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4977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的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的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梯布置结构中,对重一般位于轿厢或轿架的后侧,这样在要求轿厢为观 光装潢轿厢时,对重的位置严重影响了观光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电梯上将对重设置在轿架的左侧前面或者左侧 靠前或右侧前面或右侧靠前的布置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的布置结构,包括轿 厢、支撑所述轿厢的轿架、设置在所述轿架上的轿厢反绳轮、对重、设置在所述对重上的对 重反绳轮、曳引绳、多个支撑梁、由多个所述支撑梁支撑的曳引机以及轿厢绳头组件和对重 绳头组件,所述对重设置在所述轿架的左侧前面或者左侧靠前,所述对重反绳轮的径向中 心面沿着所述电梯的前后方向延伸竖直设置,所述轿厢反绳轮至少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 轿厢反绳轮沿着所述电梯的左右方向相间隔设置,所述轿厢反绳轮的径向中心面、所述曳 引机上曳引轮的径向中心面相重合,并且均沿着所述电梯的左右方向延伸竖直设置,并与 所述对重反绳轮的径向中心面相垂直,所述曳引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对重绳头组件上,所 述曳引绳从该一端向下延伸,向下向后绕过所述对重反绳轮,然后向上向右绕过所述曳引 轮,接着向下向右依次绕过所述至少两个轿厢反绳轮,最后所述曳引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所 述轿厢绳头组件上。优选地,所述电梯的井道在位于所述轿架的立梁与所述井道前壁之间的部分朝左 凸出设置,凸出的井道形成了所述对重的安装空间,导向所述对重的导轨装在所述对重的 安装空间的前后壁上。进一步优选地,支撑所述对重绳头组件的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 空间的前后壁上,支撑所述曳引机和所述轿厢绳头组件的所述支撑梁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在 凸出的左壁与所述井道右壁上。—种电梯的布置结构,包括轿厢、支撑所述轿厢的轿架、设置在所述轿架上的轿厢 反绳轮、对重、设置在所述对重上的对重反绳轮、曳引绳、多个支撑梁、由多个所述支撑梁支 撑的曳引机以及轿厢绳头组件和对重绳头组件,所述对重设置在所述轿架的右侧前面或者 右侧靠前,所述对重反绳轮的径向中心面沿着所述电梯的前后方向延伸竖直设置,所述轿 厢反绳轮至少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轿厢反绳轮沿着所述电梯的左右方向相间隔设置,所 述轿厢反绳轮的径向中心面、所述曳引机上曳引轮的径向中心面相重合,并且均沿着所述 电梯的左右方向延伸竖直设置,并与所述对重反绳轮的径向中心面相垂直,所述曳引绳的 一端固定在所述对重绳头组件上,所述曳引绳从该一端向下延伸,向下向后绕过所述对重 反绳轮,然后向上向左绕过所述曳引机的曳引轮,接着向下向左依次绕过所述至少两个轿厢反绳轮,最后所述曳引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轿厢绳头组件上。优选地,所述电梯的井道在位于所述轿架的立梁与所述井道前壁之间的部分朝右 凸出设置,凸出的井道形成了所述对重的安装空间,导向所述对重的导轨装在所述对重的 安装空间的前后壁上。进一步优选地,支撑所述对重绳头组件的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 空间的前后壁上,支撑所述曳引机和所述轿厢绳头组件的所述支撑梁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在 凸出的右壁与所述井道左壁上。更进一步优选地,支撑所述曳引机和所述轿厢绳头组件的所述支撑梁与支撑所述 对重绳头组件的所述支撑梁相垂直设置。优选地,所述轿厢反绳轮设置在所述轿架的下梁上。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该电梯的 布置结构实现绕绳比2 1,通过将对重设置在轿架的左侧前面或者左侧靠前或右侧前面 或右侧靠前,这样可避免对重阻挡轿厢后侧的视线,应用于观光电梯上时保证观光效果好 且舒适。