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电梯设备控制装置的竖井门框和接触控制单元的方法

文档序号:815280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电梯设备控制装置的竖井门框和接触控制单元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电梯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竖井门的门框,以及一种用于接触电梯设备控制单元的方法,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门框件的腔室内。
背景技术
本发明中所指的控制装置主要包括一个控制单元和用于安装和支撑控制单元的装置。控制单元主要包括用于对电梯设备进行控制和/或调节所需的组件。另外这种控制单元包含用于对电梯设备进行维护和诊断的必要的接口和输入模件。因此出于对电梯设备维护的考虑,控制单元必须是可以接触到的。
迄今,由于分别根据实施方式控制单元较大,所以电梯设备的控制单元与电梯设备的驱动装置一起设置在一单独的空间或范围内。
目前,由于驱动装置大多设置在电梯竖井内,所以在电梯系统内不需要设置单独的空间。在这种电梯设备中优选控制单元位于电梯竖井闭合的范围内。在EP0680912中披露了控制单元在竖井壁上相应的设置。由于固有的控制盒接合在竖井门框上,所以这种设置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而且由于这种控制盒通常需要仅设置在一个楼层上,所以该楼层需要专门的结构设计和需要采取美观的方案。目前的控制单元可以做得较小和能耗和产生的热较小,以及不需要采用占用很大空间的通风设备,所以实现此点是可能的。
最好控制单元设置在门框的腔室内。这种腔室例如由竖井门的门框件,大多数情况由垂直的门立柱件构成。门立柱件具有壁,所述壁对腔室进行限定。其中的一个壁具有一个外开口,位于电梯竖井外并面向楼层。具有这种外开口的门框件基本与竖井门的门扇平行。同一壁上通常还具有另一用于设置控制面板的开口,通过所述控制面板电梯系统的用户可以对电梯轿厢进行呼唤。
这种系统的缺点在于,安装有控制单元的门框件在外观上与其它的不具有控制单元的楼层门框件的外观不同,因此控制面板的嵌装件也不同。最好采取一种在所有楼层上同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楼层控制面板的控制单元的设置方案。
在WO03/072478中披露了一种将电源单元安装在门框内的方案。利用一个可枢转的盖件可以从楼层接触到电源单元,以便进行维护。这种设置的缺点在于,在门框上所开的开口的尺寸必须足以通过所述开口进行例如对设备的更换。此点势必造成盖件尺寸较大,从而费用昂贵和不美观。
当电梯设备在正常的工作状态时,控制单元是看不见的。在维护或维修作业时需要对控制单元接触。当在电梯设备上进行维护作业时必须对电梯设备的控制进行干予,使控制单元处于维护状态。在该状态下必须可以看到控制单元和进行对电梯设备维护时进行必要的作业,例如发出运行指令、对状态信息进行询问或对开关器进行操作。如果例如还需要更换控制单元的部件的话,则必须保证其具有相应的足够大的接触空间。
利用盖件可以实现对腔室的外开口的闭合。所述盖件例如是门扇方式的可旋转摆动的。在工作状态下盖件将外开口闭合,和在维护状态下盖件打开外开口和因此为了进行维护和维修可以接触到控制单元的腔室。根据一种已知的方案,控制单元例如与外开口的盖件连接,和所述控制单元可以与盖件一起摆动。
这种方案的缺点在于,由于必须通过外开口进行维护和维修作业,所以这种盖件较大和是相应可以看见的。
另一缺点在于,通常用交流电压或交流电流对电梯设备的控制单元馈电,当控制单元设置在具有可摆动的盖件的门框上,或固定在该盖件上时,则存在电源电缆被夹卡和受损的危险。因此会导致出现危险。在通常最不利的情况下门框或竖井门会带电。
另外,采用专用的柔韧的电缆和与之配合的控制单元的接线端子将增大其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梯设备的具有控制装置的门框,具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通常的控制装置相比便于维护和安装、不显眼和制造成本低廉;另外还提出一种接触门框内这种控制单元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现所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电梯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竖井门的门框,所述电梯设备具有电梯竖井,其中一个控制单元设置在门框的腔室内,控制单元固定安装在腔室内,所述腔室具有在楼层带盖板的外开口,所述盖板可以将对外开口闭合的工作状态转换成可以顺畅地接触腔室的维护状态,和所述腔室具有面向电梯竖井内部的内开口,通过所述内开口可以顺畅地接触到腔室。
一种用于接触电梯设备的控制单元的方法,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门框件的腔室内,所述腔室具有面向楼层的在壁上的外开口和利用盖件闭合,和外开口设置在垂直于竖井门的门扇的门框件的壁上,和/或腔室具有一个面向电梯竖井内部的内开口,其中为了可以接触控制单元盖件从工作状态被转换成维护状态。
根据本发明控制单元固定设置在电梯设备的竖井门的门框内或门框的腔室内。腔室具有一个外开口,利用所述外开口从楼层可以接触到所述腔室。所述外开口旨在维护可以接触到腔室和接触到设置在腔室内的控制单元。
外开口具有一个盖件,所述盖件在闭合状态可以防止接触控制单元,或在开启状态,即盖件处于维护状态实现对控制单元的接触。
最好外开口设置在垂直于竖井门的门扇的门框壁上。其中最好最佳地利用门框的尺寸,和配合的盖件设置在视觉效果有利的位置。
