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半自动磁力开合机构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0546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半自动磁力开合机构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磁力以半自动开合的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连杆和磁力以半自动开合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信息通讯系统高度发展的现代化信息社会中,电子装置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中。便利而轻巧的移动通讯装置广泛的运用于人与人之间日常生活的沟通上,人们借着移动通讯装置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换、经验分享与意见沟通。其中,移动电话的进步更是一日千里,近年来陆续开发出各式功能强大的移动电话,而使用率的普及更造成产能急遽膨胀,因此在移动电话日趋普及、技术成熟、外形多变化以及型体缩小化的趋势下,如何能在合理价格内让使用者更方便操作使用移动电话,便成为设计的重要课题。
在现今市售的电子产品中,有部分电子装置的开合设计是采用滑动式开合的设计,例如滑动式移动电话。滑动式移动电话相比较于直立式移动电话,具有关闭电话时体积小、大显示面板,不需经常锁键盘等优点。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滑动式移动电话10的外观示意图。滑动式移动电话10包括一第一模块12,以及一第二模块14。第二模块14以可滑动的方式固定于第一模块12的上方,使用者可通过推动第二模块14以关闭或开启无线通讯装置10。第一模块12上可设置一显示面板,用来显示滑动式移动电话10所处理的影像,而第二模块14上可设置一处理单元以及多个按键,分别用来控制滑动式移动电话10之运作和用来输入控制信号,使用者亦可利用按键进行拨号通话的动作。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弹簧等机械装置来控制第一模块12和第二模块14之间的移动,利用弹簧的反区点使得滑动式移动电话达到半自动开启和关闭的动作。在图1中,滑动式移动电话10通过弹簧15和17来衔接第一模块12和第二模块14,弹簧15和17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模块12上和第二模块14上,施加外力可改变弹簧15的形状。当使用者要关闭滑动式移动电话10时,在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一施加一作用力,当弹簧15被压缩超过其反区点时,弹簧15本身弹力会于方向一提供后续关闭滑动式移动电话10的力道;同样地,当使用者要开启滑动式移动电话10时,在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二施加一作用力,当弹簧15被压缩超过其反区点时,弹簧15本身弹力会于方向二提供后续开启滑动式移动电话10的力道。请参考图2,图2为滑动式移动电话10的弹簧15在开启/关闭滑动式移动电话10时各阶段的示意图。阶段一为滑动式移动电话10完全开启时的弹簧15,阶段二为位于反区点的弹簧15,而阶段三为滑动式移动电话10完全关闭时的弹簧15。
请参阅图3,图3为现有技术中另一滑动式移动电话30的外观示意图。滑动式移动电话30通过弹簧35衔接第一模块12和第二模块14,弹簧35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模块12和第二模块14上,施加外力可改变弹簧35的长度。当使用者欲关闭滑动式移动电话30时,在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一施加一作用力,当弹簧35的长度被压缩超过其反区点时,弹簧35本身弹力会于方向一提供后续关闭滑动式移动电话30的力道;同样地,当使用者欲开启滑动式移动电话30时,在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二施加一作用力,当弹簧35的长度被拉长超过其反区点时,弹簧35本身弹力会于方向二提供后续开启滑动式移动电话30的力道。请参考图4,图4为滑动式移动电话30的弹簧35在开启/关闭滑动式移动电话30时各阶段的示意图。阶段一为滑动式移动电话30完全开启时的弹簧35,阶段二为位于反区点的弹簧35,而阶段三为滑动式移动电话30完全关闭时的弹簧35。
现有技术的滑动式移动电话采用弹簧来控制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之间的移动,利用弹簧的反区点使得滑动式移动电话能以半自动式地开启和关闭。为了达到开启滑动式移动电话所需的冲程(stroke),现有技术的滑动式移动电话需在其内部欲留足够空间,使设置其中的弹簧能有动作的空间。因此,在现有技术的滑动式移动电话中,运用弹簧的滑动机构占据的空间较大,也相对压缩了其它元件的设置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通过连杆和磁力以半自动开合的电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揭露一种具有半自动磁力开合机构的电子装置,其包括有一第一模块;一第二模块,以可相对于该第一模块移动的方式设于该第一模块的一侧;一第一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一模块上;一第二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一模块上;一第三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二模块上;一第四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二模块上;一第一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及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以及一第二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及该第四连杆的第二端,该第二磁性装置的磁性与该第一磁性装置的磁性相反。
本发明另揭露一种具有半自动磁力开合机构的电子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模块;一第二模块,以可相对于该第一模块移动的方式设于该第一模块的一侧;一第一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一模块上;一第二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一模块上;一第三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二模块上;一第四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二模块上;一第一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及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三连杆的第一端及该第四连杆的第一端,该第二磁性装置的磁性与该第一磁性装置的磁性相反。