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一,示出了轿厢反绳轮、对重反绳轮、曳引轮的 布置;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二,示出了井道顶层支撑梁的布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参见图1-5所示,一种电梯的布置结构,包括轿厢9、支撑轿厢9的轿架10、设置在 轿架10上的轿厢反绳轮5、对重8、设置在对重8上的对重反绳轮4、曳引绳11、多个支撑梁 6、由多个支撑梁6支撑的曳引机12以及轿厢绳头组件3和对重绳头组件2,对重8设置在 轿架10的左侧前面或者左侧靠前,这样可避免对重8阻挡轿厢9后侧的视线,该布置结构 可适用于观光电梯。在电梯井道13中的具体布置形式在本实施例(或者称为第一种实施 例)中,对重反绳轮4的径向中心面沿着电梯的前后方向延伸竖直设置,轿厢反绳轮5至少 有两个,至少两个轿厢反绳轮5沿着电梯的左右方向相间隔设置,轿厢反绳轮5的径向中心 面、曳引机12上曳引轮1的径向中心面相重合,并且均沿着电梯的左右方向延伸竖直设置, 并与对重反绳轮4的径向中心面相垂直,如图4所示,曳引绳11的一端固定在对重绳头组 件2上,曳引绳11从该一端向下延伸,向下向后绕过对重反绳轮4,然后向上向右绕过曳引 轮1,接着向下向右依次绕过至少两个轿厢反绳轮5,最后曳引绳11的另一端固定在轿厢绳 头组件3上。该布置结构实现2 1的绕绳比,应用于观光电梯上时观光效果好并且舒适。在另外的一种实施例(或者称为第二种实施例)中,对重可以设置在轿架的右侧 前面或者右侧靠前,对重反绳轮、轿厢反绳轮、曳引轮的设置形式同上述的第一种实施例,曳引绳的曳引方式稍有不同,曳引绳的一端固定在对重绳头组件上,曳引绳从该一端向下 延伸,向下向后绕过对重反绳轮,然后向上向左绕过曳引轮,接着向下向左依次绕过至少两 个轿厢反绳轮,最后曳引绳的另一端固定在轿厢绳头组件上。该实施例是上述的第一种实 施例的明显等同替换方式,原理相同,故没有用附图表示。该第二种实施例的布置结构也能 实现2 1的绕绳比,应用于观光电梯上时和第一种实施例能达到相同效果。在图1和图3中,电梯轿架10包括一对左右设置的立梁14、设置在一对立梁14下 端之间的下梁15,下梁15的下面设置有两个固定座16,两个固定座16前后间隔设置,两个 固定座16之间有轿厢反绳轮5,轿厢反绳轮5的轮轴的两端部插在两个固定座16的安装孔 中,下梁15通过固定座16安装有两个轿厢反绳轮5,该两个轿厢反绳轮5沿着下梁的长度 方向相间隔设置,如图1所示。将轿厢反绳轮设置在下梁上,可以节省井道顶层高度。设置 两个轿厢反绳轮5,保证顺利导向。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电梯的井道13在位于轿架10的立梁14与井道 13前壁之间的部分朝左凸出设置,凸出的井道形成了对重8的安装空间17,导向对重8的 导轨装在对重的安装空间17的前后壁18和19上。在图5中,支撑对重绳头组件2的支撑 梁6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安装空间17的顶层的前后壁18和19上,支撑曳引机12和轿厢绳 头组件3的支撑梁6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在凸出的左壁20与井道右壁21上。同样地,在第 二种实施例中,电梯的井道在位于轿架的立梁与井道前壁之间的部分朝右凸出设置,凸出 的井道形成了对重的安装空间,导向对重的导轨装在对重的安装空间的前后壁上。支撑对 重绳头组件的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安装空间顶层的前后壁上,支撑曳引机和轿厢绳头 组件的支撑梁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在凸出的右壁与井道左壁上。在图5中,支撑曳引机12和轿厢绳头组件3的支撑梁6与支撑对重绳头组件2的 支撑梁6相垂直设置。由于轿厢反绳轮5的径向中心面、曳引机12上曳引轮1的径向中心 面相重合,故曳引机12和轿厢绳头组件3可同时通过左右设置的支撑梁6来支撑,图5中, 两根支撑梁6相对应的左端部之间设置有曳引机12,右端部之间设置有轿厢绳头组件3。而 对重反绳轮4的径向中心面与轿厢反绳轮5的径向中心面相垂直,并且,对重8设置在轿架 10的左侧前面或者左侧靠前,故对重绳头组件2需要通过与支撑曳引机12和轿厢绳头组件 3的支撑梁相垂直的支撑梁6来支撑。综上,该电梯的布置结构中,通过将对重设置在轿架的左侧前面或者左侧靠前或 右侧前面或右侧靠前,这样可避免对重阻挡轿厢后侧的视线,这样在应用于观光电梯上时 保证观光效果好且舒适。
