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片材的折痕按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7901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对从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依次搬出并集聚成束的片材进行折叠的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进行对被折弯的片材束的折叠环进行按压以防止折叠片材在排出后打开的处理的片材处理装置、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折叠片材的折痕按压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广泛公知对从图像形成装置搬出的片材按份对齐并进行订书钉装订或者折合成册子状的处理装置。这些处理装置中有利用订书钉或者粘接剂在片材的中间进行骑马订而折合成册子状的装置。在这样的装置中,对2、3张至30张左右的片材束进行对折折弯处理,但在排出后,进行了该折弯处理而成的折叠环部分会打开,折叠片材束的集聚量变少。因此,已知有如下的处理:相对于暂时进行了折弯处理的对折叠片材的折叠环部分,再次从片材束的环正反面按压片材束。在本申请人所申请的日本特开2016-11191号公报(对应美国公开2015/0375958a1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装置:沿着对折片材的折叠环一边从该折叠环的上下方向利用分阶段地变窄的成对的压辊进行夹持按压一边移动。由此,不像以往那样仅利用压辊对片材的折痕进行按压,而是通过分阶段地按压的压辊施加朝向内侧的折痕,在片材的折痕上产生朝向内侧的折痕而使被折叠的折叠片材不易打开,从而实现集聚量的提高。但是经过本发明者的确认可知上述日本特开2016-11191号公报(对应美国公开2015/0375958a1公报)的装置还有改善的余地。即,确实通过彼此相向的间隔不同的多列压辊而向内侧施加了折叠痕纹(日文:折り筋),从而比以往的结构相比变得不易打开,但是若折叠张数增加,则虽然折叠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产生折叠痕纹,但在端部附近不怎么产生折叠痕纹而无法牢固地折叠。对此进行阐明,这是因为折叠片材的折叠环的宽度方向中央的片材的韧劲(日文:コシ)强、随着趋向端部而变弱而产生的。另外,也可知特别是与多个间隔不同的压辊的进入侧相比,在搬出侧较难产生折叠痕纹。这推测是因为在进入侧在行进方向上还继续存在片材,在搬出侧片材的接续少,折叠片材的韧劲弱。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是为了上述进一步的改善而完成的,第1课题在于对折叠片材的折叠环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进行按压,并且对宽度方向的端部进行多次按压,从而折叠片材的宽度方向端部也可切实地折叠。另外,第2课题在于为了切实地折叠片材的宽度方向端部而根据需要执行对宽度方向的端部多次按压的动作。为了解决上述第1课题,在此的公开中,采用以下的结构。一种片材处理装置,该片材处理装置具备:一对按压构件,其对折叠片材的折叠环进行按压;以及支承单元,其在所述折叠片材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并且以所述按压构件相互的间隔在移动方向上分阶段地变窄的方式支承多列按压构件,所述支承单元进行所述折叠环的片材宽度整个区域移动和片材端局部区域的往复运动来利用按压构件对折叠环进行按压。另外,为了解决上述第2课题,在另一公开中,也采用了以下的结构。一种片材处理装置,该片材处理装置具备:一对按压构件,其对折叠片材的折叠环进行按压;以及支承单元,其在所述折叠片材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并且以所述按压构件相互的间隔在移动方向上分阶段地变窄的方式支承多列按压构件,所述控制部使上述支承单元选择性地进行通过按压构件对所述折叠环的片材宽度整个区域进行按压的整个区域移动和除了该整个区域移动之外在片材端部区域进行往复运动来对折叠环的宽度端部进行按压的端部区域按压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将图像形成装置和内置本发明的折叠单元的片材处理装置组合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图2是内置有本发明的折叠单元的片材处理装置的整体说明图。图3是片材处理装置中的折叠辊的折叠处理的说明图。图4是从束排出口侧观察对压辊进行支承的支承单元的移动机构的立体图。图5是作为箭头d的折叠辊侧观察图4中的折叠单元的折叠单元的立体图。图6是从折叠辊侧观察的对在图4的折叠单元内移动的压辊单元进行支承的支承单元的立体图。图7是从折叠辊侧观察的拆下图6的支承单元的前上基板的状态的主视图。图8是图7的压辊以及导向板附近的放大图。图9是用于说明被图6、图7所示的支承单元支承的压辊单元和安装于其上的导向板的图,图9(a)是导向板被定位于第2上压辊单元的立体图。图9(b)是该立体图的剖视说明图。图10示出表示压辊单元和导向板的定位的其他实施例,图10(a)是导向板被定位于第1上压辊单元的支承图。图10(b)是该立体图的剖视说明图。图11是图4至图10所示的支承压辊的支承单元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2是图4至图10所示的支承单元移动到宽度方向中间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3是图4至图10所示的支承单元的宽度方向的结束状态的主视图。图14是根据图11至图13进行阶段折叠而形成有多个折线的片材折叠册子的说明图,图14(a)是表示通过第1上压辊和第1下压辊进行了按压的状态的图。图14(b)是表示通过第2上压辊和第2下压辊进行了按压的状态的图。图14(c)是表示通过最后的第3上压辊和第3下压辊进行了按压的的状态的图。图15是表示图14中由压辊进行了按压的册子的图,图15(a)示出了图11至图13的由支承单元按压的折叠片材束且示出了宽度方向端部的折叠较松的状态。图15(b)是支承单元的进入侧的片材宽度方向端部的折叠状态的说明图,图15(c)是支承单元的搬出侧的片材宽度方向端部的折叠时状态的说明图。图16是用于调查图15的片材端部的折叠不充分的原因的说明图。图17是说明图11至图14的支承单元的移动状态的图,图17(a)表示支承单元每在宽度方向上移动一次后排出片材束的动作,图17(b)是支承单元进入后在搬出侧往复之后排出片材束的到图15为止的存在改善的余地的支承单元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图18表示本发明的支承单元的动作,图18(a)表示在支承单元搬出侧端部对片材环的一部分往复地按压的状态,图18(b)是表示支承单元在搬出侧端部对片材环的一部往复地按压之后返回到进入侧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支承单元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图19(a)是表示支承单元分别在折叠片材的宽度方向的进入侧端部和搬出侧的端部进行了往复运动之后排出片材束的状态的图,图19(b)是表示支承单元分别在片材的宽度方向的进入侧端部和搬出侧的端部进行了往复运动之后、支承单元返回到进入侧后排出片材束的状态的图。图20是表示通过支承单元的片材环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往复运动使折痕变得更明确的折叠片材的图,图20(a)表示由支承单元按压的折叠片材束,示出了宽度方向端部的折叠与图15(a)相比更加牢固的册子的状态。图20(b)是对支承单元的进入侧的片材宽度方向端部往复地按压的折叠状态的册子说明图,图20(c)是对支承单元的搬出侧的片材宽度方向端部往复地按压的状态的册子说明图。图21是为了对图20的册子进行后处理(日文:仕上げる)而用于说明图18及图19所示的支承单元的移动状态的图。图22是根据折叠片材的折叠张数进行支承单元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移动和端部往复运动的流程图。图23是包括本发明的片材处理装置的控制结构说明图。