本发明另揭露一种一种具有半自动磁力开合机构的电子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模块;一第二模块,以可相对于该第一模块移动的方式设于该第一模块的一侧;一第一连杆,其第一端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第一模块上;一第二连杆,其第一端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第一模块上;一第三连杆,其第一端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第二模块上;一第四连杆,其第一端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第二模块上;一衔接装置;一第五连杆,其第一端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衔接装置,而其第二端与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相邻;一第六连杆,其第一端以可转动之方式固定于该衔接装置,而其第二端与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相邻;一第七连杆,其第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衔接装置,而其第二端与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相邻;一第八连杆,其第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衔接装置,而其第二端与该第四连杆的第二端相邻;一第一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及该第五连杆的第二端;以及一第二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及该第六连杆的第二端,该第二磁性装置的磁性与该第一磁性装置的磁性相反。
本发明另揭露一种具有半自动磁力开合机构的电子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模块;一第二模块,以可相对于该第一模块移动的方式设于该第一模块的一侧;一第一连杆,其第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第一模块上;一第二连杆,其第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第一模块上;一第三连杆,其第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第二模块上;一第四连杆,其第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第二模块上;一衔接装置;一第五连杆,其第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衔接装置,而其第二端与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相邻;一第六连杆,其第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衔接装置,而其第二端与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相邻;一第七连杆,其第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衔接装置,而其第二端与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相邻;一第八连杆,其第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衔接装置,而其第二端与该第四连杆的第二端相邻;一第一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及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三连杆的第一端及该第四连杆的第一端。


图1图为现有技术中一滑动式移动电话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滑动式移动电话在开启/关闭时各阶段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另一滑动式移动电话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滑动式移动电话在开启/关闭时各阶段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一连接元件的分解图;图6说明了图5的连接元件中各元件的衔接方式;图7为图5连接元件的各元件衔接完成后的上视图;图8为本发明中的滑动式移动电话开启时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滑动式移动电话关闭时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一连接元件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一连接元件的示意图。
表1说明了图5的连接元件中磁性元件的极性组合图表;
表2说明了图11的连接元件中端点M1-M3的极性组合图表;表3说明了图11的连接元件中端点L1、L2、R1和R2的极性组合图表。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2、92第一模块14、94第二模块51~54连杆41~44磁性元件10、30、90滑动式移动电话15、17、35弹簧50、110、120、C1~Cn连接元件71~74、M1~Mn+1、L1~Ln、R1~Rn端点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一连接元件50的分解图。连接元件50可用来连接具滑动式壳体的电子装置,例如滑动式移动电话。连接元件50包括四连杆51、52、53、54和磁性元件41、42、43、44。连杆51~54的两端各包括一孔洞,其内可设置磁性元件41、42、43、44。
请参考图6,图6说明了连接元件50中各元件的衔接方式。首先先将连杆51~54两端的孔洞两两对齐,再将磁性元件41~44设置于对齐后的孔洞内(如图中的虚线箭头所示),如此便能将连杆51~54两两互相衔接。在本实施例中,磁性元件41~44的外围形状为圆形,可和连杆51~54两端的孔洞互相吻合。换句话说,两相邻连杆通过磁性元件41~44以可转动方式互相衔接,因此也可改变两相邻连杆之间的角度。
