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谐用集成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7770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调谐用集成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谐用集成电路(IC),特别涉及在安装有调谐用IC的UHF-VHF调谐回路用的配线基板上,使配线以不相交叉的方式对由插件组件导出的各个端子实施导出配置的调谐用IC。
在现有的UHF-VHF调谐回路中,是将频率混合回路、本机振荡回路、相位固定环路(PLL)和中频放大回路等的各主要回路部分(可集成化的回路部分)均集成配置在一个插件组件内,再将这种集成配置的调谐用IC组装在调谐用配线基板上,并且将各回路中的非集成化回路部分,比如说包含有电感器和电容器等的回路部分分别配置在调谐用IC的周围,这些非集成化回路部分与调谐用IC上的相对应的端子相连接。
在这儿,图3为表示目前已知的调谐用IC的结构构成的一个实例的平面图,图4为表示组装有如图3所示调谐用IC的UHF-VHF调谐回路配线基板上的配线布置的一个实例的平面图。
正如图3所示,目前已知的调谐用IC31呈长方形形状,在一个纵向侧端部处导出有16个端子(连接销)311至3116,在另一个纵向侧端部处也导出有16个端子(连接销)3117至3132。这些端子311至3116、3117至3132中的端子311、312为第二VHF本机振荡器端子(VHF OSC2),端子313、314为第一VHF本机振荡器端子(VHF OSC1),端子315、316为第二UHF本机振荡器端子(UHFOSC2),端子317、318为第一UHF本机振荡器端子(UHFOSC1),端子319为接地端子(GND),端子3110、3111为中频信号输出端子(IF OUT),端子3112为电源端子(VCC)。而且端子3113至3120分别为PLL数据端子(BUS SW、VTU、XTAL、LD/ADC、CP、CL/SCL、DA/SDA、EN/AS),端子3121、3122为中频信号输入端子(IF IN),端子3123为UHF切换端子(BS4),端子3124为FM陷波电路切换端子(BS3),端子3125、3126为VHF通路切换端子(BS2,BS1),端子3127、3128为混频输出端子(MIXOUT),端子3129为高频接地端子(RF GND),端子3130为VHF信号输入端子(VHF RF IN),端子3131、3132为UHF信号输入端子(UHF RF IN)。
正如图4所示,调谐用配线基板32收装配置在壳体33内,除了组装有调谐用IC31外,它还分别配置有由UHF信号用天线调谐回路34、UHF信号放大回路35、U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36构成的UHF信号回路部分32(1),由FM信号陷波回路37、VHF信号用天线调谐回路38、VHF信号放大回路39、V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40构成的VHF信号回路部分32(2),由第一UHF本机振荡回路41、第二UHF本机振荡回路42构成的UHF本机振荡回路部分32(3),由第一VHF本机振荡回路43、第二VHF本机振荡回路44构成的VHF本机振荡回路部分32(4),以及由第一中频调谐回路45、第二中频调谐回路46构成的中频信号回路部分32(5)。
而且在调谐用配线基板32上,还在其周围导出配置有供给由天线(图中未示出)接收到的信号用的接收信号用信号接口32(6),输出中频信号用的中频信号用信号接口32(7),接地连接用的接地接口32(8),供给电源电压用的电源接口32(9),以及在调谐用IC31内的PLL与外部的微型计算机(图中未示出)之间进行各种数据交换用的PLL数据接口32(10)。
而且在调谐用IC31上的各个端子311至3132与调谐用配线基板32上的各个回路34至44之间,以及各个回路34至44与各个接口32(6)至32(10)之间,均按照如图4所示的方式分别连接着。对于这种场合,第一中频调谐回路45的输入端与混频输出端子3127、3128间的连接配线,以及第一中频调谐回路45的输出端与中频信号输入端子3121、3122间的连接配线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其中的一部分连接配线以通过调谐用IC31下侧的方式相连接。
下面说明具有这种结构构成的目前已知的UHF-VHF调谐回路的动作方式。
