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片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191259阅读:10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药片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压片机等压缩成形药片的药片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在使用压片机压缩成形药片时,将上杵和下杵嵌合插入形成于臼的上下方向的臼孔中,通过由上杵的下端的按压面和下杵的上端的按压面按压白孔内的粉体而压缩成形药片的专利文献I所示的药片制造方法。此外,在这样被压缩成形的药片内残留应力,特别是药片内的臼孔内周面侧的应力被称为残留壁面应力。周知该残留壁面应力等应力在从白孔拔出上杵或下杵的拔压工序、之后取出压缩成形了的药片的放出工序时,成为引起药片表面剥落的成帽现象^0 7)等压片障碍的原因,为了防止这样的问题,实施加工以使粉体的塑性变形增大,或 实施加工以使摩擦系数减少的技术被表示在非专利文献I中。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7 — 8540号公报(第2 3图)非专利文献I :粉体工学会一制剂和粒子设计部门汇编“粉体的压缩成形技术”日刊工业新闻社发行,1998年6月30日,75 81页

发明内容
在上述专利文献I的药片制造方法中,由于白孔相对于水平的按压面形成在铅垂方向,所以由于白孔周面和按压面的连接端,在被压缩成形的药片上成形隆起部(凹凸),该隆起部比较容易缺损,有时成为产品不良的原因,除此之外,在通过糖衣涂覆覆盖了该隆起部的情况下,与涂覆前的药片相比,存在涂覆后的药片变大这样的问题。此外,在上述非专利文献I中,由于对压缩成形了的药片进行按压解除的按压解除部件、将药片从臼孔中取出的取出部件,由压缩成形时产生的药片内的臼孔内周侧的应力即残留壁面应力带来的影响产生变化,因此,即使变更粉体的塑性变形率、白孔的摩擦系数,结果,如何构成上述按压解除部件、取出部件等,成为根本性的问题。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药片制造方法,在通过将上杵和下杵嵌合插入形成于臼的上下方向的白孔,并利用上杵的下端的按压面和下杵的上端的按压面按压白孔内的粉体而压缩成形药片时,抑制在药片表面形成隆起部,并且减少压缩成形时药片内产生的应力对品质的影响。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I,提供一种药片制造方法,通过将上杵3和下杵4嵌合插入到形成于臼I的上下方向的臼孔2中,并利用上杵3的下端的按压面9a和下杵4的上端的按压面Ila按压白孔2内的粉体5,压缩成形药片6,其特征在于,与上下的各按压面9a、lla—体地连接的凹曲面状的成形槽2a呈环状地形成于臼孔2的内周面,并且以该成形槽2a的底部为交界,臼被上下分割形成为上侧的分割片7和下侧的分割片8,通过使作为上下的任一侧的杵3、4的最终固定侧杵移动到按压面9a、Ila与成形槽2a —体地连接的压缩成形位置并固定后,使作为另一侧的杵3、4的最终压缩侧杵移动到压缩成形位置,压缩成形侧剖视呈圆形、椭圆形或长圆形的药片6,并在通过使上下的分割片7、8分离而取出卡止于成形槽2a的压缩成形后的药片6时,使药片6自作为最终固定侧杵侧的分割片7、8的最终固定侧分割片脱离,并且使药片6自最终固定侧杵脱离,之后,使药片6自作为最终压缩侧杵侧的分割片7、8的最终压缩侧分割片脱离。第2,药片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使最终固定侧杵或最终固定侧分割片变位,以使最终固定侧杵相对于最终固定侧分割片向最终压缩侧杵侧偏离,使药片6自最终固定侧分割片脱离,并通过使最终固定侧杵或最终压缩侧杵变位,以使最终固定侧杵与最终压缩侧杵彼此远离,使药片6自最终固定侧杵脱离。第3,药片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同时开始以相同速度使最终压缩侧杵和最终压缩侧分割片自最终固定侧分割片分离的动作、以及使最终固定侧杵向最终压缩侧杵侧移动的动作时,通过使最终压缩侧杵和最终压缩侧分割片的上述分离时的分离速度比最终固定侧杵的上述移动时的移动速度高,使药片6自最终固定侧分割片和最终固定侧杵脱离。 第4,药片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以下杵4为最终压缩侧杵,并以下侧的分割片8为最终压缩侧分割片。第5,药片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同时开始使最终固定侧分割片自最终压缩侧分割片分离的动作、以及使最终固定侧杵向远离最终压缩侧杵的一侧移动的动作时,通过使最终固定侧杵的上述移动时的移动速度比最终固定侧分割片的上述分离时的分离速度低,使药片6自最终固定侧分割片和最终固定侧杵脱离。第6,药片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以上杵3为最终压缩侧杵,并以上侧的分割片7为最终压缩侧分割片。