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PU车身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9017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车身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PU车身贴。



背景技术:

热塑性聚氨酯TPU弹性体是一种新型的塑料膜品种,它具有优良的耐候性,环保性,加工性,弹性、表面光泽性和触摸舒适性,将它作为背胶产品的基材,应用到汽车贴膜领域中,能对汽车漆面起到良好的修饰与保护功能。然而TPU薄膜的柔软性佳,容易因强度较高的力导致划痕,甚至刮伤,影响使用性能,所以本行业技术人员对TPU薄膜的表面进行功能性涂层的研究,借以提高产品表面的抗刮性或抗污性。这种具有功能性涂层的TPU车身贴,其生产工艺通常为:先对TPU原膜的表面涂刮一层功能性涂层,再经背胶工艺与防粘层贴合,由于产品的表面含有功能性涂层,所以涂层的保护成为在后期背胶、分切、运输、使用(刮板贴膜)这每一个环节中尤为重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表面含有保护膜的功能性TPU车身贴。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TPU车身贴,包括TPU膜、压敏胶层、防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TPU膜的表面含有涂层,所述的涂层为硬化弹性涂层或超疏水涂层,所述涂层的表面贴附有一层保护膜,所述保护膜的厚度为10~100μm,所述的保护膜与功能性涂层之间的剥离力为0.05~10N/25mm。

进一步的,所述的硬化弹性涂层为多官能团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涂层或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树脂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超疏水涂层为氟碳改性丙烯酸酯树脂涂层或有机硅烷改性氟碳丙烯酸酯树脂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膜为背胶塑料膜。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膜为背有低粘压敏胶的PET膜,或背有低粘压敏胶的PP膜。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膜为具有自粘性的多层共挤膜。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膜为PP/LLDPE双层共挤膜,或PP/EVA双层共挤膜, 或PE/EVA双层共挤膜,或PE/LLDPE双层共挤膜。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膜为静电吸附膜。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膜为PVC静电膜,或PP静电膜,或PE静电膜。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TPU车身贴,该TPU车身贴的表面含有硬化弹性涂层或超疏水涂层,相比于现有PVC车身贴或一般TPU车身贴而言,它具有很好的抗刮性或抗污性,以及很好的柔软性,方便贴膜操作,并拥有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2)本实用新型在涂层的表面设置了保护膜,保护涂层在后期背胶、分切、运输、使用(刮板贴膜)的过程中不受污染,不损坏;3)本实用新型采用背有低粘胶的塑料膜或具有自粘性的多层共挤膜或静电吸附膜作为涂层的保护膜,保护膜与涂层之间的剥离力在0.05~10N/25mm的范围内,使得保护膜与涂层既能贴合平整,紧密良好,又能容易地被揭下,不残留,不揭伤涂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案1和技术方案2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方案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TPU车身贴,包括了TPU膜3、压敏胶层2、防粘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TPU膜3的表面含有涂层4,所述的涂层4为硬化弹性涂层,所述涂层4的表面贴附有一层保护膜5,所述保护膜5的厚度为70μm,所述保护膜5与涂层4之间的剥离力为1.2N/25mm。

进一步的,所述的涂层4为多官能团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膜5为背有低粘有机硅压敏胶52的PET膜51。

如图1所示,一种TPU车身贴,包括了TPU膜3、压敏胶层2、防粘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TPU膜3的表面含有涂层4,所述的涂层4为硬化弹性涂层,所述的涂层4的表面贴附有一层保护膜5,所述保护膜5的厚度为50μm,所述的保护膜5与涂层4之间的剥离力为0.08N/25mm。

进一步的,所述的涂层4为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膜5为PP/LLDPE双层共挤膜。

如图2所示,一种TPU车身贴,包括了TPU膜3、压敏胶层2、防粘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TPU膜3的表面含有涂层4,所述的涂层4为超疏水涂层,所述涂层4的表面贴附有一层保护膜5,所述保护膜5的厚度为50μm,所述的保护膜5与涂层4之间的剥离力为0.075N/25mm。

进一步的,所述的涂层4为有机硅氧烷改性氟碳丙烯酸酯树脂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膜5为PP静电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