首先当UHF-VHF调谐回路接收并选择为UHF信号时,由调谐用IC31上的UHF切换端子3123输出正电压,并将这一正电压供给至UHF信号放大回路35,以使UHF信号放大回路35处于动作状态。这时供给至接收信号接口32(6)的UHF信号,将经过UHF信号用天线调谐回路34、UHF信号放大回路35、U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36而选择出所需要的频道信号,并将其供给至调谐用IC31中的UHF信号输入端子3131、3132处。在调谐用IC31的频率混合器中,输入的信号将与第一UHF本机振荡器(或第二本机振荡器)产生的本机振荡信号进行频率混合,并由混频输出端子3127、3128输出所获得的频率混合信号。随后在这一频率混合信号中由第一中频调谐回路45选择出中频信号,并将这一中频信号供给至调谐用IC31中的中频信号输入端子3121、3122处。用调谐用IC31中的中频放大回路把这一中频信号放大到预定的大小,并使放大后的中频信号由中频信号输出端子3110、3111处输出。随后该中频信号在由第二中频调谐回路46除去所不需要的频率成份之后,供给至中频信号接口32(7)。
当UHF-VHF调谐回路接收并选择为VHF高频信号时,由调谐用IC31中的VHF通路切换端子3125输出正电压,并将这一正电压供给至VHF信号放大回路39,使VHF信号放大回路39处于动作状态,同时将这一正电压供给至VHF信号用天线调谐回路38和V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40,对这两个调谐回路38、40实施切换,以使其处于可接收VHF高频信号的状态。这时供给至接收信号接口32(6)处的VHF高频信号通过设定在几乎无损失状态的FM信号陷波回路37、VHF信号用天线调谐回路38、VHF信号放大回路39、V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40,选择出所需要的频道信号,并供给至调谐用IC31中的VHF信号输入端子3130处。在调谐用IC31的频率混合器中,输入的信号将与第一VHF本机振荡器(或第二本机振荡器)产生的本机振荡信号进行频率混合,并由混频输出端子3127、3128输出所获得的频率混合信号。随后在这一频率混合信号中由第一中频调谐回路45选择出中频信号,并将这一中频信号供给至调谐用IC31中的中频信号输入端子3121、3122处。用调谐用IC31中的中频放大回路把这一中频信号放大到预定的大小,并使放大后的中频信号由中频信号输出端子3110、3111处输出。随后该中频信号在由第二中频调谐回路46除去所不需要的频率成份之后,供给至中频信号接口32(7)。
当UHF-VHF调谐回路接收并选择为VHF低频信号时,由调谐用IC31中的VHF通路切换端子3126输出正电压,并将这一正电压供给至VHF信号放大回路39,使VHF信号放大回路39处于动作状态,同时将这一正电压供给至VHF信号用天线调谐回路38和V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40,对这两个调谐回路38、40实施切换,以使其处于可接收VHF低频信号的状态。在这儿,调谐用IC31仅仅在VHF低频信号频道中选择为与FM无线电放送的频率相接近的、即受到这一放送频率影响的频道时,比如说选择为美国电视放送用的VHF低频频道6(在这儿,它为受影响的频道)时,由FM陷波电路切换端子3124输出正电压,并将这一正电压供给至FM信号陷波回路37,使FM信号陷波回路37处于动作状态,以对FM无线电放送频率成份进行衰减。因此对于接收到的是除了受影响的频道之外的各频道信号的场合,供给至接收信号接口32(6)处的VHF低频信号通过设定在几乎无损失状态的FM信号陷波回路37、VHF信号用天线调谐回路38、VHF信号放大回路39、V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40,在选择出所需要的频道信号之后,将其供给至调谐用IC31中的VHF信号输入端子3130处,而对于接收到的是受影响的频道信号的场合,供给至接收信号接口32(6)处的受影响的频道信号在用FM信号陷波回路37除去受影响的频率成份之后,再按类似的方式,通过VHF信号用天线调谐回路38、VHF信号放大回路39、V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40供给至调谐用IC31中的VHF信号输入端子3130处。在调谐用IC31的频率混合器中,输入的信号将与第一VHF本机振荡器(或第二本机振荡器)产生的本机振荡信号进行频率混合,并由混频输出端子3127、3128输出所获得的频率混合信号。随后在这一频率混合信号中由第一中频调谐回路45选择出中频信号,并将这一中频信号供给至调谐用IC31中的中频信号输入端子3121、3122处。用调谐用IC31中的中频放大回路把这一中频信号放大到预定的大小,并使放大后的中频信号由中频信号输出端子3110、3111处输出。随后该中频信号在由第二中频调谐回路46除去所不需要的频率成份之后,供给至中频信号接口32(7)。