a图像形成装置b片材处理装置x装订位置y折叠位置bs折叠片材束bl折叠环bl1折叠环前端(折痕)pa片材束移动方向ub支承单元移动(初始按压)方向35堆积部40骑马订订书机45折叠辊49束排出辊50折叠单元53右侧板54左侧板55连结角钢56支承单元57上导轨58下导轨60上滑块61下滑块62阶段折叠基板63右带轮64左带轮65移动带66传动齿轮67马达输出齿轮68马达齿轮单元69单元驱动马达70压辊(按压构件)71第1上压辊72第1下压辊73第2上压辊74第2下压辊75第3上压辊76第3下压辊77压辊轴78a第1上压辊轴78b第1下压辊轴79a第2上压辊轴79b第2下压辊轴80a第3上压辊轴80b第3下压辊轴81压辊单元82a第1上压辊单元82b第1下压辊单元83a第2上压辊单元83b第2下压辊单元84a第3上压辊单元84b第3下压辊单元85压辊框架86a第1上压辊框架86b第1下压辊框架87a第2上压辊框架87b第2下压辊框架88a第3上压辊框架88b第3下压辊框架90压辊支承臂91a第1上压辊支承臂91af臂钩91b第1下压辊支承臂92a第2上压辊支承臂92af臂钩92b第2下压辊支承臂93a第3上压辊支承臂93b第3下压辊支承臂94支承臂长孔95先行单元侧板96后行单元侧板97先行侧板开口98后行侧板开口100第1折线100ht原始位置位置(hp)侧端部100et末端位置(ep)侧端部101第2折线101ht原始位置位置(hp)侧端部101et末端位置(ep)侧端部102最后折线103端部折痕115片材处理装置控制部124折叠片材阶段折叠控制部(控制部)140压辊托架141a第1上压辊托架141b第1下压辊托架142a第2上压辊托架142b第2下压辊托架143a第3上压辊托架143b第3下压辊托架144托架长孔145a框架切口部右145b框架切口部左146压辊按压弹簧147a第1上压辊按压弹簧147b第1下压辊按压弹簧148a第2上压辊按压弹簧148b第2下压辊按压弹簧149a第3上压辊按压弹簧149b第3下压辊按压弹簧157辊托架轴158e形环160压辊弹簧支座161a第1上压辊弹簧支座161b第1下压辊弹簧支座162a第2上压辊弹簧支座162b第2下压辊弹簧支座163a第3上压辊弹簧支座163b第3下压辊弹簧支座180单元调整螺钉181a第1上压辊单元调整螺钉181b第1下压辊单元调整螺钉182a第2上压辊单元调整螺钉182b第2下压辊单元调整螺钉183a第3上压辊单元调整螺钉183b第3下压辊单元调整螺钉185基板调整孔186b第1下框架调整孔187b第2下框架调整孔188b第3下框架调整孔201导向板201a第1上导向板201b第1下导向板202a第2上导向板202b第2下导向板203导向部203a第1上导向部203b第1下导向部204a第2上导向部204b第2下导向部205导向倾斜部205a第1上导向倾斜部205b第1下导向倾斜部206a第2上导向倾斜部206b第2下导向倾斜部207导向上游部207a第1上导向上游部207b第1下导向上游部208a第2上导向上游部208b第2下导向上游部209导向下游部209a第1上导向下游部209b第1下导向下游部210a第2上导向下游部210b第2下导向下游部211导向突出部211a第1上导向突出部(凸部)213导向卡定部213a第1上导向卡定部300框架上游侧面302上游侧切口部304第1上导向板下游侧面306下游侧突出部(凸部)bw片材束宽度ubt1支承单元端部移动ubt2支承单元端部移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系统由图像形成装置a和片材处理装置b构成,在片材处理装置b装入有折叠单元50。[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a从供纸部1将片材向图像形成部2输送,在由图像形成部2对片材进行了印刷后,从主体排出口3将片材搬出。供纸部1将多个尺寸的片材收纳于供纸盒1a、1b,并将指定的片材一张一张地分离,向图像形成部2进给。图像形成部2例如配置有静电鼓4、在静电鼓4的周围配置的打印头(激光发光器)5、显影器6、转印充电器7以及定影器8,在静电鼓4上通过激光发光器5形成静电潜像,在该静电潜像上通过显影器6附着墨粉,通过转印充电器7向片材上转印图像,并通过定影器8进行加热定影。这样形成了图像的片材被从主体排出口3依次搬出。图示9是循环路径,是如下的双面印刷的路径:从定着器8将在表面侧进行了印刷的片材经由主体转向路径10进行了正反翻转之后,再次向图像形成部2进给,对片材的反面侧进行印刷。这样进行了双面印刷的片材在主体转向路径10进行了正反翻转之后,被从主体排出口3搬出。图示11是图像读取装置,通过扫描单元13对放置在稿台12上的原稿片材进行扫描,并经反射镜、聚光透镜由光电转换元件14进行电读取。该图像数据在由图像处理部进行了例如数字处理之后,传送到数据储存部17,并向上述激光发光器5发送图像信号。另外,图示15是原稿输送装置,是将收容于原稿堆积器16的原稿片材向稿台12进给的送纸装置。在上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a中设置有控制部(控制器),从控制面板18设定图像形成条件,例如指定片材尺寸、指定彩色/黑白印刷、指定打印份数、指定单面/双面印刷、指定放大/缩小印刷等打印输出条件。另一方面,在图像形成装置a中构成为,由上述扫描单元13读取的图像数据或者从外部的网络传送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在数据储存部17,从该数据储存部将图像数据向缓冲存储器传送,并从该缓冲存储器19依次向激光发光器5移送数据信号。[片材处理装置的结构]与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a连结的片材处理装置b如图2所示在壳体20具备上述第1排纸托盘21和第2排纸托盘22,并设置有具有与主体排出口3相连的搬入口23的片材搬入路径p1。在搬入辊24的下游侧配置有对片材的搬入进行检测的搬入传感器sen。该片材搬入路径p1在壳体20中由大致水平方向的直线路径构成。而且,配置有从该片材运入路径p1分支并将片材向反转方向移送的第1转向搬送路sp1和第2转向搬送路sp2。而且,第1转向搬送路sp1在路径下游侧从片材搬入路径p1分支,第2转向搬送路sp2在路径上游侧从片材搬入路径p1分支,两个搬送路相互隔开距离地配置。在这样的路径结构中,在片材搬入路径p1配置有搬入辊24和排纸辊25。排纸辊25能够进行正反转。另外,在片材搬入路径p1配置有向第2转向搬送路sp2引导片材的路径切换片(未图示),其与螺线管等工作机构连结。另外,在片材搬入路径p1中,对来自搬入口23的片材例如一张一张地进行穿孔处理的单张穿孔单元28配置在搬入辊24和搬入传感器sen1的下游侧。[第1转向搬送路sp1的结构]如图2所示,第1转向搬送路sp1如以下方式构成。在片材搬入路径p1的出口端设置有排纸辊25,并设置有对该排纸辊25的片材进行装载支承的处理托盘29。在该处理托盘29的上方,正反转辊30配置为在与托盘上的片材接触的位置和与托盘上的片材分离的待命位置之间升降自如。该正反转辊30被连结并控制成,在片材进入处理托盘29上时沿该图顺时针方向旋转,在片材后端从排纸辊25排出并进入到托盘上之后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在处理托盘29上构成了第1转向搬送路sp1。在该处理托盘29的排纸方向后端部,配置有端面装订订书钉装置33。该订书钉装置33对集聚在处理托盘29上的片材束的后端缘的1处或多处进行订书钉装订。进行了装订处理的片材束向第1排纸托盘21排出。[第2转向搬送路的结构]对从上述片材搬入路径p1分支的第2转向搬送路sp2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该第2转向搬送路sp2是如下的搬送路:在片材被排纸辊25夹持的状态下从正转起进行反转来对转向搬送来的片材进行引导。如图2所示,该搬送路在壳体20中沿大致铅垂方向配置,在路径入口配置有搬送辊36,在路径出口配置有出口搬送辊37。另外,在第2转向搬送路sp2的下游侧设置有堆积部35,该堆积部35构成对从该搬送路输送的片材按份对齐并暂时集聚。图示的堆积部35由移送片材的搬送导向件构成。在该堆积部35配置有骑马订订书机40和折叠辊45。以下依次对这些结构进行说明。[堆积部的结构]堆积部35由对片材的搬送进行导向的导向构件形成,并构成为将片材装载收纳在该导向件上。图示的堆积部35与第2转向搬送路sp2相连,在壳体20的中央部沿大致铅垂方向配置。由此使装置构成得小型紧凑。该堆积部35形成为在内部收纳最大尺寸片材的长形状,尤其是图示的结构构成为以向配置后述的骑马订订书机40和折叠辊45(45a、45b)的一侧突出的方式弯曲或折弯的形状。在上述堆积部35的搬送方向后端侧连接设置有与上述的第2转向搬送路sp2的出口端叠置的转向进入路35a。这是为了通过使从第2转向搬送路sp2的出口搬送辊37输送的搬入(后续)片材的前端与支承于该堆积部35的装载完(先行)的片材的后端叠置来确保集聚的片材的页顺序。另外,在堆积部35中,作为对片材的搬入方向前端进行限制的止动机构的前端限制构件(以下,称为止动件38)配置在导向件下游侧,该止动件38以能够沿着堆积部35移动的方式支承于导轨等,构成为通过未图示的移位机构而移动到将片材向堆积部35搬入的位置、在集聚方向的中间进行装订的位置以及通过折叠辊45进行折叠的位置。另外,在堆积部35的搬送方向中间设置有对片材进行整合的整合构件39,其在每次搬入片材时按压侧缘来进行整合。[骑马订订书机的说明]接着,位于该堆积部35的上方的骑马订订书机40由将订书针钉入片材束的驱动单元41以及将钉入的订书针的脚部相互向相向的方向折弯的打弯单元42构成,各个单元配置在隔着堆积部35相向的位置,通常在片材长度的2分之1的图示x的装订位置对片材进行装订。此外,该骑马订订书机40除了使用金属的针来作为装订片材束的订书针之外,也可以通过纸制的纸制针、不使用针的压接、在片材上设置切口来进行装订。[折叠辊的说明]下面,对折叠辊45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在上述的骑马订订书机40的下游侧配置的折叠位置y,具备将片材束折合的折叠辊45以及向该折叠辊45的夹持位置插入片材束的折刀46。