线51,或者其中两个穿线孔11上分别穿插有一根引出线51,即两个引出线51与两个穿线孔11一一对应,补偿线圈50通过两个引出线与发音线圈40并联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电动式喇叭音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电动式喇叭的T铁上设置补偿线圈,并将补偿线圈与电动式喇叭的发音线圈并联连接,利用补充线圈产生的磁通量与发音线圈产生的磁通量叠加,使得磁间隙的磁场趋于稳定,喇叭音质不易失真。当然,上述电动式喇叭为常规的喇叭。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在电动式喇叭的华司上开设两个以上的偶数个以华司的轴线为中心对称布置的穿线孔。补偿线圈的两端直接或间接从其中一个穿线孔中穿出;或者补偿线圈的两端分别直接或通过连接引出线间接从其中两个穿线孔中穿出,即补偿线圈与发音线圈之间的连接位置位于华司远离电动式喇叭的磁环的一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如将上述实施例中的环磁式喇叭驱动结构变更为中心磁式喇叭驱动结构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