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充放电电容器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4973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备充放电电容器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发光二极管点亮驱动的驱动电路,尤其涉及利用交流电源进行驱动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照明用的光源,与白炽灯和荧光灯相比,能以低耗电驱动的发光二极管(以下也称作“LED”)备受关注。LED的优点在于小型,耐冲击性强,没有电灯泡热裂的顾虑等。作为这种照明设备用的电源,期望将家庭用电源等交流电用作电源。另一方面,LED为直流驱动元件,仅正向的电流才会发光。另外,目前作为照明用途经常使用的LED的正向电压Vf为3. 5V左右。LED具有若未达到Vf则不发光、相反地若超过Vf则会流过超过限度的电流的特性。因此,可以说基于直流的驱动适用于LED。
为了利用交流电源使LED点亮,一般利用开关电源变换成直流后再供给至LED。其中,这种情况需要线圈、电容器等电路元件,故电源变得大型化且高价。因此,为了不利用开关电源而直接用二极管电桥整流交流电源后的脉动电流来驱动LED,设计了各种驱动装置。例如在图19的电路图中示出本发明者们设计的利用了 2个晶体管的恒流LED驱动电路。该恒流LED驱动电路具备商用电源AP ;由二极管电桥构成的整流电路92 ;LED部91 ;由2个晶体管93、94及电阻器95、96构成的恒流电路。LED部91串联连接了多个LED元件。在该恒流LED驱动电路中存在着下述问题若多个LED元件的合计Vf低,则因与脉动电流的峰值电压(在日本国内为141V)的电压差导致的恒流电路中的损耗变大、电源效率变差。相反地,若提高合计Vf,则LED部的可驱动电压范围变窄,一个周期内的LED点亮期间会变短。另外,为了提高合计Vf,需要增加串联连接的LED元件的个数,由此导致成本增加且LED利用效率、即(LED有效消耗电力)+ (直流额定电流驱动时的LED消耗电力)变差。在图20的曲线图中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该图中,横轴表示恒流驱动的LED元件的Vf的合计值,纵轴的左侧表示电源效率及利用效率,纵轴的右侧表示峰值因数。如图20所示,越是降低Vf则电源效率越差,另一方面若提高Vf则利用效率变差。因此,难以兼顾两者。而且,由于存在与电源频率同步地光输出的熄灭期间,因而起到了照明品质下降这样的不优选的结果。作为其客观评价,公知利用峰值因数(=最大值/有效值),此时测定光输出而得到峰值因数。在如上述的图19所示的恒流驱动电路中,Vf= 120V时,峰值因数=I. 7左右,与白炽灯的I. 05、荧光灯的I. 36、倒置荧光灯的I. I左右相比,较差。这种情况会使人感到闪烁或者在旋转体的照明中在同步时明明旋转却像看到停止等的现象(频闪效应)而被发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使用大容量电容器来使脉冲电流平滑化从而能够实现,但是却顾虑因向电容器急速充电的急速充电电流导致的功率因数恶化和电源接通时的冲击电流。这样,在要使用交流电源直接用整流后的脉冲电流驱动LED的情况下,不易实现电源效率、功率因数、LED利用效率、光输出峰值因数的平衡。尤其,如图20可知,由于电源效率和LED利用效率相对于LED的Vf而呈相反关系,因而目前仅发现采取适当平衡的妥协点。另外,若要改善光输出峰值因数,虽然因电容器的放电使得点亮期间延长从而能够改善LED利用效率,但是却存在着因电容器的充电电流导致功率因数恶化的问题。参照日本特开2006-1479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现有的这种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了峰值因数和利用效率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第I方面涉及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具备整流电路2,其可与交流电源AP连接,且用于得到将该交流电源AP的交流电压整流后的整流电压;和第一LED部11,其与所述整流电路2的输出侧连接且具有至少一个LED元件;所述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还具备充放电电容器3,其与所述第一 LED部11串联连接;电容器充电用恒流电路5,其将对所述充放电电容器3进行充电的电容器充电电流控制为恒流;充电用二极管6,其与所述充放电电容器3及第一 LED部11的阳极侧连接,且用于限制电容器充电电流的方向;电容器放电用恒流电路4,其用于将对所述充放电电容器3进行放电的电容器放电电流控制为恒流;和放电用二极管7,其与所述充放电电容器3及第一 LED部11的阴极侧连接,且用于限制电容器放电电流;能构成用于对所述充放电电容器3进行充电的路径、即将所述充放电电容器3、充电用二极管6和电容器充电用恒流电路5配置于路径上的充电路径CP ;用于对所述充放电电容器3进行放电的路径、即将所述充放电电容器3、放电用二极管7和电容器放电用恒流电路4配置于路径上的放电路径DP ;和不包括所述充放电电容器3的、将所述第一 LED部11、电容器充电用恒流电路5和电容器放电用恒流电路4配置于路径上的过渡路径TP。