参照图3,折叠辊45由相互压接的上压接辊45a和下压接辊45b构成,该上压接辊45a和下压接辊45b形成得比大致最大片材的宽度稍长。该折叠辊45由未图示的压缩弹簧向相互压接的方向施力。上述一对折叠辊45由橡胶辊等摩擦系数比较大的材料形成。在上述的折叠辊45的压接位置,以能够进退的方式配置有朝向该位置进入的折刀46。在通过骑马订订书机40将片材束进行了骑马订之后,该折刀46以将该装订位置推入折叠辊45的方式移动,折叠辊45与该动作连动地压接旋转,从而将骑马订片材折弯而使其对折。在这中途,折刀46返回到原来的位置,以便下一个片材束的搬入。折刀46的移动位置在图2中表示为折叠位置y,该位置与片材成束地由装订针进行了装订的位置x一致。在此,根据图3,说明被堆积或者被堆积并进行了骑马订装订的片材束的折叠处理步骤。片材被止动件38卡定而成为束,该止动件38上升,从而通过骑马订订书机40对片材的片材的搬送方向中间的位置进行装订处理。在装订处理后,使此次被装订了的片材束下降,并停止止动件38以使片材装订位置为折叠位置。该状态在图3(a)中示出。该位置停止成与折叠辊45的上压接辊45a和下压接辊45b的压接位置一致。之后,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马达使上压接辊45a和下压接辊在相同的方向上旋转,折刀46以向压接位置推入的方式移动。该状态在图3(b)中示出。然后,如图3(c)所示,接着使上压接辊45a和下压接辊45b在相同的方向上继续旋转,折刀46在压接位置近前暂时停止。这次折刀46向原来的返回方向移动而退避。之后,当使上压接辊45a和下压接辊45b进一步在相同的方向上继续旋转时,如图3(d)所示,折叠片材束bs画出一定的环bl地被折叠处理。该片材束形成作为由折刀46顶出的折痕的折叠环前端bl1、以该折叠环前端bl1为中心向上方鼓出的上方环bl2、以该折叠环前端bl1为中心向下方鼓出的下方环bl3、按压片材以保持环的环基端部bl4,在该状态下暂时停止。另外,因折痕而产生环是因为片材束自身在折痕位置作用有欲向外侧打开的力。因此,折叠片材束bs的张数越多,欲打开而展开的力越强,若保持该状态不变地排出,则片材束会打开,因此本申请的装置进行如下所述的利用压辊70依次对环部分分阶段地进行按压而折入的阶段折叠。[折叠单元的说明]自此开始说明用于防止进行了上述折叠处理的折叠片材束bs打开的作为本发明的片材处理装置的一部分的折叠单元50。图4是从排出侧观察该单元的立体图。图5是从图4的箭头d所示的折叠辊45侧观察的立体图。另外,参照作为从折叠辊45侧观察的立体图的图6和作为主视图的图7,说明在该折叠单元50内在折叠片材宽度方向上沿着折叠环移动的支承单元56。之后,利用图8至图10,说明位于压辊70之间的导向板201以及压辊70的关系,根据图11至图14,对阶段折叠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回到图2,折叠单元50配置成横穿折叠辊45的下游侧的折叠片材搬送通路bp。更详细而言,该折叠单元50通过作为间隔不同的压辊的压辊70,对由折叠辊45将折叠片材束bs折弯成折叠状态的片材束进行按压来进行折叠处理。该折叠单元50与在片材宽度方向上具有折痕且具有一定的环的折叠片材束bs的折痕相对。另外,在图2的折叠单元50的前后分别配置有束搬入检测传感器(sen3)129和束排出传感器(sen4)131,该束搬入检测传感器(sen3)129对由折叠辊45折入并搬送的折叠片材的背部及侧面(日文:小口)进行检测,该束排出传感器(sen4)131对从束排出辊49的排出进行检测。此外,图2的折叠单元50设置在折叠辊45与作为向机外排出的排出构件的束排出辊49之间,但只要横穿折叠片材搬送通路bp即可,也能够装配在束排出辊49的下游侧。如图4所示,该折叠单元50由配置于装置的一方的右侧板53、与其相向的左侧板54、以及在其上方将它们连结的连结角钢55构成了整个装置的框架。在该右侧板53与左侧板54之间配置有支承单元56,该支承单元56是对在该侧板之间往复移动的多列压辊70进行支承并移动的单元。该支承单元56在侧板之间的往复移动是沿着在右侧板53与左侧板54之间位于上方的上导轨57和下导轨58滑动而进行的。即,被支承为能够以如下方式移动:安装于支承单元56的上方的上滑块60在上导轨57滑动,安装于支承单元56的下方的下滑块61在下导轨58滑动。另外,在上述支承单元56的上方,移动带65张设在该装置的右侧板53与左侧板54之间。如图4所示,右带轮63位于右侧板53侧、左带轮64位于左侧板54侧来卷绕移动带65。而且,该移动带65的一端由带固定部65b固定于支承单元56的上端。因此,当使移动带65移动而使带固定部65b从装置近前(左侧)向里侧(右侧)移动时,支承单元56也沿着上导轨57及下导轨58从图4的装置近前(左侧)向里侧(右侧)移动。当使移动带65沿反方向移动时,带固定部65b也沿反方向移动,支承单元56也沿反方向移动。此外,对于该机构,在随后说明的多列压辊70在从宽变窄方向上移动而对折叠环分阶段地按压的方向上,设之后将要移动的一侧为下游侧,设移动过的一侧为上游侧。换言之,图4的从左向右为移动方向(箭头ub方向),设右侧为下游侧,设左侧为上游侧。另外,在卷绕移动带65的左带轮64上,能够正反转的单元驱动马达69安装在设置于左侧板54的马达齿轮单元68。该单元驱动马达69的旋转驱动从马达输出齿轮67经由设置于马达齿轮单元68的传动齿轮66与移动带65的左带轮64连结。因此,通过单元驱动马达69的驱动旋转方向的选择,支承单元56也能够选择性地移动,以便从装置近前侧(左侧)向里侧(右侧)按压折叠环,反之从里侧(右侧)向近前侧(左侧)返回。此外,如图5所示,在支承单元56的左侧板54侧(在图5中为右侧)的上方端部附近,设置有表示位于靠左侧板54的位置的原始位置(hp)位置这一情况的单元标记107。当由原位传感器108检测出该单元标记107时,支承单元56位于原始位置(hp)。从该位置沿图5的空白箭头ub进行单元移动而对折叠环分阶段地进行按压。而且,当支承单元56从该原始位置(hp)向箭头ub方向移动时,利用内置于单元驱动马达69的未图示的脉冲发生器来判别该位置,判别其位于靠近右侧板53的折返位置。在该折返位置,使单元驱动马达69反向旋转,此次控制成使支承单元56朝向原始位置(hp)移动。因此,支承单元56成为通过移动带65等进行移动的单元移动构件。[支承单元的结构]下面,对图示左右移动的支承单元56的结构进行说明。图5是从折叠辊45侧观察的图,支承单元56由构成该单元的背面侧的单元基板62a(图4)、上下分割的前上基板62b和前下基板62c、其侧方由先行单元侧板95和后行单元侧板96、其上下由单元顶板59a和单元底板59b包围。如图6所示,在先行单元侧板95上设置有开口得比较大的先行侧板开口97,在后行单元侧板上设置有设定得比先行侧板开口97窄的后行侧板开口98。这些开口是为了供支承单元56夹着片材的折痕地移动而设置的,从先行侧板开口97侧开始折叠环bl的按压。根据图6和图8,对该支承单元56的内部进行说明,为了进行说明而省略了前上基板62b。首先,从先行单元侧板95侧朝向后行单元侧板96设置有多列压辊(对该压辊进行统称,用附图标记70表示)对,在本实施例中压辊对由3列构成。这些压辊70在其每列上成对的辊之间(折叠环厚度方向)的间隔不同。即,第一列的辊配置有第1上压辊71和第1下压辊72,第1上压辊71和第1下压辊72配置在以片材折痕位置为中央在大致相等的相向位置隔开规定间隔的位置。这些压辊70如后述那样构成为压辊单元81,该压辊单元对压辊70进行支承。图示的结构中,作为第1上压辊71的轴的第1上压辊轴78a安装在对其进行支承的第1上压辊支承臂91a,该第1上压辊支承臂91a由模制构件构成,安装于利用金属板折弯加工成中空的第1上压辊框架86a而单元化。并且,在上述第1上压辊71与第1上压辊框架86a的顶板之间配置有第1上压辊按压弹簧147a,该第1上压辊按压弹簧147a始终对该第1上压辊71向按压折叠环的方向(图8的下方向)施力。另外,在上述第1上压辊支承臂91a设置有支承臂长孔94。因此,第1上压辊轴78a能够在该范围内移动,在安装于支承单元56时,该支承臂长孔94对第1上压辊71的移动进行限制。另外,位于隔着折叠片材的折叠环bl相向的位置的第1下压辊72也与上述相同,作为第1下压辊72的轴的第1下压辊轴78b安装在对其进行支承的第1下压辊支承臂91b。该第1下压辊支承臂91b也由模制构件构成,安装于利用金属板折弯加工成中空的第1下压辊框架86b而单元化。另外,同样地,在上述第1下压辊72与第1下压辊框架86b的顶板之间配置有第1下压辊按压弹簧147b,该第1下压辊按压弹簧147b始终对该第1压辊72向按压折叠环的方向(图8的上方向)施力。并且,上述第1下压辊支承臂91b设置有支承臂长孔94。因此,第1下压辊轴78b能够在该范围内移动,在安装于支承单元56时,该支承臂长孔94对第1下压辊72向上方的移动进行限制。另外,对第2列的第2上压辊73进行支承的第2上压辊单元83a以及对第2下压辊74进行支承的第2下压辊单元83b、还有第3列的对第3上压辊75进行支承的第3上压辊单元84a以及对第3下压辊76进行支承的第3下压辊单元84b也与第1列相同地成为单元相互相向的结构。因此,各个压辊70支承于压辊支承臂90而与压辊按压弹簧146一同作为压辊单元81预先组装而单元化,该压辊单元81向支承单元56的装入能够容易地进行。此外,根据图9再次对该压辊70的单元结构进行说明。[支承单元中的各压辊的关系]下面,对支承单元中的各压辊70的关系进行说明。如图7清楚地示出的那样,第1上压辊71与第1下压辊72的辊相互的间隔l1始终保持为恒定。本实施例中,该l1设定为大致14毫米。