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1308发布日期:2020-02-14 16:2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目前复合面料是将面料和里料通过粘结剂粘接一起,从而改善面料质感。

现有的窗帘布一般由涤纶或棉麻制成,具有阻挡户外热量流入到室内以及能够使强烈的阳光以漫射光的形式反射入室内,使室内光线明亮而不炫目之外。它更将人们的生活空间从室内延伸到户外,在传达了一种庭院生活的休闲理念同时创造出了新的居住空间,窗帘布不仅能使人们享受阳光的同时而不受紫外线的侵袭,阻挡过强的日光照射也是保护别墅内昂贵的装修以及家具的重要方法。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普通面料制成的窗帘布仅能起到遮阳作用,当在夏天时,蚊虫开始肆虐,一般为防止蚊虫进入室内,人们不得不紧闭门窗,使其难以享受到自然风带来的清爽感觉;若面料本身具备驱蚊效果,则可不关闭门窗也可防止蚊虫进入室内,同时可享受自然风带来的清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复合面料,具有防紫外线的同时具备驱蚊效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复合面料,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层、驱蚊层、遮光层以及防紫外线层;所述基层相对驱蚊层的一侧上缝制有若干带有图案的装饰布,所述装饰布与基层之间形成用于放置趋避剂的空腔,所述空腔上端为开口设置,且所述装饰布与基层位于空腔开口端分别设置有相互粘接的自粘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料可用于制作窗帘布,基层作为面料的支撑层,再利用防紫外线层处于朝外的一侧,可起到防止紫外线射入室内的作用,继而利用遮光层可进一步对太阳光进行减弱,使其室内不受紫外线的侵袭的同时,阻挡过强的日光照射至室内;再利用驱蚊层以及放置在空腔内的趋避剂,使其面料散发驱虫气味,将其面料作为窗帘布使用时,可利用其驱蚊气味,无需紧闭门窗,即可防止蚊虫经窗户进入至室内;

同时装饰布由于本身具备的图案,使其面料本身更加美观;进而利用自粘棉实现装饰布与基层的紧闭,使其可打开空腔开口进行加入趋避剂或取出趋避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蚊层采用具有驱蚊气味的纱线作为经线、纬线经纬编织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纱线上具备的驱蚊气味,一方面使其纱线编织出的驱蚊层具备驱蚊气味;另一方面赋予纱线驱蚊气味的工作较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蚊层的纱线采用包芯纱结构,所述包芯纱包括芯纱纤维和包覆至芯纱纤维外的鞘纱纤维,所述芯纱纤维采用中空黏胶纤维,所述鞘纱纤维采用活性炭纤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中空黏胶纤维内部中空设置,且活性炭纤维上自身形成诸多纳米级孔,使其中空粘胶纤维与活性炭纤维能够容纳更多的驱蚊气味,可延长驱蚊气味散发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光层采用黑色发泡浆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泡浆使其面料具有手感柔软、抗拉力强、发泡后立体均匀等效果,且设置成黑色使其形成遮光层,提升面料的遮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紫外线层采用经线、纬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经线、纬线均采用由有光三角涤纶短纤加捻制成的扁平丝,所述扁平丝上连续有规则地形成三角锥形小棱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光三角涤纶短纤截面呈三角形,具有优良的闪光和折光性能,通过使用有光三角涤纶短纤加捻制成的扁平丝上连续形成有规则的三角锥形小棱镜,在小棱镜的各面反射入射光,从而将大部分的紫外线反射出去,形成防紫外线的功能,使其面料能够有效阻止紫外线进入室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紫外线的经线、纬线内分别均匀穿插有若干由抗静电吸光发热腈纶短纤加捻制成的吸热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静电吸光发热腈纶短纤是将具有吸光发热作用的纳米粉末添加到纤维内部,内部的纳米级吸光发热粉体能迅速地将从太阳光中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热能,使其吸热丝具有吸光发热性能,将剩下部分未反射出的紫外线吸收,转化成热能,使其面料暖和,去除面料中的水分,延长面料的使用寿命;同时,该抗静电吸光发热腈纶短纤还具有抗静电性能,使其面料耐洗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层采用涤纶纤维作为经线、纬线经纬编织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纤维具有弹性、耐热性、耐磨性、热塑性、耐腐蚀性好以及强度高等优点,使其基层具备上述特性,保证面料的耐用性,有助于保证面料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面料具备防紫外线性能的同时具备驱蚊效果,可无需紧闭门窗即可实现防止蚊虫进入室内的效果;

2.利用在面料内设置黑色发泡浆,使其形成遮光层,提高面料的遮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包芯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层;2、驱蚊层;3、遮光层;4、防紫外线层;5、装饰布;6、空腔;7、包芯纱;71、芯纱纤维;72、鞘纱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多功能复合面料,包括通过纱线相互缝制于一体的基层1、驱蚊层2、遮光层3以及防紫外线层4。

上述基层1采用涤纶纤维作为经线、纬线经纬编织而成;基层1相对驱蚊层2的一侧上缝制有若干装饰布5,装饰布5上纹有图案,装饰布5与基层1之间形成空腔6,空腔6上端开口,装饰布5与基层1位于空腔6开口端上分别缝制有自粘棉,利用自粘棉实现开口的启闭;空腔6内放置有蚊虫趋避剂,趋避剂呈粉末状或颗粒状。

上述驱蚊层2采用纱线作为经线、纬线经纬编制而;纱线采用包芯纱7结构,包芯纱7由一根芯纱纤维71和两根相互缠绕并绕卷于芯纱纤维71外的鞘纱纤维72构成,其中,芯纱纤维71采用中空黏胶纤维,鞘纱纤维72采用活性炭纤维;中空粘胶纤维与活性炭纤维在制作的过程中,浸制有香茅油,使其干燥后,长久散发香茅油气味。

遮光层3处于驱蚊层2与防紫外线层4之间,遮光层3采用黑色发泡浆涂抹至驱蚊层2上形成。

上述防紫外线层4采用经线、纬线经纬编织而成,经线与纬线均采用由有光三角涤纶短纤加捻制成的扁平丝,扁平丝上连续有规则地形成三角锥形小棱镜。经线与纬线中还分别均匀穿插有若干吸热丝,吸热丝由抗静电吸光发热腈纶短纤加捻制成;每60-80根经线或纬线之间穿插有一根加热丝。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