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2290发布日期:2019-01-15 22:25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型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复合型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交通运输上的隧道、地铁地下室以及用于车库顶板、人防工程、堤坝涵闸、各类水池的防水抗渗的施工工程越来越多,用以防水的材料主要是涂料和各种各样的片材或卷材,随着防水卷材或带织物层的高分子片材的出现,因为其可以工厂化生产,使用方便,在建筑施工中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隧道、地铁地下室和堤坝涵闸顶面的施工,将防水卷材带有粘合剂的一面直接粘贴到混凝土表面就达到防水的目的。

但是目前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因为其结构设置存在问题,因此整体防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型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聚乙烯丙纶层、功能层及第二聚乙烯丙纶层,所述功能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辅助防水层、防渗透层及主防水层,所述防渗透层包括相互交叉的弹性网格结构,所述网格结构将主防水层架设在辅助防水层上,所述网格结构中填充有干燥剂。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层的厚度为防水卷材的总厚度的50%-60%之间。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防水层由至少三层的聚乙烯膜叠层而成。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防水层的表面涂覆有憎水层。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防水层为高分子片材合成树脂片层。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结构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为主防水层的厚度的60%-80%。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防水层的厚度为主防水层的厚度的50%-60%。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的通过辅助防水层及主防水层,起到双重的防水效果,辅助防水层及主防水层之间通过间隔设置具有网格结构的防渗透层,可以充分发挥出辅助防水层的防水效果。且网格结构中通过设置干燥剂,一方面可以起到防渗透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干燥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复合型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一种复合型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聚乙烯丙纶层1、功能层及第二聚乙烯丙纶层4,所述功能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辅助防水层31、防渗透层2及主防水层32,所述防渗透层2包括相互交叉的弹性网格结构,所述网格结构将主防水层32架设在辅助防水层31上,所述网格结构中填充有干燥剂。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防水及防渗透效果,所述功能层的厚度为防水卷材的总厚度的50%-60%之间。所述主防水层32由至少三层的聚乙烯膜叠层而成。所述主防水层32的表面涂覆有憎水层。所述辅助防水层31为高分子片材合成树脂片层。所述网格结构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为主防水层32的厚度的60%-80%。所述辅助防水层31的厚度为主防水层的厚度的50%-60%。

综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的通过辅助防水层及主防水层,起到双重的防水效果,辅助防水层及主防水层之间通过间隔设置具有网格结构的防渗透层,可以充分发挥出辅助防水层的防水效果。且网格结构中通过设置干燥剂,一方面可以起到防渗透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干燥作用。

专业人员还以进一步意识到,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