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水下两用便携式搜救示位标及示位方法_3

文档序号:8907539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3]作为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第一时间间隔可以为每分钟发送8帧包含位置信息的AIS信号,第二时间间隔可以为每间隔三十分钟发送一次包含位置信息的AIS信号,发送持续时间为一分钟,共包括8帧AIS信号;
总之,第一时间间隔是指正常向外发送AIS信号的间隔时间,第二时间间隔可以指以比较长的间隔时间向外发送AIS信号,以降低功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可以理解,其他设置方式的时间间隔也在本发明专利所要保护的范围之内,具体间隔的时间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去设置就可以。当数据无效时,还可以不向外发射位置信息,直至数据有效时,才以第一时间间隔向外发射位置信息。
[0034]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搜救示位标中设置AIS接收装置,在水上示位时,根据是否接收到周围AIS信号来决定是否发送或以高频发送AIS信号,由于AIS接收装置的功耗远小于AIS发射装置的功耗,避免了因周围不存在AIS接收设备而发送或高频发送AIS信号造成的搜救示位标电能消耗,延长了搜救示位标的有效工作时间,也即延长了向外发送求救信号的时间,进而缩短了搜救人员进行搜救的时间,提高了搜救效果。
[0035]对于AIS接收装置,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实现,可参考图3、图4及图5所示及下面对各图的描述。
[0036]如图3示出了图2第二个实施例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原理框图,AIS接收装置26包括:
AIS接收天线261,用于接收周围AIS设备发出的AIS信号。
[0037]AIS信号频率检测电路262,用于放大并检测AIS信号中是否包含AIS信号所属的载波频点,并将检测结果数据发送至微控制器22。载波频点可以为161.975MHz、162.025MHz或者其他预留的频点。
[0038]具体而言,AIS信号频率检测电路262可以采用滤波电路对AIS信号所属的频段进行滤波后(AIS信号所属的频段一般为:156.025MHZ-162.025MHZ)、通过傅立叶变换观察频谱来实现,其只要能实现检测是否有AIS信号所属的载波频点即可以。在此基础上,微控制器22判断AIS信号频率检测电路262发送的检测结果数据,如为是,则判定该检测结果数据为有效;如为否,则判定该检测结果数据为无效。
[0039]通过检测AIS信号所属的载波频点来判断周围是否有AIS设备,运用于海事救援场合时,则判断周围是否有携带AIS设备的船舶或者搜救力量出现。由于仅通过检测载波频点来判断,不需要对接收到的AIS信号进行解析判断,可以有效的降低微控制器22的运算工作时间,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能耗,延长搜救示位标的有效工作时间。
[0040]如图4示出了图2第二个实施例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原理框图,AIS接收装置26包括:
AIS接收天线263,用于接收周围AIS设备发出的AIS信号。
[0041]AIS解调电路264,用于放大并解调AIS信号,并将解调后的AIS信号数据发送至微控制器22。
[0042]在此基础上,微控制器22判断解调后的AIS信号数据中是否包含9位标准丽SI号,如包含,则判定该AIS信号数据为有效;如不包含,则进一步判断解调后的AIS信号数据中是否包含标准頂O号,如包含,则判定该AIS信号数据为有效;如不包含,则判定该AIS信号数据为无效。其中,MMSI指海上移动通信业务标识,是船舶无线电通信系统在其无线电信道上发送的一列9位数字码;頂0是国际海事组织的识别码,是每艘船舶名称的代码,是7位纯数字的唯一代码。
[0043]作为其他实现方式,AIS接收装置26还可以采用软件无线电的方式接收周围AIS设备发出的AIS信号,并将接收到的AIS信号通过软件无线电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微控制器22。在此基础上,微控制器22同样可以采用软件的方式判断该数据是否有效。
