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通信系统的调度装置、方法及基站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16720阅读:789来源:国知局
用于通信系统的调度装置、方法及基站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调度装置、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在对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中长期演进(lte,longtermevolution)的时分双工(tdd,timedivisionduplex)系统的研究中,增强的干扰管理和业务自适应(eimta,enhancedinterferencemitigationandtrafficadaption)作为一种自适应技术用于打破固定的tdd帧结构配置,灵活地改变上下行配比。

然而,改变一个小区的tdd帧结构配置会对相邻小区产生影响,例如两个相邻的小区采用相反的上下行配置,这将使得系统中不再单纯地存在基站对用户设备的干扰以及用户设备对基站的干扰,而是出现了基站对基站的干扰以及用户设备对用户设备的干扰。

通常,由于基站架设的比较高,基站和基站之间多为直传路径,衰减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基站和基站之间的干扰。在eimta的研究中为了减少干扰,对各个小区的上下行重新配置进行了诸多限制;例如,宏基站的tdd帧结构是不做重新配置的,或者仅允许上行被重配为下行,或者仅在个别子帧上允许上下行重配等。

然而,在未来第五代(5g)移动通信系统中,通信场景会更加多样化,网络架构也越来越灵活,同时上下行业务配比的需求也越来越灵活多变。在这种情况下,eimta中设置的诸多限制将不能满足未来业务需求。

因此,5g将需要更加灵活的双工方式:即在兼顾系统干扰的情况下,每个小区都可以根据自己用户的业务状况来选择上下行配置。以异构网络为例,在宏基站(例如称为mtp)的覆盖范围下,多个传输点(tp,transmissionpoint)可以同时支持上行和下行传输业务。例如宏基站(mtp)进行下行通信;而其覆盖范围内的小基站(例如称为stp)既可以进行下行通信,也可以进行上行通信,与该stp的覆盖范围内用 户的业务需求有关。

反过来,mtp也可以进行上行通信;而该mtp覆盖范围内的stp既可以进行下行通信,也可以进行上行通信;这种灵活传输方式可以实现灵活的上下行业务传输。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与多点传输不同,灵活的上下行调度中不仅距离较近的基站可以联合进行传输,距离较远的多个基站(甚至彼此无x2接口连接的多个基站)也可能被调度为同时进行灵活的上下行传输。因此,需要考虑基站和基站之间的干扰以及用户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对于原有调度模式下系统性能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调度装置、方法及基站,在系统性能增强的情况下,在调度原有上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或者在调度原有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能够降低对原有上行传输点及上行用户设备的干扰或者降低受到的原有下行传输点及下行用户设备的干扰,并保证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或者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正常的下行传输或上行传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调度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调度单元,所述调度单元用于在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的情况下,调度上行用户设备;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的情况下,调度下行用户设备;选择单元,所述选择单元用于在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的情况下,选择用于对所述上行子帧中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的下行传输点;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的情况下,选择用于对所述下行子帧中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上行传输的上行传输点;第二调度单元,所述第二调度单元用于在调度所述上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所述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所述下行传输点进行下行传输时所述通信系统的性能增强的情况下,调度所述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所述下行传输点进行下行传输;在调度所述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所述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所述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时所述通信系统的性能增强的情况下, 调度所述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所述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的情况下,调度上行用户设备;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的情况下,调度下行用户设备;在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的情况下,选择用于对所述上行子帧中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的下行传输点;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的情况下,选择用于对所述下行子帧中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上行传输的上行传输点;在调度所述上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所述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所述下行传输点进行下行传输时所述通信系统的性能增强的情况下,调度所述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所述下行传输点进行下行传输;在调度所述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所述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所述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时所述通信系统的性能增强的情况下,调度所述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所述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系统性能增强的情况下,在调度原有上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或者在调度原有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能够降低对原有上行传输点及上行用户设备的干扰或者降低受到的原有下行传输点及下行用户设备的干扰,并保证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或者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正常的下行传输或上行传输。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于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的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应用场景的一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下行传输点选择方法的一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上行传输点选择方法的一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的干扰估计方法的一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用于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的一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用于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的一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用于通信系统的调度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选择单元的一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第一估计单元的一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基站的一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发明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发明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被称为接入点、广播发射机、节点b、演进节点b(enb)等,并且可以包括它们的一些或所有功能。在文中将使用术语“基站”。每个基站对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术语“小区”可以指的是基站和/或其覆盖区域,这取决于使用该术语的上下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站或设备可以被称为“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ue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并且也可以称为移动台、终端、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站等。ue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等。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应用于基站。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于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的一示意图,从基站侧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的情况下,调度上行用户设备;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的情况下,调度下行用户设备;

步骤102:在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的情况下,选择用于对该上行子帧中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的下行传输点;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的情况下,选择用于对该下行子帧中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上行传输的上行传输点;