请参考图7,图7为连接元件50的各元件的衔接完成后的上视图。衔接完成后的连接元件50呈具四个端点71、72、73和74的平行四边型,端点71为连杆51、53及磁性元件41的衔接处,端点72为连杆52、54及磁性元件42的衔接处,端点73为连杆51、52及磁性元件43的衔接处,而端点74为连杆53、54及磁性元件44的衔接处。
在本实施例中,磁性元件41~44可为磁铁,其可能的极性组合显示于表1的图表中。设于端点71和72的磁性元件41和42彼此极性相反,而设于端点73和74的磁性元件43和44彼此极性相反。
表1说明了图5的连接元件中磁性元件的极性组合图表

请参考图8和图9,图8为本发明中一滑动式移动电话90开启时的示意图,图9为滑动式移动电话90关闭时的示意图。滑动式移动电话90包括一第一模块92、一第二模块94,以及连接元件50。连接元件50的端点73固定于第一模块92,端点74固定于第二模块94。当使用者欲开启滑动式移动电话90时,施加的力道会使连接元件50的端点73和74彼此逐渐分开,而端点71和72彼此逐渐接近。由于位于端点71和72的磁性元件41和42彼此极性相反,当端点71和72彼此缩短至磁性元件41和42的磁力范围后,磁性元件41和42的磁力开始作用。此时使用者不需再施力,磁性元件41和42的磁力自然会使端点71和72彼此相吸,更进一步缩短端点71和72之间的距离,同时拉大端点73和74之间的距离,以开启分别固定于端点73和74的第一模块92和第二模块94,如图8所示。同样地,当使用者欲关闭滑动式移动电话90时,施加的力道会使连接元件50的端点71和72彼此逐渐分开,而端点73和74彼此逐渐接近。由于位于端点73和74的磁性元件43和44彼此极性相反,当端点73和74彼此缩短至磁性元件43和44的磁力范围后,磁性元件43和44的磁力开始作用。此时使用者不需再施力,磁性元件43和44的磁力会使端点73和74彼此相吸,更进一步缩短端点73和74之间的距离,同时拉进分别固定于端点73和74之第一模块92和第二模块94,直到第一模块92和第二模块94彼此密合,如图9所示。
请参考图10,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一连接元件110的示意图。连接元件0包括多个连接元件C1~Cn,连接元件C1~Cn可采用连接元件50的结构,连杆之间可在平行于第一和第二模块的移动方向移动的衔接处为端点M1~Mn+1,可在垂直第一和第二模块的移动方向移动的衔接处为端点L1~Ln和R1~Rn,如图10所示。为了节省空间,滑动式移动电话中用来衔接第一和第二模块的连接元件体积很小,当滑动式移动电话包括较大尺寸的显示面板时,连接元件50可能无法在第一和第二模块的移动方向提供足够的冲程。相比较于连接元件50,连接元件110可在第一和第二模块移动方向提供较大的冲程。连接元件110的端点M1和Mn+1上可设置磁性元件,连接元件C1~Cn中的一连接元件(例如连接元件C1)可在其相对应之端点(例如端点L1和R1)设置磁性元件,而连接元件110的其它端点上可设置磁性元件或其它非磁性元件,磁性元件的磁性则依据连接元件C1~Cn的数目而定,需满足下列规则1.端点M1~Mn+1中每相邻端点上所设置的磁性元件彼此不互斥,或于端点M1~Mn+1之间缩短至一预定距离时提供一拉近端点M1和Mn+1的磁力。
2.端点L1~Ln中每相邻端点上所设置的磁性元件彼此不互斥,或于端点L1~Ln之间缩短至一预定距离时提供一拉近端点L1和Ln的磁力。
3.端点R1~Rn中每相邻端点上所设置的磁性元件彼此不互斥,或于端点R1~Rn之间缩短至一预定距离时提供一拉近端点R1和Rn的磁力。
4.端点R1和L1、R1和L1、...、Rn和Ln上所分别设置的磁性元件彼此不互斥,或于端点R1和L1、R1和L1、...、Rn和Ln之间缩短至一预定距离时提供一拉近端点R1和L1、R1和L1、...、或Rn和Ln的磁力。
请参考图11,图1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一连接元件120的示意图。连接元件120采用连接元件0的架构,其包括两连接元件C1和C2,连杆之间的衔接处为端点M1、M2、M3、L1、L2、R1和R2,端点M1和M3可分别固定于一滑动式移动电话的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
表2说明了图11的连接元件中端点M1-M3的极性组合图表

在满足前述规则1~4的情况下,端点M1、M2、M3、L1、L2、R1和R2上可设置磁性元件或非磁性元件。端点M1~M3可能的极性显示于表2的图表,而端点L1、L2、R1和R2可能的极性显示于表3的图表。在表2中,当端点M2上设置磁性元件时,设于端点M1和M3的磁性元件彼此极性相同,如表2的组合5和组合6;当端点M2上设置非磁性元件时(由表2之”X”来表示),设于端点M1和M3的磁性元件彼此极性相反,(如表2的组合7和组合8。在表3中,当端点L1、L2、R1和R2上都设置磁性元件时,设于端点L1、R1和端点L2、R2的磁性元件彼此极性相反,而设于端点L1、L2和端点R1、R2的磁性元件也彼此极性相反,如表3的组合9和组合10;当端点L1、L2、R1和R2上设有非磁性元件时(由表3之”X”来表示),设于端点L1、R1或端点L2、R2的磁性元件彼此极性相反,如表3的组合11~14。
表3说明了图的连接元件中端点L1、L2、R1和R2的极性组合图表

连接元件120可采用表2的组合5~8搭配表3的组合9~14,亦即有24种设置方式。设于端点M1~M3上的元件作用在于提供一拉近第一和第二模块的磁力,使得滑动式移动电话能以半自动方式关闭,此磁力在组合5和6中于端点M1~M3中两相邻端点间产生,在组合7和8中于端点M1和M3之间产生。因此,相比较于组合5和6,组合7和8能提供关闭滑动式移动电话所需的较大作用力。设于端点L1、L2、R1和R2上的元件主要作用在于提供一拉远第一和第二模块的磁力,使得滑动式移动电话能以半自动方式开启,此磁力在组合9和10中于连接元件C1和C2中产生,在组合11~14中于连接元件C1或C2中产生。因此,相比较于组合11~14,组合9和10能提供开启滑动式移动电话所需的较大作用力。然而,由于在组合9和10中,连接元件C 1和C2的端点L1、L2和端点R1、R2上设置磁性相反的磁性元件,可另提供一作用力以加快滑动式移动电话的关闭。
在本发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连杆两端各包括一圆形孔洞,依据图6所述的衔接方式在孔洞内设置圆形磁性元件,使得两相邻连杆可通过磁性元件或非磁性元件以可转动方式互相衔接,也可改变两相邻连杆之间的角度以半自动开启/关闭滑动式移动电话。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图6所述的衔接方式,连杆的两端也不限定于包括圆形孔洞的结构,磁性元件也不限定于圆形。例如,连杆之间可通过其它方式衔接后,再于其上设置磁性元件;或者,磁性元件可与连杆的两端一体成型,再通过其它方式衔接连杆。此外,本发明除了可应用于滑动式移动电话外,也可应用于其它具有可移动壳体的电子装置,例如个人数字助理装置(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等。
