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34745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扬声器模组。该模组包括:上壳、下壳以及扬声器单体,其中,所述下壳和所述上壳相连接内部形成腔体,所述扬声器单体收容于所述腔体内;所述上壳设置有边框,所述边框安装有钢片,所述边框的至少一个侧壁设置有凹槽,所述钢片的与所述凹槽的位置相对应的边插入所述凹槽中以限定所述钢片的位置。该模组的钢片与上壳连接强度高,钢片的位置固定。钢片与边框的结合更牢固,可以防止扬声器模组使用过程中钢片的脱落。该连接方式还可以有效降低钢片的振动,改善扬声器模组的声音效果。
【专利说明】
扬声器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声能转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手机越做越薄,扬声器模组的高度空间也越来越小,高度计算精度已经达到百分之一毫米(即忽米,俗称“丝”)。为了追求优质的音质,扬声器的设计者,往往会想方设法利用高度方向的每一丝的空间。目前,很多扬声器会在高度空间不足的地方采用钢片代替注塑料。钢片作为外壳材料,其厚度可以做到注塑料的一半甚至更薄,大大节约了高度方向的空间。在注塑料厚度允许的情况下,钢片一般都采用注塑工艺,在外壳注塑成型的时候直接将钢片作为嵌件注塑在外壳里。然而,在注塑料厚度不够的情况下,无法实现钢片注塑包胶,只能采用粘接钢片的工艺。
[0003]现有的钢片粘接工艺,在钢片与注塑料交接的地方采用恰好对接设计,在两者对接处使用胶水粘接,这种设计粘接力不足,在可靠性跌落试验及滚筒实验中很容易发生钢片脱落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的新技术方案。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该模组包括:上壳、下壳以及扬声器单体,其中,所述下壳和所述上壳相连接内部形成腔体,所述扬声器单体收容于所述腔体内;所述上壳设置有边框,所述边框安装有钢片,所述边框的至少一个侧壁设置有凹槽,所述钢片的与所述凹槽的位置相对应的边插入所述凹槽中以限定所述钢片的位置。
[0006]优选地,所述钢片的边与所述边框之间还设置有粘结剂。
[0007]优选地,所述边框为矩形,所述边框的相对的两个侧壁设置有凹槽。
[0008]优选地,所述边框为矩形,所述边框的相邻的两个侧壁设置有凹槽。
[0009]优选地,所述凹槽的高度小于所述边的厚度。
[0010]优选地,插入所述凹槽的边设置有缺口。
[0011]优选地,所述缺口的形状为锯齿形、矩形、半圆形或者弧形。
[0012]优选地,所述边在垂直于插入方向上设置有凹坑,所述凹槽在与所述凹坑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起。
[0013]优选地,所述边在垂直于插入方向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凹槽在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坑。
[0014]优选地,所述凸起设置为多个,所述凹坑设置为多个。
[0015]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在钢片与注塑料交接的地方采用恰好对接设计,这种设计造成粘结力不足,易导致钢片脱落。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或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想到的或者没有预期到的,故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其上壳的钢片的至少一边插入侧壁的凹槽中,这种连接方式可以有效的限定钢片的位置,使钢片与边框的结合更牢固。可以有效的防止扬声器模组使用过程中钢片的脱落。
[0017]此外,该连接方式还可以有效降低钢片的振动,改善扬声器模组的声音效果。
[0018]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19]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0020]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的剖视图。
[0021]图2: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有缺口的钢片的示意图。
[0023]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有凸起的钢片的局部视图。
[0024]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有凹坑的上壳的局部视图。
[0025]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的分解图。
