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终端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240361阅读:来源:国知局
率以及不同的无线通信技术的系统的测定。此外,基于测定间隙设定或测定对象的不同频率的数目或无线通信技术的种类、其他的设定,规定用于对小区进行检测以及测定的时间,终端装置2需要在该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小区的检测以及测定。例如,在频分双工(FDD)系统中没有设定间歇接收(DRX)的情况下,在Nfreq个不同频率中进行测定的终端装置 2 需要能够在 Tidentify_inter = 480X480-^Tinterl XNfreq[ms]内检测在各频率中存在的EUTRA的小区。
[0064]s-Measure是用于设定为在所处小区的接收功率低于阈值(s-Measure)的情况下进行相邻小区测定的参数,能够防止在所处小区的通信质量好的情况下用于切换的不需要的相邻小区测定。该s-Measure能够对终端装置2设定I个,在被设定为O的情况下或者没有被设定的情况下,终端装置2与所处小区的质量无关地始终进行被设定的测定。
[0065]接着,举具体的例来说明测定设定消息。这里,使用图15说明被通知2个测定对象(频率Fl和频率F2)和3个报告设定、且对前述测定对象和报告设定的组合设定3个测定ID的情况。
[0066]基站装置I作为测定对象,对频率Fl和频率F2分别分配识别符O和I作为测定对象ID而通知给终端装置2。此外,基站装置I作为报告设定,对报告设定I和报告设定2和报告设定3分别分配识别符0、1、2作为报告设定ID而通知给终端装置2。进一步,基站装置I将对前述测定对象的识别符和前述报告设定的识别符的组合相关联的(链接的)测定ID通知给终端装置2。此外,基站装置I根据需要,还将测定间隙设定或s-Measure等通知给终端装置2。
[0067]在图15中,作为测定ID#0,指定了识别符O的测定对象(频率Fl)和识别符O的报告设定的组合。同样地,识别符O的测定对象(频率Fl)和识别符I的报告设定的组合被指定为测定ID#1,识别符I的测定对象(频率F2)和识别符2的报告设定的组合被指定为测定ID#2。
[0068]此外,测定事件信息是由表示条件的测定事件和用于判定该条件的参数构成的信息,该条件例如是在所处小区的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低于/高于预定的阈值时、在周边小区的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低于所处小区时、在周边小区的接收质量高于预定的阈值时等。在参数中,设定有阈值、偏移量值、测定事件的成立所需的时间等的信息。在非专利文献3中,例如,作为测定事件Al,定义了在服务小区的接收质量变得比阈值还好的情况下报告。此外,作为测定事件A3,定义了在相邻小区的接收质量变得比对服务小区的接收质量加上偏移量值所得的质量还好的情况下报告。此外,作为测定事件A4,定义了在相邻小区的接收质量变得比阈值还好的情况下报告。
[0069]在步骤S142中,终端装置2保存从基站装置I被设定的测定设定信息作为内部信息。然后,在能够无误地设定测定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在步骤S143中,终端装置2将表示测定设定的完成的消息(测定设定完成消息)发送给基站装置I。如前所述,终端装置2将测定ID和测定对象ID和报告设定ID以链接为一个的方式相对应而管理,基于与各ID对应的测定信息来开始测定。在这些3个ID链接为一个的情况下,当作有效而开始相关联的测定,在这些3个ID没有链接为一个的情况下(在没有设定任一个ID的情况下),当作无效而不开始相关联的测定。终端装置2在设定了不同频率或不同的无线通信技术的系统的测定的情况下,基于测定间隙设定,利用间隙期间而进行测定。此外,终端装置2在被通知s-Measure的情况下,也可以只有在所处小区的接收功率低于阈值(s-Measure)的情况下进行周边小区的测定。
[0070]并且,在终端装置2中,在被设定的测定事件中的任一个根据参数而满足了条件的情况下,作为该测定事件被触发(trigger),将测定报告消息发送给基站装置I (步骤S144)。在测定报告消息中,至少被设定与被触发的测定事件的报告设定ID链接的测定ID、以及根据需要而被设定相关联的小区的测定结果而报告。由于基站装置I掌握测定ID与哪个测定事件的报告设定ID链接,所以终端装置2不需要在测定报告消息中通知报告设定ID0
[0071]考虑以上的事项,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在判断为关于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关联的公知的功能或结构的具体说明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要旨变得不清楚的情况下,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072][第一实施方式]
[0073]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0074]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I的一例的框图。本基站装置I由接收部101、解调部102、解码部103、控制部104、编码部105、调制部106、发送部107、网络信号发送接收部108、上位层109构成。
[0075]上位层109将下行链路业务数据和下行链路控制数据输出到编码部105。编码部105对输入的各数据进行编码,并输出到调制部106。调制部106进行从编码部105输入的信号的调制。此外,在调制部106中进行了调制的信号被复用下行链路基准信号,并作为频域的信号而映射。发送部107将从调制部106输入的信号变换为时域的信号,并将进行了变换的信号载放到既定的频率的载波中进行功率放大的同时发送。配置下行链路控制数据的下行链路数据信道典型地构成层3消息(无线资源控制(RRC(Rad1 Resource Control))消息)。
[0076]此外,接收部101将来自终端装置2(参照图2)的接收信号变换为基带的数字信号。在接收部101中进行了变换的数字信号输入到解调部102中进行解调。在解调部102中进行了解调的信号接着输入到解码部103中进行解码。解码部103将接收信号适当地分离为上行链路业务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数据,并分别输出到上位层109。
