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反射胶带贴覆设备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3410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导光板反射胶带贴覆设备的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导光板反射胶带贴覆设备的结构,特别是指一种成本较低、便于维护、及成品准确度高的导光板反射胶带贴覆设备的结构。



背景技术:

按,于液晶显示器中为了能够引导光线使背光源装置产生均匀的亮度,系需于导光板的侧面黏贴反射胶带,来避免设于导光板侧处之发光二极管等发光装置所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侧面漏出。

而传统的作法是透过人工逐一于导光板侧面黏贴反射胶带,但此作法相当费时且准确度相当低,故产生了习用导光板贴胶机;但习用导光板贴胶机的结构相当复杂,故成本相当昂贵且维护较为麻烦,更因导光板本身具有挠性,但习用导光板贴胶机却未能有效支撑夹固导光板边缘,所以在贴胶过程中会因导光板的挠曲变形导致贴胶的准确度下降。

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故,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成本较低、便于维护、及成品准确度高的导光板反射胶带贴覆设备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简化结构来降低生产成本且维修也较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主要目的在于:生产出较高精准度的产品。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至少一承载座体,且承载座体上设有至少一夹持装置、至少一贴覆组件、至少一切断装置、及至少一压胶装置,而贴覆组件位于夹持装置侧处,且切断装置位于贴覆组件侧处,并压胶装置设于贴覆组件侧处。

使用前先于贴覆组件上设置胶带,且令限制装置夹固胶带;使用时则令夹持装置夹持板体边缘以减少挠曲情况,且供料装置系作动让胶带抵触板体侧面,并让限制装置松开胶带,然后移动承载座体使夹持装置、贴覆组件、切断装置、及压胶装置位移,藉此让供料装置随着位移将一定长度的胶带贴覆于板体侧面,且压胶装置于位移时系同步对贴覆于板体侧面上的胶带加压,藉此以确保贴胶的准确度和牢靠度,然后限制装置系作动夹固胶带,且令供料装置与板体分离,并切断装置作动将供料装置与板体间的胶带剪断,然后位移组件系再次移动使压胶装置对原位于供料装置与板体间的胶带加压,使其平整贴覆于板体侧面上,最后令夹持装置松开板体并让位移组件作动复归即完成,藉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导光板贴胶机所存在的成本昂贵、维护麻烦、及准确度较低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成本较低、便于维护、及成品准确度高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饿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夹固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夹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贴胶准备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位移贴胶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切断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位移加压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复归示意图。

其中:1、承载座体,2、夹持装置,21、第一夹持组件,22、第二夹持组件,23、带动装置,3、贴覆组件,31、供料装置,311、出料装置,312、抵触装置,313、连动装置,314、收料装置,3141、卷绕装置,3142、引导装置,32、限制装置,4、切断装置,41、伸缩装置,42、刀具,5、压胶装置,51、施压结构,6、板体,71、胶带,72、离型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至少一承载座体1、至少一夹持装置2、至少一贴覆组件3、至少一切断装置4、及至少一压胶装置5,且承载座体1设于至少一位移组件上并受其位移,而位移组件包含有至少一位移滑轨、至少一设于位移滑轨上且供设置承载座体1的承载装置、以及至少一链接设置于承载装置侧处的位移动力装置,位移动力装置系得包含有伺服马达、时规皮带轮组、及时规皮带。

夹持装置2设于承载座体1上,且夹持装置2得作动夹持至少一板体6,夹持装置2包含有至少一第一夹持组件21、至少一设于第一夹持组件21侧处的带动装置23、及至少一设于带动装置23上并受其移动的第二夹持组件22,使第一夹持组件21及第二夹持组件22得夹持板体6,于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夹持组件21及第二夹持组件22包含滚轮作为实施。

贴覆组件3设于承载座体1上,且位于夹持装置2侧处并供作动对板体6贴胶,而贴覆组件3包含有至少一供位移贴胶之供料装置31、及至少一设于供料装置31侧处与其配合作动的限制装置32,于本实施例中以限制装置32包含有气缸作为实施,而供料装置31包含有至少一出料装置311、至少一活动设置于出料装置311侧处与其配合作动,且得抵触板体6的抵触装置312、至少一链接设置于抵触装置312侧处以令其位移之连动装置313、及至少一设于出料装置311侧处并与其配合作动的收料装置314,于本实施例中以连动装置313包含有气缸作为实施,而出料装置311系供卷绕设置与离型纸72黏贴的胶带71,且胶带71及离型纸72以从出料装置311一端往另端方向逐渐偏移的方式往复卷绕,藉此来缩小收料装置314体积及供长时间持续使用。

