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1642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增加握持时的安全感的手持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的穿线槽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现有的做法通常是在手持式电子装置100的壳体的垂直面112及水平面114各打一个打孔112a、114a以贯穿连结。打孔112a、114a可以是用后加工铣孔或是模具滑块的方式达成。但是,这些方法容易造成手持式电子装置100的外观面缩水,还有穿线不易等问题产生。详细而言,因为相贯通的两个打孔112a、114a的延伸方向是互相垂直的,而穿线从打孔114a穿入之后,很容易因为相互垂直的内壁卡住,无法由使用者持续推入的动作自动转向而往另一个打孔112a出去,通常使用者必须要另外使用工具去勾、拉穿线,才能从另一端将穿线勾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其手持提带易于组装于机壳。本发明提出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包括一机壳以及一导引块,其中机壳具有一穿线槽。穿线槽具有一穿线入口、一穿线出口以及一组装开口,穿线入口的延伸方向与穿线出口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且穿线入口及穿线出口连通机壳的一外侧,而组装开口连通机壳的一内侧。导引块设置于机壳内,并组装于组装开口且遮蔽组装开口,导引块具有一导引面,且导引面位于穿线槽内,并位于穿线入口及穿线出口之间。在本发明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引块具有一抵靠板以及一组装凸块,其中组装凸块具有上述的导引面,且组装凸块插入于组装开口内,而抵靠板遮蔽组装开口。此外,手持式电子装置还包括一固定框,此固定框包覆穿线槽的组装开口,而抵靠板还抵靠于固定框。又,手持式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粘着层,且此粘着层设置于固定框及抵靠板之间。在本发明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固定框,包覆穿线槽的组装开口,而导引块抵靠于固定框。此外,手持式电子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固定框及导引块之间的
一粘着层。在本发明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机壳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且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互相垂直,而穿线入口贯穿第一表面,穿线出口贯穿第二表面。在本发明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引块的材质为橡胶。在本发明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引面为一平面或一弧面。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另外于穿线槽中设置导引块以藉由导引块的导引面改变穿线槽的内壁轮廓,以让手持提带的穿线能够轻易地穿过穿线槽而组装于机壳。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的穿线槽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图2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3的机壳与导引块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4的导引块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100、200:手持式电子装置112:垂直面114:水平面112a、114a:打孔210:机壳212a:第一表面212b:第二表面214:穿线槽214a:穿线入口214b:穿线出口214c:组装开口220:导引块222:导引面224:抵靠板226:组装凸块23O:固定框240:粘着层D1、D2:延伸方向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图2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而图4为图3的机壳与导引块的分解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图3及图4,手持式电子装置200包括一机壳210以及一导引块220,其中机壳210具有一穿线槽214,其中穿线槽214具有一穿线口 214a、一穿线出214b以及一组装开214c,穿线入口214a的延伸方向Dl与穿线出214b的延伸方向D2互相垂直,且穿线入口 214a及穿线出214b连通机壳210的一外侧,而组装开口 214c连通机壳210的一内侧。导引块220设置于机壳210内,并组装于组装开214c且遮蔽组装开214c,导引块220具有一导引面222,且导引面222位于穿线槽214内,并位于穿线口 214a及穿线出214b之间。详细而言,穿线入口214a与穿线出214b的交界处原本是一个直角,而经由导引块220的设置,导引面222改变了穿线槽214的内壁轮廓,使得穿线入口 214a与穿线出214b的交界处多了一个可提供导引功能的斜面,因此可让手持提带的穿线沿着穿线入口 214a的内壁、导引面222而被导引至穿线出214b的内壁后穿出穿线出214b之外,让使用者可以在不使用手工具以勾、拉穿线的情况下便能够方便地将穿线固定于机壳210。请继续同时参考图2及图3,上述的机壳210具有一第一表面212a以及一第二表面212b,且第一表面212a及第二表面212b大致垂直。此处的大致垂直是指可以是垂直或是几近垂直,由第一表面212a及第二表面212b的表面轮廓来决定。例如,当第一表面212a及第二表面212b都是平面的时候,第一表面212a及第二表面212b可以是互相垂直的;而当第一表面212a及第二表面212b都是弧面的时候,第一表面212a及第二表面212b是大致上呈现互相垂直。