根据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由于在药片的压缩成形时,凹设于臼孔的内周面的凹曲面状的成形槽与上下的按压面一体地连接而形成侧剖视圆形、椭圆形或长圆形,所以能够高效率地防止压缩成形时隆起部形成于药片表面,除此之外,通过以成形槽的底部为交界,臼被上下分割形成为上侧的分割片与下侧的分割片,臼孔的直径比开放端侧大,能够自臼取出卡止于成形槽的压缩成形后的药片。此外,由于利用成形槽和上下的分割片,由上下的杵带来的对药片的按压解除、药片自臼孔放出等经过与以往不同的工序,所以可预测到因压缩成形时产生的药片内的应力而引起的特有的影响,但是在通过使上下的分割片分离而取出卡止于成形槽的压缩成形后的药片时,通过使药片自最终固定侧分割片脱离了之后,使该药片自最终固定侧杵脱离,之后,使药片自最终压缩侧分割片脱离,能够高效率地释放药片内的压缩成形时产生的应力,因此,能够使压缩成形时产生的药片内的应力的影响变得非常小。另外,若在同时开始以相同速度使最终压缩侧杵和最终压缩侧分割片自最终固定侧分割片分离的动作、以及使最终固定侧杵向最终压缩侧杵侧移动的动作时,通过使最终压缩侧杵和最终压缩侧分割片的上述分离时的分离速度比最终固定侧杵的上述移动时的移动速度高,使药片自最终固定侧分割片和最终固定侧杵脱离,或者,在同时开始使最终固定侧分割片自最终压缩侧分割片分离的动作、以及使最终固定侧杵向远离最终压缩侧杵的一侧移动的动作时,通过使最终固定侧杵的上述移动时的移动速度比最终固定侧分割片的上述分离时的分离速度低,使药片自最终固定侧分割片和最终固定侧杵脱离,设置速度差并同时开始2个动作,能够使自最终固定侧分割片脱离了的药片,之后迅速地自最终固定侧杵脱离,所以能够更高效率地释放压缩成形时产生的药片内的应力,所以能够制造更高品质的药片。


图I (A)、(B)分别是药片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和主要部分俯视图。图2 (A)是药片压缩成形时的药片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B)是上臼和下臼分离时的药片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图3 (A)、(B)分别是压缩成形的药片的侧视图和俯视图。图4是利用本药片制造装置制造药片时的处理流程图。图5 (A) (D)分别是时序地表示供给工序的构成的侧视图。图6 (A) (E)分别是时序地表示成形工序的构成的侧视图。图7 (A) (D)分别是时序地表示排出工序的构成的侧视图。图8 (A) (E)分别是时序地表示图7所示的排出工序的变形例的构成的侧视图。图9 (A) (E)分别是时序地表示成形工序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的侧视图。
图10 (A) (F)分别是时序地表示排出工序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的侧视图。图11 (A) (F)分别是时序地表示图10所示的排出工序的变形例的构成的侧视图。图12 (A) (E)分别是时序地表示成形工序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的侧视图。图13 (A) (C)是表不药片的其他的形状俯视图,(D)和(E)是表不成形槽和上下按压面的其他的形状的压片装置的主要部分侧剖视图。图14 (A)是在进行图4 图7所示的药片制造时,针对每个动作表示上杵、下杵和下臼的位置关系的时序图,(B)是在进行图4 图7所示的药片制造时,针对每个动作表示供给体的位置的时序图,(C)是在进行图4 图7所示的药片制造时,针对每个动作表示排出体的位置的时序图。图15 (A)是进行图4 图7所示的药片制造时,针对每个动作表示上件、下件和下臼的各自的位置和速度的一览表,(B)是在(A)的药片制造中,使分离速度和移动速度变化的情况下的片厚、硬度、磨损度、状态观察的结果一览表,(C)是进行比较实验的情况下的片厚、药片硬度、磨损度、磨损度试验后的状态观察的结果一览表。图16是在进行图9 图10所示的药片制造时,针对每个动作表示上杵、下杵和下臼的位置关系的时序图。图17 (A)是在进行图9 图10所示的药片制造时,针对每个动作表示上件、下件和下白的各自的位置和速度的一览表,(B)是在(A)的药片制造中,使分离速度和移动速度变化的情况下的片厚、硬度、磨损度、磨损度试验后的状态观察的结果一览表,(C)是进行比较实验的情况下的片厚、硬度、磨损度、磨损度试验后的状态观察的结果一览表。图18 (A)是在进行图12所示的药片制造时,针对每个动作表示上杵、下杵和下臼的位置关系的时序图,(B)是在进行(A)所示的药片制造时,针对每个动作表示上杵、下杵和下臼的各自的位置和速度的一览表。图19 (A)是表示在图7所示的排出工序和图18的药片制造中,使分离速度和移动速度变化的情况下的片厚、药片硬度、磨损度、磨损度试验后的状态观察的试验一测量结果的一览表,(B)是表示在图10所示的排出工序和图18的药片制造中,使分离速度和移动速度变化的情况下的片厚、药片硬度、磨损度、磨损度试验后的状态观察的试验一测量结果的一览表,(C)是进行比较实验的情况下的片厚、硬度、磨损度、磨损度试验后的状态观察的