步骤103:在调度该上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下行传输点进行下行传输时该通信系统的性能增强的情况下,调度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下行传输点进行下行传输;在调度该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该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时该通信系统的性能增强的情况下,调度该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在系统性能增强的情况下,在调度原有上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或者在调度原有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能够降低对原有上行传输点及上行用户设备的干扰或者降低受到的原有下行传输点及下行用户设备的干扰,并保证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或者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正常的下行传输或上行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该调度方法应用于基站,该基站可以是用户设备的服务基站,也可以是用于集中调度的基站,还可以是宏基站。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以下的双工模式为例进行说明:在一个传输点(例如基站)的覆盖范围内(这个覆盖范围可以是一个具有小区id的独立小区,或一个小区内能被该服务点服务的一片物理区域),一个用户设备被一个传输点服务下行,另一个用户设备被另一个传输点服务上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双工模式可以被称为空分全双工(sdfd,spacedivisionfullduplex)。

在本实施例中,以异构网络为例进行说明。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异构网络包含多个宏小区,在每个宏小区内,架设一个有大 规模天线的宏基站(mtp),在该mtp的覆盖范围内,存在多个单天线小基站(stp,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又称为“小传输点”)和多个单天线移动台(ue),mtp和stp可以统称为“传输点”。但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对mtp,stp和ue的天线数进行限制。

如图2所示,用户设备ue1和ue2在传输点stp1的覆盖范围内,ue1被传输点stp1服务上行(此时可将ue1称为上行用户设备),ue2被传输点stp2服务下行(此时可将ue2称为下行用户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确定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还是下行子帧。其中,确定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还是下行子帧可以使用现有方法,例如,根据当前宏小区的tdd帧结构配置,来确定当前子帧是上行子帧还是下行子帧,从而逐个确定tdd帧结构配置中的每一帧是上行子帧还是下行子帧。

在步骤101中,在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的情况下,调度上行用户设备;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的情况下,调度下行用户设备。其中,可以使用现有方法调度上行用户设备或下行用户设备,例如,根据当前的调度规则调度上行用户设备或下行用户设备。

在步骤102中,在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的情况下,选择用于对该上行子帧中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的下行传输点;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的情况下,选择用于对该下行子帧中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上行传输的上行传输点。其中,可使用现有方法检测该上行子帧中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以及该下行子帧中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

例如,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或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将相关的需求信息上报给基站。

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或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在本实施例中,选择该下行传输点以及上行传输点例如可使用遍历的方法,也就是说,对于当前宏小区内的所有空闲stp,将这些传输点逐个作为该下行传输点或上行传输点,并选择系统性能最好的传输点作为选择的该下行传输点或上行传输点。另外,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来选择该下行传输点或上行传输点,本发明实施例不对上行传输点和下行传输点的选择方法进行限制。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选择该下行传输点或上行传输点的方法进行示例性的说 明。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下行传输点选择方法的一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将当前宏小区内的空闲传输点中与当前宏小区内宏基站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较大或者参考信号接收强度较小的至少两个传输点确定为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

步骤302:设定该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各个传输点的能够使得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正常进行下行传输的最小发送功率值;

步骤303:根据设定的最小发送功率值,将该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与该宏基站的以及与活跃上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传输点确定为选择的下行传输点。

这样,根据设定的最小发送功率并通过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来筛选下行传输点,能够快速有效的筛选出合适的下行传输点,对原有上行链路的干扰较小,且满足正常下行传输的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该下行传输点选择方法假设不同传输点之间的大尺度衰落信息可以进行交互,该大尺度衰落信息例如包括耦合损耗,路径损耗,阴影衰落,los/nlos状态,收发天线增益,或参考信号接收强度(rsrp)等中的至少一个。

在步骤301中,将当前宏小区内的空闲传输点中与当前宏小区内宏基站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较大或者参考信号接收强度较小的至少两个传输点确定为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

例如,可以按照空闲的传输点(stp)与当前宏小区内宏基站(mtp)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或者,按照空闲的stp的参考信号接收强度(rsrp)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将排在前面的y个stp确定为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其中,y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其数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定。

在步骤302中,设定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各个传输点的能够使得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正常进行下行传输的最小发送功率值(p1,p2,…,py)。例如,设定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各个传输点的最小发送功率值,使得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的接收信号的信噪比为10db。

在步骤303中,根据设定的最小发送功率,将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与该宏基站 的耦合损耗以及与上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传输点确定为选择的下行传输点。其中,该第一预设条件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

例如,该第一预设条件可以用以下的条件式(1)表示:

其中,py表示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第y个传输点的最小发送功率值,表示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第y个stp与mtp之间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表示下行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第y个stp与上行第j个活跃stp之间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imtp和istp分别表示mtp和stp处可以接受的干扰等级,δ1和δ2表示干扰调节因子,其用于放松mtp和stp处可接受干扰值的限制条件,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y为1至y的整数,y表示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stp的数量,j为正整数,δ1和δ2为非负数。

在本实施例中,imtp和istp的数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例如,要求干扰信号平均功率比接收到的噪底信号低7db,此时,当mtp为宏基站时,imtp取值为-106.5dbm,当stp为室外pico基站或家庭femto基站时,istp取值为-98.5dbm;或者,要求干扰信号平均功率在噪声的动态范围的级别上,可将imtp和istp的取值相应提高。