目前已知的这种UHF-VHF调谐回路,在安装调谐用IC31而构成调谐用配线基板32时,是尽可能地将具有相同功能的回路集中配置在调谐用配线基板32上,并且尽可能地缩短调谐用IC31上的各个端子311至3132间的连接配线,尽可能地使其不相交叉的配置的,这使得调谐用IC31中的VHF信号输入端子3130和UHF信号输入端子3131、3132以彼此相邻接的状态被导出,并且使得UHF切换端子3123、FM陷波电路切换端子3124和VHF通路切换端子3125、3126也以彼此相邻接的状态被导出,因此连接UHF切换端子3123和UHF信号放大回路35用的控制信号配线,将会与连接U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36和UHF信号输入端子3131、3132用的高频信号配线和连接V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40和VHF信号输入端子3130用的高频信号配线相交叉。对于这种场合,由于各个高频信号配线为高阻抗型配线,而控制信号配线为低阻抗型配线,所以当这两种配线相交叉时,在相交叉部分将产生杂散电容,使得流经高频信号配线中的一部分高频信号将通过这一杂散电容泄漏至控制信号配线侧,从而使供给至频率混合回路的高频信号电位下降,而且叠加在控制信号配线上的各种干扰信号和漏电电压成份也将通过这一杂散电容而混入至由高频信号配线传送的高频信号中,并会作为杂音而被输出。
本发明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用的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构成组装有调谐用IC的调谐用配线基板的结构构成时,可以按照不使高频信号配线与控制信号配线相交叉的方式设定各个端子的导出位置的调谐用IC。
为了能够实现前述的目的,本发明的调谐用IC是将频率混合回路、本机振荡回路、相位固定环路和中频放大回路等的各主要回路部分均集成配置在一个插件组件内,并且具有在插件组件的一个纵向侧端部处依次导出UHF切换端子、UHF信号输入端子、VHF信号输入端子、高频接地端子用的第一结构组件。
为了能够实现前述的目的,本发明的调谐用IC还可以在所述的插件组件的一个纵向侧端部处,具有在第一结构组件中的高频接地端子之后依次导出混频信号用的输出端子、VHF通路切换端子、电源端子以及中频信号输入端子用的第二结构组件。
如果采用前述的第一结构组件,则在将调谐用IC组装在调谐用配线基板上时,连接UHF切换端子用的控制信号配线,将不会与连接在UHF信号回路部分的输出端与调谐用IC上的UHF信号输入端子之间的高频信号配线,和连接在VHF信号回路部分的输出端与调谐用IC上的VHF信号输入端子之间的高频信号配线相交叉。
而且,如果同时采用前述的第二结构组件,则在将调谐用IC组装在调谐用配线基板上时,连接UHF切换端子用的控制信号配线,还将不会与连接在中频回路部分的输入端与调谐用IC上的混频输出端子之间的中频信号配线和连接在中频回路部分的输出端与调谐用IC上的中频信号输入端子之间的中频信号配线相交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的调谐用IC,是将频率混合回路、本机振荡回路、相位固定环路和中频放大回路等的各主要回路部分均集成配置在一个插件组件内,并且在插件组件的一个纵向侧端部处,依次导出UHF切换端子、UHF信号输入端子、VHF信号输入端子、高频接地端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最佳实施形式的调谐用IC,还在插件组件的一个纵向侧端部处的高频接地端子之后,依次导出混频信号用的输出端子、VHF通路切换端子、电源端子以及中频信号输入端子。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这种实施形式,由于在调谐用IC中的插件组件的一个纵向侧端部导出的端子,是按照UHF切换端子、UHF信号输入端子、VHF信号输入端子、高频接地端子的顺序配置的,所以在将这一调谐用IC组装在调谐用配线基板上时,连接UHF信号放大回路与调谐用IC上的UHF切换端子用的控制信号配线,将不会与连接UHF信号回路部分的输出端与调谐用IC上的UHF信号输入端子用的高频信号配线,和连接VHF信号回路部分的输出端与调谐用IC上的VHF信号输入端子用的高频信号配线相交叉,因而由于控制信号配线与高频信号配线相交叉所产生的、由高频信号配线向控制信号配线的信号泄漏而造成的高频信号电位的下降,以及控制信号配线对高频信号配线产生的在信号传递方面的不良影响等问题,均不会出现,从而具有可以获得通常可保持在良好接收状态的UHF-VHF调谐回路的效果。