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定位方法及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03034发布日期:2020-02-11 14:0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定位方法及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定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定位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各种定位需求的使用越来越多,除了室外gps定位外,基于蓝牙、wifi、lbs等室内定位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广,室内定位方案解决了高楼林立的城市区域、建筑物内部、隧道、地下空间、地下管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卫星系统的覆盖盲区。

各种定位技术都有自己的适用场所,gps定位精度高,但只有在室外有4颗以上卫星时才能用、定位速度慢、功耗较大;lbs的覆盖广,同时适用于室内外,定位精度依赖于基站,会有50-3000米的误差,只能用于粗略定位;wifi定位居于gps和lbs之间,但有10-100米的误差,适用于室内外定位。

目前智能设备大部分集成有gps,wifi和移动网络模块,能够进行gps,wifi以及lbs定位,借助现有的定位技术可基本实现室内外一体化定位,也有许多的室内外定位自适应无缝切换方法。但现有的定位方式的切换通常是基于智能设备所处的环境,根据智能设备所处的环境切换到与之匹配的定位方式,对于有定位响应速度要求的应用场景,定位方式的确定依然是根据现有的方式来确定,即根据智能设备所处的位置的不同执行对应匹配的定位方式,然而,这样会存在一个问题,即根据智能设备所处的位置确定的定位方式无法满足当前需要快速响应定位结果的应用场景,虽然能够满足智能设备在不同位置条件下的定位,满足智能设备在不同地理位置均能够实现定位的需求,但是,对于不同应用场景的定位响应速度的需求,却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并且由于gps定位功耗较高,现有技术在执行gps定位时存在功耗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适应定位方法及终端,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对定位响应速度的需求,提高定位的灵活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适应定位方法,包括步骤:

s1、确定移动设备当前所处的定位场景;

s2、若当前所处的定位场景对定位响应时间的要求高,则先执行wifi+lbs定位,再执行gps定位;

s3、若当前所处的定位场景对定位响应时间的要求低,则执行gps定位;

在执行gps定位前,根据wifi的信号变化判断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移是否大于预设位移,若是,则执行gps定位,否则,延用上一次的定位结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适应定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1、确定移动设备当前所处的定位场景;

s2、若当前所处的定位场景对定位响应时间的要求高,则先执行wifi+lbs定位,再执行gps定位;

s3、若当前所处的定位场景对定位响应时间的要求低,则执行gps定位;

在执行gps定位前,根据wifi的信号变化判断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移是否大于预设位移,若是,则执行gps定位,否则,延用上一次的定位结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确定移动设备当前所处的定位场景,对于定位响应时间要求高的定位场景,先执行wifi+lbs定位,再执行gps定位,对于定位响应时间要求不高的定位场景,执行gps定位,能够根据不同的定位场景对定位响应时间的不同而执行匹配的定位方式,对于定位响应时间要求高的定位场景,先执行wifi+lbs定位实现粗略定位,明显提高了定位速度,能够让用户快速获知定位结果,同时为了保证定位精度,通过wifi+lbs定位实现粗略定位的基础上,后续通过gps定位进行补充,在满足用户快速获知定位结果的基础上能够保证定位精度,不仅定位方式控制灵活性高,而且也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对定位响应速度的需求,同时能够在保证响应速度的前提下保证定位精度,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此外,在执行gps定位前,通过wifi的信号变化来判断移动设备是否进行大的位置改动,如果移动终端移动的位置非常小,则可以直接使用已经定位到的位置数据,不需要再次执行gps定位,从而达到降低移动设备功耗的目的,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同时也降低设备的功率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自适应定位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自适应定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自适应定位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根据位置移动变化来执行gps定位的步骤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根据室内外位置来执行gps定位的步骤流程图;

标号说明:

1、一种自适应定位终端;2、存储器;3、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一种自适应定位方法,包括步骤:

s1、确定移动设备当前所处的定位场景;

s2、若当前所处的定位场景对定位响应时间的要求高,则先执行wifi+lbs定位,再执行gps定位;

s3、若当前所处的定位场景对定位响应时间的要求低,则执行gps定位;

