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带式浮体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3393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拖带式浮体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射击靶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拖带式浮体靶。



背景技术:

靶船是海军火炮、导弹等进行海上打靶试验以及检验打击效果的重要海上装备,还可以作为海上模拟实战演习的攻击目标,因此靶船的研制对海军武器装备技术的发展及作战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靶船一般采用废弃舰船和钢结构特制靶船两种形式,其缺点明显,如海上布设慢、回收慢、拖行困难、成本高、污染海洋、无法大范围布设等等。因此,在只需检验命中率、不需要检验打击效果的训练或演习场合,充气拖带式浮体靶基本上已取代传统靶船。但现有的浮体靶受限于材料和外形尺寸,其雷达截面积radarcross-section(rcs)很小,加之在训练或演习时刻时浮体靶处于高速运动和激烈翻滚状态,经常会出现雷达信号不稳定或雷达探测不到的现象,在恶劣海况下尤为明显,这会给训练或演习会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增加浮体靶的雷达截面积,并提高其稳定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拖带式浮体靶。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拖带式浮体靶,包括球状气囊以及设置在球状气囊内部的雷达反射器,所述球状气囊设进气阀门与若干拖带扣;所述雷达反射器的外表面覆盖有若干依次连接的反射面,若干所述反射面组成一体式反射面。

所述雷达反射器包括若干个三角形单角反射器,相邻的所述三角形单角反射器的反射面之间相互连接。

所述雷达反射器包括5个三角形四角反射器与2个三角形五角反射器,所述三角形四角反射器由4个三角形单角反射器组成,所述三角形五角反射器由5个三角形单角反射器组成;5个所述三角形四角反射器首位依次相连构成五边环状体,2个所述三角形五角反射器分别盖在五边环状体的两侧。

所述三角形单角反射器包括两两垂直的x杆、y杆、z杆,以及中心座与反射布;所述x杆、y杆、z杆的一端安装在中心座上,所述x杆与y杆、x杆与z杆、y杆与z杆之间均设有反射布。

所述x杆、y杆的一端铰接中心座上,所述z杆的一端固定在中心座上;所述三角形单角反射器具有x杆、y杆、z杆两两垂直的展开状态,以及x杆、y杆翻转至与z杆靠拢的折叠状态。

所述x杆与y杆靠近中心座的端头设限位槽,所述中心座上对应设有定位凸起;所述三角形单角反射器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定位凸起卡嵌在限位槽中。

所述x杆、y杆、z杆的另一端均设有拉环,所述球状气囊的内壁对应z杆的拉环设置有若干拉点扣。

若干所述拖带扣为d型拉扣,均匀布置在球状气囊外表面的一个球冠圆上。

所述球状气囊上还设有气密拉链,所述气密拉链的内外均设有魔术贴。

还包括有配重袋,所述配重袋为锥形水袋、拖拽在球状气囊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雷达反射面完全覆盖在雷达反射器表面,在球状气囊处于高速运动和激烈翻滚状态时,仍能提供稳定雷达反射信号,避免出现雷达探测不到等不良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a向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雷达反射器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雷达反射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五边环状体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三角形单角反射器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三角形四角反射器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三角形单角反射器处于展开状态时x杆、y杆、z杆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三角形单角反射器处于折叠状态时x杆、y杆、z杆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三角形单角反射器处于展开状态时x杆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b处放大图。

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拉点扣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三角形单角反射器处于展开状态时x杆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三角形单角反射器处于折叠状态时x杆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c处放大图。

球状气囊1、雷达反射器2、三角形单角反射器3、配重袋4、拉绳5、进气阀门11、拖带扣12、拉点扣13、气密拉链14、把手15、三角形四角反射器21、三角形五角反射器22、五边环状体23、x杆31、y杆32、z杆33、中心座34、拉环35、反射布36、限位槽37、定位凸起38、弹性件3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中,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拖带式浮体靶,包括球状气囊1以及设置在球状气囊1内部的雷达反射器2,所述球状气囊1设进气阀门11与若干拖带扣12;所述雷达反射器2的外表面覆盖有若干依次连接的反射面,若干所述反射面组成一体式反射面。实施例一的雷达反射面完全覆盖在雷达反射器2表面,在球状气囊1处于高速运动和激烈翻滚状态时,仍能提供稳定雷达反射信号,避免出现雷达探测不到等不良情况。

实施例一中,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雷达反射器2包括若干个三角形单角反射器3,相邻的所述三角形单角反射器3的反射面之间相互连接。由于三角形单角反射器3有极强的反射回波特性,因此特别适于浮体靶中使用。