在本实施例中,该下行传输点选择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304:当该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不存在与该宏基站以及与活跃上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传输点时,将该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对该宏基站和各个活跃上行传输点干扰总和最小的传输点确定为选择的下行传输点;以及当该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存在至少两个与该宏基站以及与活跃上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传输点时,将该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传输点中对该宏基站和各个活跃上行传输点干扰总和最小的传输点确定为选择的下行传输点。

这样,在不存在满足条件的传输点或者存在多个满足条件的传输点时,也能够选择出合适的下行传输点。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上行传输点选择方法的一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将与该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之间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较小 的至少两个空闲传输点确定为第二候选传输点集合;

步骤402:在第二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去除具有与当前调度的下行用户设备具有相同预编码矩阵索引的传输点,获得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

步骤403:将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中与下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传输点确定为选择的上行传输点。

这样,根据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来筛选上行传输点,能够快速有效的筛选出合适的上行传输点,受到原有下行链路的干扰较小,且满足正常上行传输的要求。

在步骤401中,将与该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之间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较小的至少两个空闲传输点确定为第二候选传输点集合。

例如,计算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和空闲状态的各个传输点之间的耦合损耗,假设最小的耦合损耗为adb,可以将耦合损耗为大于或等于adb且小于或等于(a+x)db的多个传输点作为第二候选传输点集合,其中,x为预先设定的数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定。

在步骤402中,在第二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去除具有与当前调度的下行用户设备具有相同预编码矩阵索引(pmi)的传输点,获得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其中,第二候选传输点集合中stp的pmi对应的是当前宏小区内mtp与该stp之间的信道信息,该pmi包含水平pmi或垂直pmi或整体的pmi。

在本实施例中,在多小区的场景下,步骤402还可以包括:在第二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去除与相邻小区宏基站服务的用户设备具有相同预编码矩阵索引的传输点。

在步骤403中,将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中与下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传输点确定为选择的上行传输点。其中,该第二预设条件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

例如,该第二预设条件可以用以下的条件式(2)表示:

其中,表示第i个下行stp的发送功率,plstp.i为下行第i个stp与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中stp之间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为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中stp接收到的来自本宏小区内的mtp的干扰,i为stp处可以接受的干扰值,δ表示干扰调节因子,其用于放松stp处可接受干扰值的限制条件,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i为正整数,δ为非负数。

在本实施例中,i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例如,要求干扰信号平均功率比接收到的噪底信号低7db,此时,当stp为室外pico基站或家庭femto基站时,i=-98.5dbm。而mtp为宏基站时的可接受干扰值则为i=-106.5dbm;或者,要求干扰信号平均功率在噪声的动态范围的级别上,可将i的取值相应提高。

在本实施例中,该上行传输点选择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404:当第二候选传输点集合去除与当前调度的下行用户设备具有相同预编码矩阵索引的传输点后剩余的传输点数量为0时,将受到当前宏小区内宏基站干扰最小的传输点确定为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

步骤405:当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中不存在与下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传输点时,将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受到所有下行传输点干扰总和最小的传输点作为选择的上行传输点;以及当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存在至少两个与下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传输点时,将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传输点中受到所有下行传输点干扰总和最小的传输点作为选择的上行传输点。

步骤406:对确定的该选择的上行传输点进行多用户预编码。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404可在步骤402之后执行,步骤405可在步骤403之后执行。

这样,通过步骤404和步骤405,能够保证筛选出合适的上行传输点,通过步骤406,能够进一步消除mtp与选定的stp之间的干扰。

在步骤406中,例如可以使用多用户迫零预编码或块对角化预编码等方法进行多用户预编码。

以上是对本实施例的下行传输点和上行传输点的选择方法的示例性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在通过步骤102选择了下行传输点和上行传输点之后,在步骤103中,在调度该上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下行传输点进行下行传输时通信系统的性能增强的情况下,调度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下行传输点进行下行传输;在调度该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该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时通信系统的性能增强的情况下,调度该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调度该上行用户设备进行上行传输的传输点与选择的该下行传输点可以不同,调度该下行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的传输点与选择的该上行传输点也可以不同,即,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sdfd的调度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在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的情况下,调度该上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下行传输点进行下行传输时该通信系统的性能增强是指,调度该上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下行传输点进行下行传输时该通信系统的性能优于原有调度模式下(即调度上行用户设备)的系统性能。其中,调度该上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下行传输点进行下行传输时该通信系统的性能包括上行和下行的性能,原有调度模式下(即调度上行用户设备)的系统性能仅包括上行的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的情况下,调度该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该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时该通信系统的性能增强是指,调度该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该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时该通信系统的性能优于原有调度模式下(即调度下行用户设备)的系统性能。其中,调度该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该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时该通信系统的性能包括下行和上行的性能,原有调度模式下(即调度下行用户设备)的系统性能仅包括下行的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在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的情况下,需要判断调度该上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下行传输点进行下行传输时该通信系统的性能是否增强,即在sdfd模式下的系统性能是否增强;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的情况下,需要判断调度该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该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时该通信系统的性能是否增强,即在sdfd模式下的系统性能是否增强。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传输速率、频谱效率以及吞吐量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上述判断,另外,也可以根据其它性能指标来进行上述判断。本发明实施例不对用于判断系统性能的具体指标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以传输速率为例,对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的情况下,如何判断 调度该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该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时该通信系统的性能是否增强的方法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首先,计算在原有调度模式下,下行用户设备的传输速率,例如可根据以下的公式(3)进行计算:

