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7532发布日期:2019-05-31 20:5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信息科技迅猛发展,尤其是无线移动通信技术,越来越多的移动电子设备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多功能媒体播放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备用品。而扬声器模组作为语音播放装置成为上述移动电子设备的核心组件,其性能将直接影响整个设备的性能。

相关技术的扬声器模组包括具收容空间的壳体、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中的扬声器单体和吸音罩,通过设置所述吸音罩,因所述吸音罩内放置有颗粒类吸引材料,在极大程度上加强了所述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

然而,相关技术的扬声器模组在安装所述吸音罩时,所述吸音罩往往与所述壳体直接连接,从而导致所述吸音罩与壳体连接的侧面无法透气,进而导致所述扬声器模组声学性能的损失。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模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声学性能更优的扬声器模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具收容空间的壳体和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和与所述前腔相对的后腔,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后腔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吸音罩,所述壳体与所述吸音罩的连接面设置有与所述吸音罩相对的沉槽,所述沉槽与所述后腔连通,所述吸音罩与所述沉槽相对的表面为透气面。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及与所述上盖组配形成所述收容空间的底座,所述沉槽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与所述上盖相对的底壁,所述沉槽自所述底壁靠近所述上盖的表面向远离所述上盖方向凹陷形成。

优选的,所述沉槽呈矩形,所述沉槽包括槽底及自所述槽底的拐角处向靠近所述上盖的方向延伸的四个凸台,所述吸音罩与四个所述凸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凸台远离所述槽底的表面与所述底壁靠近所述上盖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且所述吸音罩向所述上盖的正投影包裹于所述沉槽向所述上盖的正投影内。

优选的,所述吸音罩与所述凸台胶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还包括连接所述底壁和所述上盖的四个侧壁,所述吸音罩与四个所述侧壁相对的表面均与所述侧壁间隔设置,且所述吸音罩与所述侧壁相对的表面均为透气面。

优选的,所述吸音罩与所述上盖相对的表面为透气面,且与所述上盖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吸音罩的内部空间填充吸音材料。

优选的,所述吸音罩通过热压成型。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扬声器模组,通过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吸音罩的连接面设置与所述吸音罩相对的沉槽,所述沉槽与所述后腔连通,并将所述吸音罩与所述沉槽相对的表面设置为透气面,使得声音能够通过所述吸音罩与所述壳体连接的表面透入,加强了所述吸音罩与所述扬声器单体的联系,提升了所述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通过将所述吸音罩的其他表面均设置为透气面,并分别与所述侧壁及所述上盖相对设置,实现所述吸音罩的六面透气结构,极大的增强了所述吸音罩的透气性,提升了所述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扬声器模组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扬声器模组去除上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扬声器模组的b部分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扬声器模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扬声器模组的c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100,所述扬声器模组100包括具收容空间101的壳体10、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101中的扬声器单体30及吸音罩50。其中,所述扬声器单体30将所述收容空间101分隔成前腔102和与所述前腔102相对的后腔103,所述吸音罩50收容于所述后腔103并与所述壳体10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10包括上盖11及与所述上盖11组配形成所述收容空间的底座13。所述壳体10与所述吸音罩50的连接面设置有与所述吸音罩50相对的沉槽70,所述沉槽70与所述后腔103连通,且所述吸音罩50与所述沉槽70相对的表面为透气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保证所述沉槽70与所述后腔103连通的情况下,所述吸音罩50可以与所述上盖11或所述底座13固定连接,也就是说,所述沉槽70可以设置于所述上盖11或所述底座13。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述沉槽70设置于所述底座13,所述吸音罩50与所述底座13固定连接为例进行描述。

具体的,所述底座13包括与所述上盖11相对的底壁131及连接所述上盖11和所述底壁131的四个侧壁133。所述沉槽70自所述底壁131靠近所述上盖11的表面向远离所述上盖11方向凹陷形成。

所述沉槽70呈矩形。具体的,所述沉槽70包括槽底71及自所述槽底71的拐角处向靠近所述上盖11的方向延伸的四个凸台73,所述吸音罩50与四个所述凸台73固定连接。

因所述吸音罩50与所述凸台73固定连接,则所述吸音罩50与所述槽底71间隔设置形成有容纳空间。进一步的,所述吸音罩50向所述上盖11的正投影包裹于所述沉槽70向所述上盖11的正投影内。如此设置,保证了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后腔103的连通,使得声音能够通过所述吸音罩50与所述壳体10连接的表面透入,加强了所述吸音罩50与所述扬声器单体30的联系,提升了所述扬声器模组100的声学性能。

优选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73远离所述槽底71的表面与所述底壁131靠近所述上盖11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具体的,所述吸音罩50与所述凸台73胶接。

更优选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音罩50与四个所述侧壁133相对的表面均与所述侧壁133间隔设置,且所述吸音罩50与所述侧壁133相对的表面均为透气面。如此设置,加上所述吸音罩50与所述底壁131相对的表面,实现了所述吸音罩50的五面透气结构,进一步加强了所述吸音罩50与所述扬声器单体30的联系,提升了所述扬声器模组100的声学性能。

更优选的,所述吸音罩50与所述上盖11相对的表面为透气面,且与所述上盖11间隔设置。如此设置以形成所述吸音罩50的六面透气结构。使得所述扬声器单体30产生的声音可以通过所述吸音罩50的各个表面进入所述吸音罩50,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了所述扬声器模组100的声学性能。

具体的,所述吸音罩50通过热压成型。且在所述吸音罩50的内部填充有吸引材料以加强所述吸音罩50的吸引效果。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扬声器模组100,通过在所述壳体10与所述吸音罩50的连接面设置与所述吸音罩50相对的沉槽70,所述沉槽70与所述后腔103连通,并将所述吸音罩50与所述沉槽70相对的表面设置为透气面,使得声音能够通过所述吸音罩50与所述壳体10连接的表面透入,加强了所述吸音罩50与所述扬声器单体30的联系,提升了所述扬声器模组100的声学性能;通过将所述吸音罩50的其他表面均设置为透气面,并分别与所述侧壁133及所述上盖11相对设置,实现所述吸音罩50的六面透气结构,极大的增强了所述吸音罩50的透气性,提升了所述扬声器模组100的声学性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