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这种最佳实施形式,由于在调谐用IC的插件组件的一个纵向侧端部导出的端子,还在高频接地端子之后,使混频信号用的输出端子、VHF通路切换端子、电源端子以及中频信号输入端子依次配置,所以在将调谐用IC组装在调谐用配线基板上时,连接UHF信号放大回路与调谐用IC上的UHF切换端子用的控制信号配线,将不会与连接中频回路部分的输入端与调谐用IC上的混频输出端子用的中频信号配线和连接中频回路部分的输出端与调谐用IC上的中频信号输入端子用的中频信号配线相交叉,因而由于控制信号配线与中频信号配线相交叉所产生的、由中频信号配线向控制信号配线的信号泄漏而造成的中频信号电位的下降,以及控制信号配线对中频信号配线产生的在信号传递方面的不良影响等问题,均不会出现,从而具有可以获得通常可保持在良好接收状态的UHF-VHF调谐回路的效果。
图1为表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一个调谐用IC的实施例的结构构成的平面图。
图2为表示使用如图1所示调谐用IC的UHF-VHF调谐回路的配线布置的一个实例的平面图。
图3为表示目前已知的调谐用IC的结构构成的一个实例的平面图。
图4为表示使用如图3所示调谐用IC的UHF-VHF调谐回路的配线布置的一个实例的平面图。
下面参考


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表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一个调谐用IC的实施例的结构构成的平面图,图2为表示使用如图1所示调谐用IC的UHF-VHF调谐回路的配线布置的一个实例的平面图。
正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调谐用IC1是将频率混合回路、本机振荡回路、相位固定环路(PLL)和中频放大回路等的各主要回路部分(可集成化的回路部分)均集成配置在一个插件组件内,后者呈长方形形状,在一个纵向侧端部处导出有16个端子(连接销)11至116,在另一个纵向侧端部处也导出有16个端子(连接销)117至132。这些端子11至116、117至132中的端子11、12为VHF低频用本机振荡器端子(VHF OSC(L)),端子13为本机振荡器接地端子(OSC GND),端子14、15为VHF高频用本机振荡器端子(VHFOSC(H)),端子16、17、18为UHF本机振荡器端子(UHFOSC),端子19为中频信号接地端子(IF GND),端子110、111为中频信号输出端子(IF OUT),端子112至119分别为PLL数据端子(BUS SW、VT、CP、XTAL、LD/ADC、CL/SCL、DA/SDA、EN/AS)。而且端子120为FM陷波电路切换端子(BS3),端子121、122为中频信号输入端子(IF IN),端子123为电源端子(VCC),端子124为VHF高通切换端子(BS1),端子125为VHF低通切换端子(BS2),端子126、127为混频输出端子(MIX OUT),端子128为高频接地端子(RF GND),端子129为VHF信号输入端子(VHF RF IN),端子130、131为UHF信号输入端子(UHF RFIN),端子132为UHF切换端子(BS4)。
正如图2所示,调谐用配线基板2收装配置在壳体3内,故除了组装有调谐用IC1外,还在调谐用IC1的周围配置有高频回路部分、频率混合回路、本机振荡回路、PLL和中频放大回路等的非集成化回路部分,比如说还配置着包含有电感器和电容器等的回路部分。因此在调谐用配线基板2处分别配置着由UHF信号用天线调谐回路4、UHF信号放大回路5、U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6构成的UHF信号回路部分2(1),由FM信号陷波回路7、VHF信号用天线调谐回路8、VHF信号放大回路9、V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10构成的VHF信号回路部分2(2),由UHF本机振荡回路11构成的UHF本机振荡回路部分2(3),由VHF高频用本机振荡回路12、VHF低频用本机振荡回路13构成的VHF本机振荡回路部分2(4),以及由第一中频调谐回路14和第二中频调谐回路15构成的中频信号回路部分2(5)。
