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设有磁性纤维网的高分子涂料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8626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领域,具体涉及涂料膜。



背景技术:

高分子涂料膜具有良好的防水、耐老化性能广泛应用于建材领域,但目前高分子涂料膜不具有吸附磁性物品的功能,并且在搬运时容易碎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埋设有磁性纤维网的高分子涂料膜,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埋设有磁性纤维网的高分子涂料膜,包括一高分子涂料制成的膜状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状基体内埋设有磁性纤维网;

所述磁性纤维网的网孔为方孔,所述方孔的尺寸为5mm×5mm-12mm×12mm。

本专利在膜状基体内埋设磁性纤维网,可以利用磁性纤维网的磁性吸附作用,将磁性板擦、磁性笔、磁性标贴、磁性贴画等吸附在高分子涂料制成的膜状基体。此外,因膜状基体内设有磁性纤维网,增加了膜状基体内分子之间的连接强度,高分子涂料膜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时,不容易碎裂。

生产时,可以先涂一层高分子涂料,待高分子涂料成膜后,在高分子涂料形成的膜上放磁性纤维网,然后再在磁性纤维网上涂高分子涂料,将磁性纤维网覆盖,从而使磁性纤维网埋设在膜状基体。

埋设有磁性纤维网的高分子涂料膜,还包括一背胶层,所述背胶层覆盖在所述膜状基体的下方,所述背胶层下方设有离型纸层。以方便对膜状基体转移和固定。生产时,可以先铺离型纸,然后在离型纸上喷胶,形成背胶层,再将磁性纤维网粘在背胶层上,然后在涂高分子涂料。

所述膜状基体的厚度不小于2mm,所述磁性纤维网的厚度不大于1.5mm。该厚度下,在揭去离型纸时,膜状基体不容易破碎。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磁性纤维网可以是由磁性纤维制成的网状体。磁性纤维各处磁性均匀,可保证磁性板擦、磁性笔、磁性标贴、磁性贴画等的吸附强度。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埋设有磁性纤维网的高分子涂料膜,包括一网格布,所述网格布上粘有磁粉,以粘有磁粉的网格布作为磁性纤维网。该机构主要材料是成本较低的网格布,因此可以有效降度制作成本。因本专利只要能吸附磁性物件即可,并不要求均匀,因此对磁粉的均匀程度没有太高要求。

但优选,仅在网格布的交叉点上粘磁粉。以进一步降低磁粉用量,进而降低成本。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埋设有磁性纤维网的高分子涂料膜,包括一由磁粉构成的磁粉层,所述磁粉层上的磁层呈网格状排布,以所述磁粉层作为磁性纤维网。虽然,该方案生产时相对麻烦,但是因磁粉之间有间隙,制成的高分子涂料膜容易弯折、打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埋设有磁性纤维网的高分子涂料膜,包括一高分子涂料制成的膜状基体1,膜状基体1内埋设有磁性纤维网2。磁性纤维网2的网孔为方孔,方孔的尺寸为5mm×5mm-12mm×12mm。本专利在膜状基体1内埋设磁性纤维网2,可以利用磁性纤维网2的磁性吸附作用,将磁性板擦、磁性笔、磁性标贴、磁性贴画等吸附在高分子涂料制成的膜状基体1。此外,因膜状基体1内设有磁性纤维网2,增加了膜状基体1内分子之间的连接强度,高分子涂料膜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时,不容易碎裂。生产时,可以先涂一层高分子涂料,待高分子涂料成膜后,在高分子涂料形成的膜上放磁性纤维网2,然后再在磁性纤维网2上涂高分子涂料,将磁性纤维网2覆盖,从而使磁性纤维网2埋设在膜状基体1。

埋设有磁性纤维网的高分子涂料膜,还包括一背胶层3,背胶层3覆盖在膜状基体1的下方,背胶层3下方设有离型纸层4。以方便对膜状基体1转移和固定。生产时,可以先铺离型纸,然后在离型纸上喷胶,形成背胶层3,再将磁性纤维网2粘在背胶层3上,然后在涂高分子涂料。膜状基体1的厚度不小于2mm,磁性纤维网2的厚度不大于1.5mm。该厚度下,在揭去离型纸时,膜状基体1不容易破碎。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磁性纤维网2可以是由磁性纤维制成的网状体。磁性纤维各处磁性均匀,可保证磁性板擦、磁性笔、磁性标贴、磁性贴画等的吸附强度。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埋设有磁性纤维网的高分子涂料膜,包括一网格布,网格布上粘有磁粉,以粘有磁粉的网格布作为磁性纤维网2。该机构主要材料是成本较低的网格布,因此可以有效降度制作成本。优选,仅在网格布的交叉点上粘磁粉。以进一步降低磁粉用量,进而降低成本。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埋设有磁性纤维网的高分子涂料膜,包括一由磁粉构成的磁粉层,磁粉层上的磁层呈网格状排布,以磁粉层作为磁性纤维网2。虽然,该方案生产时相对麻烦,但是因磁粉之间有间隙,制成的高分子涂料膜容易弯折、打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