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99177阅读:来源:国知局
图;
[0054]图5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四的一个实现流程示意图;
[0055]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一个组成结构示意图;
[0056]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一个实现流程示意图;
[0057]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一个实现流程示意图;
[0058]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终端硬件结构示意图;
[0059]图10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一应用实例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0060]图11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一应用实例中效果监测指标的示意图;
[0061]图12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一应用实例的效果监测流程示意图;
[0062]图13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一应用实例的参数优化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3]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6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信息交互的各方硬件实体的示意图,图1中包括:服务器11、作为信息发送方的终端设备21-22,作为信息接收方的终端设备31-32,通过有线网络或者无线网络与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在图1所示的网络中还可以有布局路由器,网关,服务器等设备,这里不做赘述,图1仅为示意图,并不限制本发明的组网环境。图1中,终端设备的类型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手机(例如带实体按键的手机,翻盖手机,大屏幕的智能手机)、具备信息发送和/接收功能的平板电脑等。
[0065]—种应用场景为:作为信息发送方的终端设备21-22利用短信或彩信进行信息发送,终端设备31-32接收所发送的信息,比如通过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自身提供的短信或彩信平台中转发送和接收方的信息传输。由于运营商给终端能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量有所限制或者终端自身硬件能支持的信息量限制,对于超过系统阈值无法一次性发送的信息,比如,系统阈值表征能支持发送30个信息给30个信息接收方,但是,当前实际上想要发送给50个信息接收方,那么,剩余的20个信息接收方如何处理,按照现有技术发送方的用户得收到超额的提示后,需要手动删减到只能先选择30个,待发送后,再次手动选择20个并再次编辑同样的短信或彩信内容进行发送;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由于系统阈值是可以动态变化的,首先就可以对系统阈值进行调整,比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调整发送给30个信息接收方为对50个信息接收方进行信息发送,其次,基于系统阈值生成的自动批处理策略也是能动态调整的,因此,即便运营商给终端能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量有所限制或者终端自身硬件能支持的信息量限制,对于超过系统阈值无法一次性发送的信息,也无需用户退出当前操作,以重新选择信息接收方或者重新编辑短信或彩信,只需要按照系统阈值生成批处理策略为第一次发送给30个信息接收方,第二次发送给20个信息接收方,即:将用户勾选的50个信息接收方自动分成两批,分别记录下来以便后续自动执行批处理操作时自动发送信息使用。从而,提高了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成功率,而且,由于无需重新编辑短信和彩信,避免了编辑出错的问题,从而也提高了信息发送的准确率和精度。
[0066]另一种应用场景为:利用终端中指定的应用作为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媒介,比如,微信电话本应用,该微信电话本应用可以在信息发送方和信息接收方都予以安装,也可以仅仅安装于信息发送方。
[0067]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同样的原理,由于系统阈值是可以动态变化的,首先就可以对系统阈值进行调整,比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调整发送给30个信息接收方为对50个信息接收方进行信息发送,其次,基于系统阈值生成的自动批处理策略也是能动态调整的,因此,即便终端系统应用(微信电话本应用)对发送和/或接收信息量的限制或者终端自身硬件能支持的信息量限制,对于超过系统阈值无法一次性发送的信息,也无需用户退出利用该微信电话本执行的当前操作,以重新选择信息接收方或者重新编辑信息,只需要按照系统阈值生成批处理策略为第一次发送给30个信息接收方,第二次发送给20个信息接收方,即:将用户勾选的50个信息接收方自动分成两批,分别记录下来以便后续通过微信电话本应用自动执行批处理操作时自动发送信息使用。从而,提高了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成功率,而且,由于无需重新编辑信息,避免了编辑出错的问题,从而也提高了信息发送的准确率和精度。
[0068]上述图1的例子只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系统架构实例,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图1所述的系统结构。
[0069]实施例一、
[0070]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0071]步骤101、监测动态变化的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当前系统支持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容量。
[0072]这里,第一参数可以为系统容量参数,比如,最多可以发送的信息数量,信息数量可以为200、300、400、500等等,这个系统容量参数根据终端的硬件所能支持发送的信息数量来定,也可以根据终端上安装的用于信息发送的软件(例如微信电话本)来定,也可以结合二者的值权衡来定。
[0073]步骤102、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生成系统阈值。
[0074]这里,所述系统阈值即为本步骤101中通过动态监控系统容量参数的变化后得到的当前能支持的系统阈值。
[0075]步骤103、根据所述系统阈值分配用于信息推送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与所述系统阈值比较得到的结果生成相应的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批处理策略,以将信息批量发送给与所述节点信息对应的信息接收方。
[0076]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监控动态变化的“第一参数”,第一参数具体为“系统容量参数”,由于根据第一参数生成的阈值M,则M也必然是动态变化的,基于M生成的策略也是按照需求动态调整的,因此,基于该信息批处理策略将信息批量发送,不存在发送和/或接收信息量的限制,从而提高了不同的终端间在相互发送和/或接收信息时的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成功率,且无需重新编辑信息,避免了编辑出错的问题,从而也提高了信息发送的准确率和精度。
[0077]实施例二、
[0078]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0079]步骤201、当前作为信息发送方的终端上报至少包括由自身软件系统和/或硬件系统各项参数构成的第一信息。
[0080]步骤202、当前作为信息发送方的终端接收信息接收方反馈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至少包括用户是否成功接收到信息的情况。
[0081]这里,步骤201是终端上报的过程,步骤202是终端接收用户反馈的过程,一上报,一接收的过程构成了闭环的传输方式,也可以说,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路径构成循环往复的闭环传输路径,由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构成了后续步骤203中所述的“第一参数”,通过这种传输反馈机制得到的“第一参数”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则通过第一参数生成的系统阈值能很好的诠释当前实际能支持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数量,对提高发送和/或接收的成功率和精度都有很大的助益。
[0082]这里,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之间相关联或者不相关联。
[0083]需要指出的是,步骤201和步骤202构成的闭环传输的反馈机制可以如本发明实施例这样,可以在步骤203的监控步骤之前进行,也可以在步骤203的监控步骤之后进行,也可以步骤203的监控步骤同时进行,还可以贯彻整个流程的始终。
[0084]步骤203、监测动态变化的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当前系统支持发送和/或接收的信息容量。
[0085]这里,第一参数可以为系统容量参数,比如,最多可以发送的信息数量,信息数量可以为200、300、400、500等等,这个系统容量参数根据终端的硬件所能支持发送的信息数量来定,也可以根据终端上安装的用于信息发送的软件(例如微信电话本)来定,也可以结合二者的值权衡来定。
[0086]这里,通过步骤201中的参数信息上报方式、结合步骤202中的用户反馈方式,可以得到实时调整的第一参数,除了以上两种方式,进一步还可以结合灰度验证、发布的方式和/或人工验证调优的方式来对第一参数继续进行优化调整。从而,通过不断动态调整、优化验证,对第一参数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及对调整和优化结果进一步还需要验证,以确认验证结果的优劣,将结果用做参数调整的参考指标。
[0087]步骤204、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生成系统阈值。
[0088]这里,所述系统阈值即为本步骤203中通过动态监控系统容量参数的变化后得到的当前能支持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