而且在调谐用配线基板2上,还在其周围导出配置有供给由天线(图中未示出)接收到的信号用的接收信号用信号接口2(6),输出中频信号用的中频信号用信号接口2(7),接地连接用的接地接口2(8),供给电源电压用的电源接口2(9),以及在调谐用IC1内的PLL与位于外部的微型计算机(图中未示出)之间进行各种数据交换用的PLL数据接口2(10)。
而且在调谐用IC1中,VHF低频用本机振荡器端子11、12与VHF低频用本机振荡回路13相连接,VHF高频用本机振荡器端子14、15与VHF高频用本机振荡回路12相连接,UHF本机振荡器端子16、17、18与UHF本机振荡回路11相连接,本机振荡器接地端子13、中频信号接地端子19、高频接地端子128在调谐用IC1内相互连接,进而与接地接口2(8)相连接。中频信号输出端子110、111与第二中频调谐回路15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中频调谐回路15的输出端与中频信号接口2(7)相连接。各PLL数据端子112至119分别与各个PLL数据接口2(10)相连接,在图2中仅示出了一个PLL数据接口2(10)。FM陷波电路切换端子120与FM信号陷波回路7相连接,中频信号输入端子121、122通过调谐用IC1的下侧与第一中频调谐回路14的输出端相连接。电源端子123与电源接口2(9)相连接。VHF高通切换端子124和VHF低通切换端子125分别与VHF信号用天线调谐回路8、VHF信号放大回路9、V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10相连接。混频输出端子126、127通过调谐用IC1的下侧与第一中频调谐回路14的输入端相连接,VHF信号输入端子129与V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10的输出端相连接,UHF信号输入端子130、131与U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6的输出端相连接,UHF切换端子132与UHF信号放大回路5相连接。
而且,UHF信号用天线调谐回路4的输入端与接收信号接口2(6)相连接,输出端与UHF信号放大回路5的输入端相连接,而UHF信号放大回路5的输出端与U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6的输入端相连接。FM信号陷波回路7的输入端与接收信号接口2(6)相连接,输出端与VHF信号用天线调谐回路8的输入端相连接,而VHF信号用天线调谐回路8的输出端与VHF信号放大回路9的输入端相连接。VHF信号放大回路9的输出端与V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10的输入端相连接。
下面说明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构成的、本实施例中的UHF-VHF调谐回路的动作方式。
首先当UHF-VHF调谐回路接收并选择为UHF信号时,由调谐用IC1中的UHF切换端子132输出正电压,并将这一正电压供给至UHF信号放大回路5,使UHF信号放大回路5处于动作状态。这时利用UHF信号用天线调谐回路4,由供给至接收信号接口2(6)处的接收信号内选择出UHF信号,并用UHF信号放大回路5对所选择出的UHF信号进行放大,再用U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6选择出位于UHF信号中的、所需要的频道信号,并将其供给至调谐用IC1中的UHF信号输入端子130、131处。在调谐用IC1的频率混合器中,输入的所需要的频道信号将与UHF本机振荡器产生的本机振荡信号进行频率混合,并由混频输出端子126、127输出这一频率混合信号。随后在这一频率混合信号中由第一中频调谐回路14选择出中频信号,并将这一中频信号供给至调谐用IC1中的中频信号输入端子121、122处。这时调谐用IC1中的中频放大回路将把这一中频信号放大到预定的大小,并使放大后的中频信号由中频信号输出端子110、111处输出。而且该中频信号在由第二中频调谐回路15除去所不需要的频率成份之后,供给至中频信号接口2(7)。
