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弱覆盖直放站的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67724阅读:来源:国知局
:采集下行RxqualS~7条件下的MR。
[0040] 采用特殊MR辨别分析质差直放站与非质差直放站;将约束条件RxlevDK= -94, RxlevUlX= -100的特殊MR测量规范用于分析直放站弱覆盖。
[004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弱覆盖直放站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0042] 步骤101,(直放站)质差分析步骤;采用质差采样点定位(质差)小区的质差直 放站;
[0043] 步骤102,(直放站)弱覆盖分析步骤;采用弱覆盖采样点定位小区的弱覆盖直放 站;
[0044] 步骤103,定位步骤;对弱覆盖采样点和质差采样点的小区时间提前量TA进行拟 合分析得到相关系数r,相关系数r满足阔值处所对应的直放站是弱覆盖质差直放站。
[0045] 应用所提供的技术,采用差异化的特殊MR分析的定位直放站弱覆盖质差,通过差 异化MR统计分析,智能辨别小区下挂的弱覆盖直放站与非弱覆盖直放站,从而精确定位直 放站弱覆盖导致的质差。相关系数r满足阔值所对应的直放站是弱覆盖质差直放站,送表 明,该直放站是由于弱覆盖导致的质差,而不是由于其他的原因导致了质差。
[0046] 小区与直放站之间的关系在于,一个基站管理若干个小区,每一个小区中,为了使 得该小区覆盖的范围尽可能的大,且提供的信号足够清晰,在该小区中挂接若干个直放站。
[0047] 用户进行无线通话的过程中,移动终端(手机)会自动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进行数 据采样和向基站上报MR,每个采样点包含很多信息,例如质差信息、信号强度信息、TA信息 等。用户进行一次通话,会产生若干数量的MR采样点,通话时长越长,数据采样点越多,之 后可W根据该基站(也适用于小区)总的采样点的TA分布,确认送个基站(小区)的话务 分布情况。
[0048] 例如关于采样点TA和直放站位置的关系中;如果正常情况,小区没有下挂直放 站,郝么小区的话务多数集中在小区附近1000米左右,郝么采样点的TA多数是TA= 0和 TA= 1,一个TA= 550米;但是,当小区下挂直放站的时候,情况会变得不同,如果距离小区 3000米有个直放站,送个直放站也是会吸收话务的,此时,小区的TA分布会在TA= 0, = 1, =5, = 6的位置都存在采样点。
[0049] 因此,实施例中的采用质差采样点和采用弱覆盖采样点是指,采用符合条件的特 殊MR。具体地,质差分析步骤中,采用上行质差采样,具体采集上行RxqualS~7条件下的 特殊MR。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采用质差采样点定位(质差)小区的质差直放站包括:
[0050] 通过联合分析常规测量报告与特殊测量报告辨别出质差直放站与非质差直放 站;
[0051] 识别小区时间提前量TA最大值,通过TA最大值估算直放站与信源小区的距离,W 此定位直放站;
[0052] 在数字光纤射频拉远(GRRU,GSMDigitalRemoteRF化its)近端下查询不同远 端-直放站的时延设置,通过时延设置大小与波峰处的小区时间提前量TA值进行匹配,定 位质差直放站具体的地理位置。通常一个近端带着若干远端,近端可理解为控制网元,远端 则是福射网元。
[0053] 由于关于直放站的备案可能是不准确的,需要依据实际情况来测试,通过测试定 位出来的直放站位置是最新最准确的。
[0054]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在直放站质差分析步骤中,精确定位质差小区的质差直放站 包括:
[0055] 第一步,如图2A和图2B所示,采用联合分析常规MR与特殊MR的方法,辨别与分 离出质差网元与非质差网元。
[0056] 如图2A所示,常规MR测量的TA分布,发现有四个波峰,每一个波峰表示一个话务 密集点,第一波峰为信源小区,第二、H和四波峰为信源小区下挂的直放站。
[0057]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差异化MR分析来定位弱覆盖直放站。如图2B所示,是特殊 MR测量得到的TA分布,采集的是RxqualS~7条件下的来自质差网元的MR,对比图2A和 图2B可W发现,图2B中波峰一和波峰二消失了,送说明;波峰一、波峰二采样点属于非质差 信源小区与非质差直放站,Rxqual主要为0-4 ;波峰H与波峰四则主要是Rxqual5-7的质差 网元,送里是指直放站,因此实现了质差网元与非质差网元的辨别与分离。
