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通信通道的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814065阅读:来源:国知局
42]用户属性提取模块1060,用于检测到同时发起或者同时接收到的通信请求中携带有用户标识时,提取用户标识所对应的用户属性。用户属性提取模块1060用于从携带有用户标识的通信请求中获取用户标识,并从用户数据库中提取该用户标识所对应的用户属性,该用户属性可以是用户性别、用户所处地理位置、兴趣爱好以及年龄分布等。对于不携带用户标识的通信请求,则不提取用户属性。
[0143]判断模块1070,用于分别判断对应不同的通信请求的通信对象需求信息和用户属性是否匹配。
[0144]第一匹配执行模块1080,用于将判断为匹配的通信对象需求信息和用户属性各自所对应的通信请求进行匹配。具体地,若判定一个通信请求所对应的需求信息与另一个通信请求所对应的用户属性匹配,第一匹配执行模块1080则可用于将对应该匹配的需求信息和用户属性的通信请求进行匹配。若存在对应一个通信请求的通信对象需求信息与多个通信请求所对应的用户属性分别匹配,第一匹配执行模块1080则可用于将该通信请求与多个通信请求中随机的一个或者指定数量的匹配。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匹配执行模块1080还用于若判断为匹配的通信对象需求信息和用户属性为双向匹配,则将判断为双向匹配的通信对象需求信息和用户属性各自所对应的通信请求进行匹配。
[0145]随机匹配模块1030,还用于将同时发起或者同时接收到的通信请求中剩余未匹配的通信请求进行随机匹配。同时发起或者同时接收到的通信请求中已经有部分通信请求得到的匹配结果,随机匹配模块1030用于对于除去这部分的剩余未匹配的通信请求则进行随机匹配。
[0146]本实施的建立通信通道的装置1000,先根据用户设定的通信对象需求信息进行通信请求的匹配,当无法匹配时才进行随机匹配,可以使得建立了通信通道的陌生人尽量优先满足用户需求,一定程度上保证通信安全,当不存在用户需求的通信对象时才与随机的一个陌生人用户建立通信通道。
[0147]如图1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建立通信通道的装置1000还包括用户属性提取模块1090、相似度计算模块1100和第二匹配执行模块1110。这里的用户属性提取模块1090可以与上述用户属性提取模块1060为同一模块。
[0148]用户属性提取模块1090,用于检测到同时发起或者同时接收到的通信请求中携带有用户标识时,提取用户标识所对应的用户属性。具体地,用户属性提取模块1090用于从携带有用户标识的通信请求中获取用户标识,并从用户数据库中提取该用户标识所对应的用户属性,该用户属性可以是用户性别、用户所处地理位置、兴趣爱好以及年龄分布等。对于不携带用户标识的通信请求,则不提取用户属性。
[0149]相似度计算模块1100,用于计算不同的通信请求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之间的相似度。具体地,相似度计算模块1100可用于对于同时发起或者同时接收到的通信请求中的通信请求,两两计算相应的用户属性之间的相似度。相似度是对两个通信请求的用户属性相似程度的量化,可以用打分形式来量化,比如可以比较两个用户属性,将其中相同的部分记为一个正分值,而不同的部分则不计分值。不同的通信请求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之间的相似度也可以通过计算两个用户属性之间的文本相似度来计算获得。
[0150]第二匹配执行模块1110,用于将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用户属性所对应的通信请求进行匹配。
[0151]随机匹配模块1030,还用于将同时发起或者同时接收到的通信请求中剩余未匹配的通信请求进行随机匹配。同时发起或者同时接收到的通信请求中已经有部分通信请求得到的匹配结果,随机匹配模块1030则用于对于除去这部分的剩余未匹配的通信请求则进行随机匹配。
[0152]本实施例的建立通信通道的装置1300,通过计算不同的通信请求对应的用户属性之间的相似度,优先将具有类似用户属性的陌生人联系起来建立通信通道,使得建立了通信通道的陌生人之间具有更多类似的用户属性,满足潜在的用户需求,提高通信质量,当不存在用户需求的通信对象时才与随机的一个陌生人用户建立通信通道。