在执行gps定位前,根据wifi的信号变化判断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移是否大于预设位移,若是,则执行gps定位,否则,延用上一次的定位结果。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确定移动设备当前所处的定位场景,对于定位响应时间要求高的定位场景,先执行wifi+lbs定位,再执行gps定位,对于定位响应时间要求不高的定位场景,执行gps定位,能够根据不同的定位场景对定位响应时间的不同而执行匹配的定位方式,对于定位响应时间要求高的定位场景,先执行wifi+lbs定位实现粗略定位,明显提高了定位速度,能够让用户快速获知定位结果,同时为了保证定位精度,通过wifi+lbs定位实现粗略定位的基础上,后续通过gps定位进行补充,在满足用户快速获知定位结果的基础上能够保证定位精度,不仅定位方式控制灵活性高,而且也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对定位响应速度的需求,同时能够在保证响应速度的前提下保证定位精度,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此外,在执行gps定位前,通过wifi的信号变化来判断移动设备是否进行大的位置改动,如果移动终端移动的位置非常小,则可以直接使用已经定位到的位置数据,不需要再次执行gps定位,从而达到降低移动设备功耗的目的,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同时也降低设备的功率消耗。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内获取不到gps定位数据,则执行wifi+lbs定位。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执行gps定位不成功时,切换到wifi+lbs定位,在根据定位场景的不同执行匹配的定位方式时,还能够进一步根据定位结果及时进行切换,实现与当前所处位置相适配的定位方式,保证了定位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

在所述移动设备开机时或者每隔第二预设时间强制执行gps定位。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移动设备开机时或者定时强制执行gps定位能够保证定位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wifi的信号变化判断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移是否大于预设位移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设备当前wifi列表的各个信号的强度;

将当前wifi列表的各个信号的强度与最近保存的wifi列表的各个信号的强度进行对比,若有预设个数以上的wifi信号的变化在预设功率值内,则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移不大于所述预设位移,否则,则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移大于所述预设位移。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获取移动设备当前wifi列表以及最近保存的wifi列表,对比两个列表中的各个信号强度的变化,能够方便、准确地确定出移动设备是否进行了大的位置移动。

进一步的,当确定执行gps定位时,先执行第三预设时间的gps定位;

第三预设时间后根据gps的卫星数量和卫星的信号强度判断所述移动设备当前是否在室外,若是,则执行第四预设时间的gps定位,所述第四预设时间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否则,停止执行gps定位。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执行gps定位时,先通过较短时间的gps定位,然后根据gps的卫星数量和卫星的信号强度判断当前移动设备是否处于室外,如果处于室外,则可以继续执行gps定位,此时可以设置更长时间执行gps定位,如果处于室内,则可以直接停止gps定位,从而通过减小gps定位时的查找时间进一步降低了gps的功耗。

进一步的,所述执行wifi+lbs定位包括:

先执行wifi定位,若wifi定位不成功,则使用lbs定位,否则直接用wifi定位结果作为最终的定位结果。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wifi定位和lbs定位配合保证了定位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先执行wifi+lbs定位,再执行gps定位包括:

先执行wifi+lbs定位,得到第一定位结果;

再执行gps定位,得到第二定位结果;

将第一定位结果和第二定位结果结合作为最终的定位结果。

由上述描述可知,对于要求快速响应定位结果的定位场景下,优先使用wifi+lbs的定位方式实现高效定位,但是wifi+lbs的定位方式只能是粗略定位,因此,后续再通过gps定位对快速得出的粗略定位结果进行补充,从而在保证定位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定位精度。

请参照图2,一种自适应定位终端1,包括存储器2、处理器3及存储在存储器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3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3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自适应定位方法的各个步骤。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一种自适应定位方法,包括步骤:

s1、确定移动设备当前所处的定位场景;

s2、若当前所处的定位场景对定位响应时间的要求高,则先执行wifi+lbs定位,再执行gps定位;

其中,所述执行wifi+lbs定位包括:

先执行wifi定位,若wifi定位不成功,则使用lbs定位,否则直接用wifi定位结果作为最终的定位结果;

单纯的wifi有时候不一定能够定位成功,因为其是依赖于第三方wifi定位库的;本申请将wifi和lbs结合,把wifi和lbs两个参数都报给定位平台,定位平台先根据wifi列表来定位,如果定位成功了,则直接使用wifi定位结果,如果wifi列表定位不成功,则使用lbs来进行定位;

先执行wifi+lbs定位,再执行gps定位包括:

先执行wifi+lbs定位,得到第一定位结果;

再执行gps定位,得到第二定位结果;

将第一定位结果和第二定位结果结合作为最终的定位结果;

由于wifi或者lbs的定位结果只能定位出较大范围的位置,是粗略定位,比如地铁显示为某个街道的位置,后续再辅以gps定位,能够更精确地定位出具体的位置点,比如能够具体到门牌号等;

s3、若当前所处的定位场景对定位响应时间的要求低,则执行gps定位;

其中,在所述步骤s3中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比如2分钟)获取不到gps定位数据,则执行wifi+lbs定位,其具体流程图如图3所示;

在确定移动设备当前所处的定位场景是否是对定位响应时间要求高的可以通过应用场景来判断,在有界面显示要求或者有时间性要求的可以认为是对定位响应时间的要求高,比如:在手机app上点下实时定位,则需要在短时间内能显示出位置,又如:打开网页,如果网页内嵌有定位信息,则这种应用场景下对定位的响应时间的要求也高,需要随着网页的打开显示出对应的定位结果;而对于定位响应时间要求低的则是一些在后台刷新的应用附带的定位功能,由于是在后台执行,使用者感觉不到明显的时间延时;

