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屏蔽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7719发布日期:2018-08-10 20:39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子材料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波屏蔽膜。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屏蔽材料而广泛使用的金属的片或网较重,有配置在设备的壳体内需要花费劳力和时间的问题。而且,金属的片或网存在电磁波吸收能力具有大的各向异性的倾向,即当电磁波的入射角增大时电磁波吸收能力显著下降的倾向。电子产品释放出的电磁波,会给周围的其它电子设备带来电磁干扰,使其工作异常;同时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目前来说,微型化、高度集成化是电子产品发展的主流趋势,这些产品的内部空间相对狭小。吸波材料中,贴片型吸波材料厚度薄,使用方便,对于降低电磁辐射、防止电磁干扰有很好的效果,比较适合应用在电子产品中。因此,设计开发厚度薄、质量轻、适用于狭小空间的贴片型电磁波吸收材料,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波屏蔽膜,此电磁波屏蔽膜提高了金属层反射电磁场的利用率,显著提高了保护胶带的吸波性能,且避免了热量的过于集中,有利于热量扩散,也避免由于温升导致膜上翘,提高了产品性能的稳定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波屏蔽膜,包括金属层、吸波层和离型材料层;pet绝缘层与金属层之间设置有第一胶粘层,所述金属层与吸波层之间设置有第二胶粘层,所述吸波层与离型材料层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三胶粘层、聚丙烯薄膜层和第四胶粘层;所述第四胶粘层与离型材料层接触的表面具有若干个凸点;所述吸波层由以下组分组成:吸波粉体100份、丙烯酸丁酯30份、丙烯酸18份、丙烯酸异辛酯32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2份、醋酸乙烯1.8份、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0.8份、聚丙烯酸钠1.2份、过氧化甲乙酮0.6份;所述吸波粉体由以下组分组成:羰基铁粉100份、三氧化二镍50~60份、纳米石墨粉5~10份、氯化钴10~15份、不饱和聚酯60~7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0~50份。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胶粘层的厚度小于第三胶粘层。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胶粘层的厚度小于第二胶粘层的厚度。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发明电磁波屏蔽膜,其吸波层采用复合吸波粉体羰基铁粉、三氧化二镍、纳米石墨粉、氯化钴与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协同作用,具有较强的电磁波吸收特性,在2~10ghz电磁波的衰减率达到85%,进一步添加聚丙烯酸钠、过氧化甲乙酮,既有利于聚合物胶粘,也使得混合粉体在聚合物中分散均匀,从而保证了电磁性能的可靠性;其次,配方中进一步配以不饱和聚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提高了整个吸波层的导热性能,有利于将电磁波产生的热量扩撒,改善了性能的稳定性和产品使用寿命。2、本发明电磁波屏蔽膜,其提高了金属层反射电磁场的利用率,金属层的设置可以形成多次吸收,显著提高了贴膜的吸波性能;其次,其吸波层与离型材料层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三胶粘层、聚丙烯薄膜层和第四胶粘层,大幅度提高了其耐电压击穿的效果,也提高了吸波膜的强度;再次,其第四胶粘层与离型材料层接触的表面具有若干个凸点,有利于贴合时气体的排出,从而避免了气泡的产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种电磁波屏蔽膜,包括金属层、吸波层和离型材料层;pet绝缘层与金属层之间设置有第一胶粘层,所述金属层与吸波层之间设置有第二胶粘层;所述吸波层与离型材料层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三胶粘层、聚丙烯薄膜层和第四胶粘层;所述第四胶粘层与离型材料层接触的表面具有若干个凸点;所述吸波层由以下组分组成:吸波粉体100份、丙烯酸丁酯30份、丙烯酸18份、丙烯酸异辛酯32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2份、醋酸乙烯1.8份、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0.8份、聚丙烯酸钠1.2份、过氧化甲乙酮0.6份;所述吸波粉体由以下组分组成:羰基铁粉100份、三氧化二镍54份、纳米石墨粉8份、氯化钴13份、不饱和聚酯6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8份。上述第一胶粘层的厚度小于第二胶粘层的厚度,所述第二胶粘层的厚度小于第三胶粘层。上述pet绝缘层与聚丙烯薄膜层的厚度比为10:4~6。上述不饱和聚酯由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及丙二醇合成而成。实施例在2~18ghz频段的最大反射系数和有效带宽如表3所示:表3吸波片厚度最大反射系数(db)≤-8db有效带宽(ghz)实施例0.6mm-282~9上述pet绝缘层与聚丙烯薄膜层的厚度比为10:6;上述凸点的平均高度为8微米。上述pet绝缘层厚度为6微米;所述pet绝缘层与聚丙烯薄膜层的厚度比为10:5。上述实施例吸波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羰基铁粉、三氧化二镍、纳米石墨粉、氯化钴、不饱和聚酯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均匀,并在84~86℃条件搅拌形成混合粉体;第二步:将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聚丙烯酸钠与第一步的混合粉体混合,并经高速搅拌器分散1~2小时,从而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第三步:在反应釜中将第二步的混合物加热至80~85℃后保温,在保温过程中分1~3次加入过氧化甲乙酮获得吸波混合液,所述保温时间为4~10小时;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吸波混合液涂布于基板上;第五步:对第四步中的吸波混合液进行烘烤形成吸波层。采用上述电磁波屏蔽膜时,其提高了金属层反射电磁场的利用率,金属层的设置可以形成多次吸收,显著提高了贴膜的吸波性能;其次,其吸波层与离型材料层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三胶粘层、聚丙烯薄膜层和第四胶粘层,大幅度提高了其耐电压击穿的效果,也提高了吸波膜的强度;再次,其第四胶粘层与离型材料层接触的表面具有若干个凸点,有利于贴合时气体的排出,从而避免了气泡的产生。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