由此,并不限于放电期间,即便在充电期间也能在充电路径上配置第一LED部,因而能够使第一 LED部点亮,能够延长第一 LED部的点亮时间从而提高利用效率。另外,第2方面涉及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能够使得所述充电用二极管6和放电用二极管7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 LED部11的两端,并且所述充电用二极管6和放电用二极管7并联连接。由此,既能区别充电路径和放电路径,又能在任何路径上都配置第一 LED部,因而得到了在充电期间和放电期间的任何期间都能使第一 LED部发光的优点。此外,第3方面涉及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能够还在所述充电路径CP上配置第二LED部12。由此,能够增加在充电期间被点亮的LED部的个数。此外,第4方面涉及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能够还在所述放电路径DP上配置第三LED部13。由此能够增加在放电期间被点亮的LED部的个数。此外,第5方面涉及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能够在充电路径CP上追加第二 LED部12,在放电路径DP上追加第三LED部13。由此,能够改善电源效率以及能够提高LED电压Vf的设定自由度。此外,第6方面涉及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能够使得在过渡期间发光的LED元件的个数大于整流电压处于峰值时发光的LED元件的个数。由此,通过抑制输入电压高且原本发光最亮的时期、即峰值期的发光量,提高输入电压低的过渡期间的发光量,从而能够实现光量的均匀性,故能够改善峰值因数。此外,第7方面涉及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能够使得整流电压处于峰值时对LED元件通电的电流量大于在过渡期间对LED元件通电的电流量。由此,即便峰值时发光的LED元件的个数变小,各LED元件的发光量也能通过高的电流量得以维持,故在峰值时不会变暗。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特征,结合附图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将变得更明显。图I是表示实施方式I涉及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的框图。图2是表示在图I中电容器的充电期间的电流路径的框图。图3是表示在图I中电容器的放电期间的电流路径的框图。
图4是表示在图I中电容器的过渡期间的电流路径的框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脉动电流电源电压与电源电流波形的曲线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的框图。图7是表示在图6中电容器的充电期间的电流路径的框图。图8是表示在图6中电容器的放电期间的电流路径的框图。图9是表示在图6中电容器的过渡期间的电流路径的框图。图10是表示LED部为一个时的LED利用效率的曲线图。图11是表示LED部为两个时的LED利用效率的曲线图。图12是表示LED部为三个时的LED利用效率的曲线图。图13是表示实施例I涉及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的电路例的电路图。图14是表示实施例2涉及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的电路例的电路图。图15是图14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中的充电期间的等效电路图。图16是图14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中的过渡期间的等效电路图。图17是图14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中的放电期间的等效电路图。图18是表示图14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的光输出波形的曲线图。图19是表示恒流LED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图20是表示在图19的电路中恒流驱动的LED的合计Vf变化时的各效率的曲线图。图中100、200、100’、200’…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2…整流电路,3…充放电电容