其中,rdl表示下行用户设备的传输速率,sdl表示活跃下行用户设备组成的集合,si表示第i个用户设备接收到的有用信号功率,分别表示第i个用户设备受到的宏基站覆盖范围内部及外部的干扰,n表示信号噪声,i为正整数。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同一个宏小区内的所有传输点都是连接到同一个资源池的,因而可以共享信道信息,信道测量结果和用户数据等。在原有的调度模式下,用户设备可以通过测量各小区的rsrp或者通过服务基站设置csi干扰测量集来获得的估计值或者的估计值,将其上报给服务基站;或者由集中做调度的基站来根据用户的多次上报结果获得的估计值或者的估计值。此外,基站端也可以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况获得用户的接收信号估计值,即si。

然后,计算在调度该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通过选择的该上行传输点对该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上行传输时,下行用户设备和上行用户设备的传输速率,即在sdfd模式下,下行用户设备和上行用户设备的传输速率。

在本实施例中,下行用户设备的传输速率时可同样使用上面的公式(3)进行计算,其中,在sdfd模式下,si以及可能发生变化。根据sdfd模式下的si以及利用上面的公式(3),计算得到在sdfd模式下的下行用户设备的传输速率r'dl。

例如,在sdfd模式下,si的变化情况要视第i个用户设备的服务基站而确定。如果第i个用户设备的服务基站为stp,由于stp不会采取干扰抑制方案,则si不发生变化;如果第i个用户设备的服务基站为mtp,由于mtp会采取干扰抑制方案,抑制对上行接收stp的干扰,因而si相比原有调度模式下会降低。其中,无论用户设备的服务基站为stp还是mtp,在sdfd模式下用户设备的接收功率值均可以被服务基站估计到。

对于干扰信号而言,不会发生变化,而会相应增加,即增加了上行用户设备发送信号对下行用户设备接收信号的干扰。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的干扰估计方法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的干扰估计方法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根据当前宏小区内活跃用户设备的位置,计算干扰源用户设备到受干扰用户设备的距离;

步骤502:根据上行用户设备与可能的上行服务传输点之间的信道测量结果,估计该上行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

步骤503:根据用户设备之间的路径损耗、该干扰源用户设备到受干扰用户设备的距离以及该上行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估计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的干扰信号的功率。

在步骤501中,例如,服务基站、进行集中调度的基站、或宏基站通过定位算法得到当前宏小区内下行传输及上行传输的活跃用户设备的位置坐标,从而计算出干扰源用户设备到受干扰用户设备的距离。

在步骤502中,例如,服务基站、进行集中调度的基站、或宏基站根据上行用户设备上报的其与可能的上行服务传输点之间的信道测量结果,估计该上行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

在步骤503中,例如,根据用户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路径损耗公式计算得到的路径损耗,并利用步骤501中获得的干扰源用户设备到受干扰用户设备的距离以及步骤502中获得的该上行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估计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的干扰信号的功率。

在sdfd模式下,例如可根据以下的公式(4)计算上行用户设备的传输速率:

其中,rul表示上行用户设备的传输速率,sul表示活跃上行用户设备组成的集合,sj表示第j个用户设备接收到的有用信号功率,分别表示第j个用户设备受到的宏基站覆盖范围内部及外部的干扰,n表示信号噪声,j为正整数。

其中,的测量在现有lte系统中是不支持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令选中的上行stp在空闲状态下对周围mtp和stp发送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从而估计干扰值。

这样,在原有调度模式下的下行用户设备的传输速率为rdl,在sdfd模式下的下行用户设备的传输速率为r'dl,在sdfd模式下的上行用户设备的传输速率为rul。通过比较r'dl与rul之和与rdl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在sdfd模式下的系统性能是 否增强。当r'dl与rul之和大于rdl时,判断为在sdfd模式下的系统性能增强,反之则没有增强。