另外,图8所示的第1上压辊按压弹簧147a以及第1下压辊按压弹簧147b设定为,在两辊接触的状态下各施加大致4.0千克的载荷。另外,若图7所示,第2上压辊73与第2下压辊74的辊相互的间隔l2也始终保持为恒定。在本实施例中,该l2设定为大致7毫米。另外,图8所示的第2上压辊按压弹簧148a以及第2下压辊按压弹簧148b设定为,在两辊接触时,各施加大致4.0千克的载荷。如以上这样,第1列的第1上压辊71和第1下压辊72如图7所示分离规定各间隔l1(在本实施例中为大致14毫米),第2列的第2上压辊73和第2下压辊74同样地分离规定间隔l2(在本实施例中为大致7毫米)分离。这是通过支承各压辊70的压辊支承臂90的支承臂长孔对其移动范围进行限制并且设定了第1列、第2列的压辊单元81向支承单元的安装位置。因此,由此第1列、第2列的压辊70被定位限制成相互之间不会超过规定地变得过窄。但是,本实施例中的作为最后一列的第3列的第3上压辊75和第3下压辊76如图6至图9所示,以能够始终压接的方式被弹性施力。这将第3列的压辊单元81的位置限定成辊间隔l3=0。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图8的第3上压辊按压弹簧149a以及第3下压辊按压弹簧149b也设定成在辊接触位置各施加大致4.0千克的载荷。由此,一边对折叠片材束bs的折叠环(环前端的折痕bl1)在两侧施加超过4千克的载荷,一边进行由压辊70依次按压折叠环的阶段折叠。因此,各压辊70在按压片材的方向上施力。后面根据图11至图13对该阶段折叠的动作进行说明。[导向板的说明]在此,根据图6至图8对配置在各个压辊70之间而对折叠环进行引导的导向板201进行说明。如图所示,在第1列的第1上压辊71与第2列的第2上压辊72之间配置有第1上导向板201a,在第2上压辊72与第3列的第3上压辊75之间配置有第2上导向板202a。另外,在与其隔着折叠环相向的位置,在第1列的第1下压辊72与第2列的第2下压辊74之间配置有第1下导向板201b,在该第2下压辊74与第3列的第3下压辊76之间配置有第2下导向板202b。该各个导向板201的前端具有延伸到各压辊70的周面的导向部203,基端部侧安装于压辊单元81。利用图9对该安装的构造加以说明,在通过支承单元56的移动(图8图中的沿箭头ub方向的移动)使压辊70移动时,该导向部203根据该压辊70相向的间隔进行定位,由该压辊70和导向板201的导向部203形成为漏斗截面(以第3列辊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形状,从而防止折叠环端部被卷入到各压辊70之间。下面,尤其根据图8,对压辊70与形成于导向板201的前端侧的导向部203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如图所示,导向板201上下各2组排列有4个,对这其中的配置在第1上压辊71与第2上压辊73之间的第1上导向板201a进行说明。该第1上导向板201a的前端突出,从而形成了从位于第1上压辊71与第2上压辊73之间的第1上导向突出部(凸部)211a侧延伸而突出的第1上导向部203a。该第1上导向部203a具有从第1上压辊71(下游)侧的第1上导向下游部209a朝向第2上压辊73(上游)侧向图示下方倾斜的第1上导向倾斜部205a。该延伸和倾斜是为了防止折叠环bl的端部被卷入到第1上压辊71与第2上压辊73之间或发生卡挂而设置的。第1上压辊71、第2上压辊73与第1上导向部的关系配置成如下的关系:在与相对于上述第1上导向倾斜部205a位于下游侧的第1上压辊71的支承单元56移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通过作为下游侧的第1上压辊71的中心轴的第1上压辊轴78a的垂线n上,在该下游侧的第1上压辊71的周面上成大致直角的切线t与上述第1导向倾斜部205a交叉(t的箭头抵接的关系)。此外,该情况下的切线t只要是在对折叠环bl端部进行导向的范围内即可。另外,上述第1上导向倾斜部205a与位于其上游侧的第2上压辊73的关系分别配置成如下的关系:第1上导向上游部207a与由直线m和垂线n包围的第1上导向倾斜部205a的上游侧的第2上压辊73的周面的范围对应,该直线m是通过作为该第2上压辊73的中心轴的第2上压辊轴79a的沿着上述支承单元56的移动方向的直线,该垂线n与该直线m大致成直角(pt箭头抵接的关系,实质上位于第2上压辊73的图8左下的1/4的周面的范围的关系)。通过设为上述的关系,由此,该导向部203在支承单元56的移动方向上延伸而使前后的压辊70周面露出,从而整体上呈漏斗截面状(以下游侧为底边、以上游侧为顶点的大致等腰三角形状)地对折叠环进行引导,能够比较平稳地进行分阶段的折入。[导向板向压辊单元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导向板201的导向部与各压辊70设定为上述的关系,因此需要进行相互的准确的定位。由此,具有如图9所示的安装结构。图9(a)是导向板被定位于第2上压辊单元的立体图。图9(b)是该立体图的剖视说明图。图10是图9的安装结构的变形例。以下,进行说明。在此前面多少有所提及,先对第2上压辊单元83a追加说明。如图9(a)所示,第2上压辊单元83a具有:能够旋转的第2上压辊73,其按压折叠环bl;第2上压辊框架87a(框架),在其内壁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保持对该第2上压辊73进行支承的第2上压辊托架142a。在该第2上压辊框架87a与上述第2上压辊托架142a之间,如图所示,对第2上压辊73向片材按压方向施力的第2上压辊按压弹簧148a(弹性弹簧)经由第2上压辊弹簧支座162a左右安装有2个。并且,在图示的第2上压辊框架87a的左右面上安装有第2上压辊支承臂92a,该第2上压辊支承臂92a利用支承臂长孔94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支承上述的第2上压辊73的第2上压辊轴79a。该第2上压辊支承臂92a的安装是通过与其嵌合的臂钩92af而卡定在设置于第2上压辊框架87a的侧部的开口。另一方面,固定于第2上压辊托架的辊托架轴157也通过e形环158以能够移动的方式安装于第2上压辊支承臂92a的支承臂长孔94。由此,单元化而构成第2上压辊单元83a。由此,如图9(a)所示,第2上压辊支承臂92a由臂钩92af卡定而单元化,因此能够在该状态下装配到支承单元56而利用螺钉89容易地进行安装。对于该结构,图6至图8的所有的压辊单元81都相同。另外,第2上压辊单元83a在其顶部安装有第2上压辊单元调整螺钉182a,以便能够对支承单元56进行位置调整。以上,能够将使第2上压辊73、对其施力的第2上压辊按压弹簧148a等单元化的第2上压辊单元83a安装于支承单元56,因此装配变得容易。另外,第2上压辊单元83a设置有能够相对于支承单元56上下进行调整的第2上压辊单元调整螺钉182。由此能够相对于折叠环bl设定最适当的按压位置。下面,对相对于上述的第2上压辊单元83a位于支承单元56移动方向的下游侧的第1上导向板201a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如图9(a)的立体图所示,在第2上压辊单元83a的第2上压辊框架87a的上游侧的外壁,设置有将框架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切去而形成的框架切口部右145a和框架切口部左145b。相对于该切口,在第1上导向板201a的第2上压辊单元83a侧面(下游侧面/里面)形成有第1上导向突出部(凸部)211a,该第1上导向突出部(凸部)211a在第1上导向部203a的上方的安装部侧朝向第2上压辊单元83a突出。另外,如图9(b)的剖视说明图清楚地示出的,在第1上导向板201a的第1上导向部203a的相反侧的上端部,设置有与第2上压辊单元83a的上端部嵌合的导向卡定部213a。该第1上导向突出部(凸部)211a与将上述的框架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切去而形成的框架切口部右145a和框架切口部左145b配合,并且导向卡定部213a与第2上压辊单元83a的上端部嵌合,从而能够在单元组装时设定第2上压辊73与该第1上导向板201a的位置关系。由此上导向板201a的第1上导向部203a与第2上压辊73的位置关系能够高精度地设定。此外,图示的结构中,上导向板201a的安装不是该凹凸关系,由而是由第2上压辊单元83a和第1上压辊单元82a夹持,从而特别是即使没有安装螺钉等也能够容易地安装。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第1上导向板201a的第1导向部203a与第2上压辊73的位置对齐。对于这些结构,其他各导向板201和该导向板201的上游侧的压辊单元81也同样地构成。由此,利用凹凸部相互的嵌合,能够容易且在保持位置精度的同时安装防止在将折叠环的压辊70对成列配置时片材端部被卷入到其前后的压辊70之间的导向板201。下面,根据图10说明图9的变形例。在图9中,将第1上导向板201a安装在位于其上游侧的第2上压辊单元83a,而图10的结构中,通过位于下游侧的第1上压辊单元82a对该上导向板201a进行定位并安装。此外,该变形例也在保持第1上压辊71的第1上压辊支承臂91a通过与第1上压辊框架86a的侧部切口卡合的臂钩91af而单元化等点上与图9的结构相同。在图10所示的第1上压辊单元82a的第1上压辊框架86a设置有在框架上游侧面300呈长方形形状地切出的上游侧切口部302。