器,4…电容器放电用恒流电路,5…电容器充电用恒流电路,6…充电用二极管,7…放电用二极管,11…第一 LED部,12…第二 LED部,13…第三LED部,43…放电电流检测控制晶体管,44…放电电流检测电阻,46…放电电流控制FET,52…充电电流检测控制晶体管,53…基极电压分压电阻,54…基极电阻,55…充电电流检测电阻,59…充电期间检测晶体管,81…保险丝,91…LED部,92…整流电路,93、94…晶体管,95、96…电阻器,AP…交流电源,CP…充电路径,DP…放电路径,TP…过渡路径。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例示了用于具体化本发明技术思想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但是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并不限定于下述内容。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也并不将权利要求所示的部件限定于实施方式的部件。尤其,只要实施方式记载的构成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及其相对配置等没有特别特定的记载,就不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定于此,而只是简单的说明例。此外,为了明确说明,有时将各附图所示的部件的大小或位置关系等进行了夸大。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同一名称、符号而言表示同一或同质的部件,并适当省略详细说明。进而,关于构成本发明的各要素,既可以用同一部件构成多个要素而用一个部件兼作多个要素的方式,相反也可以用多个部件分担实现一个部件的功能的方式。另外,一部分的实施例、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内容,也可利用于其他实施例、实施方式等。(实施方式I)图I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涉及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100的框图。该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100具备整流电路2、第一 LED部11、电容器充电用恒流电路5、电容器放电用恒流电路4、充电用二极管6、放电用二极管7、以及充放电电容器3。该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100与交流电源AP连接,得到在整流电路2中将交流电压整流后的整流电压(脉动电 流电压)。另外,在交流电源AP与整流电路2之间,也能设置阻止过电流用的保险丝81或或阻止过电压用的浪涌防护电路。LED部是将一个或多个LED元件进行串联和/或并联连接的块。LED元件能够适当利用表面安装型(SMD)或炮弹型的LED。另外,SMD型的LED元件的封装体,根据用途能够选择外形,能够利用俯视为矩形形状的类型等。而且,当然也可将在封装体内串联和/或并联连接多个LED元件的LED用作LED部。各LED部中包含的LED元件的正向电压的相加值、即部分合计正向电压,是根据被串联连接的LED元件的个数来决定的。例如,使用6个正向电压为3. 6V的LED元件时的部分合计正向电压为3. 6X6 = 21. 6V。在该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100中,具备用于对充放电电容器3进行充放电的充电路径CP和放电路径DP。这里,关于图I的电路例而言,在图2中示出对充放电电容器3进行充电的充电期间的电流路径(充电路径CP),在图3中示出放电期间的电流路径(放电路径DP),在图4中示出过渡期间的电流路径(过渡路径TP),并且说明图I的电路动作。(充电路径CP)首先,向充放电电容器3的充电,在交流电源AP的电源电压高的期间内进行。充电电流如图2的箭头所示那样流动,对充放电电容器3进行充电,充电电流被充电用恒流电路5控制为恒流。此时,第一 LED部11和充放电电容器3串联连接,即便第一 LED部11的Vf低且与电源电压的电压差变大,充电用恒流电路5的损耗也能被充放电电容器3的充电电压缓和。