结果一览表。图20是在比较实验I中,使分离速度和移动速度变化的情况下的片厚、硬度、磨损度、磨损度试验后的状态观察的结果一览表。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 (A)、(B)分别是药片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和主要部分俯视图,图2 (A)是药片压缩成形时的药片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B)是上臼和下臼的分离时的药片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图3 (A)、(B)分别是压缩成形的药片的侧视图和俯视图。图示的药片制造装置是压片机的一种,包括水平的臼I、穿设于臼I的铅垂方向的臼孔2、和插脱自如地嵌合插入白孔2的上下一对杵3、4。 在该药片制造装置中,在将作为下侧的杵的下杵4自上端(顶端)侧插入白孔2而闭塞了日孔2的下端的状态下,将粉体5 (参照图5 图7)填充供给到日孔2内之后,将作为上侧的杵的上杵3自下端(顶端)侧插入白孔2,利用上下的杵3、4的顶端侧,按压填充于臼孔2内的粉体5,压缩成形药片6。臼孔2俯视呈圆形,在该臼孔2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凹曲面状的成形槽2a遍及周向整体呈环状凹设。该成形槽2a俯视剖视呈圆形环状并且在侧剖视时朝向白孔2的径向外侧呈凹状凹陷,该成形槽2a的底部的直径R1大于白孔2的成形槽2a以外的部分的直径R2。该臼2以通过成形槽2a的底的水平的分割面M为交界上下分割形成,臼2的上侧的分割片成为上臼7,另一方面,下侧的分割片成为下臼8。该上臼7被固定于主体10侦牝下臼8能够被驱动而上下移动地被支承,通过上白7和下白8的相对面彼此的接触/非接触,使上臼7、下臼8接合/分离。具体而言,使下臼8上升,以使下臼8的上端位置(下臼位置)P0与被固定的上白的下端位置(接合位置)X0 一致时,上白7和下白被接合。上下的杵3、4的顶端部9、11的直径被形成为,比杵3、4的其他的部分的直径大且与臼孔2的成形槽2a以外的直径R2大致相同,将各杵3、4插入臼孔2时,上述顶端部9、11的外周成为嵌合于臼孔2的内周的状态。该上下一对顶端部9、11的下端和上端成为凹曲面状的按压面9a、11a。在压缩成形药片6时,使上臼7和下臼8接合,将上杵3按压插入臼孔2直到上杵3的外周下端位置(上杵位置)P1与成形槽2a的上端位置(上侧压缩成形位置、压缩成形位置)X1 一致,并且将下杵4按压插入白孔2直到下杵4的外周上端位置(下杵位置)P2与成形槽2a的下端位置(下侧压缩成形位置、压缩成形位置)X2 —致时,成形槽2a和上下的按压面9a、lla —体圆滑地连接,侧剖视呈圆形、椭圆状或长圆形(在图示的例子中为椭圆形),相同形状的药片6被(参照图2 (A))压缩成形。被这样压缩成形的药片6被成形为,在俯视时呈直径与成形槽2a的直径R1大致相同的圆形,并且侧视呈椭圆形的形状。由于该药片6的直径R1比臼孔2的成形槽2a以外的部分的直径民大,所以该药片6被成形槽2a卡止。使该被卡止了的药片6与接合着的上臼7和下臼8分离,通过开放该药片6的上方侧而能够取出。接着,基于图4 图7,对使用了本药片制造装置的药片制造方法进行详述。图4是利用本药片制造装置制造药片时的处理流程图。该图所示的药片制造方法具有向臼孔2供给粉体5的供给工序SlO ;由被供给到臼孔2的粉体5压缩成形药片6的成形工序S20 ;排出被压缩成形了的药片6的排出工序S30 ;以及进行后处理的后处理工序S40。图5 (A) (D)分别是时序地表示供给工序的构成的侧视图。如该图5 (A)
(D)和图4所示那样,上述的供给工序SlO具有向白孔2供给粉体5的供给处理 Sll;供给处理之后,调整曰孔2内的粉体的量的调整处理S12 ;以及调整处理之后,沿着上曰7的上表面擦除被从臼孔2内挤出的粉体2的擦除处理S13。药片6的制造由上述供给处理Sll开始,然而其开始时,下臼8 (下臼位置Ptl)位于接合位置Xtl并与上臼7接合,上杵3 (上杵位置P1)位于上臼7上方的最上方位置(初始位置),下杵4 (下杵位置P2)位于白孔2内的成形槽2a上方侧(初始位置),从该状态起,通过使被称为填充送料器的供给体12从后退端前进移动到前进端,挤出粉体5,并使粉体5落下供给到白孔2内。该粉体5落下供给时,下杵4下降到接受位置,粉体5被顺畅地导入臼孔2内(参照图5 (A)和(B))。在上述调整处理S12中,下杵4上升以使下杵4位于臼孔2内的成形槽2a的上方侦仪调整位置),将粉体5挤出到臼孔2的上方,成为仅药片成形所需的量的粉体5存在于臼孔2内的状态(参照图5 (B)和(C))。在上述擦除处理S13中,通过使供给体12从前进端后退移动到后退端,擦除被从臼孔2挤出的部分的粉体5,成为仅药片6成形所需的部分的量的粉体5保留于臼I的状态(图 5 (C)和(D))。图6 (A) (E)分别是时序地表示成形工序的构成的侧视图。如该图6 (A)
(E)和图4所示那样,上述的成形工序S20具有进行压缩成形前的准备的预备处理S21和预备处理S21后进行药片6的压缩成形的压缩处理S22。在上述预备处理S21中,使下杵4下降,以使下杵4位于臼孔2内的成形槽2a的下方侧(准备位置),使粉体5的上端的粉面位于上臼7的上表面的下方侧(参照图6 (A)和(B))。之后,使上杵3下降,以使上杵3位于臼孔2内的上端部(闭塞位置),闭塞臼孔2的上方(参照图6 (B)和(C))。接着,使上杵3下降到上侧压缩成形位置X1,并且使下杵4上升,以使下杵4位于臼孔2内的成形槽2a的下方附近位置(准备压位置),使臼孔2的上下按压面9a、Ila之间成为由粉体5充满了的状态(参照图6 (C)和(D))。在上述压缩处理S22中,通过使移动驱动停止而成为定位停止状态,使上杵3相对于臼I成为固定或大致固定状态,使下杵4按压上升到下侧压缩成形位置X2,压缩成形药片6 (参照图6 (D)和(E))。