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1557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轨道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轨道提升机。
背景技术
在大型厂矿、车间的建设过程中,桥式起重机轨道的安装受场地、空间条件限制, 常用吊装设备无法使用,只有通过人力拉动导链进行起吊,然后人工搬运至各安装位置。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安全隐患多的弊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是提出一种轨道提升机,实现轨道提升、转运、就位自动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是利用桥式起重机原轨道梁预埋螺栓进行安装,通过双机抬吊,实现轨道的自动化提升及其在轨道梁上的转运、就位。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控制器、提升机构、基座以及小车,所述的基座包括底座、立柱以及小车滚道,底座设置在轨道梁上,立柱固定在底座上,小车滚道固定在立柱上;所述的小车通过滚轮设置在小车滚道上,提升机构设置在小车上部的横梁上。所述的立柱和小车滚道之间设置支撑臂,用于增加基座的强度。所述的小车滚道外端设置有小车限位的限位销。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采用双机抬吊方式,巧妙利用了桥式起重机原轨道梁上的预埋螺栓,解决了受空间条件限制大型吊装设备无法作业的技术难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提升时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就为时的示意图。1、预埋螺栓,2、辊道,3、压具,4、轨道,5、小车,6、基座,7、底座,8、吊钩,9、提升机构,10、滚轮,11、立柱,12、吊具,13、小车滚道,14、限位销,15、支撑臂,16、轨道梁。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如图1、图2所示基座选用高强度型材焊接加工而成,由底座7、立柱11、支撑臂 15和小车滚道13组成。底座7通过压具3利用轨道梁原有预埋螺栓1进行安装。立柱11 垂直焊接于底座7上端,用于承载设备自重和轨道重量。小车滚道13焊接于立柱11上端, 其外端限位销14用于小车5限位。支撑臂15用于增强基座6强度,以提高稳定性。小车5采用梯形框架结构,上部横梁用以安装提升机构9,下部装有四个锥形滚轮 10,保证小车在小车滚道13上行走。当轨道提升到一定高度后,通过移动小车5将轨道4
3移送至预设辊道2上方并降落在预设辊道上,完成一次转运。所述的基座6用于整机在轨道梁16上的安装,并作为小车5运行的轨道,以实现桥式起重机轨道的吊装和转运;提升机构9用于提升轨道4,安装于小车栅格横梁的下方; 小车用于安装提升机构;压具3用于吊臂的固定,吊具12用于提升机构在吊装时的连接固定。辊道2用于将轨道滑动运输到各安装位置,以实现轨道的二次转运。平时设备分体存放于集装箱内,以便于管理和机动运输。控制器主要用于设备操作和安全控制,为提高安全性能,设计有过载保护、起升限位和紧急制动功能。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根据被吊装轨道长度,相距适当位置,将两基座通过压具和预埋螺栓固定于轨道梁上(如图1)。2.将小车锥形滚轮装入基座上方的小车滚道内(链盒向外),然后装入限位销 (如图2)。3.装入电源和控制器插头。4.依次将辊道放置于起重机轨道的安装位置。5.外移起重小车,将吊钩降于适当高度(如图2)。6.将预吊轨道置于吊钩的正下方,并使两吊钩对称于轨道中心。7.在两吊钩下方的轨道上分别安装吊具,并同步起吊。8.当轨道底部提升至高于预埋螺栓位置时停止起吊。9.同步移动两小车,使轨道平行进入预置辊道上方,并降至辊道上部。10.摘下吊钩和吊具,通过辊道将起重机轨道运送至各安装位置。11.取出辊道。
权利要求1.一种轨道提升机,包括控制器、提升机构(9)、基座(6)以及小车(5),其特征是所述的基座(6)包括底座(7)、立柱(11)以及小车滚道(13),底座(7)设置在轨道梁(16)上, 立柱(11)固定在底座(7)上,小车滚道(1 固定在立柱(11)上;所述的小车( 通过滚轮设置在小车滚道(13)上,提升机构(9)设置在小车上部的横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提升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柱(11)和小车滚道(13)之间设置支撑臂(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提升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小车滚道(1 外端设置有小车限位的限位销(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提升机,包括控制器、提升机构(9)、基座(6)以及小车(5),所述的基座(6)包括底座(7)、立柱(11)以及小车滚道(13),底座(7)设置在轨道梁(16)上,立柱(11)固定在底座(7)上,小车滚道(13)固定在立柱(11)上;所述的小车(5)通过滚轮设置在小车滚道(13)上,提升机构(9)设置在小车上部的横梁上。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采用双机抬吊方式,巧妙利用了桥式起重机原轨道梁上的预埋螺栓,解决了受空间条件限制大型吊装设备无法作业的技术难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B66D3/00GK201952152SQ20102068481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2日
发明者李永涛, 武晓民, 王伟, 闫守维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96550部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