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人行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9634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人行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限定的自动人行道。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旨在输送人的自动人行道是已知的,例如从JP2003-20181、US1,689,201、US2,769522和US3,592,193的专利说明书中。在这些文件中,输送器包括大量相邻的狭窄带环,几个这种带环布置在该输送器的宽度上,以输送该输送器的使用者。该输送器具有大量彼此平行且隔开布置的带鼓,并且其横跨输送器的输送方向。每个带鼓携带许多并排放置的带轮。
在随后的内容中,位于输送器的端部的带鼓被称为第一带鼓。靠着它放置的是第二带鼓。这里“第三带鼓”是邻近所述第二带鼓的下一个带鼓。另外,输送器包括许多彼此平行的循环带环,其位于带鼓之间的上部形成输送器的移动传送表面。该带环位于输送器端部区域包括许多第一带环,其绕过第一带鼓和第二带鼓。许多第二带环绕过第二带鼓和第三带鼓,使得它们与第一带环交错。从第二带鼓线向前在整个输送器的长度上,带环的相互布置是这样实现的,即它们相对于彼此以梳齿状围绕每一个带鼓。每个带环绕过位于两个连续的带鼓上的两个带轮。在每两个绕过相邻的带轮的在相同共用带鼓上的两个紧密靠近的带环中,一个带环绕过位于靠近共用带鼓的前一个带鼓上的带轮,而同时靠近前述带环的另一个带环绕过相对于前述共用带鼓的一个后续带鼓上的带轮。带环可以布置成传递动力,或者到带鼓的动力传输可以经由外部动力传输来实现。
在紧靠输送器的端部的附近设置梳板。该梳板具有许多基本上彼此平行并且隔开距离的齿,配合第一带环以从这些齿间通过。另外,梳板具有用于固定踏脚面的上表面。已知的方案是将梳板放置在紧靠第一带鼓的侧部。该方案的问题是,在输送器的端部的第一和第二带鼓之间,具有带间隔的第一带,因此在每两个相邻的带之间,存在至少等于带宽度的宽度间隙。例如,如果带鼓之间的距离是150mm并且带宽度是10mm,则会形成10mm×150mm的间隙,当外物进入故该间隙时会导致损害。另外,梳板的上表面必须位于高于输送器传送表面的高度水平上,因此它们之间存在行人可能会绊上的槛。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特别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自动人行道,其比已有的自动人行道更安全并且其中梳板可以布置成使得上述间隙不会产生损害,并且其上表面可以与输送器的传送表面处于同一高度,因此减小绊到和摔倒的危险。
本发明的自动人行道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公开的内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其他权利要求的特征部分公开的内容。发明的实施例也在本申请的说明部分和附图中予以陈述。本申请公开的发明内容也可以利用所附权利要求限定之外的其他方式限定。特别地,如果本发明根据明示或者暗示的子任务或者就所实现的优点或者各优点而言考虑,本发明的内容也可包括几个分别的发明。在这种情况下,从单独的发明构思来看,包含在下述权利要求中的一些属性是多余的。在本发明的基本构思的框架内,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特征可以与其他的实施例相结合来应用。
根据本发明,第一带鼓的上表面位于比第二带鼓的上表面更低的高度,使得第一带环的上部处于一个倾斜角度。在第一带鼓上这样布置梳板,使梳板的齿延伸到基本靠近运行在第二带鼓上的第二带环的距离。
在本输送器的实施例中,梳板的上表面基本上与输送器的传送表面位于相同高度。
在本输送器的实施例中,第一带鼓的第一转动轴线的高度低于或者相同于第二带鼓的第二转动轴线和第三带鼓的第三转动轴线的高度。
在本输送器的实施例中,第一带鼓的直径小于第二带鼓的直径。
在本输送器的实施例中,第一带鼓的直径大致等于第二带鼓的直径。
在本输送器的实施例中,当从输送方向来看输送器的端部是进入端或者引领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带鼓也是沿输送方向的第一个带鼓。
在本输送器的实施例中,当从输送方向来看输送器的端部是出口端或者尾部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带鼓是沿输送方向的最后一个带鼓。


在下面内容中,本发明将参照实施例示例和附图予以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自动人行道的输送器的端部的实施例的示意俯视图;和图2是沿图1中的II-II线剖开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了自动人行道1的输送器1的端部6。根据输送方向,输送器端部6可以是进入端或者引领端,或者作为出口端或者尾部端。
输送器1包括许多带鼓2、3、4,其利用轴承旋转安装在输送器框架上,彼此平行并以一定距离隔开并且横跨输送器1的输送方向。每个带鼓携带大量的带轮5。由图1中可见的带鼓包括位于输送器的端部6的第一带鼓2;毗邻第一带鼓的第二带鼓3;以及第三带鼓4,其为后续带鼓中靠近第二带鼓的一个。
虽然示例的图示出了第二带环8作为绕过两个紧靠连续的带鼓3和4,当然可以提供更长的带环8,使得其通路这样布置,即在转动所述带绕过180°的带鼓之间,存在一个或者多个支撑鼓,经过这些支撑鼓的带轮,带基本上不改变其方向地直线运动,因此这些鼓仅用来从下面支撑所述带。
