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两块钛膜的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0064阅读:1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两块钛膜的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对钛窗结构的改进,其具有两块钛膜。



背景技术:

辐照加工是一项通过高能射线对物质作用所产生的生物效应、化学效应及物理效应,对物品进行杀毒、灭菌、降解有毒有害物质、改善材料性能等的高科技绿色加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医疗、化工、环保、矿产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在化工领域,例如聚四氟乙烯超细粉的加工中,辐照裂解技术在国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

参见图1所示的常规的应用于聚四氟乙烯的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其自上而下包括:加速器本体(10),加速器底座(20),辐照引出窗(30),钛窗(40),托盘(50)以及传动架(60)。电子束在真空的加速器本体(10)中得到加速,束流通过钛窗(40)引出到空气中辐照产品,钛窗(40)起到隔离空气和真空环境的作用。

生产过程中,钛窗(40)持续吸收高能电子束,需要不断的冷却。钛窗的破裂是严重的生产事故,为了避免出现生产事故,通常在辐照引出窗(30)上设置冷却装置,并且现有技术中对该冷却装置具有持续改进。本实用新型希望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避免钛窗破裂而引起的生产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优化的钛窗结构,避免钛窗破裂而引起的生产事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两块钛膜的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包括自上而下布置的加速器本体,加速器底座,辐照引出窗,钛窗,托盘以及传动架,设置在所述辐照引出窗底部的上法兰,设置在所述上法兰下方的下法兰,用于固定所述上法兰与下法兰的螺栓组件,所述钛窗固定在所述上法兰与下法兰之间,所述钛窗包括:外压板,位于所述外压板之内的内压板,所述内压板与所述外压板相互组合以将该钛窗分成两个区域,以及分别位于每个所述区域内的钛膜。

进一步的,所述内压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钛窗下方的托盘的移动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内压板的宽度小于钛窗宽度的十分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下法兰内对应于所述内压板设置有下肋板,所述下肋板内设置有冷却水管,该冷却水管与外部冷却水回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下肋板的厚度大于所述下法兰其它部分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两块钛膜替代现有技术中的一整块钛膜,可以增加钛膜的强度;同时,此结构便于在钛膜中央布置冷却水管进行散热,弥补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钛膜中央散热的不足。综上而述,本结构能够避免钛膜破裂,延长钛膜使用时间,减少停机维护时间,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钛窗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钛窗结构的安装应用示意图。

图1-3中所示:10、加速器本体;20、加速器底座;30、辐照引出窗;31、上法兰;31b、上肋板;32、下法兰;32b、下肋板;33、螺栓组件;34、冷却水管;40、钛窗;41a、外压板;41b、内压板;42、钛膜;50、托盘;60、传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阐述钛窗结构的优化。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2,一种优化的钛窗40,包括:外压板41a,位于所述外压板41a之内的内压板41b,所述内压板41b与所述外压板41a相互组合以将该钛窗40分成两个区域,以及分别位于每个所述区域内的钛膜42。所述外压板41a、内压板41b一体成型,一般可以选择铜材质,所述钛膜42可以使用钎焊工艺密封固定至所述外压板41a与内压板41b上。本实施例使用两块钛膜42的结构代替一整块钛膜,减小每块钛膜的尺寸,能够提高钛膜的强度,避免钛膜的破裂。

所述内压板41b的延伸方向垂直于钛窗40下方的托盘50的移动方向,此时钛窗40呈“曰”字型,如此布置,不会造成托盘50局部无法辐照的问题。

内压板41b的宽度应当在保证钎焊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小,例如,小于钛窗40宽度的十分之一,以避免遮挡束流、造成能源损失。

参见图3,图2所示的钛窗40的安装方式为:辐照引出窗30的底部设置有上法兰31,所述上法兰31的下方设置下法兰32,所述上法兰31与下法兰32 通过螺栓组件33固定,所述钛窗40固定在所述上法兰31与下法兰32之间。

由于钛窗40具有内压板41b,相应的,上法兰31之内设置有上肋板31b、下法兰32之内设置有下肋板32b,所述内压板41b固定在所述上肋板31b与下肋板32b之间。

所述下肋板32b内设置有冷却水管34,该冷却水管34与外部冷却水回路连通。冷却水使得下肋板32b冷却,进而下肋板32b能够吸收内压板41b上的热量,内压板41b又能够吸收两片钛膜42上的热量。由于冷却水管34的设置需要空间,下肋板32b相对下法兰32其它部分具有增加的厚度,以确保下肋板32b 的强度,且避免遮挡束流。

现有技术中,钛窗40的两侧通常会设置冷却风管,以对钛膜42进行冷却。然而,钛膜42中央的热量却无法及时散出,此处也成为钛膜42最容易破裂之处。而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下肋板32b内设置冷却水管,解决了钛膜42中央的散热问题,提高了钛膜42的耐用度。当然了,现有技术中的冷却风管技术仍然可以继续在钛窗40两侧继续使用。综合而言,内压板41b的设置虽然导致部分束流被阻挡,然而其一方面增加了钛膜的强度、另一方面更好地解决了钛窗中央的散热问题,依然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