实施例一中,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雷达反射器2包括5个三角形四角反射器21与2个三角形五角反射器22,所述三角形四角反射器21由4个三角形单角反射器3组成,所述三角形五角反射器22由5个三角形单角反射器3组成;5个所述三角形四角反射器21首位依次相连构成五边环状体23,2个所述三角形五角反射器22分别盖在五边环状体23的两侧。实施例一的雷达反射器2共计有30个反射面,形成全方位360度雷达反射区,避免雷达反射面盲区,使其在高度运动和激烈翻滚中也不会出现雷达探测不到等不良现象。此外,实施例一的雷达反射器2各向尺寸相差都不大,能较完美的放置、支撑在球状气囊1内部。特别的,选取球状气囊1直径为4米,三角形单角反射器3的棱边长度为1.4米,雷达反射器2的各个方向的最大尺寸基本上刚好到球状气囊1内壁;而棱边长度1.4米的三角形单角反射器3基本能够反射所有波长的雷达型号。

实施例一中,如图6、图7所示,所述三角形单角反射器3包括两两垂直的x杆31、y杆32、z杆33,以及中心座34与反射布36;所述x杆31、y杆32、z杆33的一端安装在中心座34上,所述x杆31与y杆32、x杆31与z杆33、y杆32与z杆33之间均设有反射布36。实施例一选用的三角形单角反射器3、三角形四角反射器21具有刚性的x杆31、y杆32、z杆33,这与纯柔性的三角形单角反射器3,结构稳定,因此反射角与反射信号都更稳定。实施例一中的反射布36可选用银涤纱、铜丝面料等材料制作。

实施例一中,如图8、图9所示,所述x杆31、y杆32的一端铰接中心座34上,所述z杆33的一端固定在中心座34上;所述三角形单角反射器3具有x杆31、y杆32、z杆33两两垂直的展开状态,以及x杆31、y杆32翻转至与z杆33靠拢的折叠状态。实施例一的三角形单角反射器3采用可折叠结构,这为实现浮体靶整体折叠提供了基础。同样的,三角形四角反射器21也具有展开状态、折叠状态两种状态。

实施例一中,如图8、图9、图11所示,所述x杆31、y杆32、z杆33的另一端均设有拉环35,如图12所示,所述球状气囊1的内壁对应z杆33的拉环35设置有若干拉点扣13,如图4所示,节点a1~a5、节点b1~b5处的拉环35通过拉绳5相互连接在一起,节点c1~c7处的拉环35通过拉绳5与拉点扣13连接。实施例一结构为一种简便的整体可折叠雷达反射器2,而且与球状气囊1通过节点c1~c7相互连接,因此不仅折叠、收容方便,而且具稳定的结构和性能。

实施例一中,如图1、图2所示,若干所述拖带扣12为d型拉扣,均匀布置在球状气囊1外表面的一个球冠圆上。实施例一采用环形布置的d型拉扣,在拖带式能减少浮体靶的翻转,提供性能的稳定性。此外,球状气囊1外表面还设有若干把手15,便于浮体靶的投放等操作。

实施例一中,如图1所示,所述球状气囊1上还设有气密拉链14,所述气密拉链14的内外均设有魔术贴。实施例一的气密拉链14打开后便于球状气囊1的操作,为保证球状气囊1气密性,实施例一选用德国tizip品牌的超级水密拉链。

实施例一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有配重袋4,所述配重袋4为锥形水袋、拖拽在球状气囊1上。实施例一的配重袋4利用自身重力抗衡风力、水流,减小球状气囊1摇晃、翻滚幅度,起到稳定作用,而配重袋4为水袋,也不会为球状气囊1带来太大负担。实施例一中球状气囊1与配重袋4采用优质0.9mm夹网布热熔而成;轻便而且耐受性好,球状气囊1为红色,便于在远距离光线探测和目测,配重袋4为黄色,便于警示和区分。

实施例一中,如图10所示,所述x杆31与y杆32靠近中心座34的端头设限位槽37,所述中心座34上对应设有定位凸起38;所述三角形单角反射器3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定位凸起38卡嵌在限位槽37中。实施例一中的定位凸起38自身具有弹性,起到定位作用,在所述三角形单角反射器3处于展开状态时能保证x杆31、y杆32、z杆33的稳定性,即保持雷达反射器2的整体稳定。

实施例二中,如图13、图14、图15所示,所述定位凸起38为刚性件,与设置在中心座34内的弹性件39配合作用,起到实施例一中弹性的定位凸起38的作用。明显的,实施例二结构在工程上更容易实现,而且效果也更好。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例。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