设置成设置于第1上压辊单元82a的下游侧面的下游侧突出部(凸部)306与该上游侧切口部302嵌合。由此能够高精度地设定上导向板201a的第1上导向部203a与第1上压辊71的位置关系。[支承单元的动作说明]接下来,根据图11至图13对折叠单元50内的支承单元56对折叠片材束bs的搬入、分阶段的按压动作进行说明。该图11至图13为从束排出口侧观察的支承单元56,为了便于说明而省略了该支承单元56的单元基板62a。图11示出了支承单元56位于原始位置(hp)以备折叠片材束bs的搬入而待命的状态。图12示出了支承单元56移动到折叠片材束bs的宽度方向中间并利用3列辊在折叠环bl的片材束宽度bw上进行分阶段的折叠的状态。图13示出了利用3列辊进行的分阶段的阶段折叠完成且支承单元56位于作为折返位置的末端位置(ep)的状态。以下,对各状态进行说明。首先,在图11中,具有3列压辊的支承单元56的单元标记107被安装于右侧板53的原位传感器108检测出,支承单元56位于原始位置(hp)。在该位置,在设定了后述的“阶段折叠模式”的情况下,等待由折叠辊45进行折弯处理并在折叠片材搬送通路bp上搬送来的折叠片材束bs的搬入。另外,位于该原始位置(hp)的支承单元56从移动方向起相互的间隔依次变窄,最后一列设置了压接的压辊70。如已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例中第1列的第1上压辊71和第1下压辊72具有大致14毫米的间隔地配置。另外,第2列的第2上压辊73和第2下压辊74具有大致7毫米的间隔。并且,第3列的第3上压辊75和第3下压辊76在区域r1相互压接。并且,这些辊相互的分离及压接的中心配置成与作为折叠片材束bs的中心的折叠片材的折叠环前端(折痕)bl1大致一致。若该折叠片材束bs的折叠环达到规定的大小(在本实施例中环的上下方向为例如22毫米),则使折叠辊45停止并使支承单元56在单元驱动马达69的驱动下向图11右侧移动。若该移动开始,则第一列的第1上压辊71和第1下压辊72越过折叠片材束的图示左侧(一方)的端部(片材端部),一边在比折叠片材前端环bl1稍微靠上方的位置施加折痕一边向右侧移动。如之前所述,本实施例中的环的大小为大致22毫米左右,第1上压辊71与第1下压辊72的间隔设为大致14毫米左右,因此,上下叠置将近大致4毫米,这将赋予图14(a)所示的第1折线100。另外,由于第1上压辊71与第1下压辊72的间隔是张开的,因此这些辊不怎么损坏折叠片材束bs端部就越过折叠片材束bs端部。另外,包括第1上压辊71和第1下压辊72在内的压辊70在与片材搬送方向相同的方向上被轴支承,并在该轴上被支承为旋转自如。通过该旋转,也使折叠片材束端部的越过变得容易。并且,在第1上压辊71、第2上压辊73、第3上压辊75的移动方向之间配置有第1上导向板201a、第2上导向板202a。另一方面,在隔着折叠环bl与它们相向的第1下压辊72、第2下压辊74、第3下压辊76的移动方向之间配置有第1下导向板201b、第2下导向板202b。由此,折叠片材束bs的折叠环bl不会进入到辊间而平稳地向上游侧的压辊70之间引导。若支承单元56继续移动,则被按压在第1上压辊71与第1下压辊72的间隔的环,进一步在第2上压辊73与第2下压辊74的稍微变窄的间隔对折叠片材束bs的环进行按压,从而施加第2折痕。本实施例中的第2上压辊73与第2下压辊74的间隔进一步设定为大致7毫米,和第1上压辊71与第1下压辊72的间隔相比,上下分别叠置大致3.5毫米左右,这将赋予图14(b)所示的第2折线101。接着,由作为第3列辊的第3上压辊75和第3下压辊76对该折痕bl1进行阶段折叠。即,第3上压辊75和第3下压辊76的间隔为0而成为大致压接状态,因此,一边被第三上压辊按压弹簧93a和第三下压辊按压弹簧93b按压,一边与折痕在片材厚度方向上的量相应地对片材进行阶段折叠,这将赋予图14(c)所示的最后折线102。图12示出了上述的内容中在一个单元内分阶段地按压折叠片材束bs并使支承单元56位于折叠片材束bs的片材宽度方向大致中央的状态。从该状态起,支承单元56进一步一边朝向图示右侧通过相互的间隔变窄的压辊70从片材的折痕厚度方向分阶段地对片材赋予折线一边移动。通过该移动,第3列的第3上压辊75和第3下压辊76通过折叠片材束的图示右左(一方)端部(片材端部)而利用压辊依次按压来进行阶段折叠。在其通过后,支承单元56到达作为图示的右侧板53侧的折返位置的末端位置(ep)。该状态在图13中示出。若到达该折返位置,则停止单元驱动马达69的驱动。之后,实施了阶段折叠的(压辊70的按压完成的)折叠片材束bs等待通过折叠辊45以及束排出辊49向排出方向的旋转来被排出。若由图2所示的束排出传感器(sen4)131检测出进行了阶段折叠的折叠片材束bs的排出完成,则使支承单元56从折返位置返回到原始位置(hp),在图8的位置以备下一个折叠片材束bs的搬入。此外,在上述中是将图13的进行了阶段折叠的折叠片材bs暂时排出后,使支承单元56从末端位置(ep)返回到原始位置位置(hp),但若不排出折叠片材束bs,而是再次使支承单元56从图13的右侧向左侧移动,一边通过第3上压辊75和第3下压辊76对折叠片材束bs的折痕再次进行按压,一边返回到原始位置(hp),则也能够更切实地进行最后一列的阶段折叠。如以上这样,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承单元56对折弯的折叠片材束bs执行了3个阶段的折叠。根据图14说明说明进行该折叠动作并排出的折叠片材束bs。如至此所说明的那样,通过作为本发明的片材束的按压构件的第1上压辊71和第1下压辊72从折叠片材束bs的折痕厚度方向(折痕中与折叠片材束bs搬送方向交叉的上下方向)在由折叠辊45施加折痕并产生折叠环bl的部位沿折痕方向移动而施加了多个折痕。如已说明的那样,将第1阶段的第1上压辊71与第1下压辊72的间隔限定为比折叠环稍窄的间隔(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环高度22毫米限定为大致14毫米),从而沿着由折叠辊45施加的折痕移动来施加第1阶段的折痕。该折痕是图14(a)的实线箭头表示的第1折线100,在图15(a)中,在折叠片材束bs上以浅色线表示为第1折线100。这是由于如图14(a)那样在成为环的部分,由第1上压辊71和第1下压辊72按压的部分受到集中载荷而使片材束发生压曲折叠,通过第1上压辊71和第1下压辊72沿宽度方向的移动,成为第1折线100而出现。然后,在第2阶段中,作为片材束的按压构件的第2上压辊73与第2下压辊74的间隔由比第1阶段中按压形成的环稍窄的间隔(在本实施例中大致7毫米)限定,沿着由折叠辊45施加的折痕移动来施加第2阶段的折痕。该折痕是位于比图14(b)所示的第1折线100靠背侧的位置的实线箭头所表示的第2折线101,在图15中,在折叠片材束bs上以浅色线表示为第2折线101。这也是由于如图14(b)那样在成为环的部分,由第2上压辊73和第2下压辊74按压的部分受到集中载荷而使片材束发生压曲折叠,通过第2上压辊73和第2下压辊74沿宽度方向的移动,成为第1折线101而出现。作为最后的阶段,作为片材束的按压构件的第3上压辊75和第3下压辊76在第3上压辊按压弹簧149a和第3下压辊按压弹簧149b的弹性力下进行按压。在该最后阶段中,没有像第1阶段、第2阶段那样地空出第3上压辊75与第3下压辊76的间隔。(本实施例中的限制间隔为0毫米)。因此,最后阶段的按压是通过第3上压辊75和第3下压辊76一边对折叠片材束bs的经过了按压的厚度的位置进行按压,一边沿折痕方向移动。该最后一列的压辊70的折痕是在折叠片材束bs上由图14(c)的实线箭头表示的最后折线102,在图15(a)中,在折叠片材束bs上以比较深的线表示为最后折线102。此外,在折叠片材束bs的宽度方向端部形成有折叠辊45以及压辊70从压接状态碰上片材时的端部折痕103。其在由大致压接状态的第3上压辊75和第3下压辊76按压的部分作为对折痕进行了强化的最后折线102出现。如以上这样,使各压辊70以不同的间隔压曲而形成折痕,由此,在第1阶段的浅色线即第1折线100、第2阶段的浅色线即第2折线101、以及最后阶段的根据折叠片材束bs厚度而产生的比较深色的线即最后折线102的各线位置,趋向折叠片材束bs向闭合方向(通过折痕的搬送方向上的线)侧折叠的折叠方向,从而与以往的利用折痕压辊对端部进行按压的装置相比,在排出后也能够防止折叠片材束bs打开、排列性和集聚性低下。[执行了阶段折叠的折叠片材]如上所述,可知与以往的仅对折痕进行按压的装置相比,虽然折叠片材打开的情况变少,但仍有改善的余地。即,对图15之前也进行了说明,图14为表示由压辊按压的册子的图,图15(a)中图11至图13的由支承单元按压的折叠片材束处于折叠片材的宽度方向端部的折叠较松、没有牢固地折叠的状态。如图15(b)所示,可知在支承单元56的原始位置(hp)侧的第1阶段的浅色线即第1折线100的端部100ht、第2阶段的浅色线即第2折线101的端部101ht没有出现明确的折线。另外,特别是作为折返位置的末端位置(ep)侧的第1阶段的浅色线即第1折线100的端部100et、第2阶段的浅色线即第2折线101的端部101et没怎么赋予折线。寻求该折叠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换言之支承单元56的原始位置(hp)侧和末端位置(ep)侧的端部的折叠不牢固的原因,本发明者弄清了这是因为作为折叠片材的折叠环的韧劲的反作用力不同。