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底板的自动扶梯或自动行人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6906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具有底板的自动扶梯或自动行人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扶梯(1)或自动行人道,其包括支撑结构(5)和底板(11,12,13,14,15),所述底板(11,12,13,14,15)的面积范围以侧边缘区域为界。所述底板(11,12,13,14,15)的第一侧边缘区域(11.1,12.1,13.1,14.1,15.1)与支撑结构(5,35,45)固定连接。此外,所述底板(11,12,13,14,15)在第一侧边缘区域(11.1,12.1,13.1,14.1,15.1)和与第一侧边缘区域(11.1,12.1,13.1,14.1,15.1)相对的第二侧边缘区域(11.2,12.2,13.2,14.2,15.2,15.3)之间以预定加载力值加载。为了保持此加载,第二侧边缘区域(11.2,12.2,13.2,14.2,15.2,15.3)与支撑结构(5,35,45)固定连接,其中通过保持所述加载力,支撑结构(5)的刚度增加并且在自动扶梯或自动行人道的运转中的噪音输出降低。
【专利说明】具有底板的自动扶梯或自动行人道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总体涉及具有底板的自动扶梯或自动行人道。本发明具体地涉及将底板紧固至自动扶梯或自动行人道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自动扶梯或自动行人道具有被称为支撑结构的支撑用结构。此支撑结构通常是在制造商处作为整体装置或者被划分为支撑结构模块制造的框架构造。支撑结构或支撑结构模块或其框架模块安装在建筑物中,其中支撑结构例如连接建筑物的两层。自动扶梯或自动行人道的可移动部件布置在此支撑结构中,例如梯级带或板带、转向轴、具有传动装置的驱动轴和驱动电机、其控制装置、监控系统、安全系统以及更多同类部件。此外,静止部件诸如例如栏板、梳齿板、支承点、引导轨或导轨也与支撑结构固定连接。
[0003]US4175653描述了 一种自动扶梯,其包括由梁形成的支撑结构。底板被焊接至支撑结构的底弦杆。此底板的焊缝被成圈形成以出现由底板和底弦杆形成的不透油的沟槽。底板对于支撑结构的刚度具有重大的贡献,特别是增加了扭转刚度。在自动扶梯或自动行人道的给定大面积底板的情况下,底板必须具有3毫米至5毫米的壁厚,以使得这不会由于运转引起的振动而开始震动并且如振动膜一样产生令人不悦的噪声。此外,焊缝应该成圈以使得底板不会下垂。具有焊接底板的支撑结构因而沉重并且其制造是昂贵的。而且,源于高运输重量也引起高运输成本。

【发明内容】

[0004]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自动扶梯或自动行人道,该自动扶梯或自动行人道的具有底板的支撑结构能够更加经济地制造并且该自动扶梯或自动行人道的声音阻尼特性与相同尺寸的传统方式制造的支撑结构的声音阻尼特性相同或者更好。
[0005]此目的通过一种自动扶梯或自动行人道实现,该自动扶梯或自动行人道包括支撑结构和底板,所述底板的面积范围以侧边缘区域为界。所述底板的第一侧边缘区域与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此外,所述底板在第一侧边缘区域和与第一侧边缘区域相对的第二侧边缘区域之间以预定加载力值被加载。为了保持此加载,第二侧边缘区域也与支撑结构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加载力的保持,支撑结构的刚度增加并且在自动扶梯或自动行人道的运转中噪音输出降低。
[0006]关于“固定连接”,在本发明的意义下被理解为适用于随着时间的过去几乎完全保持底板的加载的所有连接。因此,在加载下和室温下在固定连接内没有侧边缘区域相对于支撑结构的连续移位发生。在支撑结构的底弦杆的被加载的横截面中,加载导致材料的压缩载荷,并且在底板的横截面中,加载导致材料的拉伸载荷,拉伸载荷低于弹性极限。通过对底板加载,额外地取得此支撑结构超出设有底板的传统方式制造的支撑结构的刚性的刚性。
