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8925418阅读:来源:国知局

[0193]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对焦框大于所述预设对焦框的最小尺寸且小于所述预设对焦框的最大尺寸时,执行步骤:将所述对焦框的形态由所述第一形态调整为所述第二形态。
[0194]可选的,所述对焦框的形态具体为:对焦框的大小、横对焦框或竖对焦框。
[0195]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196]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图像采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获得一预览图像,其中,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具有第一形态的对焦框; 基于所述预览图像,确定对焦物体; 确定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的相对关系; 基于所述相对关系,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对焦框的形态进行调整,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对焦框的由所述第一形态调整为与所述对焦物体对应的第二形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的相对关系,具体为: 确定所述对焦物体在所述对焦框中的占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对焦物体在所述对焦框中的占比,具体包括: 获得所述对焦框的对焦中心点的对焦深度值及对焦景深范围值; 获得所述对焦景深范围值内除所述对焦中心点外M个像素点的深度值,其中M为大于等于I的任一整数; 从所述M个像素点中提取深度连续的N个像素点,获得用于表征所述对焦物体的深度连续区域,所述深度连续区域包含N个连续像素点,其中N为大于等于I且小于等于M的任一整数; 确定所述对焦框中的深度连续区域在所述对焦框中的占比,当所述占比大于一预设占比时,所述相对关系为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适配,当所述占比不大于所述预设占比时,所述相对关系为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不适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连续像素点中每一个连续像素点的深度值与所述对焦深度值间的深度差异值在预定范围内。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相对关系,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对焦框的形态进行调整,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具体包括: 当所述相对关系为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适配时,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不需要对所述对焦框的形态进行调整; 当所述相对关系为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不适配时,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需要对所述对焦框的形态进行调整。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对焦框的由所述第一形态调整为与所述对焦物体对应的第二形态,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取i从I至N,依次获得所述N个连续像素点中第i像素点的第i深度值与所述对焦深度值间的第i深度差异值,共获得N个深度差异值; 获得N个深度差异值中的最大深度差异值,将与所述最大深度差异值对应的像素点确定为边缘像素点; 基于所述边缘像素点,确定所述第二形态; 将所述对焦框的由所述第一形态调整为与所述对焦物体对应的第二形态。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对焦框的由所述第一形态调整为与所述对焦物体对应的第二形态,具体包括: 将具有第二形态的第二对焦框与预设对焦框进行比较,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对焦框小于所述预设对焦框的最小尺寸时,执行步骤:将所述对焦框的形态由所述第一形态调整为所述第二形态,所述第二形态与所述预设对焦框的最小尺寸相对应;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对焦框不小于所述预设对焦框的最大尺寸时,执行步骤:将所述对焦框的形态由所述第一形态调整为所述第二形态,所述第二形态与所述预设对焦框的最大尺寸相对应;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对焦框大于所述预设对焦框的最小尺寸且小于所述预设对焦框的最大尺寸时,执行步骤:将所述对焦框的形态由所述第一形态调整为所述第二形态。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框的形态具体为:对焦框的大小、横对焦框或竖对焦框。9.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图像采集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获得一预览图像,其中,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具有第一形态的对焦框;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预览图像,确定对焦物体;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的相对关系;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相对关系,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对焦框的形态进行调整,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对焦框的由所述第一形态调整为与所述对焦物体对应的第二形态。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对焦物体在所述对焦框中的占比。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获得子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对焦框的对焦中心点的对焦深度值及对焦景深范围值; 第二获得子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对焦景深范围值内除所述对焦中心点外M个像素点的深度值,其中M为大于等于I的任一整数; 第一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M个像素点中提取深度连续的N个像素点,获得用于表征所述对焦物体的深度连续区域,所述深度连续区域包含N个连续像素点,其中N为大于等于I且小于等于M的任一整数;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对焦框中的深度连续区域在所述对焦框中的占比,当所述占比大于一预设占比时,所述相对关系为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适配,当所述占比不大于所述预设占比时,所述相对关系为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不适配。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连续像素点中每一个连续像素点的深度值与所述对焦深度值间的深度差异值在预定范围内。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确定当所述相对关系为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适配时,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不需要对所述对焦框的形态进行调整;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确定当所述相对关系为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不适配时,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需要对所述对焦框的形态进行调整。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获得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取i从I至N,依次获得所述N个连续像素点中第i像素点的第i深度值与所述对焦深度值间的第i深度差异值,共获得N个深度差异值; 第二获得模块,用于获得N个深度差异值中的最大深度差异值,将与所述最大深度差异值对应的像素点确定为边缘像素点;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边缘像素点,确定所述第二形态;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将所述对焦框的由所述第一形态调整为与所述对焦物体对应的第二形态。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比较单元,用于将具有第二形态的第二对焦框与预设对焦框进行比较,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第一执行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对焦框小于所述预设对焦框的最小尺寸时,执行步骤:将所述对焦框的形态由所述第一形态调整为所述第二形态,所述第二形态与所述预设对焦框的最小尺寸相对应; 第二执行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对焦框不小于所述预设对焦框的最大尺寸时,执行步骤:将所述对焦框的形态由所述第一形态调整为所述第二形态,所述第二形态与所述预设对焦框的最大尺寸相对应; 第三执行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对焦框大于所述预设对焦框的最小尺寸且小于所述预设对焦框的最大尺寸时,执行步骤:将所述对焦框的形态由所述第一形态调整为所述第二形态。16.如权利要求9-15任一权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框的形态具体为:对焦框的大小、横对焦框或竖对焦框。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图像采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获得一预览图像,其中,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具有第一形态的对焦框;基于所述预览图像,确定对焦物体;确定所述对焦物体与所述对焦框的相对关系;基于所述相对关系,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对焦框的形态进行调整,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对焦框的由所述第一形态调整为与所述对焦物体对应的第二形态。
【IPC分类】H04N5/232
【公开号】CN104902161
【申请号】CN201410074810
【发明人】郑启忠, 黄茂林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4年3月3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