当UHF-VHF调谐回路接收并选择为VHF高频信号时,由调谐用IC1中的VHF高通切换端子124输出正电压,并将这一正电压供给至VHF信号放大回路9,使VHF信号放大回路9处于动作状态,同时将这一正电压供给至VHF信号用天线调谐回路8和V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10,使这两个调谐回路8、10切换至VHF高通状态,以处于可接收VHF高频信号的状态。这时供给至接收信号接口2(6)处的接收信号通过设定在几乎无损失状态的FM信号陷波回路7实施传送,用VHF信号用天线调谐回路8选择出VHF高频信号,用VHF信号放大回路9对选择出的VHF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再用V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10由VHF高频信号中选择出所需要的频道信号,并将其供给至调谐用IC1中的VHF信号输入端子129处。在调谐用IC1的频率混合器中,输入的所需要的频道信号将与VHF高通用本机振荡器产生的本机振荡信号进行频率混合,并由混频输出端子126、127输出这一频率混合信号。随后在这一频率混合信号中由第一中频调谐回路14选择出中频信号,并将这一中频信号供给至调谐用IC1中的中频信号输入端子121、122处。这时调谐用IC1中的中频放大回路将把这一中频信号放大到预定的大小,并使放大后的中频信号由中频信号输出端子110、111处输出。而且该中频信号在由第二中频调谐回路15除去所不需要的频率成份之后,供给至中频信号接口2(7)。
当UHF-VHF调谐回路接收并选择为VHF低频信号时,由调谐用IC1中的VHF低通切换端子125输出正电压,并将这一正电压供给至VHF信号放大回路9,使VHF信号放大回路9处于动作状态,同时将这一正电压供给至VHF信号用天线调谐回路8和V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10,使这两个调谐回路8、10切换至VHF低通状态,以处于可接收VHF低频信号的状态。在这儿,调谐用IC1仅仅在VHF低频信号频道中选择为与FM无线电放送的频率相接近的、即受到这一放送频率影响的频道时,比如说选择为美国电视放送用的VHF低频频道6(在这儿,它为受影响的频道)时,由FM陷波电路切换端子120输出正电压,并将这一正电压供给至FM信号陷波回路7,以使FM信号陷波回路7处于动作状态,对FM无线电放送频率成份进行衰减。因此对于接收到的是除了VHF低频信号频道中受影响的频道之外的各频道信号的场合,供给至接收信号接口2(6)处的VHF低频信号通过设定在几乎无损失状态的FM信号陷波回路7实施传送,用VHF信号用天线调谐回路8选择出VHF低频信号,用VHF信号放大回路9对选择出的VHF低频信号进行放大,再用V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10由VHF低频信号中选择出所需要的频道信号,并将其供给至调谐用IC1中的VHF信号输入端子129处。对于接收到的是受影响的频道的场合,供给至接收信号接口2(6)处的受影响的频道信号在用FM信号陷波回路7除去受影响的频率成份之后,再用VHF信号用天线调谐回路8选择出VHF低频信号,用VHF信号放大回路9对选择出的VHF低频信号进行放大,再用V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10由VHF低频信号中选择出受影响的频道信号,并将其供给至调谐用IC1中的VHF信号输入端子129处。对于这种场合,也是在调谐用IC1的频率混合器中,使输入的所需要的频道信号与VHF高通用本机振荡器产生的本机振荡信号进行频率混合,并由混频输出端子126、127输出这一频率混合信号。随后在这一频率混合信号中由第一中频调谐回路14选择出中频信号,并将这一中频信号供给至调谐用IC1中的中频信号输入端子121、122处。这时调谐用IC1中的中频放大回路将把这一中频信号放大到预定的大小,并使放大后的中频信号由中频信号输出端子110、111处输出。而且该中频信号在由第二中频调谐回路15除去所不需要的频率成份之后,供给至中频信号接口2(7)。
对于这种场合,本实施例是将调谐用IC1中的UHF切换端子132配置在插件组件1的端部处,在UHF切换端子132之后配置UHF信号输入端子131、130和VHF信号输入端子129,随后再配置高频接地端子128的,所以当将调谐用IC1组装在调谐用配线基板2上,进行UHF-VHF调谐回路的配线布置时,连接在UHF切换端子132和UHF信号放大回路5之间的低阻抗的控制信号配线,将不会与连接在UHF信号输入端子131、130和U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6的输出端之间的高阻抗的高频信号配线和连接在VHF信号输入端子129与VHF信号用复调谐回路10的输出端之间的高阻抗的高频信号配线中的任何一个相交叉,因此由于控制信号配线与高频信号配线相交叉所产生的、由高频信号配线向控制信号配线的信号泄漏而造成的高频信号电位的下降,以及控制信号配线对高频信号配线产生的在信号传递方面的不良影响等问题,均不会出现。