[0007]底板的第一和第二侧边缘区域可以通过摩擦连接、金属连续性或者形状配合连接与支撑结构固定连接。熔焊连接和钎焊连接适合作为通过金属连接性的固定连接。夹持条和螺纹连接适合作为通过摩擦连接的固定连接。铆钉、刺透连接、穿透接合、卡钉连接以及与销连接结合的螺纹连接适合作为通过形状配合连接的固定连接。
[0008]第一和第二侧边缘区域至支撑结构的纯胶粘(没有额外的形状配合或者摩擦连接装置)不适用于作为本发明意义下的固定连接。由于在载荷作用下聚合物材料流动或蠕变,因此在纯胶粘的情况下底板的加载力会非常快地消失。加载力的这种损耗可能导致支撑结构的长度方向上的刚性以及支撑结构抗扭刚度的降低,并且,伴随这种降低,导致可视觉察觉到的底板的扭曲(波和谷)。此外,未受应力的底板与加载后的底板相比开始以更小的频率振动。正是自动行人道和自动扶梯以梯级带或板带的低速运转的典型模态导致低频的振动频谱,例如,4赫兹至15赫兹。这种振动频谱可以在未受应力的底板谐振频率的区域内并且因而导致运转中令人不悦的噪声输出。
[0009]由于仅底板的两个侧边缘区域与支撑结构固定连接,与环绕底板的焊缝相比实质上减少了制造成本。例如,在底板以四个侧边缘区域为界的情况下,第一侧边缘区域和第二侧边缘区域与支撑结构固定连接,而第三侧边缘区域和第四侧边缘区域没有与支撑结构固定连接。
[0010]可以在底板的至少一个侧边缘区域和支撑结构之间至少在一部分中布置振动阻尼中间层。经加载的底板的侧边缘区域至少在一部分中布置的振动阻尼中间层防止由于中低频率范围中的振动弓I起的噪音的输出。在缺少振动阻尼中间层的情况下,中频振动可导致没有被固定连接的其余侧壁区域瞬间局部抬离支撑结构并且在撞击支撑结构的底弦杆的情况下产生噪音。
[0011]所述支撑结构可以被划分成支撑结构模块,其中这些支撑结构模块中的每一个包括底板。每个底板的第一侧边缘区域和与每个底板的第一侧边缘区域相对的第二侧边缘区域与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每个支撑结构模块的底板在第一侧边缘区域和第二侧边缘区域之间被加载。
[0012]正如在整体支撑结构的情况下一样,同样在单个支撑结构模块的情况下,在余下的侧边缘区域和支撑结构模块之间至少在一部分中可以布置振动阻尼中间层。
[0013]如果支撑结构或支撑结构模块包括通过横向撑杆连接在一起的两个侧部分,那么振动阻尼中间层可以布置在侧部分的底弦杆处以及连接底弦杆的横向撑杆处。横向撑杆可以是例如横梁、横桥、横向板、横向肘板、横向部分以及更多同类部件。
[0014]振动阻尼中间层可以是例如聚合物材料带或聚合物材料粘合剂带。此外,至少在一部分涂敷的粘合剂可以被用作振动阻尼中间层。只要粘合剂是被涂敷成围绕整个侧边缘区域的耐油粘合剂密封剂,不透油或不透液和防尘沟槽可以由底板和支撑结构或支撑结构模块的部件或部分形成。在硅烷改性聚合物的基础上的浆状或液态单成分粘合剂/密封剂特别合适,粘合剂/密封剂通过空气水分交联以形成弹性制品。例如,这些用在车身或者车辆结构、托架结构和容器结构以及金属和设备结构中。
[0015]在自动扶梯或自动行人道的运转位置中,支撑结构的底弦杆受拉力作用,而上带保持压力。通过底板的加载,底带被释放,因为加载力在底弦杆上产生压力。在较小程度上,顶弦杆也释放载荷,因为夹持在顶弦杆上产生拉力。在材料的给定允许弹性极限的情况下,底板的横截面必须有合适的尺寸,从而能够不仅保持加载力还在支撑结构的底弦杆中保持将由支撑结构承受的有用载荷以及由自身质量引起的拉力的一部分。为了能够采用尽可能薄并且因而轻的底板,在材料性能方面,支撑结构的材料优选地区别于底板的材料,其中底板优选地具有比支撑结构的材料更高的弹性极限。这使得能够使用厚度为0.5毫米至2.5毫米的底板。底板优选地具有0.8毫米至1.0毫米的厚度。试验表明这种厚度的底板可以被夹持,即便在支撑结构或支撑结构模块的钝角的角部也没有问题。
[0016]显然地至少两个底板可以布置在支撑结构或支撑结构模块的长度方向上。那么在两个底板之间存在对接接头。为了底板可以在对接接头的区域中与支撑结构或支撑结构模块固定连接或者对接接头可以被密封,该对接接头优选地布置在横向撑杆的区域中。
[0017]底板优选地在支撑结构或支撑结构模块的长度方向上被加载。这样的好处在于支撑结构的底弦杆和上弦杆可以释放载荷,正如上面所描述的。