[0077]这些各块的控制所需的基站装置控制信息从上位层109输入到控制部104,从控制部104,与发送相关联的基站装置控制信息作为发送控制信息适当地输入到编码部105、调制部106、发送部107的各块,与接收相关联的基站装置控制信息作为接收控制信息适当地输入到接收部101、解调部102、解码部103的各块。
[0078]另一方面,网络信号发送接收部108进行多个基站装置I间(或者控制台装置(MME)、网关装置(Gateway)、MCE)和基站装置I之间的控制消息的发送或者接收。控制消息经由网络线路而被发送接收。控制消息在被称为SI接口或X2接口或Ml接口或M2接口的逻辑接口上进行交换。在图1中,由于其他的基站装置I的结构元素与本实施方式无关,所以省略。
[0079]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2的一例的框图。本终端装置2由接收部201、解调部202、解码部203、测定部204、控制部205、随机接入处理部206、编码部207、调制部208、发送部209、上位层210构成。
[0080]在接收之前,上位层210将终端装置控制信息输出到控制部205。控制部205将与接收有关的终端装置控制信息作为接收控制信息适当地输出到接收部201、解调部202、解码部203、测定部204。接收控制信息作为接收调度信息而包括解调信息、解码信息、接收频带的信息、与各信道有关的接收定时、复用方法、无线资源配置信息等的信息。
[0081]接收部201在通过接收控制信息而被通知的频带中,通过未图示的一个以上的接收机,从后述的基站装置I接收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变换为基带的数字信号,输出到解调部202。此外,接收部201将接收到的基准信号输出到测定部204。解调部202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并输出到解码部203。解码部203基于接收控制信息,将进行了解调的信号准确地进行解码,并适当地分离为下行链路业务数据和下行链路控制数据,分别输出到上位层210。在通过解码部203进行了解码的信号中包括测定设定消息的情况下,上位层210将在前述测定设定消息中指定的测定/报告设定通知给测定部204。测定部204对接收到的基准信号的RSRP或RSRQ等进行测定,并将测定结果输出到上位层210。
[0082]此外,在发送之前,上位层210将终端装置控制信息输出到控制部205。控制部205将与发送有关的终端装置控制信息作为发送控制信息适当地输出到随机接入处理部206、编码部207、调制部208、发送部209。发送控制信息作为发送信号的上行链路调度信息而包括编码信息、调制信息、发送频带的信息、与各信道有关的发送定时、复用方法、无线资源配置信息等的信息。
[0083]上位层210根据上行链路信道,将上行链路业务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数据适当地输出到编码部207。编码部207根据发送控制信息,对各数据进行适当地编码,并输出到调制部208。调制部208进行在编码部207中进行了编码的信号的调制。此外,调制部208对进行了调制的信号复用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并映射到频带。
[0084]发送部209将从调制部208输出的频带的信号变换为时域的信号,并将进行了变换的信号载放到既定的频率的载波中进行功率放大的同时从未图示的I个以上的发送机发送。
[0085]在图2中,由于其他的终端装置2的结构元素与本实施方式无关,所以省略。
[0086]接着,表示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之间的无线接口协议的结构。图3是表示用户平面(user plane ;U_plane)的无线协议结构(rad1 protocol architecture)的框图。此夕卜,图4是表示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 ;C-plane)的无线协议结构的框图。用户平面是用于用户数据发送接收的协议栈(protocol stack),控制平面是用于控制信号发送接收的协议栈。
[0087]在图3以及图4中,在作为第一层次(层I)的物理层(Physical layer ;PHY)中,在不同的物理层次间、即发送侧和接收侧的物理层间使用前述物理信道进行通信。物理层对位于上位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层经由传输信道(Transportchannel)而连结,物理层经由该传输信道对MAC层进行信息传输服务(informat1ntransfer service)。
[0088]在第二层次(层2)的MAC层中,进行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和传输信道的映射、基于HARQ(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的纠错、基于逻辑信道间的优先级的传输处理等。MAC层经由逻辑信道与作为上位层次的无线链路控制(Rad1 Link Control ;RLC)层连结。
[0089]第二层次的RLC层支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RLC层中,根据数据的发送方法而存在透明模式(Transparent Mode ;TM)、非响应模式(Unacknowledged Mode ;UM)以及响应模式(Acknowledged Mode ;AM)的3种动作模式。在AM中,进行基于ARQ的纠错或协议检错等。
[0090]第二层次的F1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进行减小IP分组头尺寸的头压缩(header compress1n)或数据的加密、密码的解码等。
[0091]第三层次(层3)的无线资源控制(Rad1 Resource Control ;RRC)层只在控制平面中定义。RRC层进行NAS (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或AS (接入层(accessstratum))关联信息的广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