此外,本实施例的穿线入口 214a贯穿第一表面212a,而穿线出口 214b贯穿第二表面212b。图5为图4的导引块的立体不意图。请同时参考图3、图4及图5,导引块220具有一抵靠板224以及一组装凸块226,其中组装凸块226具有上述的导引面222。此外,本实施例的导引块220的材质为橡胶,且藉由橡胶本身的弹性,导引块220的组装凸块226可紧密地插入于组装开口 214c并固定于其内,而抵靠板224抵靠于组装开口 214c。当然,导引块220的材质并不以此为限,可依照实际需求选用。另外,为了增加组装开口 214c的侧壁的强度,手持式电子装置200可还包括一固定框230,此固定框230包覆穿线槽214的组装开口 214c,而抵靠板224可还抵靠于固定框230。而为了提升导引块220的组装稳固性,手持式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粘着层240,且此粘着层240设置于固定框230及抵靠板224之间。请继续参考图4,当欲将手持提带的穿线组装于机壳210时,是使穿线先进入穿线入口 214a,然后沿着穿线入口 214a的侧壁往前移动;而当穿线的前端接触导引面222时,导引面222相对于穿线入口 214a及穿线出口 214b的斜度提供了导引的作用,使得穿线会沿着导引面222而弯向穿线出口 214b并且继续前进以穿出于穿线出口 214b之外(穿线的行进方向如图3中箭头所示)。然后,使用者便可以轻易地用手拉(勾)取穿线的前端并将穿线绑在机壳210上。附带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导引块220的导引面222为一平面,而在其他未显示的实施中,导引面222也可以制作成弧面,同样也可以达到导引穿线的功效。相较于现有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壳体的两个打孔的内壁是互相垂直的,由于本实施例的手持式电子装置200的导引块220的组装凸块226插入于组装开口 214c,导引块220的导引面222使穿线槽214的内壁轮廓不是垂直相交的,有助于穿线的穿出。另外,导引块220是用组装的方式以改变穿线槽214的内部轮廓,所以机壳210使用模具成形以形成穿线槽214的方式较为简单,且不需要使用后加工。另外,导引块220组装于穿线槽214的组装步骤也很容易,相对于现有用以形成打孔的方式而言所花费的组装工时及人力较少。又,导引块220的导引面222的设计可以方便地因应需求作改良。综上所述,于本发明的手持式电子装置中,利用导引块组装于穿线槽以改变穿线槽的内壁轮廓,以使手持提带的穿线可以方便且容易地经由导引块的导引面的导引而顺利地穿出于穿线槽的穿线出口外,所以具有使用便利性。
此外,使用另外的组件(导引块)组装于穿线槽以改变穿线槽的内壁轮廓,可以让机壳的结构设计较为简单且易于使用模具成形,且此另外的组件(导引块)组装于穿线槽的方式也很简单易于施行,便于组装人员组装生产。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可作些许更动与润饰,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包括: 一机壳,具有一穿线槽,其中该穿线槽具有一穿线入口、一穿线出口以及一组装开口,该穿线入口的延伸方向与该穿线出口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且该穿线入口及该穿线出口连通该机壳的一外侧,而该组装开口连通该机壳的一内侧;以及 一导引块,设置于该机壳内,并组装于该组装开口且遮蔽该组装开口,该导引块具有一导引面,且该导引面位于该穿线槽内,并位于该穿线入口及该穿线出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中该导引块具有一抵靠板以及一组装凸块,其中该组装凸块具有该导引面,且该组装凸块插入于该组装开口内,而该抵靠板遮蔽该组装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中还包括一固定框,包覆该穿线槽的该组装开口,而该抵靠板还抵靠于该固定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中还包括一粘着层,设置于该固定框及该抵靠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中还包括一固定框,包覆该穿线槽的该组装开口,而该导引块抵靠于该固定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中还包括一粘着层,设置于该固定框及该导引块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中该机壳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且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互相垂直,而该穿线入口贯穿该第一表面,该穿线出口贯穿该第二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中该导引块的材质为橡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中该导引面为一平面或一弧面。
全文摘要
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包括一机壳以及一导引块,其中机壳具有一穿线槽,其中穿线槽具有一穿线入口、一穿线出口以及一组装开口,穿线入口的延伸方向与穿线出口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且穿线入口及穿线出口连通机壳的一外侧,而组装开口连通机壳的一内侧。导引块设置于机壳内,并组装于组装开口且遮蔽组装开口,导引块具有一导引面,且导引面位于穿线槽内,并位于穿线入口及穿线出口之间。如此可使手持提带的穿线方便地穿过穿线槽,使用者拿取手持式装置时可将手持提带勾于手腕,增加使用者在握持手持式装置的安全感。
文档编号H05K5/02GK103108509SQ20111036107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
发明者唐志强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