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监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9578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交通监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监测装置。交通监测装置具有壳体(1),其具有多个纵向轮廓(2、3、4、5),这些轮廓平行于垂直轴线(H)对齐、围绕垂直轴线(H)圆周地布置且封闭壳体内部空腔(18),其中,至少一个纵向轮廓(2、3、4、5)具有形成外表面(8)的外壁(6)和形成面对壳体内部空腔(18)的内表面(9)的内壁(7)。
【专利说明】
交通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壳体的交通监测装置,壳体中容纳有用于交通监测的所需电子装置,例如用于确定车速的装置和照相机。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固定和移动的交通监测装置是已知的,其具有箱型壳体。这通常具有框架,其上安装有金属薄板,使得壳体内部空腔由金属薄板封闭。在其它变形中,可使用多个金属薄板构件,它们彼此焊接或也被部分弯曲。然而,这些构造存在缺点,关于它们的制造和组装是缓慢复杂的。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通监测装置,具有简单结构的壳体。
[0004]该目的通过如下的一种交通监测装置实现,该交通监测装置具有壳体,其中壳体具有多个纵向轮廓,这些纵向轮廓平行于垂直轴线对齐,它们围绕垂直轴线圆周地布置且封闭壳体内部空腔,其中,至少一个纵向轮廓具有形成外表面的外壁和形成内表面的内壁。
[0005]至少一个纵向轮廓的结构使得,外表面和内表面可由纵向轮廓的不同构件形成,即由外壁和内壁形成,这样的纵向轮廓具有这样的优点,外表面可独立于内表面的功能需求而形成。需要的电子装置可被安装在内表面上。在这一情形中,为确保装置简单组装,内表面的特定形状和顺应变化是需要的。然而,需要的是,独立于这一功能需求来形成外表面。这是通过外壁不形成内表面而实现的,并因而外壁可被自由设计。进一步的优点是,在这一双壁结构中,实现了纵向轮廓稳定性的增加,使得实现了并不需要框架结构的自支撑结构。还通过独立纵向轮廓彼此组装的方式,可以实现所需的稳定性。进一步有利的方面是,在太阳辐射期间,辐射射到外壁而仅有外壁直接收热。由于内壁,这一辐射热并不直接传输至壳体内部。此外,分离的外壁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抵抗故意损坏提供了特别准备,其中,早已准备的外壁引起这样的事实,在外壁的损坏期间,壳体的内侧仍然被保护。
[0006]有利地,壳体的所有纵向轮廓关于它们的截面外形是相同的。因此,用于制造壳体的部件的多样化被显著地减少了。独立且相同纵向轮廓仍然可被依次加工,来适应不同功能,类似例如,用于照相机和传感器或冷却通道的开口。
[0007]为了简单组装电子装置,至少一个纵向轮廓的内壁的内表面具有面对壳体内部空腔的平坦表面。在这一平坦表面上,常用的电子装置,类似例如,照相机、计算机单元或类似的,可以简单的方式安装。通常,整个内表面可被形成为平坦表面。
[0008]至少一个纵向轮廓可被形成为中空轮廓。因此,实现了非常稳定的基本形状,其在直接太阳辐射期间提供了额外的热力方面的优点。有利地,纵向轮廓可以是挤出模制的或挤压的,使得其提供了纵向轮廓的特别有利的制造。
[0009]至少一个纵向轮廓可具有至少一个用于输送冷却媒介、优选地是空气的冷却通道。冷却通道优选地直接形成在内壁和外壁之间,其中内壁和外壁限制了冷却通道。在这一情形中,纵向轮廓设计为中空轮廓是特别有利的,使得不需提供更多的分离壁来形成冷却通道。
[0010]两个冷却通道可形成在外壁和内壁之间,其中两个冷却通道通过隔离壁而彼此分离。在一种情形中,隔离壁优选地具有扩大了表面的结构,类似例如格栅,其增强了两个冷却通道之间的热交换。隔离壁可以是纵向轮廓的集成部件或可形成为独立部件,其被插入外壁和内壁之间的纵向轮廓中且密封地连接至纵向轮廓。
[0011]纵向轮廓优选地可拆卸地彼此连接,来确保现场的简单组装和拆卸。优选地,纵向轮廓的外表面设置成在圆周方向中一起形成了壳体的封闭外表面,其中,纵向轮廓的单个的外表面具有彼此间的连续过渡,也就是,没有显著边缘或边角的相容。
[0012]壳体被设置成被保护以抵抗外部微粒、灰尘和/或液体、特别是水的进入,来实现例如依照DIN EN 60529的保护。为此,壳体相对外界被完全封装或密封。因此,独立需要的电子装置并不需它们自身被封装且不需它们自身具有依照DIN EN 60529的保护。