即,在本例中,上杵3在药片6压缩成形时被固定或被大致固定,成为从下杵4侧被按压的最终固定侧杵(最终被按压侧杵),下杵4在药片6的压缩成形时成为对粉体5施加压力(主压)的最终压缩侧杵,上白7成为最终固定侧杵侧的最终固定侧分割片(被按压侧分割片),下臼8成为最终压缩侧杵侧的最终压缩侧分割片。图7 (A) (D)是分别时序地表示排出工序的构成的侧视图。如该图7 (A) (D)和图4所示那样,上述的排出工序S30具有除了使药片6自形成成形槽2a的上侧半部的上臼7的上侧曲面7a脱离,并且使药片6自形成成形槽2a的下侧半部的下臼8的下侧曲面8a脱离之外,还使药片6自上下的杵3、4中的至少上杵3的按压面9a脱离的脱离处理S31和脱离处理S31后排出下杵4的按压面Ila上的药片6的排出处理S32。在上述脱离处理S31中,首先,同时开始使下杵4和下臼8以自上臼7分离的方式下降的动作以及使上杵3以向下杵4侧移动的方式下降的动作(参照图7 (A)和(B))。此时,下杵4和下臼8自上臼7的分离速度V1以及上杵3向下杵4侧的移动速度V2被设定为大致恒定,且移动速度V2比分离速度V1低。通过该上杵3的下降,上杵3相对于上臼7向下杵4侧偏离,因此,药片6自上臼7的上侧曲面7a脱离,并且移动速度V2比分离速度V1低,因此,上杵3与下杵4的距离扩大,药片6自上杵3的按压面9a脱离。S卩,通过对分离速度V1与移动速度V2设置速度差,利用上杵3、下杵4和下臼8同 时下降这样I个动作,几乎无时间差地迅速进行药片6自上臼7的上侧曲面7a脱离以及药片6自上杵3的按压面9a脱离。接着,使下杵4和下白8以相同速度一体地下降,以使下杵4位于下杵最大下降位置(排出位置),并且使上杵3上升,以使上杵3位于臼孔2的上端(退避位置)(参照图7(B)和(C))。之后,仅使下臼8下降到下臼最大下降位置(排出位置)Btl (参照图7)(参照图7(C)和(D))。此时,下杵4相对于下臼8向上杵3侧偏离,因此,药片6自下臼8的下侧曲面8a脱尚。在上述排出处理S32中,使被称为排出卸料器且作为刮除机而发挥作用的排出体13,从后退端前进驱动到前进端,刮取并排出下杵4的按压面Ila上的药片6,之后,使该排出体13后退驱动到后退端(参照图7 (D))。如图4所示那样,上述的后处理工序S40进行使上下的杵3、4和下白8分别移动到初始位置的后处理S41,并使处理结束。根据像以上那样构成的本药片制造方法,使药片6自与最终压缩侧杵4以及最终压缩侧分割片8相反侧的最终固定侧杵3以及最终固定侧分割片7脱离,接着,使药片6自最终压缩侧分割片8脱离,因此,压缩成形时产生的药片6内的应力被高效率释放,所以能够制造闻品质的药片6。特别是像上述那样,由于药片6自最终固定侧杵3的脱离以及药片6自最终固定侧分割片7的脱离在大致相同的时刻进行,所以能够使压缩成形时药片6的成形槽2a侧产生的残留壁面应力的影响非常小地使药片6自臼I脱离。图8 (A) (E)是分别时序地表示图7所示的排出工序的变形例的构成的侧视图。在该图8 (A) (E)所示的排出工序S30中,在脱离处理S31中,为了使药片6自上臼7和上杵3脱离,在同时开始下杵4和下臼8的下降动作以及上杵3的下降动时,将上述分离速度V1和移动速度V2设定为相同,首先,使药片6自上臼7脱离(参照图8 (A)和(B)),之后,仅使下杵4和下白8以相同速度自上杵3分离,从而上杵3与下杵4的距离扩大,因此,药片6自上杵3脱离(参照图8 (B)和(C))。S卩,使药片6自上臼7脱离的处理和使药片6自上杵3脱离的处理以不同的动作进行。顺便提到的是,其他的动作与图7相同。接着,基于图9和图10,说明药片制造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与上述的例子不同的点。图9 (A) (E)是分别时序地表示成形工序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的侧视图。在该图9 (A) (E)所示的成形工序S20中,使上杵3下降到闭塞位置,闭塞臼孔2的上方之后的顺序与图6所示的顺序不同。具体而言,之后,使下杵4上升到下侧压缩成形位置X2,并且使上杵3下降,以使上杵3位于白孔2内的成形槽2a上方附近位置(准备压位置),成为由粉体5充满了臼孔2中的上下按压面9a、lla之间的状态(参照图9 (D)和(E))。在压缩处理S22中,通过使移动驱动停止而成为定位停止状态,使下杵4相对于臼I成为固定或大致固定状态,使上杵3按压下降到上侧压缩成形位置X1,压缩成形药片6(参照图9 (D)和(E))。即,在本例中,下杵4在药片6的压缩成形时被固定或被大致固定,成为从上杵3侧被按压的最终固定侧杵(最终被按压侧杵),上杵3在药片6的压缩成形时成为对粉体5施加压力(主压)的最终压缩侧杵,下白8成为最终固定侧杵侧的最终固定侧分割片(最终被按压侧分割片),上臼7成为最终压缩侧杵侧的最终压缩侧分割片。
图10 (A) (F)是分别时序地表示排出工序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的侧视图。在该图10 (A) (F)所示的排出工序S30中,与图7和8所示的例子脱离处理的内容不同,在该排出工序S30中,进行除了使药片6自形成成形槽2a的下侧半部的下白8的下侧曲面8a脱离,并且使药片6自形成成形槽2a的上侧半部的上曰7的上侧曲面7a脱离之外,还使药片6自上下杵3、4的各按压面9a、lla脱离的脱离处理S31,之后的处理与图7相同。在本例的脱离处理S31中,首先,同时开始使下臼8以自上臼7分离的方式下降的动作和使下杵4向远离上杵3的一侧下降的动作(参照图7 (A)至(C))。此时,下臼8自上臼7的分离速度V3和下杵4向远离上杵3的一侧的移动速度V4被设定为大致恒定,且移动速度V4比分离速度V3低。