[0018]为了使得支撑结构的部件不因底板的加载力而变形,支撑结构或支撑结构模块可以设有用于保持此加载的加强装置。这种加强装置可以是加强肋、加强板、加强截面或者加强撑杆,它们与支撑结构或支撑结构模块固定连接并且被留在该处。然而,具体地,支撑结构模块还可以具有临时加强装置,所述临时加强装置仅在制造过程期间与支撑结构模块连接并且可以在支撑结构的装配后被移除。
[0019]底板在其面积范围内可以具有任何期望形状。此外,第一侧边缘区域和第二侧边缘区域不必彼此平行布置。然而,为了制造工程的原因,底板优选被形成为方形或者矩形。
[0020]用以侧边缘区域为界的底板覆盖自动扶梯或自动行人道的支撑结构或支撑结构模块的方法极其经济,可以以简单方式实现用以侧边缘区域为界的底板覆盖自动扶梯或自动行人道的支撑结构或支撑结构模块的方法,并且该方法仅包含少数方法步骤。
[0021]所述方法包括实现该方法的如下步骤:
[0022]将底板的第一侧边缘区域与支撑结构或支撑结构模块固定连接,
[0023]将底板的与第一侧边缘区域相对的第二侧边缘区域夹持在夹持装置中,所述夹持装置相对于支撑结构或支撑结构模块被支撑,
[0024]通过夹持装置夹持底板,以及
[0025]将经加载的底板的第二侧边缘区域与支撑结构或支撑结构模块固定连接。
[0026]在底板和支撑结构或支撑结构模块之间至少在一部分中可以布置振动阻尼中间层。这可以在将第一侧边缘区域与支撑结构或支撑结构模块连接之前布置。显然振动阻尼中间层也可以在将第一侧边缘区域与支撑结构或支撑结构模块连接之后布置。
[0027]为了能够更加方便地覆盖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或支撑结构模块通常被运至制造位置以使得将要被覆盖的表面朝上。在操作位置中,由底板覆盖的表面朝下。
[0028]可以由夹持装置执行对底板的所述加载,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液压单元、压缩空气连接部和至少一个液压缸或气压缸。加载力可以通过液压缸中的油压或气压缸里的气压容易地设定和控制。
[0029]而且,加载还可以由具有至少一个丝杠的夹持装置进行。也可以是丝杠和液压缸或气压缸的结合,其中气压或液压缸被用以施加夹持力而丝杠用以固定夹持状态直至第二侧边缘区域与支撑结构固定连接。随后可以移除夹持装置。
[0030]在对支撑结构的试验中,能够确定前面所述的厚度为0.5毫米至2.5毫米而宽度为1.5米的底板可以用IOkN至140kN的加载力加载并且可以获得优良的平面度。相应的试验也在宽度为0.9米、1.1米、1.3米、1.7米、1.9米和2.1米的支撑结构上成功地进行。不锈钢例如1.4301 (X5CrNi 18-10)的底板取得特别良好的结果,其以1.5米宽度以及0.8毫米厚度在35kN至55kN之间被加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以下参考附图并且通过实例的方式更加详细地说明具有至少一个底板的自动扶梯或自动行人道的支撑结构,在附图中:
[0032]图1显示具有支撑结构的自动扶梯的示意图,其中布置有导轨和循环梯级带;
[0033]图2显示具有夹持装置和多个底板的图1的支撑结构的侧视图;
[0034]图3显示具有底板的支撑结构模块的三维图,该底板的第一侧边缘区域与支撑结构模块由通过点焊连接的材料固定连接而该底板的第二侧边缘区域示为被部分卷起以显示布置在支撑结构模块上的振动阻尼中间层;
[0035]图4显示第一侧边缘区域与支撑结构通过铆接的固定连接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侧视图;
[0036]图5显示第一侧边缘区域与支撑结构通过夹持带的固定连接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侧视图;和
[0037]图6显示图2的夹持装置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图1显示一种具有承载扶手2.1的栏板2的自动扶梯I。此外,自动扶梯I包括支撑结构5,该支撑结构5承载栏板2。栏板2具有基板3,在基板3之间设置侧向引导的梯级4,侧向引导梯级4布置成循环的。自动扶梯I连接第一楼层El与第二楼层E2。梯级4的导棍4.1在导轨6.3,6.4或引导轨6.1,6.2上行进,导轨6.3,6.4或引导轨6.1,6.2通过例如螺纹连接、焊接连接、按压连接、铆钉连接或穿透连接(紧钳固定)与自动扶梯I的支撑结构5连接。虽然图1显示了具有梯级4的自动扶梯1,但是明显的是本发明还适用于具有板带的自动行人道。