胶带71系得与离型纸72分离且与抵触装置312、及限制装置32接触,并离型纸72与胶带71分离后系卷绕于收料装置314上,此外,收料装置314系得包含有一供卷绕离型纸72之卷绕装置3141、及一设于卷绕装置3141与抵触装置312间且得往复移动的引导装置3142,藉由引导装置3142引导离型纸72以从卷绕装置3141一端往另端方向逐渐偏移的方式往复卷绕于卷绕装置3141上,藉此来缩小卷绕装置3141体积及供长时间持续使用。

切断装置4设于承载座体1上且位于贴覆组件3侧处并与其配合作动,切断装置4系包含有至少一伸缩装置41、及至少一设于伸缩装置41端处的刀具42。

压胶装置5则设于承载座体1上,且位于贴覆组件3侧处并供对板体6、及胶带71施压,于本实施例中以压胶装置5包含有滚轮作为实施,此外,压胶装置5包含有至少一施压结构51,并施压结构51可为汽缸或弹簧其中之一者,于本实施例中以汽缸作为实施,故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当简单,近而减少生产成本、及维护更为轻松方便。

位移组件侧处设有一供置放板体6的置放组件,且置放组件包含有至少一供搬移板体6的运输装置(如输送带等),而置放组件邻近位移组件的侧处具有至少一供作动固定板体6的固定装置(如气缸等),并置放组件背离位移组件侧处得具有至少一供限制板体6位置之限位部,另,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之一实施态样,其态样不设限于此。

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至图9所示,由图3中可清楚看出欲使用本实用新型前,系先将黏贴于离型纸72上的胶带71设置于贴覆组件3的供料装置31的出料装置311,且将胶带71及离型纸72一端拉出并将其分离,然后将分离的胶带71设置于抵触装置312上由限制装置32夹固,以及将分离的离型纸72设置于收料装置314的引导装置3142上并与卷绕装置3141固定。

使用时系将板体6置放于置放组件的运输装置上,且抵靠限位部来限制板体6位于正确位置,当运输装置将板体6运输至特定位置后,固定装置系作动闭合来固定板体6。

同参图4,夹持装置2的带动装置23系移动第二夹持组件22使其与第一夹持组件21配合夹持板体6边缘,以提供板体6足够的支撑力避免于后续贴胶过程中发生挠曲变形,且压胶装置5系透过其施压结构51对板体6施压。

同参图5,而连动装置313系连动抵触装置312使其位移,让抵触装置312和胶带71抵触板体6侧面,且令限制装置32松开胶带71。

同参图6,然后位移组件的位移动力装置系作动使承载装置延着位移滑轨进行位移,使承载座体1、夹持装置2、贴覆组件3、切断装置4、及压胶装置5产生位移,系因抵触装置312和胶带71抵触于板体6侧面,所以在位移的同时会将一定长度的胶带71贴覆于板体6侧面,且压胶装置5于位移时会同步对贴覆于板体6侧面上的胶带71、以及板体6侧面加压,并夹持装置2于位移中仍然持续夹持板体6边缘,藉此以确保贴胶的准确度。

此外,于位移的同时收料装置314系作动将随贴覆胶带71所分离的离型纸72卷绕收回,此时,因引导装置3142会往复移动引导离型纸72往复位移,让离型纸72从卷绕装置3141一端往另端方向逐渐偏移的方式往复卷绕,藉此增加卷绕装置3141所能卷绕之离型纸72总量,以延长卷绕装置3141持续使用时间。

同参图7,然后限制装置32作动夹固限制胶带71以避免其松脱,且连动装置313系连动收回抵触装置312使其与板体6分离,但抵触装置312与板体6之间会残留有胶带71,并令切断装置4的伸缩装置41伸出刀具42切断抵触装置312与板体6间的胶带71后缩回,同参图8,接着位移组件系再次移动让压胶装置5对抵触装置312与板体6间的胶带71加压使其贴覆于板体6侧处即完成贴胶。

同参图9,最后令带动装置23移动第二夹持组件22使夹持装置2松开板体6,接着位移组件系复归使承载座体1、夹持装置2、贴覆组件3、切断装置4、及压胶装置5位移复归以待下次贴胶;而贴胶完成后固定装置系作动开启,且透过运输装置将完成贴胶的板体6送走以利下一板体6进行贴胶。

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反射胶带贴覆设备的结构为可改善习用的技术关键在于:

一、藉由位移组件、夹持装置2、贴覆组件3、供料装置31、及切断装置4相配合,令本实用新型达到成本较低、及便于维护的实用进步性。

二、藉由位移组件、夹持装置2、贴覆组件3、供料装置31、及切断装置相配合4,令本实用新型达到成品准确度高的实用进步性。

三、藉由位移组件、夹持装置2、贴覆组件3、供料装置31、切断装置4、及压胶装置5相配合,令本实用新型达到成品准确度高的实用进步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