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壳拆解装置及其拆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42814阅读:1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壳拆解装置及其拆解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报废弹药销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壳拆解装置及其拆解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兵器工业的迅速发展,新型枪弹的研制速度逐步加快,同时枪弹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随着加快,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枪弹。事实上,这类枪弹已无使用和库存价值,同时报废的枪弹存放也给弹药仓库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必须尽快强制拆解。

枪弹主要由弹头、弹壳组成,而弹壳则又由药筒、底火构成。药筒、底火在拆解过程中的作业安全性低。

申请号为201410678581.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中口径炮弹自动拆解生产线,在该专利中提到了关于如何将底火从弹壳上拆解下来的全自动引信底火旋卸机,全自动引信底火旋卸机具有一个工作台架,所述工作台架顶部的工作台面上设置有2个对应的炮弹支座,分别支撑弹丸部位和药筒部位。所述炮弹支座上部设置倾斜的L形槽,炮弹可自动滚至槽的底部。所述支座的一侧设置引信旋卸机构,另一侧设置底火旋卸机构,所述引信旋卸机构和底火旋卸机构分别包括旋转驱动电机和与旋转驱动电机连接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伸出端分别连接有气动卡盘和气动卡爪。这种全自动引信底火旋卸机虽然能够很好的将底火从弹壳上拆解下来,但是它一次只能进行一发炮弹的拆解,且只适用于旋入式底火的拆解,并且弹壳在拆解底火的过程中,需要多道工序来确保枪弹的位置及方向是正确的,耗时时间长,导致整个工作效率低,同时整个设备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压入式底火弹壳的拆解,能同时对多发弹壳进行拆解,并且弹壳在拆解过程中不需要刻意的去确保其位置及方向是否正确,整个拆解过程耗时短的弹壳拆解装置及其拆解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弹壳拆解装置,包括载弹装置、加热装置以及控制装置;载弹装置的电控部分和加热装置的电控部分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加热装置布置在载弹装置的外部,并用于对进入到载弹装置内的待处理弹壳进行加热使得待处理弹壳的底火内的击发药在高温的作用下到达其燃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待处理弹壳装入到载弹装置内,再利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促使待处理弹壳的底火内的击发药在高温的作用下到达其燃点,以此来完成弹壳上底火的拆解,整个拆解过程中不需要刻意的去确保弹壳的位置及方向是否正确,同时还能进行多颗弹壳的同时拆解,而且整个拆解过程耗时短,整体结构简单,方便维护。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载弹装置包括集弹管、以及用于对集弹管的进料端进行启闭的第一开合装置和用于对集弹管的出料端进行启闭的第二开合装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让弹壳在拆解时处于一个密闭的空间内,提高了拆解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集弹管在布置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至25°。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弹壳进入到集弹管内,而且不需要其它外在动力,降低了整个拆解装置的难易程度。

进一步,还包括使待处理弹壳进行有序排列、并用于输送弹壳的送料装置;送料装置的出料端与集弹管的进料端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便于供料,提高了拆弹装置的智能化程度。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对弹壳拆解后所得到的药筒和铜片进行筛选的双层筛选装置;双层筛选装置的进料端与集弹管的出料端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对拆解所得到的药筒和铜片进行分类,方便后期的回收处理,省掉了后期分类所需的时间。

进一步,加热装置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布置在集弹管的左侧、下部和右侧;加热装置的发热部分为高频感应线圈。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而且相对于其他的加热结构而言能够缩短击发药达到其燃点所需的时间,进一步的提高了拆解的效率。

进一步,集弹管的外部包覆有保温件;加热装置设置在保温件与集弹管之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对集弹管进行保暖,避免因集弹管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影响拆解时间。

进一步,送料装置为震荡排序盘。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确保进入到集弹管内的弹壳是有序的,而不是成堆进入。

进一步,集弹管的直径略大于待处理的弹壳的直径。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防止进入到集弹管内的弹壳出现多颗重叠的情况,同时能够保证进入到集弹管内的每颗待处理弹壳都能受热均匀,而且在相同时间能让击发药达到其燃点,从而有利于拆解。

一种弹壳拆解装置的拆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送料装置、载弹装置、加热装置、保温件、双层筛选装置构建弹壳拆解装置,并由控制装置控制所有装置的开启和关闭;

步骤二、将待处理的弹壳加入到送料装置内,并由送料装置对待处理的弹壳进行有序排列;

步骤三、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装置启动,并对载弹装置中的集弹管进行预热,同时控制装置检测集弹管的温度,直至集弹管的温度上升至预设温度值300℃至400℃,再利用控制装置控制集弹管进料端的第一开合装置打开,以及控制集弹管出料端的第二开合装置闭合,待处理的弹壳并通过集弹管的进料端进入到集弹管内,待集弹管内进入的待处理弹壳达到预设拆解量时,利用控制装置控制集弹管进料端的第一开合装置闭合;

步骤四、再由加热装置继续对集弹管加热5s至10s,在高温的作用下,位于集弹管内的待处理弹壳底火内的击发药受热到达其燃点,击发药燃烧产生大量的热量,在释放热量的同时将弹壳底部的铜片蹦出,待处理弹壳被拆解得到药筒和铜片;