最好腔室具有一个内开口,利用所述内开口从电梯竖井的内部可以接触到控制单元。内开口充分大,以便可以拆卸和安装控制单元的各个部件或整个控制单元。这种实施方式的优点是,外开口和配合的盖件可以保持在很小的程度,从而可以实现盖件有利的视觉的设计。另外在可移动的部件上不需要敷设电缆,从而不存在馈线卡固或擦破的危险。从而旨在维护可以最佳地保证接触。
最好腔室的盖件的设计应使盖件在安装状态或其工作状态安装在门立柱的壁上,最好盖件与壁齐平。因此可实现盖件和控制单元视觉不显眼的安装。
最好楼层控制面板设置在门框件的壁上,所述壁垂直于设置有带盖件的开口的壁。最好楼层控制面板位于控制单元的高度范围内。


下面将对照实施例和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加以说明。图中示出图1为具有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竖井闭合门的示意图;图2为具有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水平剖面图;图3示出内开口被盖住的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和图4为开启的竖井门的正视图,其中具有在竖井门后面的电梯竖井,和具有盖件,所述盖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作为安全栏杆加以使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为呈现在楼层9上的电梯设备的乘客面前的电梯设备的外观。电梯设备位于图中未示出的大楼内,所述大楼具有一个大楼墙壁10,所述大楼墙壁对一在图1中用虚线示出的电梯竖井11进行限定。
电梯竖井11被电梯竖井封闭口与图1中示出的楼层9分隔。电梯竖井封闭口具有一个竖井门,所述竖井门主要由两个门扇12.1、12.2和一个门框14构成。门扇12.1、12.2可水平滑移,确切地说在一图1中正交还具有Y和Z轴的三维坐标系统的X轴的方向上滑移。门框14具有三个门框件,即两个在侧面的垂直的构成门立柱的与Z轴平行的门框件14.1、14.2和一个在上面的与X轴平行的水平门框件14.3。
由垂直的门框件14.1构成内腔室16。垂直的门框件14.1具有多个壁,特别是具有一个外面的壁16.1和一内面的壁16.2和一外侧壁16.3。在本实施例中外面的壁16.1和内面的壁16.2平行于一个由X和Z轴构成的平面,和外侧壁16.3平行于由Y和Z轴构成的平面。外面的壁16.1和外侧壁16.3面向楼层9,内面的壁16.2面向电梯竖井11的内部。
外侧壁16.3具有一个外开口,所述外开口可实现对腔室16的接触。该外开口可以具有任意的相应的尺寸,特别是如图1所示在侧壁16.3的绝大部分上延伸。
外开口被一盖件17闭合。在电梯设备准备工作或正在工作时,盖件17安装在其工作位置上,在所述位置盖件将外开口闭合。在对电梯设备进行维护时,盖件17处于其维护位置,其中盖件被完全拆卸下来,即不与门框件14.1接触。另外也可以利用铰链对盖件进行固定。虽然因此对可接触程度略有影响,但盖件可以被防遗失固定,因而可以减少盖件被损坏的可能性。
盖件17优选如图2所示扁平地或与侧面的外表面16.3齐平设置,从而使盖件实际上可以防故意损坏保护地固定和具有美观的视觉效果。
在腔室16内固定设置有控制装置的控制单元18。即使在盖件17被拆卸下来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8的位置仍在腔室16的内部。因此可以避免对可移动的(电缆)接头的设置,例如如果将控制单元安装在盖件17上,此点是必须的。可以采用通常的控制单元16作为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出于对安装尺寸和散热的考虑适用于安装在门立柱14.1内。
根据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控制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下述部件具有与400/230V交流电压或其它本地通用的电压的总电源,电梯控制的硬件和软件(例如具有逻辑部件和接口的主计算机),电信报警系统和/或内部通信(例如可以发出维护或应急报警),用于乘客应急疏散的设备。
除了控制单元,控制装置还包括将控制单元安装在腔室内的固定件,用于馈送电流、用于建立楼层控制面板连接的和用于连接电梯驱动装置的电缆,盖件17,对盖件17的可选用的电气或电磁监视,和对腔室选用的照明。
内面的壁16.2具有一个内开口16.21,所述内开口大于在侧外壁16.1上的外开口,从而可以实现对控制单元18的最佳接触,以便例如进行综合维护作业或必要时对控制单元18进行更换。为此可以将图中未示出的电梯轿厢运行到两个楼层之间的相应的高度,从而使操作人员可以站在电梯轿厢顶部或电梯轿厢的工作面上或蹲着进行必要的维护作业。
在图3中所示的进一步设计中,内面壁16.2上的面向电梯竖井11的内开口16.21被一盖板19闭合。盖板19至少部分地覆盖内开口16.21和防止控制单元18受到污染和无意的接触。所述盖板是防火或耐火的。在电梯设备准备工作或正在工作时,盖板19处于其工作状态和内开口16.21进行闭合。当电梯设备处于维护时,盖板19处于维护状态和可以顺畅地接触腔室16。
在对控制单元18进行维护时,电梯轿厢被运行到楼层9和下面的邻接的楼层之间,使电梯轿厢的顶部或电梯轿厢的工作面位于一相应的工作高度上。然后切断电梯设备的电源或将电梯设备切换到维护状态和接着机械地将门扇12.1、12.2开启。维护人员这时可以上到电梯轿厢的顶部或工作面上,以便拆卸盖板19和进行必要的维护作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将控制单元分成多个部分,所述部分分别设置在不同楼层的门框内。而且所述部件的设置与图1至3中所示的设置类似。
