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耐温阻燃CPP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3854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耐温阻燃CPP薄膜。



背景技术:

目前,阻燃技术是一种具有特殊表面性质的新型技术,具有防高温和阻燃等重要特点,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等诸多领域中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阻燃技术对于建筑工业、汽车工业、电子、电力行业等的阻燃很有现实意义,现有的包装膜功能单一、耐温阻燃功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包装膜功能单一、抗磁功能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耐温阻燃CPP薄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耐温阻燃CPP薄膜,所述新型耐温阻燃CPP薄膜包括:

聚丙烯PP电晕层;

聚丙烯PP芯层;

阻燃剂热封功能层;

上层为聚丙烯PP电晕层,底层为阻燃剂热封功能层,聚丙烯PP芯层位于电晕处理层和阻燃剂热封功能层之间;所述电晕层、聚丙烯PP芯层、阻燃剂热封功能层依次黏贴。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新型耐温阻燃CPP薄膜包覆的线缆。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新型耐温阻燃CPP薄膜包装的包装袋。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新型耐温阻燃CPP薄膜采用流延 法生产,具有成形性好、易加工,机械性能优异、在高温下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及高阻燃等级,较适于供电器、磁盘驱动、母线、电视/显示器。无卤阻燃CPP是无氯,无溴、无限制重金属,真正绿色环保阻燃薄膜,符合ROHS,TCO以及Blue Angel等欧洲环保法规要求及严格的UL安全规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耐温阻燃CPP薄膜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晕处理层;2、聚丙烯PP芯层;3、阻燃剂热封功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耐温阻燃CPP薄膜,所述新型耐温阻燃CPP薄膜包括:

以聚丙烯PP为材料并添加新型耐温阻燃CPP薄膜总质量3%~5%阻燃剂的电晕层1。

以聚丙烯PP为材料并添加新型耐温阻燃CPP薄膜总质量3%~5%阻燃剂的的聚丙烯PP芯层2。

以聚丙烯PP为材料并添加新型耐温阻燃CPP薄膜总质量3%~5%阻燃剂的的阻燃剂热封功能层3。

阻燃剂包括氢氧化镁,氢氧化铝,TDCPP,聚磷酸铵,八溴醚,磷酸三苯酯,六溴环十二烷,MPP,硼酸锌,十溴二苯乙烷中的一种。

上层为聚丙烯PP电晕层,底层为阻燃剂热封功能层,聚丙烯PP芯层位于电晕处理层和阻燃剂热封功能层之间;所述电晕层、聚丙烯PP芯层、阻燃剂热封功能层依次黏贴。

下面结合工作原理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新型耐温阻燃CPP薄膜采用流延法生产,具有成形性好、易加工,机械性能优异、在高温下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及高阻燃等级,较适于供电器、磁盘驱动、母线、电视/显示器。无卤阻燃CPP是无氯,无溴、无限制重金属,真正绿色环保阻燃薄膜,符合ROHS,TCO以及Blue Angel等欧洲环保法规要求及严格的UL安全规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耐温阻燃CPP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配好适当比例的原料送入原料仓,真空负压输送到挤出机料斗,挤出机塑化成熔体,熔体经过挤出螺杆挤出,过滤器过滤,经分配器分配到模头。

然后采用三层共挤流延法制初级薄膜,制得的初级薄膜在牵引单元经电晕单面处理,牵引收成母卷。

母卷经过时效处理,最后分切成新型耐温阻燃CPP薄膜;进行包装并入库。

进一步,挤出机螺杆直径65mm,L/D=32,普通渐变型螺杆。挤出机的机筒温度为210℃、230℃、240℃、255℃、265℃;

流延法制膜温度为265℃。

进一步,所述分配器采用R射线测厚仪进行自动测厚显示记录并反馈到模头上的热膨胀螺丝上,自动模头调控间隙;可以使流延膜厚度的平均误差在2%以内;所述模头采用T型口模。

进一步,经过流延法制膜后还需进行气刀处理,气刀处理后进行1#冷却辊冷却、2#冷却辊冷却,然后进行在牵引单元经电晕单面处理;

1#冷却辊冷却方法为:采用自来水经冷却器热交换器,冷却水温为0~-5℃;

2#冷却辊冷却方法为:采用自来水经冷却器热交换器,冷却水温为8℃~10℃。

进一步,制备的新型耐温阻燃CPP薄膜的厚度20um~30um;雾度5.5%~6%;拉伸强度,纵/横≥40/20MPa;断裂伸长率,纵/横≥400%/500%;直角撕裂强度,纵/横≥100kgf/cm/140kgf/cm;表面张力≥42×10-3N/m。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 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