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弯折的隔热节能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733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光电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弯折的隔热节能膜。



背景技术:

汽车所用玻璃大多为单纯的无机玻璃或者pc、pmma等有机透明材料,这些材料本身不具有吸收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效果,汽车经长时间暴晒后,车内常常会有一股难闻的塑料烤焦气味,实际上,这些异味大多是汽车内饰受阳光照射及高温炙烤散发出来的,并且在长期的暴晒下,汽车内饰会逐渐老化变形,严重时还会影响正常使用。

为了避免车内受阳光直射导致温度过高及内饰老化的问题,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案是在车窗玻璃上贴上变色太阳膜,但是这些太阳膜均存在变色反应速度较慢的缺点,此外也有一些人选择在车窗上贴调光膜,调光膜是一种电子控光产品,电控智能调光膜是在两张透明导电膜中间注入液晶/聚合物混合材料,在没有电场作用的情况下,电控智能调控膜处于不透明状态,当通入交流电时,液晶分子实现有序排列,这时调光膜便从不透明态转换为透明态,通过电场作用,能够实现从开态-关态,关态-开态之间的快速转换。目前市面上的调光膜大多采用单一氧化铟锡、纳米银线等材料制作导电层,氧化铟锡无机材料的透明导电材料导电性能良好但不耐弯折,容易因弯折导致导电性能急剧降低;单纯使用纳米银线作为导电层,成本较高且易存在细微绝缘点,导致调光膜点状不透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光反应迅速、价格较低、透光性好且耐弯折的隔热节能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弯折的隔热节能膜,包括具有吸收紫外线和红外线功能的隔热膜及一层薄膜基材,所述隔热膜的下表面溅镀pedot或pedot:pss材料,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薄膜基材的上表面溅镀pedot或pedot:pss材料,形成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上涂覆一层pdlc液晶层,所述隔热膜与薄膜基材复合后,所述pdlc液晶层处于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并与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贴在一起,所述薄膜基材的下表面还涂覆一层透明胶粘层。

其中,所述pedot或pedot:pss材料掺入有纳米银线,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中,所述纳米银线与pedot或pedot:pss形成网状交联结构。

其中,所述隔热膜为添加有紫外光和红外线吸收剂的pet薄膜,所述pet薄膜的对红外线的吸收率≥90%、对紫外线的阻隔率≥80%、透光率≥70%。

其中,所述薄膜基材为光学级聚酯薄膜。

优选的,所述隔热膜的上表面作表面硬化处理形成一层硬化层。

进一步,所述硬化层的硬度等级在2h以上。

其中,所述透明胶粘层为添加有1%紫外光吸收剂的亚克力胶层。

其中,所述pdlc液晶层采用可uv固化的液晶涂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可弯折的隔热节能膜的总厚度为0.08-0.4mm。

进一步,所述透明胶粘层上贴覆有一层离型膜。

本发明提供的可弯折的隔热节能膜集防uv光和红外线、通电透明断电遮蔽、玻璃防爆功能于一体。本发明通过在隔热膜和薄膜基材上溅镀pedot或pedot:pss材料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pdlc液晶层直接涂覆于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上,固化后的pdlc液晶层与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形成夹设于隔热膜和薄膜基材之间的调光膜,由于pdlc液晶层直接涂覆在透明导电层上,将隔热膜与薄膜基材复合后再对其进行固化得到,故其与透明导电层紧密、均匀地贴合在一起,保证了节能膜各部位的导电性均匀一致,不存在细微绝缘点,透光性好。此外,由于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采用pedot或pedot:pss材料溅镀而成,不会像出现如单一氧化铟锡制作的导电层一样因弯折导致导电性能急剧降低的情况,而与采用纳米银线制作的导电层相比,上述采用pedot或pedot:pss材料溅镀而成的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制作成本要低得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隔热膜2——薄膜基材