具体的,可以事先存储对响应时间要求高和不高的应用场景对应的标识,当要判断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是否为对定位响应要求高的应用场景时,可以获取应用当前所处的应用场景,确定应用场景对应的标识,然后根据标识去数据库查找该标识对应的应用场景是否为对定位响应时间要求高的应用场景以实现快速获知;

在执行gps定位前,根据wifi的信号变化判断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移是否大于预设位移,若是,则执行gps定位,否则,延用上一次的定位结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还包括步骤:

在所述移动设备开机时或者每隔第二预设时间强制执行gps定位,即在移动设备开机时或者每个预设的时间会触发强制执行gps定位,并将gps定位结果进行存储,第二预设时间可以进行配置,比如可以配置为2个小时,由于gps定位精度高,通过强制执行gps定位并进行存储保证了显示的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除了强制执行的gps定位外,其他情况下的gps定位,在执行gps定位前,根据wifi的信号变化判断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移是否大于预设位移,若是,则执行gps定位,否则,延用上一次的定位结果,即每次定位完成后均会将对应的定位结果进行存储,若确定移动位置不大,则可以继续沿用最近存储的定位结果;

其中,所述根据wifi的信号变化判断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移是否大于预设位移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设备当前wifi列表的各个信号的强度;

将当前wifi列表的各个信号的强度与最近保存的wifi列表的各个信号的强度进行对比,若有预设个数以上的wifi信号的变化在第一预设功率值内,则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移不大于所述预设位移,否则,则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移大于所述预设位移;wifi定位有10-100米的误差,通过强度变化量来判断距离变换,可以有效的让误差控制在30米以内;

优选的,为了保证判断的准确性,可以对当前wifi列表大于第二预设功率值的信号与前面保存的wifi列表中对应的信号进行比对;例如,取>=-85dbm信号量的wifi列表,与前面保存的wifi列表比对,如果有3个以上的wifi信号值变化在30dbm以内,则可以判定成移动位置变化量小,可以直接使用已获取的并且最近存储的定位数据;

本实施例具体的方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其中,在每次执行新一次的gps定位后,除了存储新的定位信息外,均会更新时间标签tgps,以此时间标签为准来重新计算进行强制执行gps定位的第二预设时间t0;并每执行一次新的gps定位,则保存当前的wifi列表信息,列表信息包括各个wifi信号的mac地址和对应的信号强度。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不同在于,当确定执行gps定位时,先执行第三预设时间(该值可配置,比如配置为10秒)的gps定位;

第三预设时间后根据gps的卫星数量和卫星的信号强度判断所述移动设备当前是否在室外,若是,则执行第四预设时间(该值可配置,比如配置为2分钟)的gps定位,所述第四预设时间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否则,停止执行gps定位;

具体的,当卫星数量大于卫星数量阈值,并且卫星的信号强度大于信号强度阈值,则判断为在室外,否则,在室内;

如果说在第四预设时间内仍然无法得到定位结果,则使用wifi+lbs进行定位;

其中,在判断是处于室内还是室外时,当gps取到数据后,信号强度>=30的卫星数有3个以上(>=3个时),可判定成室外,信号强度>=30的卫星数不足3个时,判定成室外,其中,具体的卫星数量阈值以及卫星的信号强度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的具体流程图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每执行一次定位后,均会保证定位结果及wifi列表数据。

实施例四

请参照图2,一种自适应定位终端1,包括存储器2、处理器3及存储在存储器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3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3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实施例一至三中任一个的各个步骤。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适应定位方法及终端,根据移动设备当前所处的定位场景,基于定位场景对定位响应时间的需求选择匹配的定位方式进行定位,同时在执行功耗比较大的gps定位时,一方面借助wifi信号强度的变化判断是否有大的位置变化,如否,则不需要执行,直接利用最近一次存储的定位结果即可,在位置变化大的情况下才执行gps定位,另一方面进行gps定位时,先根据预设时间获取gps卫星数和信号值判断室内外,提前结束室内gps定位切换到wifi+lbs定位,能够进行间歇式的搜索定位,先用较短时间的搜索定位,获取gps信号,根据gps信号判断是处于室内还是室外,若处于室内,直接停止gps定位,若处于室外,则执行更长时间的gps搜索定位,不仅能够显著降低gps定位次数,而且能够大大减少每次gps定位的时长,避免无谓的gps搜索导致的功率消耗,大大降低了由于gps定位导致的功耗,有效降低设备功耗,同时又能够保证定位的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