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925418阅读:来源:国知局
0米,则从100个像素点中提取深度差异值在-0.20米至0.50米的像素点,也就是获得深度值在4.80米至5.50米之间的像素点,假设获得80个像素点,这80个像素点就为深度连续的80个像素点,这80个像素点组成了用于表征一朵花的深度连续区域。
[0105]在获得了深度连续区域后,深度连续区域可能有一部分在对焦框中,另一部分不再所述对焦框中,也有可能深度连续区域全部在所述对焦框中,这是由对焦框的形态及对焦物体决定的。
[010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得了深度连续区域后,再确定具有第一形态的对焦框中的深度连续区域在所述对焦框中的占比,假设获得的占比为95%,预设占比是为了能够使对焦物体呈像清晰的占比,如90%,所述占比大于预设占比,则所述相对关系为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适配;假设获得的占比是40%,由于预设占比是90%,所述占比不大于预设占t匕,则所述相对关系为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不适配。
[0107]在执行完步骤S30,确定了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的相对关系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就执行步骤S40:
[0108]基于所述相对关系,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对焦框的形态进行调整,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0109]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40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
[0110]S401:当所述相对关系为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适配时,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不需要对所述对焦框的形态进行调整;
[0111]S402:当所述相对关系为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不适配时,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需要对所述对焦框的形态进行调整。
[0112]在执行完步骤S30后,确定了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的相对关系后,当所述相对关系为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适配时,例如:具有第一形态的对焦框中的深度连续区域在所述对焦框中的占比,假设获得的占比为95%,预设占比是90%时,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不需要对所述对焦框的形态进行调整;当所述相对关系为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不适配时,例如:具有第一形态的对焦框中的深度连续区域在所述对焦框中的占比,假设获得的占比为95%,预设占比是40%时,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需要对所述对焦框的形态进行调整。
[0113]在执行完步骤S40,获得了第一判断结果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就执行步骤S50:
[0114]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对焦框的由所述第一形态调整为与所述对焦物体对应的第二形态。
[011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S50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
[0116]S501: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取i从I至N,依次获得所述N个连续像素点中第i像素点的第i深度值与所述对焦深度值间的第i深度差异值,共获得N个深度差异值;
[0117]S502:获得N个深度差异值中的最大深度差异值,将与所述最大深度差异值对应的像素点确定为边缘像素点;
[0118]S503:基于所述边缘像素点,确定所述第二形态;
[0119]S504:将所述对焦框的由所述第一形态调整为与所述对焦物体对应的第二形态。
[0120]下面继续以电子设备是智能手机、图像采集单元是摄像头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步骤S50作详细说明。
[0121 ] 具有第一形态的对焦框中的深度连续区域在所述对焦框中的占比,假设获得的占比为95%,预设占比是40%时,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需要对所述对焦框的形态进行调整,也就是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由于80个像素点组成了用于表征一朵花的深度连续区域,那么就取i从I至N,依次获得80个像素点中每一个像素点的深度值,然后再获得每一个像素点的深度值与对焦深度值间的深度差异值,共获得了 80个深度差异值,接着获得80个深度差异值中的最大深度差异值,将最大深度差异值对应的像素点作为边缘像素点,最后,基于边缘像素点,以边缘像素点确定四条相交的直线,进而确定第二形态,在将所述对焦框的形态由所述第一形态调整为所述第二形态。
[012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步骤S504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
[0123]S5041:将具有第二形态的第二对焦框与预设对焦框进行比较,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0124]S5042: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对焦框小于所述预设对焦框的最小尺寸时,执行步骤:将所述对焦框的形态由所述第一形态调整为所述第二形态,所述第二形态与所述预设对焦框的最小尺寸相对应;
[0125]S5043: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对焦框不小于所述预设对焦框的最大尺寸时,执行步骤:将所述对焦框的形态由所述第一形态调整为所述第二形态,所述第二形态与所述预设对焦框的最大尺寸相对应;
[0126]S5044: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对焦框大于所述预设对焦框的最小尺寸且小于所述预设对焦框的最大尺寸时,执行步骤:将所述对焦框的形态由所述第一形态调整为所述第二形态。
[0127]在执行完步骤S503,确定了第二形态后,为了保证能够正确进行反差度计算,对具有第二形态的第二对焦框有最小尺寸的限定,为了保证调整过程的复杂度低,对具有第二形态的第二对焦框有最大尺寸的限定。
[0128]具体来说,假设摄像头拍摄出的图像的分辨率是640像素X 480像素,则预设对焦框的最小尺寸是24像素X 16像素,预设对焦框的最大尺寸是160像素X 120像素,将具有第二形态的第二对焦框与预设对焦框进行比较,也就是将所述第二对焦框与预设对焦框的最小尺寸和预设对焦框的最大尺寸进行比较,如果所述第二对焦框比预设对焦框的最小尺寸小,则将所述对焦框的形态由所述第一形态调整为具有所述最小尺寸的对焦框;如果所述第二对焦框比预设对焦框的最大尺寸大,则将所述对焦框的形态由所述第一形态调整为具有所述最大尺寸的对焦框;如果所述第二对焦框比预设对焦框的最小尺寸小且比最大尺寸大,则将所述对焦框的形态由所述第一形态调整为所述第二形态。
[0129]实施例二
[0130]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由于该电子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信息处理方法相似,因此该电子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013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图像采集单元,如图6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0132]第一获得单元10,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获得一预览图像,其中,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具有第一形态的对焦框;
[0133]第一确定单元20,用于基于所述预览图像,确定对焦物体;
[0134]第二确定单元30,用于确定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的相对关系;
[0135]第一判断单元40,用于基于所述相对关系,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对焦框的形态进行调整,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0136]第一调整单元50,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对焦框的由所述第一形态调整为与所述对焦物体对应的第二形态。
[0137]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0138]确定所述对焦物体在所述对焦框中的占比。
[0139]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0140]第一获得子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对焦框的对焦中心点的对焦深度值及对焦景深范围值;
[0141]第二获得子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对焦景深范围值内除所述对焦中心点外M个像素点的深度值,其中M为大于等于I的任一整数;
[0142]第一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M个像素点中提取深度连续的N个像素点,获得用于表征所述对焦物体的深度连续区域,所述深度连续区域包含N个连续像素点,其中N为大于等于I且小于等于M的任一整数;
[0143]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对焦框中的深度连续区域在所述对焦框中的占t匕,当所述占比大于一预设占比时,所述相对关系为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适配,当所述占比不大于所述预设占比时,所述相对关系为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不适配。
[0144]可选的,所述N个连续像素点中每一个连续像素点的深度值与所述对焦深度值间的深度差异值在预定范围内。
[0145]可选的,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具体包括:
[0146]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确定当所述相对关系为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适配时,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不需要对所述对焦框的形态进行调整;
[0147]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确定当所述相对关系为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不适配时,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需要对所述对焦框的形态进行调整。
[0148]可选的,所述第一调整单元,具体包括:
[0149]第一获得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取i从I至N,依次获得所述N个连续像素点中第i像素点的第i深度值与所述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