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4965发布日期:2018-11-20 21:21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燃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卷材生产领域,更具体的说,它它涉及一种阻燃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有的技术中,用于屋面防水工程的TPO防水卷材,是热塑性弹性体材质的属可燃材料,当屋面遇到烟花或电焊作业时易引起火灾,这种普通的TPO防水卷材用在单层屋面防水工程时,会给屋面的防火安全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燃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水卷材不具有阻燃性、结构不稳定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阻燃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为层状结构,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TPO层、上热塑性弹性体层、防老化层、下TPO层、下热塑性弹性体层、加强层、粘结密封胶层、隔离层,各层间通过生产过程中的热压粘接成一体。

本实施例中,上TPO层所用的TPO卷材为阻燃型TPO卷材,下TPO层所用的TPO卷材为普通型TPO卷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上热塑性弹性体层和下热塑性弹性体层为聚烯烃和橡胶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防老化层为聚氨基甲酸酯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加强层为三层式分层结构,第一层为无纺布层,第二层为钛合金编制层,第三层为无纺布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三层无纺布层可嵌入粘接层内形成混粘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粘结密封胶层为改性沥青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改性沥青层为SBS改性沥青。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上TPO层的上表面设有TiO2自清洁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TPO复合热塑性高分子防水卷材与已有的TPO防水卷材相比,由于采用了改性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显著改善了材料柔韧性,双层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使得防水卷材在折叠后仍能够保持较好的平整性,加强层能够提高防水卷材强度,抗拉、抗冲击性能好,并且能简化产品结构,便于生产,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阻燃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阻燃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的内部加强层剖面结构示意图;

1-上TPO层,2-上热塑性弹性体层,3-防老化层,4-下TPO层,5-下热塑性弹性体层6-加强层7-粘结密封胶层8-隔离层,61-无纺布层,62-钛合金编制层,63-无纺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的介绍。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阻燃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为层状结构,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TPO层1、上热塑性弹性体层2、防老化层3、下TPO层4、下热塑性弹性体层5、加强层6、粘结密封胶层7、隔离层8,各层间通过生产过程中的热压粘接成一体。

本实施例中,上TPO层1所用的TPO卷材为阻燃型TPO卷材,下TPO层4所用的TPO卷材为普通型TPO卷材,保证了防水卷材的防水性能。

本实施例中,上热塑性弹性体层2和下热塑性弹性体层5为聚烯烃和橡胶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弹性好,使得防水卷材在长期的弯折后仍然能够保持较好的平整性,方便铺设,

本实施例中,防老化层3为聚氨基甲酸酯层,有效提高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加强层6为三层式分层结构,第一层为无纺布层61,第二层为钛合金编制层62,第三层为无纺布层63,其中,第三层无纺布层63可嵌入粘接层内形成混粘层,抗冲击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粘结密封胶层7为SBS改性沥青,能够与被粘无粘结牢固,隔离层8与粘结密封胶层7连接,当需要用到防水卷材时,只需撕掉隔离层8,将防水卷材粘贴在物体上即可。

本实施例中,上TPO层1的上表面设有TiO2自清洁层,能够方便的去除防水卷材表面的污染物,保持防水卷材表面整洁,提高卷材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TPO复合热塑性高分子防水卷材与已有的TPO防水卷材相比,由于采用了改性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显著改善了材料柔韧性,双层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使得防水卷材在折叠后仍能够保持较好的平整性,加强层能够提高防水卷材强度,抗拉、抗冲击性能好,并且能简化产品结构,便于生产,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环境友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