[0058] 第二步,通过识别小区时间提前量TA最大值定位直放站,通过TA最大值估算直放 站与信源小区的距离W此定位直放站。主要是实现了对质差直放站的定位。
[0059] 最大时间提前量TA,是指移动台信号到达基站的实际时间和假设该移动台与基站 距离为0时移动台信号到达基站的时间的差值。送里为方便理解与计算,对TA的物理意义 进行了简化,因此,TA可理解为远端直放站与信源小区之间的无线传输时延,小区时间提前 量TA的测量存在量化误差,TA= 0对应移动终端用户分布为0~550米,TA= 1对应用户 分布为550~1100米,…,因此WTA值计算距离时,需要校正TA,通常取校正量Ata= 0. 5,则估算质差直放站与信源小区之间的距离为d=灯A+Ata) *550米。
[0060] 如此,则得到了各个质差直放站与信源小区之间的距离,送一距离在后续的第H 步中可W应用于具体定位质差直放站的地理位置。
[006。 第H步,在GRRU近端下查询不同远端-直放站R1/R2/R3的时延设置,通过时延设 置大小与第二步中波峰处TA值进行匹配,定位质差直放站的地理位置。若直放站的处理时 延是T,光纤的每千米传输时延TO,TA是远端直放站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无线传输时延。如 图4所示,远端R1/R2/R3的光纤传输时延Tg为:
[0062] Tg(Rl) =L1*T(HT;
[0063] Tg巧2)=化 1+L2)*T0巧*T;
[0064] Tg巧3)=化 1+L2+L3)*T0+3*T;
[0065] 因此:
[0066] Tg巧l)<Tg(R2)<Tg巧3);
[0067] Tg从大到小,刚好与常规MR的TA分布相互匹配。根据质差话务的TA分布(第二 步中得到),W及信源小区下各远端直放站到近端的光纤传输时延大小进行匹配,则可定位 出信源小区下挂的哪一个直放站出现了质差,则送个直放站即为质差直放站。理论上,远端 到近端时延最大的,即代表距离最远,相应的,TA数值应该是最大的,送一原则应用到匹配 过程中,则能够得到质差直放站的具体地理位置。
[0068] 弱覆盖分析步骤中,采用上行弱覆盖采样,具体采集上行弱覆盖信号强度小 于等于信号强度阔值的采样点;信号强度阔值具体可W是100,即上行弱覆盖信号强度 RxlevUK=-IOOo
[0069] 定位步骤之前还包括描述步骤;根据质差采样点和弱覆盖采样点分别描述质差性 能曲线和弱覆盖性能曲线;
[0070] 因此,定位步骤具体包括;在描述质差性能曲线和弱覆盖性能曲线上,对弱覆盖 RxlevUlX= -100的采样点和质差RxqualULS~7的采样点的TA进行拟合分析得到相关系 数r,定位弱覆盖质差直放站。
[0071] 分析直放站弱覆盖和分析直放站质差的过程基本一致,区别在于:
[0072] 分析直放站质差是分析特殊MR测量中的上行质差采样;分析直放站弱覆盖则是 分析特殊MR测量中的上行弱信号RxlevUlX= -100的弱覆盖采样点,W此来定位弱覆盖直 放站。
[0073]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分析上行弱信号RxlevUlX= -100的弱覆盖采样点,定位弱 覆盖直放站包括:
[0074] 约束条件Rxlev的MRR采集规范中:
[0075] 下行弱信号RxlevDlX= -94条件下的MRR采集:
[0076] RAMII;
[0077] RAMDC:RID=MRRID00,CE化=A化;
[0078] RAMDC=RID=MRRID00,MEASTYPE=RXLEVDLMEASINT=LT犯,MEASLIM= 15 ;
[0079] RAMRI:RID=MRRID00,DTIME= 300,RE沈T;
[0080] 上行弱信号RxlevUlX= -100条件下的MRR采集:
[0081] RAMII;
[0082] RAMDC:RID=MRRID00,CE化=A化;
[0083] RAMDC=RID=MRRID00,MEASTYPE=RXLEVULMEASINT=LT犯,MEASLIM= 9 ;
[0084] RAMRI:RID=MRRID00,DTIME= 300,RE沈T
[0085] 因此,通过分析上行弱信号RxlevUL定位弱覆盖直放站,W此辨别分析弱覆盖直 放站与非弱覆盖直放站。
[0086] 如图3所示,未填充的是上行弱信号RxlevUL的TA(采样点),填充的是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