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终端后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6022发布日期:2020-05-20 03:1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终端后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外壳制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明的新型终端后盖。



背景技术:

通讯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不可或缺的工具了,常用的通讯设备有手机和pc终端等等,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科技的探索,试图了解终端的内部构造,例如,某品牌手机厂商就推出了探索版,一经上市,就备受用户的喜爱,其具体结构就是采用了透明材料制成的手机后壳。

目前,透明类的后盖主要有玻璃后盖,复合板材后盖和压缩模注塑后盖等三种,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局限性,就是两件式,即手机中框和后盖是分开设计的;透明件(后盖)基本需要等壁厚,侧面不能包太深;而不管是玻璃,复合板材还是压缩模注塑,其透明件(后盖)都是粘在中框上的,从id层次上看存在多一层,多一件的风格,一体感欠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光率好,且具有一体感的新型终端后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终端后盖,包括中框和后壳一体成型的后盖本体、连接件、外表层和内表层,所述后盖本体是采用预定比例分量的pc和pmma材料搅拌后通过压缩模注塑成型的,所述连接件设在所述后盖本体的内表面的边沿,所述外表层覆盖所述后盖本体的外表面,所述内表层覆盖所述后盖本体的内表面。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pc和所述pmma的比例为7:3。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连接件是通过胶水粘接在所述后盖本体的内表面的边沿的。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后盖本体是通过塑胶模具注塑一体成型的。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外表层是采用聚酯淋涂在所述后盖本体的外表面上的。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内表层是采用油漆喷涂在所述后盖本体的内表面上的。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内表层是一层镀膜附着在所述后盖本体的内表面上的。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内表层是通过镀好的膜贴在所述后盖本体的内表面上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包括中框和后壳一体成型的后盖本体、连接件、外表层和内表层,所述后盖本体是采用预定比例分量的pc和pmma材料搅拌后通过压缩模注塑成型的,所述连接件设在所述后盖本体的内表面的边沿,所述外表层覆盖所述后盖本体的外表面,所述内表层覆盖所述后盖本体的内表面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通体透明一体化的后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终端后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终端后盖的一种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3,图1至图3所揭示的是一种新型终端后盖,包括中框11和后壳12一体成型的后盖本体1、连接件2、外表层13和内表层14,所述后盖本体1一体成型后,在透明度,光滑度上还有一定的欠缺,由于材质本身的特性,以及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的需要,因此,还需要对后盖本体1做表面处理,而外表层13是用户直接有观感和触感的,因此外表层13的处理尤为重要,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措施是,后盖本体1一体成型后,在所述后壳12的外表面采用淋涂聚酯类化学成分,使所述聚酯类分子浸入所述后盖本体1的表面,增加后盖本体1的表面硬度,所述聚酯类化学成分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以及热塑性树脂等等,可以使所述后盖本体1的外表面硬度达到2h~3h;而相对于外表面,后盖本体1的内表面的处理可选性就相对多一点了,因为后盖本体1的内表面相对于用户来说就少了触感体验,因此,所述后盖本体1的内表面的处理可以为喷涂油漆、直接镀膜或者贴膜的方式来实现,也就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表层14。所述后盖本体1是采用预定比例分量的pc和pmma材料搅拌后通过压缩模注塑成型的,所述pc和所述pmma的原材料实为颗粒状,因此所述搅拌也只是按预定的比例放在一个容器内进行搅拌,其实是不可能完全均匀的,选用pc和pmma材料,是因为pc材料的韧性和pmma材料的硬度,采用不同的比例来达到后盖本体1的实际需求;所述连接件2设在所述后盖本体1的内表面的边沿,所述连接件2的功能和传统的连接件2的功能相同,但是考虑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化需求,可以采用传统的连接件2和所述后盖本体1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开加工,然后通过粘贴等方式使所述连接件2和所述后盖本体1连接;如果所述后盖本体1和所述连接件2一体成型的话,那么塑胶模具会采用行位、斜顶等结构来实现所述连接件2和所述后盖本体1侧面上的孔的特征,而采用行位和斜顶等结构会在所述后盖本体1上留下痕迹(行位和斜顶留下的痕迹是目前塑胶模具行业内还无法解决的,只能通过后续的打磨来消除,如此就会增加很多的工作量),而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材质的透明性好,行位和斜顶留下的痕迹只能靠后续的打磨来消除,因此分开加工,然后粘接,会比较方便;当然,取消行位和斜顶的成型模式则需要在所述压缩模注塑后盖本体1成型后,采用cnc(加工中心)等设备来加工所述后盖本体1上侧面的通孔,比如扬声器孔、耳机插孔等等;所述外表层13覆盖所述后盖本体1的外表面,所述内表层14覆盖所述后盖本体1的内表面。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通体透明一体化的后盖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pc是聚碳酸酯(简称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强度及弹性系数、高冲击强度、高度透明性、自由染色性、成形收缩率低以及尺寸安定性良好等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通俗的名称叫有机玻璃,为高分子透明材料,化学名称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化学稳定性,力学性能和耐候性,易染色,易加工,外观优美等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pc和所述pmma的比例为7:3。

具体的,参照实际需求,所述pc和所述pmma的比例为7:3,其在所述比例上也可以稍作变动,比如6:4/7.5:2.5也是可以的,只是经过检测和实际使用情况来看,7:3为最佳比例。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2是通过胶水粘接在所述后盖本体1的内表面的边沿的。

具体的,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可以免去后续打磨的工序,使所述后盖的一体感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2和所述后盖本体1是通过塑胶模具注塑一体成型的。

具体的,所述通过塑胶模具注塑一体成型为传统行业内的做法,采用这样的成型方式在后续还需要打磨所述后盖本体1。因此,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原因可选择加工的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外表层13是采用聚酯淋涂在所述后盖本体1的外表面上的。

具体的,后盖本体1一体成型后,在所述后壳12的外表面采用淋涂聚酯类化学成分,使所述聚酯类分子浸入所述后盖本体1的表面,增加后盖本体1的表面硬度,所述聚酯类化学成分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以及热塑性树脂,可以使所述后盖本体1的外表面硬度达到2h~3h。

而相对于外表面,所述后盖本体1的内表面的处理可选性就相对多一点了,因为后盖本体1的内表面相对于用户来说就少了触感体验。具体的方法为以下述三种简单说明:

进一步的,所述内表层14是采用油漆喷涂在所述后盖本体1的内表面上的。其中,喷涂的油漆为常规的油漆。

进一步的,所述内表层14是一层镀膜附着在所述后盖本体1的内表面上的。这里的加工方法和所述后盖本体1的外表面的加工方法类似,具体为:利用电机激化铟,最后附在所述后盖本体1的内表面上,形成一层所述镀膜。

进一步的,所述内表层14是通过镀好的膜贴在所述后盖本体1的内表面上14的。

具体为将镀好的膜贴在所述后盖本体1的内表面上,因为膜是一圈一圈的,镀在膜上比直接镀在所述后盖本体1的内表面上要方便,膜也可以做出各种纹路效果,剪下来贴在所述后盖本体1的内表面上就能体现出膜的效果。

上述三种处理所述后盖本体1内表面的方式各有优劣,在实际加工中,所述后盖本体1的内表面的加工方法,一般是将镀好的膜贴在所述后盖本体1的内表面上的,通过透明材料体现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详细解释,其目的仅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以便于能够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但是,这些描述不能以任何理由解释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特别是,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各个特征也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从而组成其他实施方式,除了有明确相反的描述,这些特征应被理解为能够应用于任何一个实施方式中,而并不仅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