另外,输送器1具有大量彼此平行的循环带环7、8,它们在带鼓2、3和3、4之间的上部形成传送表面9。带环包括许多第一带环7,其绕过第一带鼓2和第二带鼓3。另外,带环包括许多第二带环8,其绕过第二带鼓3和第三带鼓4,使得它们与第一带环7交错。
输送器进一步包括梳板10,其布置在紧靠输送器端部6的附近并且具有许多彼此平行并隔开距离的齿11,配合第一带环7以从这些齿间通过。梳板10设计成防止尘土、乘客的脚趾和其他物体进入移动的带和固定结构之间。梳板10具有上表面12,乘客可以踩踏在其上。
图2示出了第一带鼓2的上表面处于低于第二带鼓3的上表面的高度水平,因此第一带环7的上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角度α。这使得梳板10延伸经过第一带鼓2,因此梳板10的齿11延伸到基本上靠近运行在第二带鼓3上的第二带环8处。这使得可以设置梳板10的上表面在与输送器1的传送表面9相同的高度上。
第一带鼓2的直径D1小于第二带鼓3的直径D2。第一带鼓2的转动轴线13相对略低于平面T,第二带鼓3的第二转动轴线14和第三带鼓4的第三转动轴线15设置在该平面内。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带鼓2的直径D1也可以基本上等于第二带鼓3的直径D2。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带鼓2可以放置得仍然低于平面T一定距离,使得第一带环7的上部被布置成倾斜α角度。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示例,而是,在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的发明构思的范围内可能存在许多变形。
附图标记列表输送器(1)第一带鼓(2)第二带鼓(3)第三带鼓(4)带轮(5)输送器端部(6)第一带环(7)第二带环(8)传送表面(9)梳板(10)齿(11)上表面(12)角度(α)
权利要求
1.自动人行道,包括输送乘客的输送器(1),所述输送器包括许多带鼓(2、3、4),布置成彼此平行、以一定距离彼此隔开并且横跨输送器(1)的输送方向,每个带鼓载有并排放置的许多带轮(5),其中带鼓包括布置在输送器的端部(6)的第一带鼓(2);第二带鼓(33),其毗邻第一带鼓;和第三带鼓(4),其为后续带鼓中靠近第二带鼓的一个,许多彼此平行的循环带环(7、8),它们在带鼓之间的上部形成输送器的传送表面,其中所述带环(7、8)包括许多第一带环(7),其绕过第一带鼓(2)和第二带鼓(3);和许多第二带环(8),其绕过第二带鼓(3)和第三带鼓(4),使得它们与第一带环(7)交错,梳板(10),其布置在紧靠输送器端部(6)附近并且具有许多彼此平行并以一距离隔开的齿(11),配合第一带环7以从所述齿间通过,并且所述梳板还具有上表面12,其特征在于第一带鼓(2)的上表面位于低于第二带鼓(3)的上表面的高度,使得第一带环(7)的上部倾斜角度α;并且梳板(10)这样设置在第一带鼓(2)上,即梳板(10)的齿(11)延伸到基本上靠近运行在第二带鼓(3)上的第二带环(8)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人行道,其特征在于梳板(10)的上表面基本上与输送器(1)的传送表面(9)处于相同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自动人行道,其特征在于第一带鼓(2)的第一转动轴线(13)的高度低于平面(T)的高度或者与之相同,其中第二带鼓(3)的第二转动轴线(14)和第三带鼓(4)的第三转动轴线(15)位于该平面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人行道,其特征在于第一带鼓(2)的直径(D1)小于第二带鼓(3)的直径(D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人行道,其特征在于第一带鼓(2)的直径(D1)基本上等于第二带鼓(3)的直径(D2)。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自动人行道,其特征在于输送器的端部(6)是进入端,即从输送方向来看是引领端。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自动人行道,其特征在于输送器的端部(6)是出口端,即从输送方向来看是尾部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自动人行道,其包括输送器(1),后者包括许多带鼓(2、3、4)。第一带鼓(2)放置在输送器的端部(6)。第二带鼓(3)是毗邻第一带鼓的带鼓。第三带鼓(4)是后续带鼓中靠近第二带鼓的一个。输送器进一步包括许多彼此平行的循环带环(7、8),其形成传送表面(9)。第一带环(7)绕过位于第一带鼓(2)和第二带鼓(3)上的带轮。第二带环(8)绕过位于第二带鼓(3)和第三带鼓(4)上的带轮,使得它们交替地与第一带环交错。梳板(10)紧靠输送器的端部(6)布置。梳板(10)具有彼此平行并且以一距离隔开的齿(11),配合第一带环(7)以从所述齿间通过,且梳板具有上表面(12)。第一带环(7)的上部倾斜角度(α)。梳板(10)这样布置在第一带鼓(2)上,即梳板(10)的齿(11)延伸地基本上靠近运行在第二带鼓(3)上的第二带环(8)处。
文档编号B66B29/08GK1976864SQ200580021343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30日
发明者乔玛·穆斯塔拉蒂, 埃斯科·奥兰科 申请人:通力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