另外,充放电电容器3的充电电压成为从充电结束时的电源电压Vcte中减去第一 LED部11的Vf而得到的电压V。+。利用该充电电压V。+与Vf的电压差,使得流过放电电流。若充电结束(充电结束条件在实施例中如后所述),则流经充电用恒流电路5的电流急剧变少,根据检测到该情况的信号使放电用恒流电路4的动作开始。(放电路径DP)接着,从充放电电容器3的放电,在交流电源AP的电源电压低的期间内进行。放电电流如图3的箭头所示那样流动,从充放电电容器3放电,放电电流被放电用恒流电路4控制为恒流。若将电容器充电电压V。+与Vf的差设定在几十伏特(V),则既能抑制将放电电流控制为恒流的放电用恒流电路4的损耗,又能取消熄灭期间。此时,电容器放电结束电压vc_ = Vf+几伏特(V)(在放电用恒流电路4中损耗的电压量)。(过渡路径TP)其中,从充电过渡至放电,存在电源电压高于电容器充电电压V。+的期间,在该期间内电流沿着图4的箭头流动。从放电过渡至充电的期间也存在同样的期间(将该期间称为“过渡期间”)。在该过渡期间在LED中流过的电流,被恒流控制为在放电用恒流电路4和充电用恒流电路5中设定的电流之中的较低一方的电流。在本实施方式中,进一步降低放电用恒流电路4。在这里,在图5中示出脉动电流电源电压和电源电流波形。这样,通过将放电用恒流电路4设定得较低,从而能够使电流波形近似成正弦波,改善了功率因数。根据本发明者们进行的试验发现与现有技术相比,改善了 5%左右。这样一来,电容器充电期间根据电容器充电电压抑制了电路损耗,并且电源电压低的期间也能点亮LED。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利用家庭用电源等的交流电源,用全波整流后的周期变 化的脉动电流电压直接驱动LED部的LED驱动装置中,在脉动电流电源电压高的期间,将LED部和充放电电容器3串联连接,同时进行LED的点亮和充放电电容器3的充电,在脉动电流电源电压低的期间,使充放电电容器3放电,由此能够点亮LED。另外,也能使在电容器充电期间、电容器放电期间以及处于上述两个期间之间的过渡期间的各个期间内点亮的LED的组合不同。(实施方式2)具体而言,在图I的例子中说明了采用I个LED部的例子,但是也可采用多个LED部。也能将多个LED部串联连接,并且在充电路径CP上追加LED部,或者在放电路径DP上追加LED部,或者在充电路径CP和放电路径DP上分别追加LED部。在这里,作为实施方式2,在图6中示出在充电路径CP上追加了第二 LED部12,在放电路径DP上追加了第三LED部13的电路例。这样,能够改变在电容器充电期间、电容器放电期间以及处于上述两个期间之间的过渡期间的各个期间内点亮的LED部的组合(LED部发光的个数)。由此,可以进一步改善电源效率以及提高LED电压Vf的设定自由度。如上述,根据V。+ = Vche-Vf以及V。+ > Vf可得到Vehe > 2Vf,虽然Vehe最大也只能为电源电压的峰值、即141V(日本国内),因而产生70V> Vf这一制约。另外,观看图4的过渡期间中的电流路径可知,由于是基于进行了放电用恒流电路4或充电用恒流电路5的其中一个较小的电流设定的恒流电路的LED的恒流驱动,因而是现有技术课题的电路损耗一直大的期间。因此,在实施方式2中,通过改变在充电期间、放电期间、过渡期间的各个期间内点亮的LED的组合,尤其减轻了过渡期间中的损耗。其结果,在充放电期间,能够实现可容许70V > Vf这一制约的LED驱动装置。由此,能够扩宽Vf的设定,能够对应于各种照明器具或LED的规格,与此同时能够提供电源效率高的照明器具等的LED驱动装置。与图I同样地,即便在图6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200中,也在图7、图8、图9中分别用箭头表示充电期间、放电期间、过渡期间的各个期间中的电流路径。如图7所示,在充电期间内,第一 LED部11和第二 LED部12点亮,如图8所示,在放电期间内,第三LED部13和第一 LED部11点亮,如图9所示,在过渡期间内,3个LED部、即第一 LED部11、第二LED部12、第三LED部13全部被串联连接而点亮。由此,在过渡期间内的Vf最大,可在不受到上述70V > Vf这一制约的情况下进行设定,在使恒流电路的损耗减少的同时向LED部的电力供给增加,电源效率得到了改善。另外,通过将第一 LED部11与第二 LED部12的合计Vfl2、以及第一 LED部11与第三LED部13的合计Vfl3分别设为70V以下,从而可进行电容器充放电。LED部优选分别追加于充电路径CP和放电路径DP,共计3个。在这里,在图10 图12中示出与LED部设为I个、2个或3个的情况。在这些图中,图10表示LED部为一个时的LED利用效率,图11表示LED部为二个时的LED利用效率,图12表示LED部为三个时的LED利用效率。基于这些图,关注LED利用效率,说明将LED部的个数设为3个的理由。在这里,为了简便,假设3个期间(充电期间、放电期间、过渡期间)的时间全部相等、且3个期间中的对LED的电流设定也全部相等,是LED额定电流。首先,在LED部为I个时的图I的构成中,由于全部LED常时点亮,因而LED利用效率为100% (图10)。在LED部为2个时,若将合计Vf设为80V,各个LED部各40V地进行2等分,则LED利用效率为66% (图11)。在 LED 部为 3 个时,若分成 Vf = 80V、Vfl2 = 60V、Vf23 = 60V,则 Vfl = 20V、Vf2 = 40V、Vf3 = 20V,此时LED利用效率为83% (图12)。这样,LED利用效率在LED部为3个时要比LED部为2个时更优,因而在实施方式2中设3个LED部。