这样,因为移动速度V4比分离速度V3低,所以相对于下臼8,下杵4向上杵3侧偏离,而使药片6自下臼8的下侧曲面8a脱离,并且通过该下杵4的下降,上杵3与下杵4之间的距离变长,使药片6自下杵4的按压面Ila脱离。即,通过对分离速度V3和移动速度V4设置速度差,利用下杵4和下臼8的同时下降这样的I个动作,几乎没有时间差地迅速地进行使药片6自下臼8的下侧曲面8a脱离和使药片6自下杵4的按压面Ila脱离。 接着,使上杵3位于上侧压缩成形位置X1的下方附近(按压位置),并使上杵3相对于上臼7向下杵4侧移动,使药片6自上臼7的上侧曲面7a脱离,并使药片6落下到下杵4的按压面Ila上(参照图10 (C)和(D))。接着,使下杵4和下臼8以相同速度一体地下降,以使下杵4位于排出位置,并且使上杵3上升到退避位置(参照图10 (D)和(E)),之后,与图7和图8所示的例子同样地,使下臼8下降到排出位置Btl (参照图10 (E)和(F)),在此以后,进行同样的处理。图11 (A) (F)是分别时序地表示图10所示的排出工序的变形例的构成的侧视图。在该图11 (A) (F)所示的排出工序S30中,在脱离处理S31中,为了使药片6自下臼8和下杵4脱离,首先仅进行下臼8的下降动作,使药片6自下臼8脱离(参照图11 (A)和(B)),之后,通过仅使下杵4自上杵3分离,扩大上杵3和下杵4的距离,使药片6自下杵4脱离(参照图11 (B)和(C))。即,使药片6自下臼8脱离的处理和使药片6自下杵4脱离的处理以不同的动作进行。顺便一提,其他的动作与图10相同。接着,基于图12,说明药片制造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与上述的例子不同的点。
图12 (A) (E)是分别时序地表示成形工序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的侧视图。在该图12 (A) (E)所示的成形工序S20中,使上杵3下降到闭塞位置,闭塞臼孔2的上方之后的处理与图6所示的工序不同。具体而言,之后,使上杵3下降到成形槽2a上方附近的上述准备压位置,并且使下杵4上升到成形槽2a下方附近的上述准备压位置,成为由粉体5充满了臼孔2中的上下按压面9a、lla之间的状态(参照图12 (C)和(D))。此时,上侧的准备压位置与上侧压缩成形位置X1之间的距离和下侧的准备压位置与下侧压缩成形位置X2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在压缩处理S22中,以相同速度同时开始上杵3向上侧压缩成形位置X1的按压下降和下杵4向上侧压缩成形位置X2的按压上升,利用上下的杵3、4,压缩成形药片6 (参照图12 (D)和(E))。即,在本例中,上杵3和下杵4双方在药片6的压缩成形时成为对粉体5施加压力(主压)的最终压缩侧杵,上白7和下白8双方成为最终压缩侧分割片。此外,排出工序S30使用图7所示的排出工序、图8所示的排出工序、图10所示的排出工序或图11所示的排出工序中的任一排出工序。
接着,基于图13,说明药片制造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图13 (A) (C)是表不药片的其他的形状的俯视图,(D)和(E)是表不成形槽和上下按压面的其他的形状的压片装置的主要部分侧剖视图。在上述的例子中,对将药片11成形为俯视圆形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既可以通过将白孔2和成形槽2a成形为俯视椭圆形,将药片11压缩成形为俯视呈椭圆形状(参照图13 (A)),也可以通过将臼孔2和成形槽2a成形为俯视长圆形(圆角长方形),将药片11压缩成形为俯视呈长圆形(参照图13(B)),还可以通过将白孔2和成形槽2a成形为俯视带圆角的三角形状(饭团子形状),将药片11压缩成形为俯视呈饭团子形状(参照图13 (O)0此外,既可以使在药片11的压缩成形完成时一体连结的成形槽2a和一对按压面9a、lla以并不是成为如上述那样的侧视椭圆形状而是成为侧视圆形状的方式,使成形槽2a和按压面9a、Ila的曲率变形(参照图13 (D)),也可以使在药片11的压缩成形完成时一体连结的成形槽2a和一对按压面9a、IIa以成为侧视长圆形的方式,使成形槽2a的曲率变形并且将按压面9a、lla成形为平坦面(参照图13 (E))。实施例I以下,基于图14和图15,说明图4 图7所不的药片制造方法的具体实施例。最初生产粉体5,并使用该所生产的粉体5,通过图4 图7所示的药片制造方法而制造药片6,进行该所制造的药片6的片厚测量、硬度试验和磨损度试验,并进行了该药片制造方法的评价。首先,关于粉体5的生产进行说明,分别称量(准确地测量)作为有效成分的醋氨酚4950g、作为赋形剂的乳糖3310g、相同地作为赋形剂的结晶纤维素3150g、和为了连结原料的粒子彼此而使用的作为结合剂的羟丙基纤维素900g,并使用聚乙烯袋混合之后,使用粉碎机(Y ') ^机械制作所社制的^ ') ^粉碎机No. 1),以筛板孔径O. 7_进行了粉碎。对该粉碎物进行3分割,并将该分割物4000g投入造粒机(八々> 〃 ^社制的^一子力 > 夕'' 7 二Λ > —夕FM — VG — 25),并且添加精制水720g而进行了造粒。接着,由干燥机(〃々 > 〃々社制的流动造粒干燥机FD - 3S)干燥所获得的造粒物,并利用22网眼的筛子对该干燥物分级,分成通过了筛子的筛子通过物和作为残留于筛子上的残留物的筛子残留物。对剩余的粉碎物也进行同样的处理,并且作为残留于筛子上的残留物的筛子残留物使用粉碎机(岡田精工社制的二二一^ K ^ ^ ND - 10S),以筛板孔径I. Omm进行粉碎,并与上述筛子通过物混合而作为造粒物。