[0026]其中,1:上壳;101:钢片;102:边框;103:凹槽;104:缺口; 105:凹坑;106:凸起;107:泄声孔;108:阻尼;2:扬声器单体;3:下壳;4:柔性线路板;5:粘结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8]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29]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30]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0031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3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参照图1、图6,该模组包括:上壳1、下壳3以及扬声器单体2。其中,下壳3和上壳I相连接内部形成腔体,扬声器单体2收容于腔体内。扬声器单体2将腔体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前声腔靠近上壳I。此外,为了调节声音效果,上壳I还设有泄声孔107,泄声孔107覆盖有阻尼108,该阻尼为mesh网布。该模组还包括柔性线路板4(FPCB板),FPCB板与扬声器单体2的音圈(未示出)电连接,用于提供声音的电信号。上壳I设置有边框102,边框102安装有钢片101,边框102的至少一个侧壁设置有凹槽103。安装时,钢片101的与凹槽103的位置相对应的边插入凹槽103中以限定钢片101的位置。该连接结构形成了钢片101与边框102的第一道连接。插入后,钢片101的其他边与边框102对接。然后,用粘结剂5将钢片101的边与边框102进行粘接,粘结剂5涂覆在钢片101的上表面,使钢片101与边框102之间形成预定的粘接力并且粘结剂5还具有密封的作用,粘结剂5形成了钢片101与边框102之间的第二道连接,进一步提高了钢片101的稳定性。这种双重的连接结构可以提高钢片101与上壳I的连接强度,有效地限定钢片101的位置。使钢片101与边框102的结合更牢固,即使粘结剂5已经脱落,钢片101与边框102之间的卡接仍然起到连接的作用,可以防止扬声器模组使用过程中钢片101的脱落。还可以有效降低钢片101的振动,改善扬声器模组的声音效果。
[0033]图6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钢片101为矩形,相应地,边框102的内部轮廓设置为矩形。凹槽103设置在矩形边框102的一条侧壁上。在该实施方式中,钢片101的安装非常简单,只需将一边插入凹槽103中,其他边可以很容易地与边框102对接。同样地,钢片101就位后,再用粘结剂5将钢片101的多条边与边框102进行粘接。
[0034]为了使钢片101与边框102的结合更加牢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边框102为矩形,边框102的相对的两个侧壁设置有凹槽103。安装时,先将该两条边插入凹槽103中,再进行粘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边框102的相邻的两个侧壁设置有凹槽103,同样地,安装时先将该两条边插入凹槽103中,再进行粘接。该两种实施方式均增加了钢片101与边框102的结合力,从而使得结构更加牢固。当然,钢片101的形状不局限于矩形,也可以设计成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形状,只要能与边框102的内部轮廓相匹配即可。凹槽10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以上仅作举例说明,并非以此为限。
[0035]优选的是,凹槽103的开设方向与钢片101的延伸方向相一致,在一些示例中,钢片1I沿水平方向延伸,凹槽103开设在水平方向,可以有效限定钢片1I沿竖直方向的位移。在另一些示例中,插入凹槽103的边与水平方向成预定的夹角(未示出),凹槽103的开设方向应与该方向匹配,同样能有效地限定钢片101的位置。
[0036]更加优选的是,凹槽103的高度小于插入凹槽103的边的厚度。这样,钢片101与凹槽103形成过盈配合,凹槽103的上壁和下壁对钢片101产生夹紧力,使得钢片101与边框102的结合更加牢固。钢片101与上壳I的边框102在使用胶水粘接之前本身就有一个相互作用的夹紧力,大大加强两者的连接效果,即使胶水发生断裂、脱落现象,由于这种夹紧力的存在,钢片101也不会脱落。此外,上壳I的边框102与钢片101之间增加一个相互作用的夹紧力,可以进一步降低钢片101的振动,改善钢片101共振现象,大大提高了扬声器模组的声音效果。
[0037]为了既能使钢板的插入省力又能形成合适的夹紧力,凹槽103的高度介于边的厚度的80%-98%之间。当然,凹槽103的高度不限于此,应根据上壳I的材质进行选择。可以理解的是,如果上壳I的材料为软胶材料,该材料的弹性和塑形较大,易产生弹性形变,则凹槽103的高度可以更小;如果上壳I的材料为硬胶材料,其弹性和塑形较小,不易产生弹性形变,则凹槽103的而高度应更接近于插入凹槽103的边的高度。
[0038]凹槽103开设的深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上壳I一般采用注塑成型,其材质可以是塑料、塑胶或者橡胶,注塑过程中形成边框102。钢片101 —般选择金属材质,如不锈钢、铝合金、铜合金等,采用冲压成型的方式制造;也可以选择陶瓷材料,采用注塑、烧结等工艺成型。可以理解的是,凹槽103越浅,则钢片101越容易脱落;凹槽103越深,则插入凹槽103的边越长,钢片101与边框102的结合越牢固,但是会提高凹槽103的加工难度。