步骤五、利用控制装置控制集弹管出料端的第二开合装置打开,拆解得到的药筒和铜片从集弹管中流出,并进入到设定好筛网目数的双层筛选装置中,双层筛选装置对药筒和铜片进行分类筛选,同时分类筛选的药筒和铜片被分开收集。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智能化程度高、拆解时间短、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弹壳拆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弹壳拆解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载弹装置,110、集弹管,120、第一开合装置,130、第二开合装置,200、加热装置,300、送料装置,400、双层筛选装置,500、保温件,510、内壳,520、外壳,530、保温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弹壳拆解装置,包括载弹装置100、加热装置200以及控制装置。加热装置200布置在载弹装置100的外部,并用于对进入到载弹装置100内的待处理弹壳进行加热使得待处理弹壳的底火内的击发药在高温的作用下到达其燃点,载弹装置100的电控部分和加热装置200的电控部分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其中,控制装置采用的是PLC。

如图2所示,载弹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如下:

载弹装置100包括集弹管110、以及用于对集弹管110的进料端进行启闭的第一开合装置120和用于对集弹管110的出料端进行启闭的第二开合装置130,第一开合装置120和第二开合装置130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第一开合装置120和第二开合装置130均可以采用电控门。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对载弹装置100进行供弹,以及实现全自动的弹壳拆解,可以在集弹管110的进料端连接送料装置300,其中,集弹管110在与送料装置300连接时,集弹管110是倾斜布置的,并且夹角Q为15°至25°,在具体设置时,可以选取15°、18°、20°、23°、25°,集弹管110倾斜布置主要是为了让待处理的弹壳能够自流的进入到集弹管110内。

送料装置300采用的是能对待处理弹壳进行有序排列的震荡排序盘,这样可以控制待处理弹壳进入到集弹管110内时,是有序进入,而不是多颗弹壳堆积在一起进入,此外为了防止进入到集弹管110内的弹壳出现多颗重叠的情况,将集弹管110的直径设计为略大于待处理的弹壳的直径,其大于的范围为1mm至10mm,具体设计时,可以是1mm、3mm、6mm或8mm。这样设计的好处是,能够保证进入到集弹管110内的每颗待处理弹壳都能受热均匀,而且在相同时间能让击发药达到其燃点,从而有利于拆解,当然集弹管110还可以是方形的,只要集弹管110管口的长和宽略大于待处理的弹壳的直径便可。集弹管110由金属材质制成,其中,优选为耐热不锈钢,耐热不锈钢的导热性能、熔点和硬度符合本发明的要求,并且集弹管110的管壁厚度为3mm至15mm,具体选值,根据弹壳的口径以及加热的温度来确定,加热温度过高,集弹管110的强度会降低,在处理弹壳时安全性降低,加热温度低,击发药无法达到其燃点。

如图2所示,弹壳在集弹管110内被拆解后,会得到的药筒和铜片,在第二开合装置130打开后,药筒和铜片会从集弹管110的出料端流出,为了方便后期的回收处理,集弹管110的出料端连接一个双层筛选装置400,双层筛选装置400能对药筒和铜片进行筛选,其中,双层筛选装置400的筛网的目数是根据药筒和铜片的大小来确定的,在本实施例中,双层筛选装置400能将药筒和铜片进行筛选分类,且由双层筛选装置400筛选出来的药筒和铜片分别被收集箱收集。

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加热速率,以及使温度尽快的达到击发药的燃点,在本发明中,采用三个加热装置200同时对集弹管110进行加热,且三个加热装置200分别布置在集弹管110的左侧、下部和右侧。加热装置200的发热部分为高频感应线圈。

如图2、图3所示,加热装置200在对集弹管110进行加热时,集弹管110会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影响集弹管110的加热温度,因此,在集弹管110的外部包覆有保温件500;三个加热装置200设置在保温件500与集弹管110之间,三个加热装置200将集弹管110很好的限制在保温件500内。

如图3所示,保温件500的具体结构如下:

保温件500包括内壳510、外壳520、保温隔热层530;内壳510同轴心的设置在外壳520内,保温隔热层530填充在内壳510设置在外壳520内后两者所形成的腔体内。保温隔热层530的材料优选为保温隔热石棉。内壳510、外壳520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

一种弹壳拆解装置的拆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送料装置300、载弹装置100、加热装置200、保温件500、双层筛选装置400构建弹壳拆解装置,并由控制装置控制所有装置的开启和关闭;

步骤二、将待处理的弹壳加入到送料装置300内,并由送料装置300对待处理的弹壳进行有序排列;

步骤三、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装置200启动,并对载弹装置100中的集弹管110进行预热,同时控制装置检测集弹管110的温度,直至集弹管110的温度上升至预设温度值300℃至400℃,再利用控制装置控制集弹管110进料端的第一开合装置120打开,以及控制集弹管110出料端的第二开合装置130闭合,待处理的弹壳并通过集弹管110的进料端进入到集弹管110内,待集弹管110内进入的待处理弹壳达到预设拆解量时,利用控制装置控制集弹管110进料端的第一开合装置120闭合;

步骤四、再由加热装置200继续对集弹管110加热5s至10s,在高温的作用下,位于集弹管110内的待处理弹壳底火内的击发药受热到达其燃点,击发药燃烧产生大量的热量,在释放热量的同时将弹壳底部的铜片蹦出,待处理弹壳被拆解得到药筒和铜片;

步骤五、利用控制装置控制集弹管110出料端的第二开合装置130打开,拆解得到的药筒和铜片从集弹管110中流出,并进入到设定好筛网目数的双层筛选装置400中,双层筛选装置400对药筒和铜片进行分类筛选,同时分类筛选的药筒和铜片被分开收集。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