[0013]为了实现这样,密封件可被布置在单个的纵向轮廓之间。在这一情形中,纵向轮廓具有平行于垂直轴线延伸的外边缘。每一对相邻的所述纵向轮廓以所述边缘彼此邻接,其中密封件设置在两个相邻纵向轮廓的纵向边缘之间,来相对外界密封壳体内部空腔。
[0014]为了确保壳体内部空腔的可到达性,其中一个纵向轮廓可通过铰链被连接至相邻一个纵向轮廓。因此,整个纵向轮廓用作如同一个门。
[0015]壳体的壳体内部空腔用作容纳用于交通监测的电子装置。在这一情形中,至少一个纵向轮廓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用于交通监测的照相机、LIDAR系统、传感器或照明单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下面,使用附图详细描述优选实施方式。
[0017]图1是交通监测装置的正视图,
[0018]图2是图1的交通监测装置的后视图,
[0019]图3是图1的交通装置沿着图5中的剖面线II1-1II的纵向截面图,
[0020]图4是图1的交通装置沿着图5中的剖面线IV-1V的纵向截面图,以及
[0021]图5是图1的交通装置沿着图1中的剖面线V-V的纵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图1至5以不同视图示出了的同一交通监测装置,且在下文中一起描述。
[0023]交通监测装置具有壳体1,其实质上由四个纵向轮廓(纵向轮廓构件)2、3、4、5构成。纵向轮廓2、3、4、5平行于壳体I的垂直轴线H布置,且围绕垂直轴线H布置,使得当在截面中看时可获得了封闭的壳体1,该壳体I形成了壳体内部空腔18。所有纵向轮廓2、3、4、5的截面轮廓是相同的,其中在下文中,具有附图标记5的纵向轮廓被作为全部纵向轮廓2、3、4、5的示例进行描述。纵向轮廓5形成为中空轮廓且具有外壁6和内壁7。原则上,纵向轮廓5并不必须形成为中空轮廓,只要其具有内壁和外壁。外壁6具有向外面对的外表面8,且内壁7具有向内面对的内表面9。四个纵向轮廓2、3、4、5的所有外壁8 一起形成了壳体I的外表面,轮廓2、3、4、5的所述内表面9 一起形成了壳体内部空腔18的内表面。纵向轮廓5的截面轮廓(图5)具有圆形的部分扇形的形式,其中,外壁6沿着圆的圆弧延伸而内壁7沿着弦延伸,其中,外壁6对中于垂直轴线H布置。因此,纵向轮廓2、3、4、5的全部外壁6形成了共用外壁或形成了壳体I的外表面,当在截面中看时其是圆形的。通常,夕卜壁6可具有任何形状。然而,圆形的形状具有这样的优点,当在截面中看时,所述纵向轮廓2、3、4、5可具有相同轮廓。
[0024]内壁7沿着弦延伸且形成为平坦的,使得内表面9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平坦表面的形状。因此,实现了具有方形截面的壳体内部空腔18。外壁6和内壁7在两个纵向边缘10、11彼此邻接。两个相邻纵向轮廓2、3、4、5分别地通过它们的纵向边缘10、11彼此邻接,其中,密封条形式的密封件12设置在两个相邻纵向边缘或彼此邻接的纵向边缘之间。因此,纵向轮廓2、3、4、5相对彼此密封,且相对外界密封壳体内部空腔18。
[0025]由于壳体内部空腔18的方形截面,任何部件可被附连在内壁7上。提供连接角14用于彼此连接相邻的独立纵向轮廓2、3、4、5。接合槽15平行于垂直轴线H形成在内壁7中,该接合槽形成底切或设置为楔形榫头导件的形状。具有内螺纹的螺纹件(未示出)可被推入这些槽中,使得螺钉可通过连接角14的孔而被螺纹连接到螺纹件中,从而将连接角14连接至纵向轮廓2、3、4、5,并因而横过这些角彼此连接两个相邻纵向轮廓2、3、4、5。接合槽15可进一步用作将用于交通监测装置的电子装置附连至内壁7。此外,铰链16被附连在一个纵向轮廓处,也就是具有附图标记5的纵向轮廓,在一个接合槽15处,其进一步安装在相邻纵向轮廓2上,使得具有附图标记5的整个纵向轮廓用作一门。为此,门手柄17布置在外壁6中。
[0026]此外,纵向轮廓2、3、4、5用于冷却壳体内部空腔18。为此,上述的还用作门的纵向轮廓5形成为中空轮廓,并因而在外壁6和内壁7之间形成冷却通道13,冷却媒介(在这一情形中是空气)可被输送通过其中。具有附图标记2和4的纵向轮廓邻接具有附图标记5的纵向轮廓,正如已经说过的,这两个纵向轮廓形成为与纵向轮廓5相同。然而,这些纵向轮廓2、4被分隔成外冷却通道19和内冷却通道20。为此,隔离壁21插入纵向轮廓2、4的内部且以平行于各纵向轮廓2、4的纵向边缘的密封方式连接。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隔离壁21连接在纵向轮廓2、4形成接合槽15的那些壁部的后侧。因此,外冷却通道19形成在隔离壁21和外壁6之间。内冷却通道20形成在隔离壁21和内壁7之间。周围空气内输送至外冷却通道10中,正如在下文中更详细描述的。空气从壳体内部空腔18流入内冷却通道20,其中外冷却通道19和内冷却通道20的两个冷却系统相对彼此被密封。为了改善两个冷却系统19、20之间的热交换,隔离壁具有外冷却通道19中的外格栅或散热片22和内冷却通道20中的内格栅或散热片23,通过该方式,隔离壁21的表面被扩大,从而增强两个冷却通道19、20之间的热传递。