将该造粒物11680g和为了改善粒状物的流动性且使压缩成形变得容易而添加的作为滑润剂的硬脂酸镁64g投入混合机(德寿工作所社 制的V型混合机V — 60),混合5分钟,将该混合物作为压片用颗粒(粉体5)。顺便一提,使用290mg的该粉体5压缩成形药片6,成为在该290mg的粉体5中含有醋氨酚116mg、乳糖77. 5mg、结晶纤维素21. lmg、羟丙基纤维素73. 8mg和硬脂酸镁I. 6mg的状态。在由这样生产的粉体5压缩成形图3所示的药片6时,药片6的直径(作为药片6的俯视形状的圆的直径)Rl被设定为9mm,片厚(药片6的侧视时的最大上下厚度)d (参照图3)被设定为4. 7mm 4. 9mm。顺便一提,虽然上下的压缩成形位置是不变的,但是因为使上述的分离速度'、V3和移动速度V2、V4如后述那样变化,所以取出药片6时的膨胀率变化,片厚d不会完全恒定。接着,对片厚测量、硬度试验和磨损度试验进行说明,片厚d的测量利用测微计(务义卜3社制的夕'J 7夕7 4夕口 MDQ — 30M)进行。硬度试验使用具有从与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夹持药片6的一对夹持体的药片硬度计(* 二口 ^ 二 y >社制的* 二口 ^ 二 y >药片硬度计8M),利用该药片硬度计,使夹持体的夹持力逐渐加强直到药片6被破坏,基于药片6被破坏时的该夹持力,测量该药片6的硬度(单位是kgf),详细而言,由日本药典决定。磨损度试验是由日美欧药典规定的试验法(参照日本药典解说书编集委员会编集的平成18年6月20日初版由广川书店株式会社发行的题号为“第十五回订正日本药典解说书”的文献的F — 131 134),测量药片6的边缘被冲击而磨损的性质,在本例中,使用磨损度试验器(日本^ '> f 'J 一社制的磨损度试验器PTF30ERA),进行了该试验。简单地说明,以能够绕轴旋转驱动的方式支承具有决定了的规定直径的呈横向圆筒状的树脂制的鼓,并向该鼓内导入压缩成形了的23片药片6,在该状态下,以决定了的规定转速驱动鼓旋转,利用在鼓中一体旋转的鼓径向的中板使药片6反复落下,经过规定时间后,从鼓中取出药片6,去除缺损的部位,将用从试验前的总重量中减去了试验后的总重量而成的差值量除以试验前的总重量而成的值作为磨损度(单位是%),该磨损度越接近零,意味着越良好的结果。顺便一提,在本例中,也进行磨损试验后的药片6的状态观察。接着,对药片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使用上述的粉体5而压缩成形药片6时,将上下的杵3、4的顶端部9、11的直径(=臼孔2的成形槽2a以外的部分的直径)R2设定为7mm。图14 (A)是在进行图4 图7所示的药片制造时,针对每个动作表示上杵、下杵和下臼的位置关系的时序图,(B)是在进行图4 图7所示的药片制造时,针对每个动作表示供给体的位置的时序图,(C)是在进行图4 图7所示的药片制造时,针对每个动作表示排出体的位置的时序图,图15 (A)是在进行图4 图7所示的药片制造时,针对每个动作表示上杵、下杵和下白的各自的位置和速度的一览表,(B)是在(A)的药片制造中,在使分离速度和移动速度变化的情况下的片厚、硬度、磨损度、状态观察的结果一览表,(C)是在进行了比较实验的情况下的片厚、药片硬度、磨损度、磨损度试验后的状态观察的结果一览表。
在这些图中,上杵位置P1、下杵位置P2是在以上白7的上端位置为基准位置B12(参照图I (A))的情况下的、距该基准位置B12的高度,在位于基准位置B12下侧的情况下,这些值为负,在位于基准位置B12上侧的情况下,这些值为正,另一方面,除了下白位置Ptl表示距排出位置Btl的高度之外,下白7、上杵3和下杵4的速度与上升、下降无关,仅以速率表示。顺便一提,排出位置Btl位于距基准位置B12下降了 57. 7mm的部位。这样,按照图4 图7所示的顺序,使各部如图14和图15 (A)所示那样动作,进行了实验的结果如图15 (B)所示那样,无论如何设定分离速度V1和移动速度V2,磨损度均大致为0%或为与其接近的值,片厚d和硬度也大致恒定,且未发现各药片6出现缺损等。另一方面,在图15 (C)所示的比较实验中,根据图8所示的变形例,进行了药片制造。该图15 (C)的一览表的间隔的栏的记载表示从上杵3、下杵4和下臼8以相同速度的下降动作(前步骤)完成后到下杵4和下臼8以相同速度的下降动作(后步骤)的开始为止的时间(参照图8 (A)和(B)),前步骤时上杵3、下杵4和下臼8的下降速度和下降量与后步骤时的下杵4和下臼8的下降速度和下降量分别相同,且间隔为O. 5秒的情况下,下降速度 被设定为Imm /秒,下降量被设定为O. 5mm(S卩,下杵4和下白8合计前步骤和后步骤,计下降1mm),间隔为O. I秒的情况下,下降速度被设定为5mm /秒,下降量被设定为O. 5mm,间隔为O. 05秒的情况下,下降速度被设定为IOmm /秒,下降量被设定为O. 5mm,间隔为O. 025秒的情况下,下降速度被设定为20mm /秒,下降量被设定为O. 5mm,间隔为O. 01秒的情况下,下降速度被设定为50mm /秒,下降量被设定为O. 5mm,间隔为O. 005秒的情况下,下降速度被设定为IOOmm /秒,下降量被设定为O. 5mm,其他的上下的杵3、4和下臼8的动作与图14和图15 (A)所示动作相同。根据该比较实验,磨损度比上述结果增高,磨损度试验后,在半数程度的药片6中的上白7侧面发现缺损,但是硬度大致恒定,且以具有药片6的程度的品质被压缩成形。