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筒除铜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4085发布日期:2019-11-08 23:13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炮筒除铜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清洁刷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炮筒除铜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炮筒武器在启封、发射后和封存时都必不可少地进行清洁保养工作,炮筒发射使用后必须进行炮膛除垢清洗处理,因炮弹高速通过接触炮筒时留下的金属微粒、火药燃烧残留物、烟灰等残余物会黏附在炮膛的内壁上,这些残余物随着射击使用次数增多会越积越厚,导致炮筒内壁发生变形、腐蚀而影响炮弹发射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炮筒的不同使用程序后需要用不同清洁工序来处理,同时也需配备具有不同功能结构的清洁工具来执行完成,但现有的清洁刷还沿用传统结构,不能满足清洁保养工作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洁效率高的炮筒除铜清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炮筒除铜清洁装置,包括刷体、振动装置和注油器,刷体上设有刷毛,注油器上设有喷头,注油器中可储存除铜液,注油器中的除铜液可从喷头喷出,振动装置分别与刷体、注油器连接,振动装置可带动刷体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注油器内设有一容腔,容腔中设有可沿容腔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将容腔分隔成储液室和储气室,喷头与储液室连通,储液室可储存除铜液,储气室可通入压缩空气,通入压缩空气的储气室可推动第一活塞滑动。储液室中灌满了除铜液,向储气室中持续通入压缩空气,第一活塞开始向储液室滑动,储液室的的除铜液受压后从喷头中喷洒而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振动装置设有气腔,气腔中设有可活动的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将气腔分隔成上气室和下气室,第二活塞中设有至少一条第一进气道和至少一条第二进气道,第一进气道与上气室相连通,第二进气道与下气室相连通,振动装置内还设有进气室,气腔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进气孔和至少一个第二进气孔,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均与进气室相连通,第一进气道仅可通过第一进气孔与进气室连通,第二进气道仅可通过第二进气孔与进气室连通,进气室不能与第一进气道、第二进气道同时连通,振动装置中设有至少一个与上气室相连通的第一出气孔,以及至少一个与下气室相连通的第二出气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振动装置内设有排气室,排气室与储气室相连通,排气室中可通入压缩空气。通过排气室向储气室通入压缩空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均与排气室相连通。振动装置中气腔排出的气体可通过排气室至储气室中,进而来减少能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振动装置设有与进气室相连通的气管接头。将气管接头与输气装置连接,可向进气室输送压缩空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气管接头贯穿刷体。此方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振动装置还设有第三进气道,所述的进气室通过第三进气道与排气室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清洁方便、使用效率高。简单来说,注油器可向炮筒内壁喷洒除铜液,并通过刷体上的刷毛将炮筒内壁进行刮刷,振动装置为刷体运动提供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振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刷体塞入炮筒内壁后抖动前行部分结构示意简图;

图4为刷体清洁完炮筒内壁后抖动后退部分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炮筒除铜清洁装置,包括刷体1、振动装置2和注油器3,刷体1上设有刷毛4,注油器3上设有喷头31,注油器3中可储存除铜液,注油器3中的除铜液可从喷头31喷出,振动装置2分别与刷体1、注油器3连接,振动装置2可带动刷体1运动。

注油器3内设有一容腔,容腔中设有可沿容腔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一活塞32,第一活塞32将容腔分隔成储液室33和储气室34,喷头31与储液室33连通,储液室33可储存除铜液,储气室34可通入压缩空气,通入压缩空气的储气室34可推动第一活塞32滑动。

振动装置2设有气腔,气腔中设有可活动的第二活塞21,第二活塞21将气腔分隔成上气室22和下气室23,第二活塞21中设有至少一条第一进气道24和至少一条第二进气道25,第一进气道24与上气室22相连通,第二进气道25与下气室23相连通,振动装置2内还设有进气室26,气腔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进气孔27和至少一个第二进气孔28,第一进气孔27、第二进气孔28均与进气室26相连通,第一进气道24仅可通过第一进气孔27与进气室26连通,第二进气道25仅可通过第二进气孔28与进气室26连通,进气室26不能与第一进气道24、第二进气道25同时连通,振动装置2中设有至少一个与上气室22相连通的第一出气孔,以及至少一个与下气室23相连通的第二出气孔。

振动装置2内设有排气室221,排气室221与储气室34相连通,排气室221中可通入压缩空气。

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均与排气室221相连通。

振动装置2设有与进气室26相连通的气管接头222。

气管接头222贯穿刷体1。

在振动装置中还可增设第三进气道,通过第三进气道将进气室26与排气室221直接连通。

振动装置2带动刷体1运动过程:

向进气室26持续通入压缩空气,当第一进气道24通过第一进气孔27与进气室26连通时,进气室26仅向上气室22输气,第二活塞21向下气室23运动,直至第二活塞21与气腔左侧内壁进行撞击,此时,第二进气道25通过第二进气孔28与下气室23连通,进气室26仅向下气室23输气,第二活塞21向上气室22运动,直至第二活塞21与气腔右侧内壁进行撞击,此时,第一进气道24通过第一进气孔27又与进气室26连通,如此第二活塞21进入了循环的往复运动;

第二活塞21在上述运动过程中,第二活塞21在撞击气腔内壁时,振动装置2会发生振动,第二活塞21在不断进行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会持续的撞击气腔内壁,使振动装置2进行持续的振动,进而振动装置2带动与之相连的刷体1进行振动;

因刷体1为工业毛刷,其设置的刷毛4具有一定的弹性,且刷体1被塞入炮筒后(如图3所示),当刷体1振动后,由于刷毛4的导向、刷毛4受到刷体1的振动作用力,以及与刷毛4与炮筒内壁223摩擦力的存在,在振动装置2带动刷体1的振动下,刷毛4最终会向右运动,进而带动刷体1抖动前行,与刷体1相连的振动装置2、以及与振动装置2相连的注油器3也在炮筒内壁223抖动前行;

而在上述的运动过程中,振动装置2中的第二活塞21运动时,会有压缩空气持续进入排气室221中,进入排气室221的压缩空气进入到储气室34内,进而推动第一活塞32向储液室33滑动,储液室33的的除铜液受压后从喷头31中喷洒而出。

当炮筒内壁223清洁完毕后,可通过拉动气管接头222,改变刷毛4的导向(如图4所示),刷体1就会带着振动装置2和注油器3向左运动,最终从炮筒内壁223脱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