另外,通过将LED部设为3个,从而在过渡期间LED部的串联数变得比LED部为I个时更多,向LED部施加的电压变大,故能减小向充电用恒流电路5施加的电压。S卩、能够抑制过渡期间中的充电用恒流电路5的损耗,能够高效率地使LED部发光。[实施例I]接着,在图13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100’中示出构成图I的实施方式I涉及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100的电路的具体例,在图14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200’中示出同样构成图6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200的电路的具体例。在各电路例100’、200’中,基本动作的说明如上所述。在这里,主要说明实施例2涉及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200’的动作。此外,实施例I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100’的动作与实施例2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200’的动作大致相同,因为可以将第一 LED部11、第二 LED部12、第三LED部13换言之第一 LED部11,将Vfl2、Vf23> Vfl23换言之Vf,所以关于实施例I省略动作说明。另外,在图15中示出图14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200’中的充电期间的等效电路,在图16中示出过渡期间的等效电路,在图17中示出放电期间的等效电路。首先,充放电电容器3的放电如图14、图17所示那样,是自充放电电容器3起通过放电电流检测电阻44、放电电流控制FET46、第三LED部13、第一 LED部11、放电用二极管7而返回到充放电电容器3的路径。若电源电压上升,并超过从第一 LED部11到第三LED部13的全部LED的合计端子电压=Vfl23,则进入过渡期间(图16),以被放电电流控制FET46控制的电流驱动全部LED部。若电源电压进一步上升,并超过充放电电容器3的端子电压V。—与第一 LED部11和第二 LED部12的合计端子电压Vfl2之间的合计电压=Vc^Vfl2,则开始充电。在开始充电的同时,充电期间检测晶体管59导通,放电用恒流电路4断开。此时,如图15所示,通过充电电流驱动这2个LED部。此时的充电电流被充电电流检测电阻55检测,被充电电流检测控制晶体管52的基极电阻54与基极电压分压电阻53分压,从而被设定为大于放电电流的电流。由此,如上述,良好地确保了功率因数。另外,作为充电电流的上限设定成取充分长的充电期间,在电源电压处于峰值电压时也继续充电。由此,在电压损耗大且高电压时,能够受到基于电容器端子电压的缓和,从而有助于电源效率的提高。若电源电压超过峰值,且下降到所上升的电容器端子电压(上升到V。+)与Vfl2的合计电压,则充电结束,若充电电流急剧减少,则再次进入过渡期间。在进入过渡期间的同时,充电期间检测晶体管59截止,放电用恒流电路4接通。若电源电压进一步下降并低于Vfl23,则流经充电电流检测电阻55的电流为0,以在放电电流检测电阻44中设定的放电电流开始放电。以上是动作的一个循环。这里,在图18中示出基于实施例2的光输出。据此可以确认暗时相对于峰值时的比例约60%,超过荧光灯而峰值因数为I. 15,较大地提高了照明品质。与是否装载充放电电容器3无关,因为由恒流电路控制电容器充电电流,所以没有冲击电流。尤其,越是使用大容量电容器,该效果越大。另外,通过将充放电电容器3和LED部串联连接起来进行充电,从而能够将充电电压抑制得较低,与直接连接于脉动电流电源线和GND之间的构成相t匕,也可得到能使用额定电压低的电容器的优点。因为由恒流电路控制电容器充放电电流,所以与急速充电相比,电容器纹波电流非常小。因此,即便使用比LED寿命短的寿命的铝电 解电容器,也能确保长寿命,能提高产品的品质。可以大幅度削减LED数,可体现成本的优点,并且可提高LED利用效率。针对LED利用效率和电源效率这一相反课题,都能得到提高。根据现有技术的图20的曲线图可知,在设Vf = 75V的情况下,电源效率和LED利用效率都为65%左右,峰值因数为I. 