实施例2以下,基于图16和图17,说明图9和图10所不的药片制造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但是粉体5的生产、成形的药片6的大小(直径Rl和片厚d)、药片6的评价和供给体12以及排出体13的动作时刻与上述的实施例I相同。图16是在进行图9 图10所示的制造药片时,针对每个动作表示上杵、下杵和下臼的位置关系的时序图,图17 (A)是在进行图9图10所示的制造药片时,针对每个动作表示上杵、下杵和下白的各自的位置和速度的一览表,(B)是在(A)的药片制造中,在使分离速度和移动速度变化的情况下的片厚、硬度、磨损度、磨损度试验后的状态观察的结果一览表,(C)是进行比较实验的情况下的片厚、硬度、磨损度、磨损度试验后的状态观察的结果一览表。这样,按照图9和图10所示的顺序,使各部如图16和图17 (A)所示那样动作,进行了实验的结果如图17 (B)所示那样,显示出在使分离速度V3和移动速度V4变化的情况下,磨损度在O. 12% I. 54%的幅度大的范围内变化,且两面侧或下臼侧缺损的药片6的数量也为5片 23片的幅度大的值,但是药片6的压缩成形大致成功。另一方面,在图17(C)所示的比较实验中,根据图11所示的变形例,进行了药片制造。图17(C)的一览表的间隔的栏的记载表示从下臼8的下降动作(前步骤)的完成后到下杵4的下降动作(后步骤)的开始为止的时间(参照图11 (A) (C)),前步骤时的下臼8的下降速度和下降量与后步骤时的下杵4的下降速度和下降量分别相同,且间隔为O. 5秒的情况下,下降速度被设定为Imm /秒,下降量被设定为O. 5mm,间隔为O. I秒的情况下,下降速度被设定为5_ /秒,下降量被设定为O. 5mm,间隔为O. 05秒的情况下,下降速度被设定为IOmm /秒,下降量被设定为O. 5mm,间隔为O. 025秒的情况下,下降速度被设定为20mm /秒,下降量被设定为O. 5mm,间隔为O. 01秒的情况下,下降速度被设定为50mm /秒,下降量被设定为O. 5mm,间隔为O. 005秒的情况下,下降速度被设定为100_ /秒,下降量被设定为O. 5mm,其他的上下的杵3、4和下臼8的动作与图16和图17 (A)所示的动作相同。根据该比较实验,磨损度被抑制成较低的值,然而在间隔长的情况(在该表中为O. 5秒)下,有时无法成形药片6。实施例3以下,基于图18和图19,说明图12所示的药片制造方法的具体的实施例,但是粉体5的生产、成形的药片6的大小(直径R1和片厚d)、药片6的评价、供给体12以及排出体 13的动作时刻和供给工序SlO以及后处理工序S40,与上述的实施例I和实施例2相同。图18 (A)是在进行图12所示的药片制造时,针对每个动作表示上杵、下杵和下臼的位置关系的时序图,(B)是在进行(A)所示的药片制造时,针对每个动作表示上杵、下杵和下臼的各自的位置和速度的一览表。在该药片制造方法中,在排出工序S30中,执行了图7所示的顺序(具体而言,是图14 (A)的步骤13 17的顺序,且以步骤13时的上杵位置P1为一 16. 8mm,其他相同的顺序)和图10所示的顺序(具体而言,是图16的步骤13 17的顺序,且以步骤13时的上杵位置P1为一 14. 8mm,其他相同的顺序)。图19 (A)是在图7所示的排出工序和图18的药片制造中,表示在使分离速度和移动速度变化的情况下的片厚、药片硬度、磨损度、磨损度试验后的状态观察的试验一测量结果的一览表,(B)是在图10所示的排出工序和图18的药片制造中,表示在使分离速度和移动速度变化的情况下的片厚、药片硬度、磨损度、磨损度试验后的状态观察的试验一测量结果的一览表,(C)是在进行了比较实验的情况下的片厚、硬度、磨损度、磨损度试验后的状态观察的结果一览表。在图19 (A)所示的实验结果中,根据分离速度V1和移动速度V2的变化,磨损度在O. 00 % I. 13 %之间的大的范围内变动,且两面侧或下臼侧缺损的药片数也在O片 23片之间大的范围内变动,硬度和片厚d与上述的例子相比,也在大的范围内变动,由于分离速度V3和移动速度V4的组合,有时药片6无法压缩成形。在图19 (B)所示的实验结果中,获得与图19 (A)相同倾向的结果,由于分离速度V3和移动速度V4的组合,有时药片6无法压缩成形。另一方面,在图19 (C)所示的比较实验中,在(A)的实验中使下杵4和下臼8的移动速度V2变化的情况下,将下杵4和下臼8设定为各自不同的值。其结果,磨损度也较低,在下臼8侧存在缺损等的药片6被发现了数片程度,获得了大致良好的结果。实施例4为了比较实施例I 3的结果,组合图6所示的成形工序S20 (具体而言,与图15(A)的步骤7 12相同的顺序)和图10所不的排出工序S30 (具体而目,是图17 (A)的步骤13 17的顺序,且以步骤13时的上杵位置P1为一14. 7mm,其他相同的顺序),以进行药片制造的实验为比较实验1,组合图6所示的成形工序S20和图11所示的排出工序S30(具体而言,是实施例2的比较实验中的排出工序S20),以进行药片制造的实验为比较实验2,组合图9所示的成形工序S20 (具体而言,与图16的步骤7 12相同的顺序)和图7所示的排出工序S30 (具体而言,是图15 (A)的步骤13 17的顺序,且以步骤13时的上杵位置匕为一16. 7mm,其他相同的顺序),以进行药片制造的实验为比较实验3,组合图9所示的成形工序S20和图8所示的排出工序S30(具体而言,是实施例I的比较实验中的排出工序S20),以进行药片制造的实验为比较实验4,进行了这些比较实验I 4。另外,粉体5的生产、成形的药片6的大小(直径Rl和片厚d)、药片6的评价、供给体12以及排出体13的动作时刻和供给工序SlO以及后处理工序S40与上述的实施例I 3相同。图20是在比较实验I中,在使分离速度和移动速度变化的情况下的片厚、硬度、磨损度,磨损度试验后的状态观察的结果一览表。首先,在比较实验2 4中,在使分离速度