权利要求一种电梯的布置结构,包括轿厢、支撑所述轿厢的轿架、设置在所述轿架上的轿厢反绳轮、对重、设置在所述对重上的对重反绳轮、曳引绳、多个支撑梁、由多个所述支撑梁支撑的曳引机以及轿厢绳头组件和对重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设置在所述轿架的左侧前面或者左侧靠前,所述对重反绳轮的径向中心面沿着所述电梯的前后方向延伸竖直设置,所述轿厢反绳轮至少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轿厢反绳轮沿着所述电梯的左右方向相间隔设置,所述轿厢反绳轮的径向中心面、所述曳引机上曳引轮的径向中心面相重合,并且均沿着所述电梯的左右方向延伸竖直设置,并与所述对重反绳轮的径向中心面相垂直,所述曳引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对重绳头组件上,所述曳引绳从该一端向下延伸,向下向后绕过所述对重反绳轮,然后向上向右绕过所述曳引轮,接着向下向右依次绕过所述至少两个轿厢反绳轮,最后所述曳引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轿厢绳头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的井道在位于所述轿架的 立梁与所述井道前壁之间的部分朝左凸出设置,凸出的井道形成了所述对重的安装空间, 导向所述对重的导轨装在所述对重的安装空间的前后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所述对重绳头组件的所述支撑 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的前后壁上,支撑所述曳引机和所述轿厢绳头组件的所 述支撑梁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在凸出的左壁与所述井道右壁上。
4.一种电梯的布置结构,包括轿厢、支撑所述轿厢的轿架、设置在所述轿架上的轿厢反 绳轮、对重、设置在所述对重上的对重反绳轮、曳引绳、多个支撑梁、由多个所述支撑梁支撑 的曳引机以及轿厢绳头组件和对重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设置在所述轿架的右 侧前面或者右侧靠前,所述对重反绳轮的径向中心面沿着所述电梯的前后方向延伸竖直设 置,所述轿厢反绳轮至少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轿厢反绳轮沿着所述电梯的左右方向相间 隔设置,所述轿厢反绳轮的径向中心面、所述曳引机上曳引轮的径向中心面相重合,并且均 沿着所述电梯的左右方向延伸竖直设置,并与所述对重反绳轮的径向中心面相垂直,所述 曳引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对重绳头组件上,所述曳引绳从该一端向下延伸,向下向后绕过 所述对重反绳轮,然后向上向左绕过所述曳引机的曳引轮,接着向下向左依次绕过所述至 少两个轿厢反绳轮,最后所述曳引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轿厢绳头组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的井道在位于所述轿架的 立梁与所述井道前壁之间的部分朝右凸出设置,凸出的井道形成了所述对重的安装空间, 导向所述对重的导轨装在所述对重的安装空间的前后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所述对重绳头组件的所述支撑 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的前后壁上,支撑所述曳引机和所述轿厢绳头组件的所 述支撑梁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在凸出的右壁与所述井道左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所述曳引机和所述轿厢绳 头组件的所述支撑梁与支撑所述对重绳头组件的所述支撑梁相垂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反绳轮设置在所述轿 架的下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梯的布置结构,对重设置在轿架的左侧前面或者左侧靠前或右侧前面或者右侧靠前,这样可避免对重阻挡轿厢后侧的视线,对重反绳轮的径向中心面沿着电梯的前后方向延伸竖直设置,至少两个轿厢反绳轮沿着电梯的左右方向相间隔设置,轿厢反绳轮的径向中心面、曳引机上曳引轮的径向中心面相重合,并且均沿着电梯的左右方向延伸竖直设置,并与对重反绳轮的径向中心面相垂直,曳引绳的一端固定在对重绳头组件上,曳引绳从该一端向下延伸,向下向后绕过对重反绳轮,然后向上向右(左)绕过曳引轮,接着向下向右(左)依次绕过至少两个轿厢反绳轮,最后曳引绳的另一端固定在轿厢绳头组件上。该电梯的布置结构实现绕绳比2∶1,应用于观光电梯上时保证观光效果好且舒适。
文档编号B66B11/00GK201746191SQ20102027745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30日
发明者冯小明, 吴彬, 崔洪武, 林志海 申请人: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