图16是为了对此进行确认而进行的实验,使用的片材为a4尺寸、单位面积质量为81.4g/m2且宽度为240mm,对由折叠辊45进行了折叠的折叠片材的距离支承单元56原始位置侧的折叠片材束端部30mm的位置pr1、距离60mm的位置pr2、以及折叠片材的宽度方向中央位置pr3利用推力计推入到15mm来进行了测定。其测定结果如下表。此外,图16的bw符号表示束片材的宽度,一半的宽度用2/bw表示。【表1】图16附图标记推力计推入位置测定结果(反作用力n)pr1距离hp侧端部30mm附近约2.7pr2距离hp侧端部60mm附近约4.3pr3折叠片材两端部中央附近约6.8从上述的表可知,折叠片材的折叠环的韧劲(反作用力)在中央最高,端部侧变低。另外,若实际移动支承单元56来观察折叠片材的折叠环部分,则也可知在原始位置(hp)侧到端部pr1的折线以及同样距离端部30mm的位置的末端位置(ep)侧的pr4到片材束末端的折线中,更难施加从pr4到末端的折线。这与实际移动支承单元56时在移动方向上是否有片材连续相关。因此,根据折叠张数的程度,也可以使支承单元在局部往复运动,以便仅在末端位置侧赋予折线。[支承单元的移动]下面,对支承单元56的相对于折叠环在片材宽度bw方向上的支承单元移动进行说明。此外,箭头ub表示支承单元56的移动方向,图17说明已说明的图11至图13的支承单元的移动,图18和图19表示对该图17的支承单元56的移动进行了改善的本发明的结构。以下,依次进行说明。[以往的支承单元的移动]图17的内容已在图11至图13中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此处的详细说明,在图17(a)中,支承单元56从原始位置位置(hp)朝向末端位置(ep)移动而通过第1上压辊71和第1下压辊72至依次相互压接的第3上压辊75和第3下压辊76依次对折叠片材的折叠环进行按压并排出折叠片材。在图17(b)中,支承单元56在片材束宽度bw的方向上往复地按压折叠环。在此,特别是由于相互压接的第3上压辊75和第3下压辊76按压折叠环2次,因此与上述的图17(a)的按压相比,更能够进行折叠。但是,特别是末端位置(ep)侧的折叠环端部不易施加折痕,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折痕较轻,存在改善的余地。[本发明的支承单元的移动]因此,图18和图19表示通过对端部、特别是末端位置(ep)侧的端部的一部分区域进行多次按压而使折痕明显。(第1实施例)图18是在上述的图17(a)的末端位置(ep)侧使支承单元56局部往复地按压折叠片材端部。支承单元56若在末端位置(ep)如图所示地到达末端位置(ep)侧的折叠片材末端,则接下来向原始位置位置(hp)侧返回。该返回移动设定为片材束宽度的大约1/4至大约1/5。若支承单元56移动该大约1/4至大约1/5,则再次朝向末端位置(ep)侧移动并穿过折叠片材的折叠环而移动到末端位置(ep),将经过按压的折叠片材束排出,等待下一个折叠片材的搬入。由此,通过压辊70对末端位置(ep)侧的折叠片材端部进行多次按压,因此,与图17的由支承单元56按压的折叠片材相比,末端位置(ep)侧的端部侧牢固地折叠。(第2实施例)图18(b)为图18(a)的支承单元56在末端位置(ep)侧端部进行了支承单元端部移动端部移动ubt1、ubt2的往复移动之后,返回到原始位置位置(hp)。之后,将最初的折叠片材束排出,在该原始位置位置(hp),等待下一个折叠片材束的搬入。根据本实施例2,在从支承单元56的末端位置(ep)向原始位置位置(hp)的返回的过程中也对折叠片材的折叠环再一次按压,因此末端位置(ep)侧端部的折叠牢固,并且与实施例1相比,容易施加折痕。此外,支承单元端部移动端部移动ubt1、ubt2的往复移动的范围设定为片材束宽度的大约1/4至大约1/5这一点与实施例1相同。(第3实施例)下面,利用图19(a)说明第3实施例。在此,支承单元56在折叠片材宽度方向的原始位置位置(hp)侧和末端位置(ep)侧这两端部附近进行往复运动。即,支承单元56从原始位置位置(hp)向折叠片材的折叠环移动,在该附近进行支承单元端部移动端部移动ubt1、ubt2的往复移动,之后朝向末端位置(ep)移动。若该移动完成,则将折叠片材排出,等待下一个折叠片材的搬入。由此,与图18所示的结构相比,在原始位置位置(hp)侧,支承单元56也在片材束宽度的大约1/4至大约1/5的范围的端部附近往复运动,因此,折叠环的两端部更牢固地折入。(第4实施例)下面,根据图19(b),对于支承单元56的移动说明第4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支承单元56在折叠片材宽度方向的原始位置位置(hp)侧和末端位置(ep)侧这两端部附近分别进行往复运动,之后使支承单元56从末端位置(ep)移动到原始位置位置(hp)。之后将折叠片材束排出,等待下一个折叠片材束的搬入,虽然要花费对一部分片材束进行处理的时间,但折叠精度进一步提高。在此,支承单元56也在片材束宽度的大约1/4至大约1/5的范围的端部附近往复运动。此外,不言而喻,也可以先进行末端位置(ep)侧的往复,之后再折返来在作为初始位置的原始位置位置(hp)侧进行往复运动。[进行了支承单元的两端部局部往复运动的折叠片材]图20示出了相对于上述的图19中的实施例3以及实施例4的折叠片材进行了支承单元端部移动端部移动ubt1、ubt2的往复移动之后的折叠片材。若将该图与没有通过支承单元56对片材端部进行往复运动的图15进行对比,则如图20(a)所示,在折叠片材(册子)两端部明显地赋予第1折线100和第2折线101,切实地折叠到端部。图20(b)示出了在作为支承单元的进入侧的原始位置(hp)侧的第1阶段的浅色线即第1折线100的端部100ht、第2阶段的浅色线即第2折线101的端部101ht出现明显的折线的状态。另外,如图20(c)所示,在作为折返位置的末端位置(ep)侧的第1阶段的浅色线即第1折线100的端部100et、第2阶段的浅色线即第2折线101的端部101et也赋予了折线。由此,通过对折叠片材的宽度方向端部实施支承单元56的局部往复运动,牢固地赋予折痕,在排出到第2排纸托盘22之后折叠部打开的情况下也减少,集聚性也提高,另外,能够提供美观的折叠册子。此外,在图20中,虽然并不是仅在与图18对应的末端位置(ep)侧使支承单元56局部往复来按压折叠片材端部,但在折叠张数不太多的情况下,只要仅对韧劲比较弱的末端位置(ep)进行,则排出后的册子的折痕打开的情况就较少,因此,根据情况仅对一方进行支承单元56的往复运动即可。(实施例5)在此,对于之前的图17至图19的通过支承单元56对折叠片材的折叠环(折痕)进行按压移动,在图21的流程图中整理说明。若操作者从控制面板18(图1、图23)进行折痕按压的指示,则由折叠辊45折叠了的折叠片材搬入到折叠单元50而在预先设定的位置停止(f1)。若折叠片材的搬入完成,则使对分阶段地按压折痕的压辊进行支承的支承单元56从原始位置位置(hp)开始移动(f2)。接着,根据之前的操作者的指示,选择仅进行支承单元56的折叠片材宽度的整个区域移动而不进行端部的往复运动的情况(f3)、除了支承单元56的折叠片材宽度的整个区域移动之外还仅在末端位置(ep)进行端部的往复运动的情况(f4)、还有除了支承单元56的折叠片材宽度的整个区域移动之外还在作为初始位置的原始位置位置(hp)和末端位置(ep)这折叠片材两端进行局部往复运动的情况(f5)。并且,支承单元56是在从原始位置位置(hp)到末端位置(ep)的去路中待命并将折叠片材排出、或者是从原始位置位置(hp)移动到末端位置(ep)再返回到作为初始位置的原始位置位置(hp)后将折叠片材排出,将第2份的折叠片材搬入折叠单元(f12)也能够进行选择(f6至f11的6种)。也就是说,之前说明的图17(a)对应于图21(f6),图17(b)对应于图21(f7)。另外,图18(a)对应于图21(f8),图18(b)对应于图21(f9)。并且,图19(a)对应于图21(f10),图19(b)对应于图21(f11)。因此,如图21中的向下的箭头所示,若折叠环的分阶段的折叠所需要的时间增加,则折叠精度提高。当然,也能够选择不通过支承单元56的压辊对由折叠辊45进行了折叠处理的折叠片材进行折叠处理就进行束排出。在此之前,示出了操作者从控制面板18手动输入支承单元56的移动的例子,但也可以如下所示地根据折叠片材的张数、厚度改变移动。(实施例6)在此之前,使操作者进行输入来选择支承单元56的移动,但也可以如图22的流程图所示地根据折叠片材的张数或者厚度的程度来进行支承单元56的移动,以下对此进行说明。从控制面板18指示“折叠环阶段折叠”的执行。于是,首先,对折叠张数的张数进行计数。该计数由搬入辊24的下游侧的搬入传感器sen1来进行,但也可以设定为接收来自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计数信息。另外,在厚度测定时,只要测定折叠辊的轴间即可。以下,以张数为例。通过后面说明的折叠片材阶段折叠控制部124(控制部)判断折叠片材张数是否超过10张(s1)。在该判断为折叠片材张数未超过10张(否)的情况下,如图22所示向左前进,支承单元56仅进行折叠片材束的整个区域移动,在末端位置(ep)待命(图17(a)),将折叠片材束排出,并且在有下一片材的情况下等待束的搬入(s6)。另一方面,在判断为超过10张(是)的情况下,进一步判断是否超过15张(s3)。在该判断为未超过(否)的情况下,如图22所示向右前进,通过支承单元56进行折叠片材宽度的整个区域移动和末端位置(ep)的末端部的往复运动,在末端位置(ep)待命(图18(a)),将折叠片材束排出,并且在有下一片材情况下等待束的搬入(s6)。在此超过15张(是)的情况下,通过支承单元56进行折叠片材宽度的整个区域移动和原始位置位置(hp)及末端位置(ep)这两端部的往复运动后将片材束排出,在有下一片材的情况下等待束的搬入(s6)。