[0153]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图11和图12中的建立通信通道的装置1000可以结合。具体包括通信请求接收模块1010、通信请求处理模块1020、随机匹配模块1030、通信通道建立模块1040、通信对象需求信息获取模块1050、用户属性提取模块1060、判断模块1070、第一匹配执行模块1080、相似度计算模块1100以及第二匹配执行模块1110。其中相似度计算模块1100具体用于计算同时发起或者同时接收到的通信请求中剩余未匹配的不同的通信请求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之间的相似度。本实施例中,先根据用户设定的通信对象需求信息进行通信请求的匹配,再通过计算不同的通信请求对应的用户属性之间的相似度,将剩余的通信请求进行匹配,当不存在用户需求的通信对象时才与随机的一个陌生人用户建立通信通道。尽量满足用户提出的或者潜在的用户需求,提高通信质量。
[0154]如图1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建立通信通道的装置1300,用于实现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应用于终端的建立通信通道的方法。该建立通信通道的装置1300包括:通信请求发送单元1310、通知接收单元1320和通信通道建立单元1330。
[0155]通信请求发送单元1310,用于向服务器发送第一通信请求,使服务器在与第一通信请求同时发起或者同时接收到的第二通信请求集合中随机确定与第一通信请求匹配的第二通信请求。
[0156]第一通信请求和第二通信请求各自携带有用于建立通信通道的必要数据,比如发起相应的通信请求的终端或装置的物理地址和/或网络地址等。该通信请求发送单元1310可以用于不登录就触发向服务器发送第一通信请求。该通信请求发送单元1310可用于检测预设操作来触发向服务器发送通信请求。比如通信请求发送单元1310可用于提供一个图形界面,在界面中显示一个可操作的控件,当检测到对该控件的点击操作时则触发向服务器发送第一通信请求。该控件上或者周围可以显示有功能描述文字标签,这里的点击操作可以是单击、双击等操作。通信请求发送单元1310也可以用于通过触摸板或者摄像头检测到手势操作,或者用于通过运动传感器检测到的符合预设运动条件的运动时触发向服务器发送通信请求。
[0157]第一通信请求用于使服务器在与第一通信请求同时发起或者同时接收到的第二通信请求集合中随机确定与第一通信请求匹配的第二通信请求。具体地,服务器在收到分别来自多个终端或装置的通信请求后,确定与第一通信请求同时发起或者同时接收到的第二通信请求集合,从而从该集合中随机确定与第一通信请求匹配的第二通信请求。服务器可以随机两两配对来实现任意两个通信请求的匹配,也可以进行任意指定数量的通信请求的随机聚类来实现通信请求的随机匹配。这里指定数量可以由服务器指定也可以由第一通信请求所指定。
[0158]通知接收单元1320,用于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建立通信通道的通知;通知根据匹配的第二通信请求所携带的终端的标识生成。
[0159]服务器可以用于向发起匹配的通信请求中的每个通信请求的终端或装置发送建立通信通道的通知,从而使得接收到通知的终端或装置根据该通知与其它终端建立通信通道。向每个终端或装置发送的通知,根据匹配的通信请求各自所携带的终端或装置的标识生成。其中根据第一通信请求所携带的建立通信通道的装置1300的标识可生成该通知中的接收方的信息,根据匹配的第二通信请求所携带的终端的标识,可以生成该通知中用于使接收该通知的建立通信通道的装置1300建立通信通道所需要的必要数据。
[0160]通信通道建立单元1330,用于根据通知自动建立与终端的通信通道。
[0161]具体地,通知中用于使接收该通知的建立通信通道的装置1300建立通信通道所需要的必要数据可以是匹配的第二通信请求所携带的终端的标识,此时通信通道建立单元1330既可以用于建立装置1300与终端之间经由服务器的通信通道,也可以用于建立装置1300与终端之间的P2P通信通道。必要数据还可以是根据匹配的第二通信请求所携带的终端的标识所生成的通信接口标识,通信通道建立单元1330便可以用于根据该通信接口标识而与其它终端建立经由服务器的通信通道。在一个实施例中,建立的通信通道可以为语音通信通道、即时会话通信通道和视频通信通道中的至少一种。