[0044]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可以理解,接收周围AIS设备发出的AIS信号的方式有很多种,处理AIS信号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判断AIS信号是否有效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只要能实现上述功能即可。在一个水上水下两用便携式搜救示位标中,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实现方式,或者集成多种实现方式,供用户选择使用哪个,或者同时使用。
[0045]图5所示为图2第二个实施例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原理框图。如图5所示,AIS发射装置23的AIS发射天线和AIS接收装置26的AIS接收天线为同一根AIS天线28,并通过多路开关27切换,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具体工作过程为:微控制器22可以控制多路开关27将AIS天线28接通到发射通道或者接收通道。当搜救示位标工作于接收AIS信号的状态中时,多路开关27将AIS天线28切换到接收通道(同时断开发射通道);当搜救示位标工作于发送自身位置信息的状态中时,则多路开关27将AIS天线28切换到发射通道(同时断开接收通道)。通过此种设置方法,便于缩小搜救示位标的体积,使得该搜救示位标的便携性更好。
[0046]上述图2至图5实施例中,在图中示出、上面描述未提及的部件,具体的功能可参照图1实施例的描述。
[0047]请参见图6,该图所示为本发明水上水下两用便携式搜救示位标的示位方法第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实施例的流程基于图1实施例的搜救示位标结构来完成。
[0048]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利用水上水下两用便携式搜救示位标进行示位的方法包括如下各步骤:
步骤60:搜救示位标启动,开始工作。判断是否为水上示位。若是,执行步骤61的水上示位过程;否则,表示执行水下示位,执行步骤65的水下示位过程。
[0049]步骤61:执行水上示位过程。
[0050]步骤62:定位装置获取当前位置信息,并发送至微控制器。
[0051]步骤63:微控制器接收定位装置发送的位置信息,将位置信息发送给AIS发射装置。
[0052]步骤64:AIS发射装置接收微控制器发送的位置信息,按照设定时间间隔向外发射位置信息。
[0053]步骤65:执行水下示位过程。
[0054]步骤66:水声换能装置发出声波信号。
[0055]对于步骤60的判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实现。其中一种的实现方式为:利用水上水下检测开关单元检测判断搜救示位标位于水上或水下,在判定搜救示位标位于水上时,使定位装置、微控制器和AIS发射装置上电工作,执行水上示位过程,而使水声换能装置断电停止工作,关闭所述水下示位过程;在判定搜救示位标位于水下时,使定位装置、微控制器和AIS发射装置断电停止工作,关闭水上示位过程,使水声换能装置上电工作,执行水下示位过程。
[0056]而且,水上示位过程和水下示位过程可能会交替进行。例如,在搜救示位标落水前,执行水上示位;在搜救示位标落水后,执行水下示位;随时时间的推移,落水的搜救示位标又漂浮到水上,则再次执行水上示位。
[0057]该实施例更具体的实现过程及产生的积极效果,请参见图1实施例的描述。
[0058]请参见图7,该图所示为本发明水上水下两用便携式搜救示位标的示位方法第二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实施例的流程基于图2实施例的搜救示位标结构来完成。
[0059]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利用水上水下两用便携式搜救示位标进行示位的方法包括如下各步骤:
步骤70:搜救示位标启动,开始工作。判断是否为水上示位。若是,执行步骤71的水上示位过程;否则,表示执行水下示位,执行步骤76的水下示位过程。
[0060]步骤71:执行水上示位过程。
[0061]步骤72:定位装置获取当前位置信息,并发送至微控制器。
[0062]步骤73:利用AIS接收装置接收周围AIS设备发出的AIS信号,并将接收到的AIS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微控制器。
[0063]步骤74:微控制器接收定位装置发送的位置信息和AIS接收装置发送的数据,判断数据是否有效,同时将位置信息发送给AIS发射装置。
[0064]步骤75:AIS发射装置接收微控制器发送的位置信息,根据微控制器对数据的判断结果发射位置信息。具体来说,当数据有效时,AIS发射装置按照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