[0027]具有附图标记3的前纵向轮廓设有有开口,用于照相机、LIDAR系统(通过使用激光的“光检测和搜索”系统)或进一步的传感器。为此,开口 24设置在内壁7上且开口 25提供在外壁6上,其中设置了具有透明窗格26、27的透明部件28。透明部件28以密封方式被插入开口 24、25中。
[0028]通过纵向轮廓2、3、4、5彼此密封连接和透明部件28的密封插入的方式,保护壳体内部空腔18以免外部微粒、灰尘和/或液体的进入,使得容纳在壳体内部空腔18中的电子部件不需要它们自身的封装。
[0029]壳体11在顶部通过盖子29且在底部通过基底30封闭。
[0030]在图3和4中,冷却回路是可见的。图3以纵向截面图示出了内和外冷却通道19、20。两个纵向轮廓2、4的外冷却通道19在纵向轮廓2、4的上端连接至盖子29中的空气入口开口。内冷却通道20在上端通过盖子29封闭。在纵向轮廓2、4的下端可看到,前部隔离壁21终止在纵向轮廓2、4的下端之前而内冷却通道向下封闭。外冷却通道19进一步向下延伸,其中,在这一区域中,分别在轮廓2、4的内壁7中设置风机31。通过风机31,空气通过入口开口 32被吸入,沿着外冷却通道19垂直向下输送,并且随后通过风机31经过还用作门的具有附图标记5的纵向轮廓的冷却通道14中的连接通道33而输送。空气通过纵向轮廓5的冷却通道13向上输送且经过盖子29的出口开口而排出。在这一情形中,确保了被吸入的周围空气并不进入壳体内部空腔18的内部。
[0031]大致在轮廓2、4的中央区域,风机35设置在内壁中,其从壳体内部空腔18吸入空气且输送空气进入轮廓2、4的内冷却通道20。空气随后被向上和向下输送,且在轮廓2、4的上端和下端被通过出口 36而再次吹回到壳体内部空腔18中。
[0032]热交换经过隔离壁21发生在吸入周围空气和壳体内部空腔19的循环内部空气之间,使得由壳体内部空腔18中的电子装置产生的热量可被散发到外界中。在这一情形中,确保了空气回路的完全分离,使得不会有灰尘或类似物进入壳体内部空腔18。
[0033]附图标记列表
[0034]I 壳体
[0035]2纵向轮廓
[0036]3纵向轮廓
[0037]4纵向轮廓
[0038]5纵向轮廓
[0039]6 外壁
[0040]7 内壁[0041 ] 8外表面
[0042]9内表面
[0043]10纵向边缘
[0044]11纵向边缘
[0045]12密封件
[0046]13冷却通道
[0047]14连接角
[0048]15接合槽
[0049]16 铰链
[0050]17门手柄
[0051]18壳体内部空腔
[0052]19外冷却通道
[0053]20内冷却通道
[0054]21隔离壁
[0055]22外格栅
[0056]23内格栅
[0057]24开口
[0058]25开口
[0059]26窗格
[0060]27窗格
[0061]28透明部件
[0062]29盖子
[0063]30基底
[0064]31风机
[0065]32入口开口
[0066]33连接通道
[0067]34出口开口
[0068]35风机
[0069]36出口
[0070]H垂直轴线
【权利要求】
1.一种交通监测装置,所述交通监测装置具有壳体(I),其具有多个纵向轮廓(2、3、4、5),所述多个纵向轮廓平行于垂直轴线(H)对齐,它们围绕垂直轴线(H)圆周地布置并且封闭壳体内部空腔(18),其中,至少一个纵向轮廓(2、3、4、5)具有形成外表面(8)的外壁(6)和形成面对壳体内部空腔(18)的内表面(9)的内壁(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纵向轮廓(2、3、4、5)的内壁(7)的内表面(9)具有面对壳体内部空腔(18)的平坦表面。
3.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交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纵向轮廓(2、3、4、5)是中空轮廓。
