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07858阅读:来源:国知局
从第一投影参数设置为与所述第一投影参数不同的第二投影参数。
[0027]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在调整全息投影图像亮度或色彩时,调整全息投影中的部分投影区域的亮度或者色彩,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电子设备无法根据用户需要,调整全息投影图像中的部分投影图像的亮度或者色彩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电子设备根据用户需要,调整全息投影图像中部分投影图像的亮度或者色彩的技术效果。
[0028]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9]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具体可以智能手机,也可以平板电脑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0030]实施例一
[0031]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清楚完整地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在下面的具体描述中,将以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为例进行说明,下面结合例子,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
[0032]请参考图1,本申请的实施例一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描述。该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含M个投影模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M个投影模块在M个子空间投影区域中投射出M个子全息投影图像,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M个子空间投影区域组成一空间投影区域,所述M个子全息投影图像组成一全息投影图像,所述全息投影图像显示在所述空间投影区域中,且所述全息投影图像分布在至少两个平面上,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3]SlOl:检测获得第一操作体进行的第一操作;
[0034]S102:基于所述第一操作,从所述M个子空间投影区域中,确定出N个子空间投影区域;
[0035]S103:确定出与所述N个子空间投影区域对应的所述M个投影模块中的N个投影模块,N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
[0036]S104:基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N个投影模块的当前投影参数从第一投影参数设置为与所述第一投影参数不同的第二投影参数。
[0037]进一步的,请参考图2,在步骤SlOl具体实现的过程中,具体包括:
[0038]S201:获得所述第一操作体的第一运动轨迹;
[0039]S202:基于所述第一运动轨迹,获得所述第一操作。
[0040]进一步的,请参考图3,在步骤S201具体实现的过程中,具体包括:
[0041]S301: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定位单元以一预设角度实时发射出第一定位光线;
[0042]S302:实时检测获得所述第一定位光线被所述第一操作体反射后的第二定位光线;
[0043]S303:基于所述第一定位光线与所述第二定位光线,确定出至少一个第一距离;
[0044]S304: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距离、所述预设角度,定位出所述第一操作体的至少一个第一位置;
[0045]S305: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位置,获得所述第一操作体的第一运动轨迹,其中,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为一条线或一个点。
[0046]进一步的,请参考图4,在步骤S102具体实现的过程中,具体包括:
[0047]S401:确定所述第一运动轨迹的轨迹类型;
[0048]S402:在所述轨迹类型表明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为形成一封闭区域的第一轨迹类型时,从所述M个子空间投影区域中确定出所述第一运动轨迹经过的K个子空间投影区域;
[0049]S403:以所述K个子空间投影区域为边界区域,确定出所述N个子空间投影区域,其中,所述N个子空间投影区域包含所述K个子空间投影区域;或
[0050]S404:在所述轨迹类型表明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为形成不封闭区域的第二轨迹类型时,从所述M个子空间投影区域中确定出所述第一运动轨迹经过的所述N个子空间投影区域。
[0051]进一步的,请参考图5,在步骤S104具体实现的过程中,具体包括:
[0052]S501: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类型;
[0053]S502:在所述操作类型表明所述第一操作具体为亮度调节操作时,将所述N个投影模块的当前投影亮度从第一投影亮度设置为与所述第一投影亮度不同的第二投影亮度;或在所述操作类型表明所述第一操作具体为色彩调节操作时,将所述N个投影模块的当前投影色彩从第一投影色彩设置为与所述第一投影色彩不同的第二投影色彩。
[0054]下面通过具体的例子,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
[0055]用户通过手机投射出一个全息的人脸图像,该人脸图像由5个投影模块共同投射完成,这5个投影模块中的每一个投影模块都投影出一个与其对应的空间投影区域,如:将全息的人脸图像分为5个部分,分别为:中间部分,包含有全息人脸图像中的鼻子;上半部分,包含全息人脸图像中的额头;下半部分,包含全息人脸图像中的嘴巴;左半部分,包含有全息人脸图像中的左耳;右半部分,包含有全息人脸图像的右耳;该全息人脸图像就是由这这5个部分组成。此时,用户需要调节全息人脸图像中的鼻子部分的投影亮度,手机将执行步骤SlOl:检测获得第一操作体进行的第一操作;具体来说,用户可以用手指点击全息人脸图像上的鼻子,当然,由于全息图像是由投影的光线组成的,所以此时手指只是处于鼻子部分的投影光线中。此时,手机将具体执行步骤S201:获得所述第一操作体的第一运动轨迹;具体来说,手机根据红外摄像头定位用户的手指,具体在执行时,首先执行步骤S301: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定位单元以一预设角度实时发射出第一定位光线;继续上面的例子具体来说,首先红外摄像头以出射角为30度向外发射的红外光,当然具体的发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在这里不作限定。
[0056]在步骤S301完成之后,执行步骤S302:实时检测获得所述第一定位光线被所述第一操作体反射后的第二定位光线;继续上面的例子具体来说,当红外光线遇到用户的手指时,被手指反射,手机可以检测到被手指反射回的红外光线。
[0057]在步骤S302完成之后,执行步骤S303:基于所述第一定位光线与所述第二定位光线,确定出至少一个第一距离;继续上面的例子具体来说,在发射红外光线时,红外光线射出时位置,可以通过手机精确的获得,这个位置可以是一个平面的坐标如:(0,0);当手机接收到这条红外光线的反射光线之后,可以定位出接收该红外光线时的位置,当然,这个位置也可以是一个坐标如:(3,4);更为具体的,如坐标原点的确定,可以通过技术人员确定,也可以通过手机自身运行的算法确定,在这里不作限定。在获得这两个坐标之后,手机也就获得了红外光在发射时和接收时,之间的具体的距离,显然两者之间的距离是5cm。
[0058]在步骤S303完成之后,执行步骤S304: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距离、所述预设角度,定位出所述第一操作体的至少一个第一位置;继续上面的例子具体来说,在获得距离之后,根据之前的预设角度30度,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可以很容易的得到,红外光线在遇到操作体时距离手机为0.42cm,或者红外光线在遇到操作体时,距离红外光线的出射位置距离为 0.83cm。
[0059]在步骤S304完成之后,执行步骤S305: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位置,获得所述第一操作体的第一运动轨迹,其中,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为一条线或一个点。继续上面的例子具体来说,由于操作体可以是运动的,在检测操作体的任意一个时刻,手机都可以通过上述的方式获得在当前时刻操作体的位置,之后,手机中的处理器将这些位置信息进行统计,最终获得了操作体连续的运动轨迹。
[0060]在步骤S305完成之后,执行步骤S202:基于所述第一运动轨迹,获得所述第一操作;具体来说,手机可以根据获得的操作的运动轨迹,最终确定轨迹类型。此时手机将具体执行步骤S401:确定所述第一运动轨迹的轨迹类型;更为具体的轨迹类型可以分为开放式或者是封闭式,开放式具体是指,运动轨迹是一条线,线的两端都是独立,即两端不相连;封闭式具体是指,运动轨迹是一条两端相连的线,并且这条线围出了一个封闭的区域。
[0061]在步骤S401完成之后,执行步骤S402:在所述轨迹类型表明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为形成一封闭区域的第一轨迹类型时,从所述M个子空间投影区域中确定出所述第一运动轨迹经过的K个子空间投影区域;继续上面的例子具体来说,当确定出的轨迹类型是封闭式的轨迹时,判断出这条的轨迹形成的区域包含了哪些投影区域,如这个区域只包含了全息人脸图像中的鼻子部分,即在这5个投影区域中,确定了中间部分,这一个投影区域。
[0062]步骤S402完成之后,执行步骤S403:以所述K个子空间投影区域为边界区域,确定出所述N个子空间投影区域,其中,所述N个子空间投影区域包含所述K个子空间投影区域;继续上面的例子具体来说,由于只确定了一个投影区域,那么显然最终确定的子空间区域,就是全息人脸图像中的中间部分,即包含有鼻子部分的投影区域。
[0063]当然,如果轨迹类型不是封闭式的,即开放式的,那么手机将执行步骤S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