现有技术滑动式移动电话的开合机构采用弹簧的反区点来达到半自动式开启和关闭,为了达到开启滑动式移动电话所需的冲程,需要留足够空间使得弹簧能有动作的空间,因此占据较大的空间,也相对压缩了其它元件的设置空间。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使用连杆和磁性元件组成的连接元件,通过连杆的衔接端点彼此之间所产生的磁力,让使用者在开启或关闭滑动式移动电话时,当手动施力超过某一特定距离后,本发明的连接元件即自动继续执行开启或关闭的动作。因此,本发明不但提供人机接口操作上的便利性,并可节省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半自动磁力开合机构的电子装置,其包括有一第一模块;一第二模块,以可相对于该第一模块移动的方式设于该第一模块的一侧;一第一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一模块上;一第二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一模块上;一第三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二模块上;一第四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二模块上;一第一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及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以及一第二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及该第四连杆的第二端,该第二磁性装置的磁性与该第一磁性装置的磁性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磁性装置套接于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的孔洞及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的孔洞内,而该第二磁性装置套接于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的孔洞及该第四连杆的第二端的孔洞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另包括一第三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及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以及一第四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三连杆的第一端及该第四连杆的第一端,该第四磁性装置的磁性与该第三磁性装置的磁性相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三磁性装置套接于该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的孔洞及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的孔洞内,而该第四磁性装置套接于该第三连杆的第一端的孔洞及该第四连杆的第一端的孔洞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各个连杆的第二端是以可移动的方式设于该第一模块及该第二模块之间的空间内。
6.一种具有半自动磁力开合机构的电子装置,其包括有一第一模块;一第二模块,以可相对于该第一模块移动的方式设于该第一模块的一侧;一第一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一模块上;一第二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一模块上;一第三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二模块上;一第四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二模块上;一第一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及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三连杆的第一端及该第四连杆的第一端,该第二磁性装置的磁性与该第一磁性装置的磁性相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磁性装置套接于该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的孔洞及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的孔洞内,而该第二磁性装置套接于该第三连杆的第一端的孔洞及该第四连杆的第一端之孔洞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另包括一第三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及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以及一第四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及该第四连杆的第二端,该第四磁性装置的磁性与该第三磁性装置的磁性相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三磁性装置套接于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的孔洞及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之孔洞内,而该第四磁性装置套接于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的孔洞及该第四连杆的第二端的孔洞内。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各个连杆的第二端以可移动的方式设于该第一模块及该第二模块之间的空间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多个连杆、多个磁性装置、一第一模块和一第二模块。电子装置的第二模块以可相对于该第一模块移动的方式设于该第一模块的一侧。电子装置的连杆两端彼此两两衔接,并在连杆的衔接端设置磁性装置。连杆的一衔接端固定于电子装置的第一模块上,而另一衔接端固定于电子装置的第二模块上。电子装置通过连杆的衔接端点彼此之间所产生的磁力,以半自动方式开启或关闭其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
文档编号H05K7/14GK101090407SQ20061009258
公开日2007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6日
发明者游凯程 申请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