如以上这样,根据折叠片材束的张数,自动地判断是否进行宽度方向端部的往复运动,在进行的情况下,自动地判断是仅在末端位置(ep)侧进行还是在两端进行。通过这样设定,能够缩短压辊70的按压的时间且提高折叠精度。此外,不言而喻,在折叠张数为1至3张左右的情况下,不使该支承单元56移动而仅进行折叠辊45的折叠就进行束排出,从而也能够提高处理速度。[控制结构的说明]根据图23的框图,说明具备在此之前说明的折叠单元50的片材处理装置b以及包括该片材处理装置b的图像形装置a的控制结构。具备图像形成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控制部110从设置于控制面板18的输入机构11输入所希望的处理。该输入通过模式设定机构对片材处理装置b的片材处理装置控制部115进行控制。另外,图像形成装置控制部110对供纸部1的供纸控制部110b进行控制,并且向片材处理装置控制部115输出折叠张数或折叠片材厚度信息。本实施例的片材处理装置b的处理模式包括如下的模式。即,(1)将形成了图像的片材收容于第1排纸托盘21的“打印输出模式”。(2)将来自主体排出口3的片材按份对齐成束状并通过一端面装订订书钉装置33进行装订后收纳于第1排纸托盘21的“订书钉装订模式”。(3)通过作为第2处理托盘的堆积部35将来自主体排出口3的片材按份对齐成束状并通过骑马订订书机40对该片材束的中间进行装订后,折叠成册子状并收纳于第2排纸托盘22的“束骑马订束折叠模式”。(4)在进行骑马订并折叠成册子状的片材束的折痕的环上使支承单元56移动并通过压辊对折叠环分阶段地进行按压来进行阶段折叠,并收纳于第2排纸托盘22的“阶段折叠模式”。这些模式构成为能够进行指定。另外,在该“阶段折叠模式”中,根据折叠张数,在末端位置(ep)侧或原始位置位置(hp)侧和末端位置(ep)侧这折叠片材的折叠环两端进行局部往复运动来进一步提高折叠精度。此外,如图21所记载的那样,折叠精度也可以通过手动输入来选择。片材处理装置b具备:能够根据上述被指定的模式来进行动作的片材处理装置控制部115;储存有动作程序的rom113;以及储存有控制数据的ram114。而且,该片材处理装置控制部115具备:对该装置内的片搬送进行控制的片材搬送控制部116;通过单张穿孔单元28对片材一张一张进行按压处理的单张穿孔控制部117;通过处理托盘29进行片材的聚集控制的处理托盘控制部118;对成为片材束而聚集于该处理托盘29的片材的端面侧进行装订并在装订后排出的端面装订控制部119;以及为了集聚在该处理托盘29进行了装订处理的片材束而根据集聚量来控制第1排纸托盘21的升降等的第1排纸托盘升降控制部120。另外,在对片材束的片材搬送方向的1/2附近进行装订的骑马订或中间折叠的情况下,通过将片材束聚集在片材的堆积部35上的堆积部控制部121进行控制。该堆积部控制部121通过止动件38、整合构件39进行排列而生成片材束,该止动件38、整合构件39对一张一张地搬入堆积部35的片材的前端进行限制。并且,还具备骑马订控制部122和片材中间折叠控制部123,该骑马订控制部122控制骑马订订书机,以便将订书针等向片材束的中间钉入,该片材中间折叠控制部123进行控制,以通过折刀46将进行了骑马订的片材束向折叠辊45推入来实施中间折叠。该片材中折叠控制部123与束搬入检测传感器(sen3)129连接,特别是虽然未图示,但与编码器传感器连接,并根据其输出信号对驱动折叠辊45的折叠马达进行控制。具备折叠片材阶段折叠控制部124(控制部),该折叠片材阶段折叠控制部124(控制部)相对于该折叠片材束bs,按照在此之前说明的“阶段折叠模式”,与使支承多列压辊70的支承单元56移动的单元驱动马达69连接并对其进行控制する。该片材折叠片材阶段折叠控制部124(控制部)还与确认折叠单元位于原始位置(hp)的原位传感器108连接。另外,也与尤其与本发明相关的位于搬入辊24下游侧并对片材的装置搬入进行检测的搬入传感器s1、在折叠辊45下游对折叠片材束bs的搬入进行检测的束搬入传感器(sen3)129连结。而且,结束了阶段折叠的折叠片材束bs由与驱动束排出辊49的束排出辊驱动马达连接的第2托盘升降控制部125控制而排出集聚到第2排纸托盘。这其中,第2托盘升降控制部125与束排出传感器(sen4)131连接来确认折叠片材束bs的排出动作。对于与本发明尤其相关的、包括折叠片材的端部的局部往复移动在内的阶段折叠控制,在此之前已通过各机构的说明以及图18至图22的各动作状态说明图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此处的说明,在其内容中,对折叠单元50内的支承单元56的移动进行控制,以便执行阶段折叠。如以上这样,根据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发挥如下这样的效果。1.一种片材处理装置,该片材处理装置具备:一对按压构件(压辊70),其对折叠片材bs的折叠环bl进行按压;以及支承单元56,其在上述折叠片材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并且以上述按压构件相互的间隔从移动方向的下游向上游分阶段地变窄的方式支承多列上述按压构件,上述支承单元56进行上述折叠环的片材宽度整个区域移动和片材端局部区域的往复运动来利用按压构件按压折叠环。由此,进行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折叠,并且反复地按压宽度方向端部,因此更切实地进行端部的折叠,折叠片材更不易在集聚时打开,从而也变得美观,在堆积折叠片材束时集聚性提高。2.上述1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中,上述多列按压构件(压辊70)中的移动方向上的最后一列按压构件(第3上压辊75、第3下压辊76)相互压接,最后一列按压构件近前的压辊(第2上压辊73、第2下压辊74)被限制位置以防止间隔(l2)超出规定地变窄。由此,最后阶段的压辊切实地按压折叠片材的折痕,因此,随着各压辊向内侧的折叠,进行进一步的折叠。3.一种片材处理装置,该片材处理装置具备:成对的压辊70,其对折叠片材bs的折叠环bl进行按压;以及支承单元56,在上述折叠片材的宽度方向上从初始位置向末端位置移动,并且以上述成对的压辊相互的间隔从移动方向的下游向上游分阶段地变窄的方式支承多列压辊,上述支承单元56使上述多列成对的压辊70中的移动方向上的最后一列压辊构件(第3上压辊75、第3下压辊76)相互压接,对最后一列压辊近前的压辊(第2上压辊73、第2下压辊74)进行位置限制,以便以规定间隔进行保持,并且该支承单元进行上述折叠环的片材宽度整个区域的移动和片材端的局部区域的往复运动来利用压辊70对折叠环进行按压。由此,进行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折叠,并且反复地按压宽度方向端部,因此更切实地进行端部的折叠,折叠片材在集聚时更不易打开,从而也变得美观,在堆积折叠片材束时集聚性提高。4.上述3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中,上述支承单元56从初始位置向末端位置以利用压辊70对上述折叠环进行按压的方式移动,在上述末端位置(ep侧)附近往复运动而利用压辊70对折叠环端部进行多次按压。(参照图18(a))由此,特别是对折叠片材的韧劲较弱的末端位置(ep)侧进行多次按压,因此该韧劲较弱的部分也可牢固施加折痕。5.上述3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中,上述支承单元56从初始位置(原始位置位置(hp))向末端位置(ep)以利用压辊70对上述折叠环bl进行按压的方式移动,在上述末端位置附近往复运动而对上述折叠环端部进行多次按压,之后一边返回初始位置,一边利用压辊对上述折叠环进行按压。(参照图18(b))由此,特别是对折叠片材的韧劲较弱的末端位置(ep)侧进行多次按压,因此该韧劲较弱的部分也可牢固施加折痕,并且在向初始位置的返回过程也能够对折叠片材的折痕进行按压,因此折叠精度进一步提高。6.上述3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中,上述支承单元56在从初始位置(原始位置位置(hp))向末端位置(ep)以利用压辊70对折叠环进行按压的方式移动时,首先在上述初始位置附近往复运动而对上述折叠环的初始位置侧端部进行多次按压之后,移动到末端位置,之后,在上述末端位置附近往复运动而对上述折叠环端部进行多次按压(参照图19(a))。由此,利用对折叠片材环bl的初始位置侧附近和末端位置侧附近这韧劲比较弱的两端进行多次按压,因此,更切实地施加折痕,折叠片材不易打开,从而也变得美观,在堆积折叠片材束时集聚性提高。7.上述3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中,上述支承单元56在从初始位置(原始位置位置(hp))向末端位置(ep)以利用压辊70对折叠环进行按压的方式移动时,首先在上述初始位置附近往复运动而对上述折叠环的初始位置侧端部进行多次按压之后,移动到末端位置,之后在上述末端位置附近往复运动而对上述折叠环端部进行多次按压,再次返回到初始位置。(参照图19(b))由此,利用压辊对折叠片材bs的折叠环bl的初始位置侧附近和末端位置侧附近这韧劲比较弱的两端进行多次按压,并且在向初始位置的返回过程中也进行按压,因此,切实地施加折痕,折叠精度提高,折叠片材不易打开,从而也变得美观,在堆积折叠片材束时集聚性进一步提高8.