[0039]为了进一步限定钢片101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插入凹槽103的边设置有缺口 10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缺口 104使得插入凹槽103的边产生交错,钢片101插入后,凹槽103的上壁和下壁在缺口 104处没有被挤压,而在过盈配合的区域被挤压,缺口 104处与过盈配合的地方形成高度差。该高度差可以形成对钢片101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的限制。从而使得钢片101的位置更加固定。缺口 104的形状可以是但不局限于锯齿形、矩形、半圆形或者弧形中的一种,只要能限制钢片101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即可。缺口 104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更加优选的是,缺口 104设置为多个,这样可以使钢片101在水平方向的受到更大的限制力。多个缺口 104的形状和大小可以采用相同的设计,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水平方向的位置的固定可以进一步减轻钢片101的振动,改善扬声器模组的声音效果。
[004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4-图5,插入凹槽103的边在垂直于插入方向上设置有凸起106,凹槽103在与凸起106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坑105。钢片101插入后,凸起106进入凹坑105中以形成卡合,这种卡合方式可以有效地限制钢片101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更加优选的是,凸起106设置为多个,相应地,凹坑105也设置为多个。凸起106的形状可以是但不局限于半球形、弧面形、柱形、锥形等。凹坑105的形状与凸起106的形状相匹配。凸起106和凹坑105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只要能形成有效的卡合即可。
[0041]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未示出),插入凹槽103的边在垂直于插入方向上设置有凹坑105,凹槽103在与凹坑105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起106。钢片101插入后,凸起106进入凹坑105中以形成卡合,这种卡合方式可以有效地限制钢片101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更加优选的是,凸起106设置为多个,相应地,凹坑105也设置为多个。同样地,凸起106的形状可以是但不局限于半球形、弧面形、柱形、锥形等。凹坑105的形状与凸起106的形状相匹配。凸起106和凹坑105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只要能形成有效的卡合即可。
[0042]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主权项】
1.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上壳(I)、下壳(3)以及扬声器单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3)和所述上壳(I)相连接内部形成腔体,所述扬声器单体(2)收容于所述腔体内;所述上壳(I)设置有边框(102),所述边框(102)安装有钢片(101),所述边框(102)的至少一个侧壁设置有凹槽(103),所述钢片(101)的与所述凹槽(103)的位置相对应的边插入所述凹槽(103)中以限定所述钢片(101)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片(101)的边与所述边框(102)之间还设置有粘结剂(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102)为矩形,所述边框(102)的相对的两个侧壁设置有凹槽(10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102)为矩形,所述边框(102)的相邻的两个侧壁设置有凹槽(10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3)的高度小于所述边的厚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插入所述凹槽(103)的边设置有缺口(10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104)的形状为锯齿形、矩形、半圆形或者弧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在垂直于插入方向上设置有凹坑(105),所述凹槽(103)在与所述凹坑(105)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起(106)。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在垂直于插入方向上设置有凸起(106),所述凹槽(103)在与所述凸起(106)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坑(105)。10.根据权利要求8或者9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06)设置为多个,所述凹坑(105)设置为多个。
【文档编号】H04R9/06GK205622869SQ201620296671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1日
【发明人】苏涛, 朱本超
【申请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