V1和移动速度V2变化的任一情况下,药片6均无法成形为正常的形状,另一方面,在比较实验I中,基本上药片6的压缩成形大致成功。但是,这些比较实验I 4与上述的例子比较,总而言之,结果差。附图标记的说明I 臼2 臼孔2a成形槽3上杵(杵、最终固定侧杵、最终被按压侧杵、最终压缩侧杵)4下杵(杵、最终固定侧杵、最终被按压侧杵、最终压缩侧杵)5 粉体6 药片7上臼(分割片、最终固定侧分割片、最终被按压侧分割片、最终压缩侧分割片)8下臼(分割片、最终固定侧分割片、最终被按压侧分割片、最终压缩侧分割片)9a按压面Ila 按压面V1^V3分离速度V2、V4移动速度X1上侧压缩成形位置(压缩成形位置)X2下侧压缩成形位置(压缩成形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药片制造方法,通过将上杵(3)和下杵(4)嵌合插入到形成于白(I)的上下方向的白孔(2)中,并利用上杵(3)的下端的按压面(9a)和下杵(4)的上端的按压面(Ila)按压臼孔(2)内的粉体(5),压缩成形药片(6),其特征在于, 与上下的各按压面(9a)、(Ila)—体地连接的凹曲面状的成形槽(2a)呈环状地形成于臼孔(2)的内周面,并且以该成形槽(2a)的底部为交界,臼被上下分割形成为上侧的分割片(7)和下侧的分割片(8),通过使作为上下的任一侧的杵(3)、(4)的最终固定侧杵移动到按压面(9a)、(Ila)与成形槽(2a) —体地连接的压缩成形位置并固定后,使作为另一侧的杵(3)、(4)的最终压缩侧杵移动到压缩成形位置,压缩成形侧剖视呈圆形、椭圆形或长圆形的药片(6),并在通过使上下的分割片(7)、(8)分离而取出卡止于成形槽(2a)的压缩成形后的药片(6)时,使药片(6)自作为最终固定侧杵侧的分割片(7)、(8)的最终固定侧分割片脱离,并且使药片(6)自最终固定侧杵脱离,之后,使药片(6)自作为最终压缩侧杵侧的分割片(7)、(8)的最终压缩侧分割片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片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最终固定侧杵或最终固定侧分割片变位,以使最终固定侧杵相对于最终固定侧分割片向最终压缩侧杵侧偏离,使药片(6)自最终固定侧分割片脱离,并通过使最终固定侧杵或最终压缩侧杵变位,以使最终固定侧杵与最终压缩侧杵彼此远离,使药片(6)自最终固定侧杵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药片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同时开始以相同速度使最终压缩侧杵和最终压缩侧分割片自最终固定侧分割片分离的动作、以及使最终固定侧杵向最终压缩侧杵侧移动的动作时,通过使最终压缩侧杵和最终压缩侧分割片的上述分离时的分离速度比最终固定侧杵的上述移动时的移动速度高,使药片(6)自最终固定侧分割片和最终固定侧杵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片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下杵(4)为最终压缩侧杵,并以下侧的分割片(8)为最终压缩侧分割片。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药片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同时开始使最终固定侧分割片自最终压缩侧分割片分离的动作、以及使最终固定侧杵向远离最终压缩侧杵的一侧移动的动作时,通过使最终固定侧杵的上述移动时的移动速度比最终固定侧分割片的上述分离时的分离速度低,使药片(6)自最终固定侧分割片和最终固定侧杵脱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片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上杵(3)为最终压缩侧杵,并以上侧的分割片(7)为最终压缩侧分割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药片制造方法,在利用上杵的下端的按压面(9a)和下杵的上端的按压面(11a)压缩成形臼(1)内的粉体而制造药片(6)的方法中,与上下的各按压面(9a、11a)一体地连接的凹曲面状的成形槽(2a)形成于臼孔(2)的内周面,并以该成形槽(2a)的底部为交界,臼被上下分割形成为上侧的分割片(7)和下侧的分割片(8),通过使作为上下的任一侧的杵的最终固定侧杵固定到按压面(9a、11a)与成形槽(2a)一体地连接的压缩成形位置后,使作为另一侧的杵的最终压缩侧杵移动到压缩成形位置,压缩成形药片(6),并在通过使上下的分割片(7、8)分离而取出该药片(6)时,使药片自作为最终固定侧杵侧的分割片(7、8)的最终固定侧分割片脱离,并且使药片自最终固定侧杵脱离,之后,使药片自作为最终压缩侧杵侧的分割片(7、8)的最终压缩侧分割片脱离。
文档编号B30B11/02GK102791473SQ20118001246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5日
发明者上田卓司, 吉田健治, 安藤伸治 申请人:大正制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