以上,以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为例进行了说明,在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的情况下,计算传输速率的方法与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的情况下使用的上述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在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或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的数量为一个时,当同时调度原有上行用户设备或下行用户设备和该一个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或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时系统性能增强的情况下,同时调度原有上行用户设备或下行用户设备和该一个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或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在系统性能没有增强的情况下,维持原有的调度模式,即调度原有上行用户设备或下行用户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当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或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例如,假设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的数量为ndl,ndl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此时,可以逐个用户设备进行判断。例如,对于ndl个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中的第i个用户设备,判断同时调度原有上行用户设备和第i个下行用户设备时系统的性能是否增强,当系统性能增强时,接着对第i+1个用户设备进行判断,当系统性能没有增强时,可以同时调度原有上行用户设备和第i个用户设备之前(i-1)个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下行用户设备。对于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的处理方法与此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调度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104:当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中存在具有大于预设阈值的缓存的用户设备时,选择下行传输点对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中缓存大于该预设阈值的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当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中存在具有大于该预设阈值的缓存的用户设备时,选择上行传输点对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中缓存大于该预设阈值的用户设备进行上行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104为可选步骤,其可以设置在步骤102之前。这样,在通过步骤102选择下行传输点或上行传输点之前,根据用户设备的缓存状态来确定上下行的调度模式,能够减少用户设备的等待时延。

在本实施例中,选择下行传输点以及上行传输点的方法与步骤102中使用的方法 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例如,根据系统要求的时延进行设置。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在系统性能增强的情况下,在调度原有上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或者在调度原有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能够降低对原有上行传输点及上行用户设备的干扰或者降低受到的原有下行传输点及下行用户设备的干扰,并保证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或者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正常的下行传输或上行传输。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应用于基站。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用于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的一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确定各个宏小区的tdd帧结构配置;

步骤602:判断当前子帧是否为上行子帧,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603,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610;

步骤603:根据当前的调度准则调度上行用户设备,其中,上行用户设备的数量为mul,mul为正整数;

步骤604:检测该上行子帧中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并令i=1,其中,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的数量为ndl,ndl为正整数;

步骤605:为ndl个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中的第i个用户设备选择下行传输点;

步骤606:判断调度当前的mul个上行用户设备和i个下行用户设备时系统的性能是否增强,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607,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608;

步骤607:同时调度当前的mul个上行用户设备和第i个用户设备之前(i-1)个下行用户设备;

步骤608:令i=i+1;

步骤609:判断i是否大于ndl,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607,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605;

步骤610:根据当前的调度准则调度下行用户设备,其中,下行用户设备的数量 为mdl,mdl为正整数;

步骤611:检测该下行子帧中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并令i=1,其中,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的数量为nul,nul为正整数;

步骤612:为nul个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中的第i个用户设备选择上行传输点;

步骤613:判断调度当前的mdl个下行用户设备和i个上行用户设备时系统的性能是否增强,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614,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615;

步骤614:同时调度当前的mdl个下行用户设备和第i个用户设备之前(i-1)个上行用户设备;

步骤615:令i=i+1;

步骤616:判断i是否大于nul,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614,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612。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上述各个步骤时使用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记载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在系统性能增强的情况下,在调度原有上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或者在调度原有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能够降低对原有上行传输点及上行用户设备的干扰或者降低受到的原有下行传输点及下行用户设备的干扰,并保证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或者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正常的下行传输或上行传输。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应用于基站。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用于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确定各个宏小区的tdd帧结构配置;

步骤702:判断当前子帧是否为上行子帧,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703,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712;

步骤703:根据当前的调度准则调度上行用户设备,其中,上行用户设备的数量为mul,mul为正整数;

步骤704:检测该上行子帧中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并令i=1,其中,具 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的数量为ndl,ndl为正整数;

步骤705:判断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中是否存在缓存超过预定阈值的用户设备,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706,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707;

步骤706:选择下行传输点对缓存大于预设阈值的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即同时调度这些下行用户设备和当前的mul个上行用户设备;

步骤707:为ndl个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中的第i个用户设备选择下行传输点;

步骤708:判断调度当前的mul个上行用户设备和第i个下行用户设备时系统的性能是否增强,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709,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710;

步骤709:同时调度当前的mul个上行用户设备和第i个用户设备之前(i-1)个下行用户设备;

步骤710:令i=i+1;

步骤711:判断i是否大于ndl,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709,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707;

步骤712:根据当前的调度准则调度下行用户设备,其中,下行用户设备的数量为mdl,mdl为正整数;

步骤713:检测该下行子帧中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并令i=1,其中,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的数量为nul,nul为正整数;

步骤714:判断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中是否存在缓存超过预定阈值的用户设备,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715,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716;

步骤715:选择上行传输点对缓存大于预设阈值的用户设备进行上行传输,即同时调度这些上行用户设备和当前的mdl个下行用户设备;

步骤716:为nul个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中的第i个用户设备选择上行传输点;

步骤717:判断调度当前的mdl个下行用户设备和i个上行用户设备时系统的性能是否增强,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718,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 步骤719;

步骤718:同时调度当前的mdl个下行用户设备和第i个用户设备之前(i-1)个上行用户设备;

步骤719:令i=i+1;

步骤720:判断i是否大于nul,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718,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716。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在系统性能增强的情况下,在调度原有上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或者在调度原有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能够降低对原有上行传输点及上行用户设备的干扰或者降低受到的原有下行传输点及下行用户设备的干扰,并保证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或者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正常的下行传输或上行传输。