4.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交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纵向轮廓(2、3、4、5)是挤出模制的或挤压的。
5.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交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纵向轮廓(2、4、5)具有至少一个用于输送冷却媒介的冷却通道(13、19、2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冷却通道(13、19、20)形成在至少一个纵向轮廓(2、4、5)的内壁(7)和外壁(6)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隔离壁(21)而彼此分离的两个冷却通道(19、20),形成在外壁(6)和内壁(7)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隔离壁(21)具有扩大表面的结构,特别是格栅(22、23),其增强了两个冷却通道(19、20)之间的热交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隔离壁(21)形成为独立部件,且在外壁(6)和内壁(7)之间被插入纵向轮廓(2、4)中。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交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保护壳体(I)抵抗外部微粒、灰尘和/或液体的进入。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交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纵向轮廓(2、3、4、5)可拆卸地彼此连接。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交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纵向轮廓(2、3、4、5)的外表面(9)在圆周方向中一起形成了壳体(I)的封闭外表面,其中,纵向轮廓(2、3、4、5)的单个的外表面(9)彼此间具有连续过渡。
13.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交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纵向轮廓(2、3、4、5)具有平行于垂直轴线(H)延伸的外边缘(10、11),并且每一对相邻的纵向轮廓(2、3、4、5)通过所述边缘(10、11)彼此邻接,其中密封件设置在每对相邻纵向轮廓(2、3、4、5)的纵向边缘(10、11)之间,从而相对外界密封壳体内部空腔(18)。
14.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交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一个纵向轮廓(5)通过铰链被连接至相邻的一个纵向轮廓(2)。
15.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交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纵向轮廓(2、3、4、5)形成的壳体(I)是自支撑的。
16.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交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壳体(1)的壳体内部空腔(18)中容纳用于交通监测的电子装置。
17.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交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纵向轮廓(2、3、4、5)具有至少一个开口(24、25),所述开口用于交通监测的照相机、LIDAR系统或传感器。
【文档编号】H05K5/00GK104254218SQ201410392080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7日
【发明者】B·霍夫曼, R·鲍巴克 申请人:锐多视觉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