[0039]图2显示图1的支撑结构5的侧视图,支撑结构5具有夹持装置20和多个底板11,12,13,14,15。支撑结构5被划分成第一支撑结构模块5.1,第二支撑结构模块5.2和第三支撑结构模块5.3。这种划分在自动扶梯和自动行人道的支撑结构5跨越相当大的距离的情况下是特别有利的,因为这些可以被更加容易地从制造商的制造厂运送到安装地。此外,现有建筑物中有限的安装条件也要求划分。支撑结构5显然还可以被整体地或者一体地构造并且仅设有连续的一个底板或者部分地设有若干底板。所示的将支撑结构5细长成多个支撑结构模块5.1,5.2,5.3仅是示例形式的;分离点6,7还可以布置在支撑结构5的其它位置处。这些支撑结构模块5.1,5.2,5.3中的每一个设有底板11,12,13,14,15或者,基于底板11,12,13,14,15的板厚和加载在一定程度上被底板覆盖。
[0040]底板11,12,13,14,15被示为从支撑结构模块5.1,5.2,5.3抬起以显示其划分。用箭头表示的位置为底板11,12,13,14,15的各自的第一侧边缘区域11.1,12.1,13.1,14.1,
15.1和第二侧区域11.2,12.2,13.2,14.2,15.2,15.3,它们与相关的支撑结构模块5.1,
5.2,5.3固定连接。[0041]第一支撑结构模块5.1具有倾斜的第一区域5.8,第二支撑结构模块5.2与倾斜的第一区域5.8连接。通过所述倾斜的第一区域5.8,底板11被夹持在边缘5.7上。综合试验表明这是可行的且没有问题。而且,在第一支撑结构模块5.1处还布置有夹持装置20,该夹持装置20在第二侧边缘区域11.2与第一支撑结构模块5.1例如通过点焊或者纵向焊接或纵向焊缝的固定连接之后被移除。底板11的用虚线表示的板突出部11.9在给定情况下也被移除或者切除。取决于夹持装置20的相应的设计,这种板突出部11.9可能是必要的,,从而连接第二侧边缘区域11.2和夹持装置20。结合图6描述夹持装置20的构造和功能,图6显示了夹持装置20的A向视图。
[0042]与第一支撑结构模块5.1相同,第三支撑结构模块5.3具有倾斜的第二区域5.9。然而,由于这个第二区域5.9延伸以与第一区域5.8互补并且因而具有钝角角部,第三支撑结构5.3优选地设有两个底板13,14。
[0043]作为这两个底板13,14的替换例,也可以布置仅一个底板15,如点划线所示。在此底板15与第三支撑结构模块5.3连接之前,其应该被根据支撑结构5.3的将要被覆盖的表面以及其钝角角部被相应地预先成形或者折弯,其中由此产生的底板15的折弯点将底板15分成两个分支15.8,15.9。折弯位置用作针对底板15的这两个分支15.8,15.9的第一侧边缘区域15.1,因为这首先与支撑结构5.3固定连接。这两个分支15.8,15.9中的每一个具有第二侧边缘区域15.2,15.3。这些可以与夹持装置20连接,以同时地或者接连地施加加载力。如果在给定情况下这两个分支15.8,15.9中的一个非常短,那么也可以省略这个短的分支的加载。
[0044]图3显示具有底板12的图2的第二支撑结构模块5.2的三维视图,底板12的第一侧边缘区域12.1与支撑结构模块5.2通过点焊26以金属连续性固定连接。支撑结构5.2具有两个框架形状的侧部分5.4,5.5,这两个侧部分5.4,5.5通过横向撑杆5.6连接在一起。支撑结构模块5.2示为处于其制造位置,因此,底板12位于支撑结构模块5.2的顶部。仅出于示意的目的,底板12的第二侧边缘区域12.2被部分地卷起以显示布置在支撑结构模块5.2和底板12之间的振动阻尼中间层28。
[0045]这可以是例如基于硅烷改性聚合物的粘合剂/密封剂,在底板12被置于支撑结构模块5.2上且两个侧边缘区域12.1,12.2与支撑结构模块5.2固定连接之前,该粘合剂/密封剂如图所示被连续地涂敷至侧部分5.4,5.5的底弦杆5.35,5.36和横向撑杆5.6。在此情况下,支撑结构模块5.2的焊接第一和第二侧边缘区域12.1,12.2的位置应该是尽可能没有粘合剂/密封剂或不能焊接部分。
[0046]这些粘合剂通常应该具有特定层厚从而产生振动阻尼性能。为了获得特定层厚,间隔件29可以附加地被布置在底板12和支撑结构模块5.2之间。这些间隔件优选地由聚合物材料构成,其类似地具有振动阻尼性能。
[0047]聚合物材料的双面粘合带,例如弹性材料带,显然也可以取代粘合剂/密封剂用作振动阻尼中间层28,其中在这种弹性材料带具有足够的耐压性的情况下,不需要间隔件29。
