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客电梯防漏地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12460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乘客电梯防漏地坎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乘客电梯防漏地坎,包括设置于轿厢门和平层门底部的坎条,分别为轿厢坎条和平层坎条,所述轿厢坎条和所述平层坎条之间设置有一排阻挡层;所述阻挡层由若干水平设置有由软质材料制成的条状结构构成。本实用新型杂物不会通过缝隙落入井道,保证电梯的使用安全。
【专利说明】一种乘客电梯防漏地坎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乘客电梯防漏地坎,属于电梯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曳引式电梯由于轿厢在井道内运动,因此轿厢门与平层门之间具有一定宽度的缝隙,而且该缝隙尺寸不小,当乘客进出轿厢的时候如果有随身杂物掉下,极容易从缝隙中掉入井道。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防止乘客随身杂物落进井道的地坎。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乘客电梯防漏地坎,包括设置于轿厢门和平层门底部的坎条,分别为轿厢坎条和平层坎条,所述轿厢坎条和所述平层坎条之间设置有一排阻挡层;所述阻挡层由若干水平设置有由软质材料制成的条状结构构成。
[0005]作为优选,所述坎条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坎槽,所述坎槽底部开有若干漏孔;所述漏孔的正下方设置有一承载槽。
[0006]作为优选,所述坎条内部为中空,所述承载槽设置于所述坎条内。
[0007]作为优选,所述坎条内表面两侧,分别沿该坎条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有一滑轨;所述承载槽的两个外侧面,分别开有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滑槽。
[0008]作为优选,所述坎槽包括若干设置于所述轿厢坎条上的相互平行的轿厢坎槽和若干设置于所述平层坎条上的相互平行的平层坎槽,所述承载槽包括设置于所述轿厢坎条内的轿厢承载槽和设置于所述平层坎条内的平层承载槽;所有所述轿厢坎槽在所述轿厢承载槽底面的投影均位于所述轿厢承载槽内,所有所述平层坎槽在所述平层承载槽底面的投影均位于所述平层承载槽内。
[0009]作为优选,每个所述漏孔的侧壁均连接有一条自由垂下的由软质材料制成的表面光滑的导引条。
[0010]作为优选,所述条状结构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轿厢坎条的侧面,另一端与所述平层坎条侧面相接触并在所述平层坎条的限位下产生轻微的横向形变。
[0011]本实用新型在轿厢地坎和平层地坎之间加装阻挡层,由软制材料制成的类似毛刷结构的阻挡层可有效地阻挡各种杂物,防止乘客杂物落入井道。
[0012]传统轿厢的门口地坎上往往设置有若干坎槽,其作用一为防滑,二为轿厢门提供导轨,但这些横向的坎槽极易在使用时成为乘客鞋底脏物的收集槽,本实用新型在坎槽底部开若干漏孔,当有脏物落入坎槽后,可从漏孔漏下,漏孔下方设置用于收集脏物的承载槽。承载槽通过可拆卸式安装于坎条内部,当承载槽集满时,可拆下集中清理。
[0013]由于承载槽较宽,坎槽的漏孔下方完全悬空,如乘客的鞋底有水,这些水通过漏孔后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可能会附着在坎槽下表面并自由流淌,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漏孔中设置一根自由向下的导引条,当有水通过漏孔后会沿导引条向下流动,不会附着于坎槽下表面。
[00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杂物不会通过缝隙落入井道,保证电梯的使用安全;
[0016]2、坎槽不易积灰,易保持清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A-A解剖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坎条,2、坎槽,3、承载槽,4、滑轨,5、滑槽,6、阻挡层,7、漏孔,8、导引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一:
[0023]一种乘客电梯防漏地坎,包括设置于轿厢门和平层门底部的坎条1,分别为轿厢坎条和平层坎条,轿厢坎条和平层坎条之间设置有一排阻挡层6 ;阻挡层6由若干水平设置有由软质材料制成的条状结构构成。条状结构的一端固定于轿厢坎条的侧面,另一端与平层坎条侧面相接触并在平层坎条的限位下产生轻微的横向形变。
[0024]坎条I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坎槽2,坎槽2底部开有若干漏孔7 ;坎条I内部为中空,漏孔7的正下方位于坎条I内设置有一承载槽3,坎条I内表面两侧,分别沿该坎条I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有一滑轨4 ;承载槽3的两个外侧面,分别开有与滑轨4相配合的滑槽5。
[0025]坎槽2包括若干设置于轿厢坎条上的相互平行的轿厢坎槽和若干设置于平层坎条上的相互平行的平层坎槽,承载槽3包括设置于轿厢坎条内的轿厢承载槽和设置于平层坎条内的平层承载槽;所有轿厢坎槽在轿厢承载槽底面的投影均位于轿厢承载槽内,所有平层坎槽在平层承载槽底面的投影均位于平层承载槽内。每个漏孔7的侧壁均连接有一条自由垂下的由软质材料制成的表面光滑的导引条8。
【权利要求】
1.一种乘客电梯防漏地坎,包括设置于轿厢门和平层门底部的坎条(1),分别为轿厢坎条和平层坎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坎条和所述平层坎条之间设置有一排阻挡层(6);所述阻挡层(6)由若干水平设置有由软质材料制成的条状结构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乘客电梯防漏地坎,其特征在于:所述坎条(I)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坎槽(2),所述坎槽(2)底部开有若干漏孔(7);所述漏孔(7)的正下方设置有一承载槽(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乘客电梯防漏地坎,其特征在于:所述坎条(I)内部为中空,所述承载槽(3)设置于所述坎条(I)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乘客电梯防漏地坎,其特征在于:所述坎条(I)内表面两侧,分别沿该坎条(I)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有一滑轨(4);所述承载槽(3)的两个外侧面,分别开有与所述滑轨(4)相配合的滑槽(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乘客电梯防漏地坎,其特征在于:所述坎槽(2)包括若干设置于所述轿厢坎条上的相互平行的轿厢坎槽和若干设置于所述平层坎条上的相互平行的平层坎槽,所述承载槽(3)包括设置于所述轿厢坎条内的轿厢承载槽和设置于所述平层坎条内的平层承载槽;所有所述轿厢坎槽在所述轿厢承载槽底面的投影均位于所述轿厢承载槽内,所有所述平层坎槽在所述平层承载槽底面的投影均位于所述平层承载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乘客电梯防漏地坎,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漏孔(7)的侧壁均连接有一条自由垂下的由软质材料制成的表面光滑的导引条(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乘客电梯防漏地坎,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结构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轿厢坎条的侧面,另一端与所述平层坎条侧面相接触并在所述平层坎条的限位下产生轻微的横向形变。
【文档编号】B66B13/00GK204079196SQ201420466050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9日
【发明者】杨晓利, 何国锋, 罗永泉 申请人:苏州默顿快速电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