而且本实施例中的调谐用IC1还在高频接地端子128之后,配置着混频输出端子127、126、VHF低通切换端子125、VHF高通切换端子124、电源端子123以及中频信号输入端子122、121,所以当将调谐用IC1组装在调谐用配线基板2上,进行UHF-VHF调谐回路的配线布置时,连接在UHF切换端子132和UHF信号放大回路5之间的低阻抗的控制信号配线,也不会与连接在混频输出端子127、126与第一中频调谐回路14的输入端之间的高阻抗的中频信号配线和连接在中频信号输入端子122、121与第一中频调谐回路14的输出端之间的高阻抗的中频信号配线中的任何一个相交叉,因此由于控制信号配线与中频信号配线相交叉所产生的、由中频信号配线向控制信号配线的信号泄漏而造成的中频信号电位的下降,以及控制信号配线对中频信号配线产生的在信号传递方面的不良影响等问题,均不会出现。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上述的发明,由于在调谐用IC的一个纵向侧端部导出的端子,是按照UHF切换端子、UHF信号输入端子、VHF信号输入端子、高频接地端子的顺序配置的,所以在将这一调谐用IC组装在调谐用配线基板上时,连接UHF信号放大回路与调谐用IC上的UHF切换端子用的控制信号配线,将不会与连接UHF信号回路部分的输出端与调谐用IC上的UHF信号输入端子用的高频信号配线和连接VHF信号回路部分的输出端与调谐用IC上的VHF信号输入端子用的高频信号配线相交叉,因此由于控制信号配线与高频信号配线相交叉所产生的、由高频信号配线向控制信号配线的信号泄漏而造成的高频信号电位的下降,以及控制信号配线对高频信号配线产生的在信号传递方面的不良影响等问题,均不会出现,从而具有可以获得通常可保持在良好接收状态的UHF-VHF调谐回路的效果。
而且,如果采用上述的发明,由于在调谐用IC的一个纵向侧端部导出的端子,还在高频接地端子之后,依次配置着混频信号用的输出端子、VHF通路切换端子、电源端子以及中频信号输入端子,所以在将调谐用IC组装在调谐用配线基板上时,连接UHF信号放大回路与调谐用IC上的UHF切换端子用的控制信号配线,也不会与连接中频回路部分的输入端与调谐用IC上的混频输出端子用的中频信号配线和连接中频回路部分的输出端与调谐用IC上的中频信号输入端子用的中频信号配线相交叉,因此由于控制信号配线与中频信号配线相交叉所产生的、由中频信号配线向控制信号配线的信号泄漏而造成的中频信号电位的下降,以及控制信号配线对中频信号配线产生的在信号传递方面的不良影响等问题,均不会出现,从而具有可以获得通常可保持在良好接收状态的UHF-VHF调谐回路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调谐用IC,其特征在于将频率混合回路、本机振荡回路、相位固定环路和中频放大回路等的各主要回路部分均集成配置在一个插件组件内,并且在所述插件组件的一个纵向侧端部处,依次导出UHF切换端子、UHF信号输入端子、VHF信号输入端子、高频接地端子。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谐用IC,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件组件的一个纵向侧端部处,还在高频接地端子之后,依次导出混频信号用的输出端子、VHF通路切换端子、电源端子以及中频信号输入端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构成组装有调谐有IC的调谐用配线基板时,按照不使配线相交叉的方式设定各个端子的导出位置的调谐用IC。它是将频率混合回路、本机振荡回路、相位固定环路(PLL)和中频放大回路等的各主要回路部分均集成配置在一个插件组件内,并且在插件组件的一个纵向侧端部处,依次导出UHF切换端子、UHF信号输入端子、VHF信号输入端子、高频接地端子、混频输出端子、VHF低通切换端子、VHF高通切换端子、电源端子以及中频信号输入端子。
文档编号H04N5/44GK1212563SQ9811766
公开日1999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1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1日
发明者山本正喜, 佐藤义浩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