另外,根据用户设备的缓存状态来确定上下行的调度模式,能够减少用户设备的等待时延。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调度装置,配置于基站中。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所述的方法类似,因此其具体的实施可以参考实施例1-3所述方法的实施,内容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用于通信系统的调度装置的一示意图,如图8所示,调度装置800包括:

第一调度单元801,其用于在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的情况下,调度上行用户设备;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的情况下,调度下行用户设备;

选择单元802,其用于在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的情况下,选择用于对该上行子帧中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的下行传输点;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的情况下,选择用于对该下行子帧中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上行传输的上行传输点;

第二调度单元803,其用于在调度该上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下行传输点进行下行传输时该通信系统的性能增强的情况下,调度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下行传输点进行下行传输;在调度该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该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上 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时该通信系统的性能增强的情况下,调度该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选择单元802的一示意图。如图9所示,选择单元802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901,其用于将当前宏小区内的空闲传输点中与当前宏小区内宏基站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较大或者参考信号接收强度较小的至少两个传输点确定为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

设定单元902,其用于设定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各个传输点的能够使得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正常进行下行传输的最小发送功率值;

第二确定单元903,其用于根据设定的最小发送功率值,将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与该宏基站的以及与活跃上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传输点确定为选择的下行传输点;

第三确定单元904,其用于当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不存在与该宏基站以及与活跃上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传输点时,将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对该宏基站和各个活跃上行传输点干扰总和最小的传输点确定为选择的下行传输点;以及当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存在至少两个与该宏基站以及与活跃上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传输点时,将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传输点中对该宏基站和各个活跃上行传输点干扰总和最小的传输点确定为选择的下行传输点;

第四确定单元905,其用于将与该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之间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较小的至少两个空闲传输点确定为第二候选传输点集合;

去除单元906,其用于在第二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去除具有与当前调度的下行用户设备具有相同预编码矩阵索引的传输点,获得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

第五确定单元907,其用于将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中与下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传输点确定为选择的上行传输点;

第六确定单元908,其用于当第二候选传输点集合去除具有与当前调度的下行用户设备具有相同预编码矩阵索引的传输点后剩余的传输点数量为0时,将受到当前宏小区内宏基站干扰最小的传输点确定为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

第七确定单元909,其用于当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中不存在与下行传输点的耦合 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传输点时,将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受到所有下行传输点干扰总和最小的传输点作为选择的上行传输点;以及当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存在至少两个与下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传输点时,将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传输点中受到所有下行传输点干扰总和最小的传输点作为选择的上行传输点;和/或

预编码单元910,其用于对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中的传输点或者选择的上行传输点进行多用户预编码。

如图8所示,调度装置800还可以包括:

第三调度单元804,其用于当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中存在具有大于预设阈值的缓存的用户设备时,选择下行传输点对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中缓存大于预设阈值的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当该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中存在具有大于预设阈值的缓存的用户设备时,选择上行传输点对该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中缓存大于预设阈值的用户设备进行上行传输。

判断单元805,其用于在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的情况下,根据传输速率、频谱效率以及吞吐量中的至少一个,判断当调度该上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下行传输点进行下行传输时该通信系统的性能是否增强;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的情况下,根据传输速率、频谱效率以及吞吐量中的至少一个,判断当调度该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该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时该通信系统的性能是否增强。

在本实施例中,判断单元805包括第一估计单元(图8中未示出),其用于估计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的干扰;

图10是该第一估计单元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第一估计单元1000包括:

计算单元1001,其用于根据当前宏小区内活跃用户设备的位置,计算干扰源用户设备到受干扰用户设备的距离;

第二估计单元1002,其用于根据上行用户设备与可能的上行服务传输点之间的信道测量结果,估计该上行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

第三估计单元1003,其用于根据用户设备之间的路径损耗、该干扰源用户设备到受干扰用户设备的距离以及该上行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估计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的干扰信号的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的上述各个单元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所述方法的各个步骤类似,因此其具体的实施可以参考实施例1-3所述方法的实施,内容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在系统性能增强的情况下,在调度原有上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或者在调度原有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能够降低对原有上行传输点及上行用户设备的干扰或者降低受到的原有下行传输点及下行用户设备的干扰,并保证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或者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正常的下行传输或上行传输。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配置有实施例4的调度装置800,内容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基站的一构成示意图。如图11所示,基站1100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1101和存储器1102;存储器1102耦合到中央处理器1101。其中该存储器1102可存储各种数据;此外还存储信息处理的程序,并且在中央处理器1101的控制下执行该程序。

其中,中央处理器1101可以被配置为实现实施例1中的调度方法。例如,中央处理器1101可以被配置为进行如下的控制:在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的情况下,调度上行用户设备;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的情况下,调度下行用户设备;在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的情况下,选择用于对该上行子帧中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的下行传输点;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的情况下,选择用于对该下行子帧中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上行传输的上行传输点;在调度该上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下行传输点进行下行传输时该通信系统的性能增强的情况下,调度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下行传输点进行下行传输;在调度该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该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时该通信系统的性能增强的情况下,调度该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该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

