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无极无耗电话防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7625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源无极无耗电话防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话防护器即防止非法利用用户电话线路并机盗打电话的电子装置。
目前,公开的或邮电部门批准进网的电话防护器(或称电话防盗器)各种多样。按电源供给方式可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类;有源类需单独提供电源设备以维持电路正常工作,无源类直接利用市话馈电电源。按与市话网的连接方式可分为有极和无极两类,有极类在接入电话网时需区别正负极性,电话线馈电极性改变时,防护器需同时改变极性,无极类在接入电话网时不需要区别正负极性,也不必考虑馈电线路极性的改变。不管那一种,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待机时需要一定的静态工作电流,因此接入电话线路后都会增加电话终端的漏电流。《现代通讯》杂志1997年公开几种电话防护器,其静态电流在微安~百微安级,《电子报》1996年第38期公布了一种集成芯片电话防盗器,其静态电流在μA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守候工作电流为零的无源无极无耗电话防护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现方案一种无源无极无耗电话防护器,包括比较放大触发电路、开关电路、极性转换电路、延时复位电路、告警电路、用户摘机取样电路,其方框图为附

图1,电原理图为附图2,
以下结合附图2说明其构成特点。
1.比较放大触发电路,由晶体管Q1、Q2,二级管D1、D2,电容器C1、C2,电阻R1组成,PNP型晶体管Q1和NPN型晶体管Q2的发射结反向并联后,基极经电阻R1与输入线一端(A端)连接,发射极经电容器C2与输入线另一端(B端)连接,晶体管Q1、Q2的集电极分别经二极管D1、D2作为正、负极性触发脉肿输出端,在Q1、Q2的发射结还并联有电容器C1。
2.开关电路,是由晶体管Q3~Q7、二极管D3、D4、电容器C3、C4、电阻R2~R7连接成两种极性的开关电路,Q3、Q4等元件构成正极性开关电路,Q5~Q7构成负极性开关电路,在负极性开关电路中,Q7的集电极接Q6的基极,发射极通过R3接参考点“地”,基极作为负极性开关电路的正极性维持电压输入端,Q6的基极作为负极性触发脉冲输入端,发射极接输入线B端而不像正极性开关电路中Q4发射极那样接“地”。
3.极性转换电路,由二极管D5~D10组成,其特点是整流桥D5~D8的交流臂端分别与开关电路中的Q3、Q5的集电极相连,并分别通过D9、D10与输入线B端连接,D9的正极接B端,D10负极接B端。
4.延时复位电路,是采用集成“555”定时电路IC1连同电阻R9、R10、R11、电容C5、二极管D11一起构成张驰振荡器作为延时复位电路,IC1输出端③脚通过R11、D11同时与Q4、Q7基极相连以控制开关电路维持导通或关断。
5.告警电路,是由二极管D12、发光管LED1、讯响器B1构成降压、降阻、声光告警电路,二极管D12与发光管LED1串联再与B1并联后分别接在极性转换电路“+”、“-”端。
6.用户摘机取样电路,是二极管D15、D16反向并联后串接于用户话机线路B、D间代替取样电阻,NPN型晶体管Q8和PNP型晶体管Q9发射结反向并联后跨接于取样二极管两端,集电极分别经二极管D13、D14与电容C2连接,从而实现用户摘机时对C2放电的功能。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方框图。附图2是整机电原理图,图中,Q1~Q9均为高反压硅管、D1~D18均为4148,C110μf,C21μf无极电容,C3、C41000p,C510μf,R1100k,R2、R4、R5、R733k,R8、R6、R11、R123k,R91MΩ,R10、R131k,R810k