[0048]仅以示例的方式将振动阻尼中间层28的布置显示在第二支撑结构模块5.2处。图2中所示的第一和第三支撑结构模块5.1,5.3或者整体或一件式支撑结构5显然也可以以相同的方式设有振动阻尼中间层28。[0049]正如上面已经进一步提到的,底板可以通过不同连接装置与支撑结构固定连接。代替图3中的点焊,图4显示了固定连接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侧视图。底板31的第一侧边缘区域31.1通过一排铆钉36与支撑结构31连接。射钉枪的钉、空心铆钉或者拉剪铆钉也可以代替铆钉36被使用。如果第二侧边缘区域(未图示)也要通过铆钉36与支撑结构35连接,那么必须确保铆钉36的钉杆直径与它们被插入的孔尽可能无间隙地配合,因为不然的话,在移除夹持装置后,仅有小的或者没有加载力留下。在给定情况下,铆钉36也可以用配合销补充以使得在加载力的方向上的形状配合连接通过配合销实现并且垂直于加载力的形状配合连接通过铆钉实现。螺钉,优选地配合螺钉显然也可以代替铆钉36使用。还能够容易地看到的是振动阻尼中间层38布置在底板31和支撑结构35之间。
[0050]底板31的加载由支撑结构35的弦杆35.35和横向撑杆32承受。如图4中所示,通过肋34和加强横撑33,必然可以在适当位置处加强支撑结构35的弦杆35.35和横向撑杆32。作为加强装置使用的,不仅可以是肋34和加强横撑33,也可以是撑杆、支撑件等。单个部件诸如例如保持拉力和/或弯矩的横向撑杆32的尺寸也可以更大。取决于横向撑杆32的相应的设计,如果支撑结构35的覆盖通过底板31实现,那么可以移除加强横撑33。然而,仅用作临时加强装置的加强横撑33也是夹持装置(未图示)的一部分。
[0051]图5中显示的是固定连接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侧视图。底板41的第一侧边缘区域41.1通过夹持带43与支撑结构45固定连接。夹持带43通过螺钉46与基座44固定地螺纹连接。第一侧区域41.1被夹持在基座和夹持带之间的适当位置并且通过摩擦力形成固定连接。此外,第一侧区域41.1具有两重曲柄状的弯曲。通过凭借夹持带43的摩擦力方式的固定连接与凭借曲柄状弯曲的机械强制连接的结合,可以比单用夹持带43的夹持力可能承受的对支撑结构45的加载力承受实质上更高的对支撑结构45的加载力。
[0052]基部44凭借例如焊缝与支撑结构45固定连接并且,通过垂直偏移量S,附加地用作间隔件,以使得振动阻尼中间层48具有预定层厚。振动阻尼中间层48布置在底板41和下弦杆45.35以及支撑结构45的横向撑杆42之间,而不是在基座44和底板41之间。
[0053]图6显示了图2的夹持装置20的A向视图。此外,显示了将要被夹持的具有板突出部11.9的底板11。夹持装置20包括基架20.1,夹持梁20.2在基架20.1处被线性或直线引导。两个液压缸20.4和两个丝杠20.3布置在夹持梁20.2和基架20.1之间。夹持梁
20.2具有螺纹孔20.5,板突出部11.9通过螺钉在螺纹孔20.5处被紧固。基架20.1与支撑结构(未图示)可拆卸地连接。液压缸20.4由液压单元(未图示)供给。
[0054]一旦底板11的第一侧边缘区域(未图示)与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基架20.1被安装到支撑结构上并且第二侧边缘区域11.2的板突出部11.9与夹持梁20.2连接,通过使夹持梁20.2相对于基架20.1位移可以对底板11加载。该加载的施加通过液压缸20.4进行,其中在例如压力计的帮助下可以读出夹持力。一旦达到预定加载力,夹持丝杠20.3被调节以相对于基架20.1将夹持梁20.2固定在适当位置。随后通过例如点焊或者纵向焊接或纵向焊缝将第二侧边缘区域11.2与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此时可以释放丝杠20.3,液压缸20.4释放压力并且板突出部11.9与夹持梁20.2分离。在移除夹持装置20后,板突出部11.9可以被从底板11切除并且抛弃。
[0055]虽然已经通过展示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明显地,例如通过将各个实施例的特征彼此结合和/或与替换后的实施例的各个功能单元结合,可以根据本发明的知识创造出无数其它的实施例变形形式。例如,底板的第一侧边缘区域可以被铆接至支撑结构而第二侧边缘区域被焊接至支撑结构。