[0162]在一个实施例中,建立通信通道的装置1300可以用于与建立了通信通道的另一个终端进行通信,当以第一用户标识登录后,通过服务器向另一个终端发起建立好友关系的请求,使得服务器接收另一个终端以第二用户标识登录后发起的确认建立好友关系的反馈,从而建立第一用户标识和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好友关系。
[0163]上述建立通信通道的装置,向服务器发送了第一通信请求后,服务器在与第一通信请求同时发起或者同时接收到的第二通信请求集合中随机确定与第一通信请求匹配的第二通信请求,这样发送第一通信请求和发送第二通信请求的用户都具有与陌生人通信的意图,通过随机匹配能够自动将两个具有通信意图的用户联系起来。然后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根据匹配的第二通信请求所生成的通知后,通过该通知就可以与另一个终端建立通信通道,陌生人用户之间就可以直接基于该建立的通信通道进行通信,而不需要进行添加好友、选择通信对象等一系列操作,操作简单,提高了操作便利性。
[016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请求携带有第一通信对象需求信息,用于使服务器将具有与第一通信对象需求信息匹配的用户属性的第二通信请求确定为与第一通信请求匹配的第二通信请求。第一通信对象需求信息还用于使服务器当未查找到具有与第一通信对象需求信息匹配的用户属性的第二通信请求时,在第二通信请求集合中随机确定与第一通信请求匹配的第二通信请求。
[0165]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请求用于使服务器在收到该第一通信请求后,确定与该第一通信请求同时发起或者同时接收到的第二通信请求集合,并获取第一通信请求中的第一对象需求信息以及第二通信请求集合中的第二通信请求中携带的第二用户标识,进而提取获取的第二用户标识所对应的第二用户属性。使得服务器分别判断第一对象需求信息与第二通信请求集合中各个第二通信请求所对应的第二用户属性是否匹配。使得服务器将判断为匹配的第一对象需求信息和与该第一对象需求信息匹配的第二用户属性所对应的第二通信请求进行匹配。当查找到具有与第一通信对象需求信息匹配的第二用户属性的第二通信请求时,将该第二通信请求确定为与第一通信请求匹配的第二通信请求。当未查找到具有与第一通信对象需求信息匹配的第二用户属性的第二通信请求时,则在第二通信请求集合中未匹配的第二通信请求中随机确定与第一通信请求匹配的第二通信请求。其中第一通信对象需求信息与第二通信请求所对应的第二用户属性的匹配可以为双向匹配。
[0166]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先根据用户设定的通信对象需求信息进行通信请求的匹配,当无法匹配时才进行随机匹配,可以使得建立了通信通道的陌生人尽量优先满足用户需求,一定程度上保证通信安全,当不存在用户需求的通信对象时才与随机的一个陌生人用户建立通信通道。
[016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请求携带有第一用户标识,用于使服务器提取第一用户标识所对应的第一用户属性,将第二通信请求集合中具有与第一用户属性匹配的第二通信对象需求信息的第二通信请求确定为与第一通信请求匹配的第二通信请求。第一用户标识还用于使服务器当未查找到具有与第一用户属性匹配的第二通信对象需求信息的第二通信请求时,在第二通信请求集合中随机确定与第一通信请求匹配的第二通信请求。
[0168]具体地,第一通信请求用于使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第一通信请求后,确定与该第一通信请求同时发起或者同时接收到的第二通信请求集合,并获取第一通信请求中的第一用户标识以及第二通信请求集合中的第二通信请求中携带的第二通信对象需求信息,进而提取第一用户标识所对应的第一用户属性。使得服务器分别判断第一用户属性与第二通信请求集合中各个第二通信请求所对应的第二通信对象需求信息是否匹配。使得服务器将判断为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