25左右,但是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的实验中电源效率和LED利用效率都为80%以上,峰值因数达到I. 15,也取消了熄灭期间。(产业上的可利用性)由于以上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具备LED元件,因而通过将LED元件及其驱动电路配置于同一布线基板,从而能作为接通家庭用交流电源便可点亮的照明装置或照明器具加以利用。虽然,在本发明中记载并描述了最优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个示例,不应该解释为限定性。本发明的范围应该由请求保护的范围所规定的,并不限于说明书记载的详细内容。属于请求保护的范围的同等范围内的变形及变更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主张2011年05月24日在日本提出的申请号为2011-116389的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包括 整流电路,其可与交流电源连接,且用于得到将该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压整流后的整流电压; 第一 LED部,其与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侧连接且具有至少一个LED元件; 充放电电容器,其与所述第一 LED部串联连接; 电容器充电用恒流电路,其用于将对所述充放电电容器进行充电的电容器充电电流控制为恒流; 充电用二极管,其与所述充放电电容器及第一 LED部的阳极侧连接,且用于限制电容器充电电流的方向; 电容器放电用恒流电路,其用于将对所述充放电电容器进行放电的电容器放电电流控制为恒流;和 放电用二极管,其与所述充放电电容器及第一 LED部的阴极侧连接,且用于限制电容器放电电流; 其中,形成了 用于对所述充放电电容器进行充电的路径、即将所述充放电电容器、充电用二极管和电容器充电用恒流电路配置于路径上的充电路径; 用于对所述充放电电容器进行放电的路径、即将所述充放电电容器、放电用二极管和电容器放电用恒流电路配置于路径上的放电路径;和 不包括所述充放电电容器的、将所述第一 LED部、电容器充电用恒流电路和电容器放电用恒流电路配置于路径上的过渡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用二极管和放电用二极管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 LED部的两端,并且所述充电用二极管和放电用二极管并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在所述充电路径上配置第二 LED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在所述放电路径上配置第三LED部。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充电路径上追加第二 LED部,在放电路径上追加第三LED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过渡路径上在过渡期间发光的LED元件的个数大于被所述整流电路整流后的整流电压处于峰值时发光的LED元件的个数。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过渡期间对配置于过渡路径上的LED元件通电的电流量小于被所述整流电路整流后的整流电压处于峰值时对LED元件通电的电流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具备充放电电容器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具备电容器充电用恒流电路,用于将对充放电电容器进行充电的电容器充电电流控制为恒流;充电用二极管,与充放电电容器及第一LED部的阳极侧连接,用于限制电容器充电电流;和放电用二极管,与充放电电容器及第一LED部的阴极侧连接,用于限制电容器放电电流,其中构成用于对充放电电容器进行充电的路径的充电路径、即将充放电电容器、充电用二极管和电容器充电用恒流电路配置于路径上;用于对充放电电容器进行放电的路径、即将充放电电容器、放电用二极管和电容器放电用恒流电路配置于路径上的放电路径;和将第一LED部、电容器充电用恒流电路和电容器放电用恒流电路配置于路径上的过渡路径。
文档编号H05B37/02GK102802303SQ20121015804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4日
发明者樱木晴海, 小椋涉, 渡边照雄 申请人: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