[0056]而且,在整个说明书中仅提及底板,其中特征“板”通常用于金属材料的板。然而,明显地是各种板可以被用作底板只要能够保持加载力。这种板例如可以是纤维增强聚合物材料板、复合板、涂层板以及金属片材、具有嵌入金属抗拉载体的聚合物材料板等等。因此,相应设计的有上面所述板的支撑结构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扶梯(I)或自动行人道,包括支撑结构(535,45)和底板(11,12,13,14,15),所述底板(11,12,13,14,15)的面积范围以侧边缘区域(11.1,12.1,13.1,14.1,15.1,11.2,12.2,13.2,14.2,15.2,15.3)为界,其中所述底板(11,12,13,14,15)的第一侧边缘区域(11.1,12.1,13.1,14.1,15.1)与支撑结构(5,35,45)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12,13,14,15)在第一侧边缘区域(11.1,12.1,13.1,14.1,15.1)和与第一侧边缘区域(11.1,12.1,13.1,14.1,15.1)相对的第二侧边缘区域(11.2,12.2,13.2,14.2,15.2,15.3)之间以预定加载力值被加载,并且为了保持此加载,第二侧边缘区域(11.2,12.2,13.2,14.2,15.2,15.3)与支撑结构(5,35,45)固定连接,其中通过保持所述加载力,支撑结构(5,35,45)的刚度增加并且在自动扶梯(I)或自动行人道的运转中的噪音输出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扶梯(I)或自动行人道,其中,所述底板(11,12,13,14,15)以四个侧边缘区域(11.1,12.1,13.1,14.1,15.1.11.2,12.2,13.2,14.2,15.2,15.3)为界并且第三侧边缘区域和第四侧边缘区域没有与支撑结构(5,35,4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扶梯(I)或自动行人道,其中,所述支撑结构(5,35,45)被划分成支撑结构模块(5.1,5.2,5.3),并且这些支撑结构模块(5.1,5.2,5.3)中的每一个包括底板(11,12,13,14,15),每个底板(11,12,13,14,15)的第一侧边缘区域(11.1,12.1, 13.1,14.1,15.1)和与每个底板(11,12,13,14,15)的第一侧边缘区域(11.1,12.1,13.1,14.1,15.1)相对的第二侧边缘区域(11.2,12.2,13.2,14.2,15.2,15.3)与它们的支撑结构模块(5.1,5.2,5.3)固定连接,其中,每个支撑结构模块(5.1,5.2,5.3)的底板(11,12,13,14,15)在第一侧边缘区域(11.1,12.1,13.1,14.1,15.1)和第二侧边缘区域(11.2,12.2,13.2,14.2,15.2,15.3)之间以预定加载力值加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扶梯(I)或自动行人道,其中,在至少一个侧边缘区域(11.1,12.1,13.1,14.1,15.1,11.2,12.2,13.2,14.2,15.2,15.3)和支撑结构(5,35,45)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中布置振动阻尼中间层(28,38,4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扶梯(I)或自动行人道,其中,支撑结构(5,35,45)或支撑结构模块(5.1,5.2,5.3)包括两个侧部分(5.4,5.5),所述两个侧部分(5.4,5.5)通过横向撑杆(5.6)连接在一起,并且振动阻尼中间层(28,38,48)布置在侧部分(5.4,5.5)的底弦杆(5.35,35.35,45.35)处以及连接底弦杆(5.35,35.35,45.35)的横向撑杆(5.6)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自动扶梯(I)或自动行人道,其中,振动阻尼中间层(28,38,48)是聚合物材料带或聚合物材料粘合剂带。