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化纤纱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1286阅读:9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空化纤纱面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空化纤纱面料。



背景技术:

传统的化纤纱多为实心的圆形结构,弹性、保暖性、吸湿排汗性和蓬松性等均较差,而现有的纺织面料一般分为机织面料和针织面料。机织面料是由经、纬线交叉纺织而成,如机织布;针织面料是由一根或多跟线向同一方向相互编织而成,如羊毛衫、T恤衫等。这两种面料的风格完全不同。以上结构均防水性能差,无法将化纤纱有效的结合进来,更无法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中空化纤纱面料,解决面料防水性能差,无法有效拆卸化纤纱,不便于清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中空化纤纱面料,包括防水层和设置在防水层上的化纤纱层;所述化纤纱层为中空化纤纱编织而成,所述中空化纤纱包括截面为菱形的本体,所述本体中心处设有圆形的内通孔,本体的四个角内各设一个截面为圆形的外通孔,所述外通孔通过一竖直通道与内通孔相连接,相邻的外通孔之间均设有C形丝,所述C形丝的凸部向外设置,同一外通孔内的两个C形丝的端部互不接触;所述防水层顶端设有魔术贴母面,所述化纤纱层底端设有魔术贴子面,化纤纱层通过魔术贴设置在防水层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内通孔内设有抗菌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防水层为热塑型聚氨酯薄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2~5mm。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化纤纱层的中空化纤纱菱形的本体和C形丝配合,在外表面形成多个“沟槽”,吸湿排汗性和蓬松性好,内通孔、外通孔和通道的设置加强了面料的弹性和保暖性,防水层有效防水,通过魔术贴的配合,使防水层与化纤纱层便于拆卸,可以将化纤纱层拆卸下来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空化纤纱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空化纤纱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防水层;

20、化纤纱层;

21、中空化纤纱;

201、内通孔;

202、外通孔;

203、通道;

204、C形丝;

30、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中空化纤纱面料包括由上至下的化纤纱层20、魔术贴30以及防水层10;所述防水层顶端设有魔术贴母面,所述化纤纱层底端设有魔术贴子面,化纤纱层通过魔术贴母面与魔术贴子面的配合设置在防水层上,如此,使防水层与化纤纱层便于拆卸,可以将化纤纱层拆卸下来清洗。所述化纤纱层20为中空化纤纱21编织而成,所述中空化纤纱包括截面为菱形的本体,菱形的表面形成多个“沟槽”,吸湿排汗性好且蓬松性较佳。所述本体中心处设有圆形的内通孔201,本体的四个角内各设一个截面为圆形的外通孔202,所述外通孔通过一竖直通道203与内通孔相连接,相邻的外通孔之间均设有C形丝204,所述C形丝的凸部向外设置,同一外通孔内的两个C形丝的端部互不接触;内通孔、外通孔以及通道内能容纳大量静止空气,增强了本实施例的弹性和保暖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通孔内设有抗菌剂,这样抗菌性能从内通孔延设到外通孔,抗菌效果持久,抗菌范围更广。本实施例中抗菌剂为银离子抗菌剂,所述防水层为热塑型聚氨酯薄膜。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2~5mm。

使用过程中,先行制作中空化纤纱,再将中空化纤纱交错编织成化纤纱层,再制好防水层,将魔术贴母面黏贴在防水层顶端,魔术贴子面黏贴在化纤纱层底端。使用时,将魔术贴母面与魔术贴子面相互粘合即可,清洗时拆下清洗即可。区别现有技术,本实施例通过化纤纱层的中空化纤纱菱形的本体和C形丝配合,在外表面形成多个“沟槽”,吸湿排汗性和蓬松性好,内通孔、外通孔和通道的设置加强了面料的弹性和保暖性,防水层有效防水,通过魔术贴的配合,使防水层与化纤纱层便于拆卸,可以将化纤纱层拆卸下来清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