此外,如图11所示,基站1100还可以包括:收发机1103和天线1104等;其中,上述部件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基站1100也并不是必须要包括图11中所示的所有部件;此外,基站1100还可以包括图11中没有示 出的部件,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在系统性能增强的情况下,在调度原有上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或者在调度原有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能够降低对原有上行传输点及上行用户设备的干扰或者降低受到的原有下行传输点及下行用户设备的干扰,并保证该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或者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正常的下行传输或上行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其中当在调度装置或基站中执行所述程序时,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在所述调度装置或基站中执行实施例1或2或3所述的调度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计算机在在调度装置或基站中执行实施例1或2或3所述的调度方法。

本发明以上的装置和方法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硬件结合软件实现。本发明涉及这样的计算机可读程序,当该程序被逻辑部件所执行时,能够使该逻辑部件实现上文所述的装置或构成部件,或使该逻辑部件实现上文所述的各种方法或步骤。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存储以上程序的存储介质,如硬盘、磁盘、光盘、dvd、flash存储器等。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调度装置和/或调度方法,可直接体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二者组合。例如,图8中所示的功能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功能框图的一个或多个组合(例如,第一调度单元、选择单元、第二调度单元等),既可以对应于计算机程序流程的各个软件模块,亦可以对应于各个硬件模块。这些软件模块,可以分别对应于图1所示的各个步骤。这些硬件模块例如可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将这些软件模块固化而实现。

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磁盘、cd-rom或者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可以将一种存储介质耦接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或者该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该软件模块可以存储在基站的存储器中,也可以存储在可插入基站的存储卡中。例如,若设备(如基站)采用的是较大容量的mega-sim卡或者大容量的闪存装置,则该软件模块可存储在该mega-sim卡或者大容量的闪存装置中。

针对附图中描述的功能方框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功能方框的一个或多个组合,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本申请所描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适当组合。针对附图描述的功能方框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功能方框的一个或多个组合,还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通信结合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其它这种配置。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关于包括以上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下述的附记:

附记1、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调度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调度单元,所述第一调度单元用于在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的情况下,调度上行用户设备;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的情况下,调度下行用户设备;

选择单元,所述选择单元用于在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的情况下,选择用于对所述上行子帧中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的下行传输点;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的情况下,选择用于对所述下行子帧中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上行传输的上行传输点;

第二调度单元,所述第二调度单元用于在调度所述上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所述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所述下行传输点进行下行传输时所述通信系统的性能增强的情况下,调度所述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所述下行传输点进行下行传输;在调度所述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所述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所述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时所述通信系统的性能增强的情况下,调度所述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所述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

附记2、根据附记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调度单元,所述第三调度单元用于当所述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中存在具有大于预设阈值的缓存的用户设备时,选择下行传输点对所述具有下行传输需求 的用户设备中缓存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当所述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中存在具有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缓存的用户设备时,选择上行传输点对所述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中缓存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用户设备进行上行传输。

附记3、根据附记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单元,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在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的情况下,根据传输速率、频谱效率以及吞吐量中的至少一个,判断当调度所述上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所述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所述下行传输点进行下行传输时所述通信系统的性能是否增强;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的情况下,根据传输速率、频谱效率以及吞吐量中的至少一个,判断当调度所述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所述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所述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时所述通信系统的性能是否增强。

附记4、根据附记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判断单元包括:

第一估计单元,所述第一估计单元用于估计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的干扰;

其中,所述第一估计单元包括:

计算单元,所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当前宏小区内活跃用户设备的位置,计算干扰源用户设备到受干扰用户设备的距离;

第二估计单元,所述第二估计单元用于根据上行用户设备与可能的上行服务传输点之间的信道测量结果,估计所述上行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

第三估计单元,所述第三估计单元用于根据用户设备之间的路径损耗、所述干扰源用户设备到受干扰用户设备的距离以及所述上行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估计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的干扰信号的功率。

附记5、根据附记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选择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将当前宏小区内的空闲传输点中与当前宏小区内宏基站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较大或者参考信号接收强度较小的至少两个传输点确定为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

设定单元,所述设定单元用于设定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各个传输点的能够使得所述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正常进行下行传输的最小发送功率值;

第二确定单元,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最小发送功率值,将第一候选传 输点集合中与所述宏基站的以及与活跃上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传输点确定为选择的下行传输点。

附记6、根据附记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选择单元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当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不存在与所述宏基站以及与活跃上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传输点时,将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对所述宏基站和各个活跃上行传输点干扰总和最小的传输点确定为选择的下行传输点;以及当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存在至少两个与所述宏基站以及与活跃上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传输点时,将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传输点中对所述宏基站和各个活跃上行传输点干扰总和最小的传输点确定为选择的下行传输点。

附记7、根据附记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选择单元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所述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将与所述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之间的耦合损耗较小的至少两个空闲传输点确定为第二候选传输点集合;

去除单元,所述去除单元用于在第二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去除具有与当前调度的下行用户设备具有相同预编码矩阵索引的传输点,获得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