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扶梯(I)或自动行人道,其中,振动阻尼中间层(28,38,48)是围绕整个侧边缘区域涂敷的耐油粘合剂/密封剂,使得由底板(11,12,13,14,15)和支撑结构(5,35,45)或支撑结构模块(5.1,5.2,5.3)的部分所形成的沟槽是不透液的、防尘的或不透油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扶梯(I)或自动行人道,其中,底板(11,12,13,14,15)具有0.5毫米至2.5毫米,优选0.8毫米至1.0毫米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扶梯(I)或自动行人道,其中,至少两个底板(11,12,13,14,15)布置在支撑结构(5,35,45)或支撑结构模块(5.1,5.2,5.3)的长度上,其中在两个底板(11,12,13,14,15)之间存在对接接头并且该对接接头布置在横向撑杆(5.6)的区域中。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扶梯(I)或自动行人道,其中,底板(11,12,13,14,15)在支撑结构(5,35,45)或支撑结构模块(5.1,5.2,5.3)的长度方向上被加载。
11.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扶梯(I)或自动行人道,其中,支撑结构(5,35,45)或支撑结构模块(5.1,5.2,5.3)设有用于保持此加载的加强装置(33,34)。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扶梯(I)或自动行人道,其中,底板(11,12,13,14,15)为方形或者矩形构造。
13.一种用以侧边缘区域(11.1,1.2.1,13.1,14.1,15.1,11.2,12.2,13.2,14.2,15.2,15.3)为界的底板(11,12,13,14,15)覆盖自动扶梯(I)或自动行人道的支撑结构(5,35,45)或支撑结构模块(5.1,5.2,5.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底板(11,12,13,14,15)的第一侧边缘区域(11.1,12.1,13.1,14.1,15.1)与支撑结构(5,35,45)或支撑结构模块(5.1,5.2,5.3)固定连接, 将与底板(11,12,13,14,15)的第一侧边缘区域(11.1,12.1,13.1,14.1,15.1)相对的第二侧边缘区域(11.2,12.2,13.2,14.2,15.2,15.3)夹持在夹持装置(20)中的适当位置,所述夹持装置(20)相对于支撑结构(5,35,45)或支撑结构模块(5.1,5.2,5.3)被支撑, 通过夹持装置(20)以预定加载力值对底板(11,12,13,14,15)进行加载,以及 将经加载的底板(11,12,13,14,15)的第二侧边缘区域(11.2,12.2,13.2,14.2,15.2,15.3)与支撑结构(5,35,45)或支撑结构模块(5.1,5.2,5.3)固定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底板(11,12,13,14,15)和支撑结构(5,35,45)或支撑结构模块(5.1,5.2,5.3)之间至少在一部分中布置振动阻尼中间层(28,38,48)。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由夹持装置(20)执行所述加载,所述夹持装置(20)包括至少一个丝杠(20.3)和/或至少一个液压单元或压缩空气连接部以及至少一个液压缸(20.4)或气压缸。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底板(11,12,13,14,15)由IOkN至140kN、优选地35kN至55kN的预定加载力加载。
【文档编号】B66B23/00GK103917476SQ201280041932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0日
【发明者】盖尔德·海内曼, 米夏埃尔·马泰瑟, 斯蒂芬·豪尔, 沃尔夫冈·克莱因, 沃尔夫冈·奈斯梅拉克 申请人: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