一种片材处理装置,该片材处理装置具备支承单元56,该支承单元56支承多个对折叠片材bs的折叠环bl进行按压的压辊单元81,并沿着折叠环从初始位置向末端位置移动,其中,上述压辊单元81使压辊70、框架(压辊框架85)、以及弹性弹簧(压辊按压弹簧146)单元化而构成,上述压辊70对折叠环进行按压且能够旋转,上述框架(压辊框架85)将对该压辊70进行保持的压辊托架140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保持,上述弹性弹簧(压辊按压弹簧146)配置在该框架与上述辊托架之间并对压辊向片材按压方向施力,上述支承单元56使上述压辊单元81相向配置而成对地配置,并且构成为以成对的压辊单元相互的间隔从上述支承单元56的移动方向的下游向上游分阶段地变窄的方式支承多列压辊单元的单元,并且,上述支承单元56从上述初始位置移动到上述末端位置进行上述折叠环的片材宽度整个区域的移动以及至少在上述末端位置附近的片材端部进行往复运动来对折叠环进行按压。根据上述,由于压辊单元化地装入支承单元56,因此容易装入,并且进行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折叠和反复地按压宽度方向端部,因此更切实地进行端部的折叠,折叠片材更不易打开,从而也变得美观,在堆积折叠片材束时集聚性提高9.上述8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中,上述支承单元56在上述初始位置附近的片材端部也进行往复运动来对折叠环的两端进行按压。由此,更切实地折叠折叠环bl的两端部。10.一种片材处理装置,该片材处理装置具备:一对按压构件(压辊70),其对折叠片材bs的折叠环bl进行按压;支承单元56,其在上述折叠片材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并且以上述按压构件相互的间隔从移动方向的下游向上游分阶段地变窄的方式支承多列按压构件;以及控制部(折叠片材阶段折叠控制部124),其对上述支承单元沿宽度方向的移动进行控制,上述控制部使上述支承单元选择性地进行通过按压构件对上述折叠环的片材宽度整个区域进行按压的整个区域移动以及除了该整个区域移动之外还在片材端部区域进行往复运动来对折叠环的宽度端部进行按压的端部区域按压移动。由此,进行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折叠,并且在张数较多时等根据需要选择性地反复按压宽度方向端部,因此更切实地进行端部的折叠,折叠片材更不易打开,从而也变得美观,在堆积折叠片材束时集聚性提高。11.上述10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中,上述控制部在折叠片材的厚度超过规定厚度时执行支承单元的端部区域移动。由此,在折叠片材的厚度超过规定厚度时执行端部按压,因此没必要的折叠片材的处理不需要时间。12.上述10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中,上述控制部在折叠片材的张数超过规定张数时执行支承单元的端部按压移动。由此,在折叠片材的张数超过规定张数时执行端部按压,因此没必要的折叠片材的处理不需要时间。13.一种片材处理装置,该片材处理装置具备:成对的压辊,其对折叠片材bs的折叠环bl进行按压;支承单元56,其在上述折叠片材的宽度方向上从初始位置(原始位置位置(hp))向末端位置(ep)移动,并且以所述成对的压辊70相互的间隔从移动方向的下游向上游分阶段地变窄的方式支承多列压辊;以及控制部(折叠片材阶段折叠控制部124),其对上述支承单元沿宽度方向的移动进行控制,上述支承单元56使上述多列成对的压辊70中的移动方向上的最后一列压辊(第3上压辊75、第3下压辊76)相互压接,对最后一列压辊近前的压辊(第2上压辊73,第2下压辊74)进行位置限制,以便以规定间隔(l2)进行保持,上述控制部使上述支承单元选择地进行在上述折叠环的片材宽度整个区域通过上述压辊70对折叠环进行按压的整个区域移动和除了该整个区域移动之外还在片材端部区域进行往复运动来对利用上述压辊70对折叠环的宽度端部进行按压的端部区域按压移动。由此,进行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折叠,并且在张数较多时等根据需要选择性地反复按压宽度方向端部,因此更切实地进行端部的折叠,折叠片材在集聚时更不易打开,从而也变得美观,在堆积折叠片材束时集聚性提高。14.上述13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中,上述控制部(折叠片材阶段折叠控制部124)在折叠片材的厚度超过规定厚度时、或者折叠片材的张数超过规定张数时执行支承单元的端部区域移动。由此,进行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折叠,并且,在厚度较厚时、张数较多时等根据需要选择地反复按压宽度方向端部,因此在较薄的情况下、张数较少时的处理时间不会变多。15.上述13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中,上述控制部(折叠片材阶段折叠控制部124)还在折叠片材的厚度超过规定厚度或者折叠片材的张数超过规定张数时,根据超过的状态而选择在折叠环的末端执行支承单元的端部区域移动或在两端部执行端部区域移动。由此,根据折叠片材的张数、厚度来选择在末端位置还是在两端进行折叠环的端部的按压,因此,可获得折叠精度与处理时间的平衡。16.上述13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中,上述控制部(折叠片材阶段折叠控制部124)在折叠片材的厚度超过规定厚度时、或者折叠片材的张数超过规定张数时在上述末端位置附近执行支承单元的端部区域移动。由此,在为某个范围的张数厚度时,仅对折叠比较不足的末端位置(ep)侧进行按压,因此能够进行与折叠片材对应的处理。17.上述16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中,上述控制部(折叠片材阶段折叠控制部124)在上述末端位置附近执行支承单元的端部区域移动之后还在初始位置附近也执行端部区域移动。由此,在末端位置(ep)侧和初始位置侧的原始位置位置(hp)侧进行按压,因此能够更牢固地将折叠片材折入。18.上述13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中,上述控制部(折叠片材阶段折叠控制部124)执行上述支承单元在初始位置附近的端部区域移动,之后执行整个区域移动,接着该整个区域移动在末端附近执行端部区域移动。由此,在选择端部按压的同时在需要时对两端部进行按压,因此更切实地进行端部的折叠,折叠片材更不易打开,从而也变得美观,在堆积折叠片材束时集聚性提高。1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2以及对来自该图像形成部的片材实施规定的片材处理的片材处理装置b,该片材处理装置b具备上述1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由此,能够提供发挥上述1所述的效果的图像形成装置。20.一种片材的折痕按压方法,具备:一对压辊,其对折叠片材的折叠环进行按压;以及支承单元,其在上述折叠片材的宽度方向上从初始位置向末端位置移动,并且以上述压辊相互的间隔从移动方向的下游向上游分阶段地变窄的方式成列支承压辊,使该支承单元移动来对折叠环的折痕进行按压,其中,该片材的折痕按压方法包括:上述支承单元在上述折叠环的片材宽度整个区域移动来对片材进行按压的片材宽度的整个区域按压工序;以及进行片材宽度的端部区域的往复运动来进行按压的折叠环的端部按压工序。由此,进行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折叠,并且,反复按压宽度方向端部,因此更切实地进行端部的折叠,折叠片材在集聚时更不易打开,从而也变得美观,在堆积折叠片材束时集聚性提高。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效果的说明中,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各部分,以写入括号的方式示出权利要求书中的各构成要素,或者标注参照附图标记来明确两者的关系。并且,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思想所包括的所有技术事项都成为本发明的对象。之前的实施方式示出了优选的例子,但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本说明书公开的内容来实现各种代替例、修正例、变形例或者改良例,这些包含在附上的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范围内。此外,本申请要求通过参照而在此援引的2016年1月29日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6-015716号、同样同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6-015717号的优先权。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