3——第一透明导电层4——第二透明导电层

5——pdlc液晶层6——透明胶粘层7——离型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可弯折的隔热节能膜,包括具有吸收紫外线和红外线功能的隔热膜1,还包括一层薄膜基材2,隔热膜1的下表面溅镀pedot或pedot:pss材料,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3,薄膜基材2的上表面溅镀pedot或pedot:pss材料,形成第二透明导电层4,第一透明导电层3/第二透明导电层4上涂覆一层pdlc液晶层5,隔热膜1与薄膜基材2复合后,pdlc液晶层5处于第一透明导电层3和第二透明导电层4之间并与第一透明导电层3和第二透明导电层4贴在一起,薄膜基材2的下表面还涂覆一层透明胶粘层6。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可弯折的隔热节能膜集防uv光和红外线、通电透明断电遮蔽、玻璃防爆功能于一体。其通过在隔热膜1和薄膜基材2上溅镀pedot或pedot:pss材料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3和第二透明导电层4,pdlc液晶层5直接涂覆于第一透明导电层3/第二透明导电层4上,固化后的pdlc液晶层5与第一透明导电层3和第二透明导电层4形成夹设于隔热膜1和薄膜基材2之间的调光膜,由于pdlc液晶层5直接涂覆在透明导电层上,将隔热膜1与薄膜基材2复合后再对其进行固化得到,故其与透明导电层紧密、均匀地贴合在一起,保证了节能膜各部位的导电性均匀一致,不存在细微绝缘点,透光性好。此外,由于第一透明导电层3和第二透明导电层4采用pedot或pedot:pss材料溅镀而成,不会像出现如单一氧化铟锡制作的导电层一样因弯折导致导电性能急剧降低的情况,而与采用纳米银线制作的导电层相比,上述采用pedot或pedot:pss材料溅镀而成的第一透明导电层3和第二透明导电层4的制作成本要低得多。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pedot或pedot:pss材料掺入有纳米银线,在第一透明导电层3和第二透明导电层4中,纳米银线与pedot或pedot:pss形成网状交联结构。在pedot:pss材料中掺入与其成网状交联结构的纳米银线作为导电补强,能够降低导电层的方阻,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透明导电层在弯曲状态下的导电性能。

在上述可弯折的隔热节能膜中,隔热膜1为添加有紫外光和红外线吸收剂的pet薄膜,该pet薄膜的对红外线的吸收率≥90%、对紫外线的阻隔率≥80%、透光率≥70%。该pet薄膜主要通过是在聚酯粒子中加入无机纳米粉体如氧化钨等纳米紫外光和红外线吸收剂来实现其防uv光和红外线的性能。由于该pet薄膜对红外线的吸收率≥90%、对紫外线的阻隔率≥80%,其能够减轻pdlc层5、透明导电层及透明胶粘层6的老化速度,而透光率≥70%又兼顾了膜的透光性能,完美地实现了各个功能之间的平衡。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薄膜基材2为光学级聚酯薄膜。薄膜基材2选用光学级聚酯薄膜也是出于保证整个隔热节能膜透光性的考虑,薄膜基材2选用光学级聚酯薄膜可以保证隔热节能膜整体具有较高的透光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优选,隔热膜1的上表面作表面硬化处理形成一层硬化层;硬化层的硬度等级在2h以上。在隔热膜一面进行底涂处理,并在底涂上进行hardcoating硬化处理形成硬度等级在2h以上的硬化层,该硬化层可以使得隔热膜具有良好的防刮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

同样作为优选的,透明胶粘层6为添加有1%紫外光吸收剂的亚克力胶层;pdlc液晶层5采用可uv固化的液晶涂料制成。pdlc液晶层5采用可uv固化的液晶涂料制成可以让固化工作变得简单易于操作,例如在隔热膜1和薄膜基材2复合后,在薄膜基材2的一面采用波长365nm低压汞灯照射,能量控制在200mj/cm2左右即可将其快速、均匀地固化。透明胶粘层6中添加的紫外光吸收剂,例如可以是uv-400,添加量控制在1%左右即可,在透明胶粘层6中添加1%的紫外光吸收剂可以防止亚克力胶水老化变黄。

最后,该可弯折的隔热节能膜的总厚度为0.08-0.4mm。在透明胶粘层6上还可以贴覆有一层离型膜7。将隔热节能膜的总厚度控制在上述范围主要出于以下原因:由于该隔热节能膜采用先在隔热膜1溅镀第一透明导电层3、在薄膜基材2上溅镀第二透明导电层4、在第一透明导电层3/第二透明导电层4上涂覆pdlc层5,然后将二者复合再涂覆透明胶粘层6制作而成,通常第一透明导电层3/第二透明导电层4的厚度较薄,厚度值主要集中在隔热膜1、薄膜基材2、pdlc层5及透明胶粘层6上。实践发现,可弯折的隔热节能膜的总厚度低于0.08mm时会存在贴膜难以操作的问题,并且由于膜的强度不足,贴膜过程中一旦出现操作失误,将无法返修。而当其总厚度大于0.4mm毫米时,虽然贴膜施工方便性会进一步提高,但是随着厚度的增加,膜的透光性会逐渐降低,特别是贴于曲面玻璃上后,由于受弯曲,膜的内应力较大,对透明胶粘层6的粘接性能要求较高,长时间受光照及冷热交替后,容易出现膜与玻璃分离甚至膜自身产生分层的问题,故将该隔热节能膜的总厚度限定在0.08-0.4mm是较佳的选择,而在透明胶粘层6上贴覆离型膜7主要也是出于方便贴膜施工的考虑。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发明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发明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