以下结合附图2说明其工作过程假如A端接线路正端;在正常状态下,线路正端经R1向C2充电至馈电电压+48伏,充电路径是线路正端→A→Q2基极→Q2发射极→C2→B→线路负端。在充电和充电结束后,Q1、Q2基极与发射极间的电压都等于0.7伏和0伏,Q1反偏截止,Q2集电极也由于D2的隔离作用而无电流流过。当有非法用户并机盗打时,线路端电压突降为12伏以下,电容器C2放电,放电路径是C2→Q1发射极→Q1基极→R1→A→线路正端→馈电源→线路负端→B→C2,可见放电电流即Q1的基极电流,当该电流足够大时,Q1导通,C2同时经Q1发射极、集电极D1、Q4发射结、D7、D10放电,形成正极性触发电流使开关电路Q4、Q3导通,此时,线路电源经Q3、极性转换电路D5、D7后向告警电路和延时复位电路提供工作电流,由于D12、LED1的作用,既降低了线路端的电压,又降低了网络的交流阻抗,使盗机无法正常拔号通话,同时讯响器B1和发光管LED1声光告警。延时复位电路得电初期,IC1③脚输出高电平经R11、D11向Q4提供基极电流以维持Q4、Q3继续导通,经过一定时间,IC1③脚输出低电平使开关电路关断,馈电线路端电压升高,C2又经R1、Q2发射结充电至+48伏,处于待机状态。当用户摘机时,话机电流流过D15,同时经R13流过Q8发射结,Q8导通,C2上的电荷经R12、D13、Q8、放电,因此触发电路失电而不能触发开关电路导通,不影响用户正常拨号、通话。C1是抗干扰电容,同时旁路呼叫振铃信号,使其不影响电路工作。D15、D16并联后代替取样电阻,一方面构成用户话机的振铃信号通路,一方面使取样电路对用户话机的影响尽可能小。
假设A端接线路负端,工作过程与前面相似,只是在这种情况下,正常时C2充以负电荷,工作时,由负极性触发电路、开关电路、取样电路分别代替正极性电路。另外,负极性开关电路的构成与正极性稍有不同,工作原理稍有区别,触发电流的通路是C2→Q6发射极→Q6基极→D2→Q2集电极→Q2发射极→C2;维持电流的通路是IC,③脚→D11→Q7基极→Q7发射极→R8→“地”。
优点1.由于采用了如前所述的静态零电流比较放大触发电路,当电容C2充足电后,在待机状态,不再消耗电能,整机漏电流可小于0.3微安以下,因此接入电话网几乎不增加电话终端的漏电流,堪称无耗电话防护器。
2.由于采用了如前所述的降压、降阻、声、光告警电路,提高了防盗打的可靠性。
3.由于采用两反向并联的二极管代替用户摘机取样电阻,用户摘机通话时,二极管两端的直流压降和交流阻抗都很小,因此对用户话机正常使用无影响。
权利要求一种无源无极无耗电话防护器,其特征包括(1)、比较放大触发电路,由两个三极管、两个二极管、两个电容器、一只电阻构成,PNP型晶体管Q1与Q2的发射结反向并联后基极经电阻R1与输入线(A端)连接,发射极经电容器C2与输入线另一端(B端)连接,集电极分别经二极管D1,D2作为正、负极性触发脉冲输出端,Q1、Q2的发射结还并联有电容器C1。
(2)、开关电路,由三极管Q3~Q7,二极管D3、D4,电容器C3、C4,电阻R2~R7连接成两种极性的开关电路,Q3、Q4等元件构成正极性开关电路,Q5~Q7构成负极性开关电路,两种开关电路的维持电流输入端是连接在一起的,在负极性开关电路中,Q7的集电极接Q6的基极,发射极通过R8接参考点“地”,Q6的基极作为负极性触发脉冲输入端,发射极接输入线B端而不像正极性开关电路那样接“地”。
(3)、极性转换电路,整流桥D5~D8交流臂端分别与开关电路中的Q3、Q5的集电极相连,并分别通过二极管D9、D10与输入线B端连接。
(4)、延时复位电路,采用集成“555”定时电路IC1连同电阻R9、R10、R11,电容C5,二极管D11一起接成张弛振荡器形式作为延时复位电路,IC1输出端第3脚通过R11、D11同时与开关电路维持电流输入端相连。
(5)、告警电路,由二极管D12,发光管LED1,讯响器B1构成降压、降阻、声、光告警电路,二极管D12与发光管LED1串联再与B1并联后跨接在极性转换电路“+”、“-”端。
(6)、用户摘机取样电路,二极管D15、D16反向并联后串接于话机线路B、D间代替取样电阻,NPN型晶体管Q8和PNP型晶体管Q9发射结反向并联后跨接于取样二极管两端,集电极分别经二极管D13、D14与电容C2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源无极无耗电话防护器,包括比较放大触发电路、开关电路、极性转换电路、定时复位电路、告警电路、用户摘机取样电路,采用一种静态零电流比较放大触发电路和降压、降阻、声、光告警电路,在待机状态无损耗,能较有效地防止非法并机盗打而用户正常使用电话无任何影响,电路简单、实用、可靠。
文档编号H04M1/68GK2332120SQ9724832
公开日1999年8月4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7日
发明者丁涛 申请人:丁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