第五确定单元,所述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将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中与下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传输点确定为选择的上行传输点。

附记8、根据附记7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去除单元还用于在第二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去除与相邻小区宏基站服务的用户设备具有相同预编码矩阵索引的传输点。

附记9、根据附记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选择单元还包括:

第六确定单元,所述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当第二候选传输点集合去除具有与当前调度的下行用户设备具有相同预编码矩阵索引的传输点后剩余的传输点数量为0时,将受到当前宏小区内宏基站干扰最小的传输点确定为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和/或

第七确定单元,所述第七确定单元用于当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中不存在与下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传输点时,将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受到所有下行传输点干扰总和最小的传输点作为选择的上行传输点;以及当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存在至少两个与下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传输点时,将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传输点中受到所有下行传 输点干扰总和最小的传输点作为选择的上行传输点。

附记10、根据附记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选择单元还包括:

预编码单元,所述预编码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五确定单元确定的选择的上行传输点进行多用户预编码。

附记11、一种基站,包括根据附记1所述的装置。

附记12、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的情况下,调度上行用户设备;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的情况下,调度下行用户设备;

在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的情况下,选择用于对所述上行子帧中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的下行传输点;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的情况下,选择用于对所述下行子帧中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上行传输的上行传输点;

在调度所述上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所述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所述下行传输点进行下行传输时所述通信系统的性能增强的情况下,调度所述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所述下行传输点进行下行传输;在调度所述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所述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所述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时所述通信系统的性能增强的情况下,调度所述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所述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

附记13、根据附记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中存在具有大于预设阈值的缓存的用户设备时,选择下行传输点对所述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中缓存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

当所述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中存在具有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缓存的用户设备时,选择上行传输点对所述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中缓存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用户设备进行上行传输。

附记14、根据附记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的情况下,根据传输速率、频谱效率以及吞吐量中的至少一个,判断当调度所述上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所述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所述下行传输点进行下行传输时所述通信系统的性能是否增强;

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的情况下,根据传输速率、频谱效率以及吞吐量中的至少 一个,判断当调度所述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所述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所述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时所述通信系统的性能是否增强。

附记15、根据附记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传输速率判断当调度所述上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所述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所述下行传输点进行下行传输时所述通信系统的性能是否增强,以及所述根据传输速率判断当调度所述下行用户设备的同时调度所述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通过选择的所述上行传输点进行上行传输时所述通信系统的性能是否增强,包括:

估计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的干扰;

其中,所述估计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的干扰包括:

根据当前宏小区内活跃用户设备的位置,计算干扰源用户设备到受干扰用户设备的距离;

根据上行用户设备与可能的上行服务传输点之间的信道测量结果,估计所述上行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

根据用户设备之间的路径损耗、所述干扰源用户设备到受干扰用户设备的距离以及所述上行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估计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的干扰信号的功率。

附记16、根据附记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用于对所述上行子帧中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的下行传输点,包括:

将当前宏小区内的空闲传输点中与当前宏小区内宏基站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较大或者参考信号接收强度较小的至少两个传输点确定为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

设定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各个传输点的能够使得所述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正常进行下行传输的最小发送功率值;

根据所述最小发送功率值,将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与所述宏基站以及与活跃上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传输点确定为选择的下行传输点。

附记17、根据附记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用于对所述上行子帧中具有下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下行传输的下行传输点,还包括:

当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不存在与所述宏基站以及与活跃上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传输点时,将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对所述宏基站和各个活跃上行传输点干扰总和最小的传输点确定为选择的下行传输点;以及当第一 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存在至少两个与所述宏基站以及与活跃上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传输点时,将第一候选传输点集合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传输点中对所述宏基站和各个活跃上行传输点干扰总和最小的传输点确定为选择的下行传输点。

附记18、根据附记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用于对所述下行子帧中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上行传输的上行传输点,包括:

将与所述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之间的耦合损耗较小的至少两个传输点确定为第二候选传输点集合;

在第二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去除具有与当前调度的下行用户设备具有相同预编码矩阵索引的传输点,获得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

将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中与下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传输点确定为选择的上行传输点。

附记19、根据附记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第二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去除具有与当前调度的下行用户设备具有相同预编码矩阵索引的传输点,获得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还包括:

在第二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去除与相邻小区宏基站服务的用户设备具有相同预编码矩阵索引的传输点。

附记20、根据附记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用于对所述下行子帧中具有上行传输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上行传输的上行传输点,还包括:

当第二候选传输点集合去除具有与当前调度的下行用户设备具有相同预编码矩阵索引的传输点后剩余的传输点数量为0时,将受到当前宏小区内宏基站干扰最小的传输点确定为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和/或

当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中不存在与下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传输点时,将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受到所有下行传输点干扰总和最小的传输点作为选择的上行传输点;以及当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中存在至少两个与下行传输点的耦合损耗或路径损耗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传输点时,将第三候选传输点集合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传输点中受到所有下行传输点干扰总和最小的传输点作为选择的上行传输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