根据本发明的一有益的实施方式,采用盖件17作为安全栏杆,从而当出于检查的目的必须将竖井门开启时,可以用盖件对竖井门开口进行保险。为此盖件17的设计在将其开启和取下来后,如图4示意示出,可以水平或斜跨在开启的电梯竖井11的前面。为此盖件必须具有必要的强度和在其上标志有表示危险的颜色,其中该危险颜色标志应使在盖件17处于工作状态时是看不见的。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可以对盖件17进行电气或电磁监视,从而当盖件17被开启或取下来时,可以自动地切换的维护工作方式。另外在此情况下可以对控制单元自动照明。相应的照明单元优选固定在门立柱的腔室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外开口位于门14的外壁16.1上。这种设置方式例如可以在楼层控制面板固定在门框旁边的情况下加以应用。
基于对本发明的理解也可以进行其它变化。电梯专业人员了解对本发明的有益的实施。例如可以用开关实现对内开口16.21或盖件19的监视或通过轿厢本身形成轿厢的工作面,例如利用可枢转的轿厢壁部分实现对内开口16.21的接触。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电梯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竖井门的门框,所述电梯设备具有电梯竖井(11),其中控制单元(18)设置在门框(14)的腔室(16)内,控制单元(18)固定安装在腔室(16)内,所述腔室(16)具有一个在楼层(9)具有盖板(17)的外开口,所述盖板可以将对外开口闭合的工作状态转换成可以顺畅地接触腔室(16)的维护状态,和所述腔室(16)具有面向电梯竖井(11)内部的内开口(16.21),通过所述内开口可以顺畅地接触到腔室(16)。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框(14),其特征在于,维护时,从门框件(14.1)上将盖板(17)开启或拆卸下来。
3.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框(14),其特征在于,腔室(16)的外开口设置在门框(14)的垂直的门框件(14.1)上和/或外开口设置在垂直于竖井门的门扇(12.1、12.2)的门框件(14.1)的壁上。
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框(14),其特征在于,盖板(17)在工作状态时嵌装在门框件(14.1)的壁(16.3)上,优选与壁齐平。
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框(14),其特征在于,盖板(17)在拆装状态下作为安全栏杆使用。
6.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框(14),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具有外开口的门框件(14.1)的壁(16.3)的壁(16.1)上设置有楼层控制面板(20)。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框(14),其特征在于,内开口(16.21)大于外开口。
8.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框(14),其特征在于,腔室(16)的内开口(16.21)具有盖件(19),所述盖件可以将内开口闭合的工作状态转换成可以顺畅地接触腔室(16)的维护状态,和内开口(16.21)的盖件(19)至少部分覆盖的、隔火的或耐火的。
9.一种用于接触电梯设备的控制单元(18)的方法,所述控制单元(18)设置在门框件(14.1)内的腔室(16)内,所述腔室具有面向楼层(9)的在壁(16.3)上的外开口和利用盖件(17)闭合,和外开口设置在垂直于竖井门的门扇(12.1、12.2)的门框件(14.1)的壁(16.3)上,和/或腔室(16)具有一个面向电梯竖井(11)内部的内开口(16.21),其中为了可以接触控制单元,盖件(17)从工作状态被转换成维护状态。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接触控制单元(18)的方法,其中为了接触控制单元将电梯轿厢驶向楼层(9)或驶向楼层(9)和相邻的下面的楼层之间,使其厢顶或其工作面位于一相应的工作高度上,中断对电梯设备的馈电或将电梯设备置于维护方式,开启门扇(12.1、12.2),和由一名位于电梯轿厢的厢顶或工作面上的操作人员进行维护,其中利用内开口(16.21)对腔室内的控制单元(18)进行接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电梯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竖井门的门框(14),具有电梯竖井(11)和控制单元(18),所述控制单元是控制装置的一部分。所述控制单元(18)固定设置在门框(14)的门框件(14.1)的腔室(16)内。所述腔室(16)具有在楼层(9)带盖板(17)的外开口。所述盖板(17)通过完全拆卸将对外开口闭合的工作状态转换成可以顺畅地接触腔室(16)的维护状态。另外门框(14)具有内开口(16.21),从电梯竖井(11)可以接触到该内开口。
文档编号B66B13/22GK1603223SQ200410011779
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9日
发明者埃里克·罗西尼奥尔, 阿诺·科兰, 安德烈亚斯·多施, 马丁·罗格 申请人: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