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蚀容器用N08825复合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895363发布日期:2021-04-30 13:34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耐蚀容器用N08825复合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钢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耐蚀容器用n08825复合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石油及天然气等能源的深度开发,推动了石油精炼、煤的气化与液化、天然气处理等石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同时对压力容器用钢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含h2s、co2等高腐蚀介质的环境下,容器设备不仅要有足够的强度,还须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这就需要耐蚀性能更优良的高合金材料,如镍基合金。若直接采用镍基合金制造设备,则成本太高,且镍基合金作为抗腐蚀部分仅占三分之一厚度,这就造成材料的极大浪费。高耐蚀容器用n08825复合钢板的研制与开发则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其以n08825作为覆层、容器钢作为基层,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兼具了覆层优越的耐蚀性和基层的高强度,由其制备的双金属容器成本大幅降低、使用寿命极大延长。

目前,镍基合金复合板的主要生产方法有爆炸复合法和轧制复合法。爆炸复合法有诸多缺点:难以保证板面100%结合,复合性能稳定性较差;规格尺寸受到限制;受气候、环境的影响,生产效率低;同时还有炸药的存放、爆破地点的选择、噪音的处理、人身安全的保障及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轧制复合法是让基材和覆材处于表面洁净状态,通过加热和轧制变形时原子间的扩散作用使基层和覆层达到连续的冶金结合。

高耐蚀容器用镍基合金复合板对基材和覆材的性能要求都较高,且很少见于公开报道。cn101559527a号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n08825镍基合金复合钢板的爆炸焊接方法,其可能存在未复合区而需要补焊,并且为消除爆炸时产生的应力,还需进行热处理,这对覆层的耐蚀性有一定影响;cn109694989a号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825/x70镍基合金复合板及其生产方法,其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接组坯的方法,然而该法需在真空室内进行焊接,加大了投入成本,且抽真空耗时长,生产效率不高,同时由于镍基合金与碳钢的热膨胀系数有很大差异,加热过程中易使镍基合金与碳钢的焊缝裂开,影响结合性能。因此,需要研发一种综合性能优良、成本低廉、生产工序简单且生产效率高的高耐蚀容器用镍基合金复合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耐蚀容器用n08825复合钢板,包括基层与覆层,两者之间呈冶金结合状态,

基层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如下:c≤0.20%,si≤0.55%,mn:0.5%~1.7%,cu≤0.30%,ni≤0.30%,cr≤0.30%,mo≤0.08%,nb≤0.050%,v≤0.050%,ti≤0.030%,alt≥0.020%,p≤0.025%,s≤0.010%,cu+ni+cr+mo≤0.70%,余量为fe及少量不可避免的杂质;

覆层为n08825,其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如下:ni:38.0%~46.0%,cr:19.5%~23.5%,fe≥22.0%,mn≤1.00%,c≤0.05%,cu:1.5%~3.0%,si≤0.5%,s≤0.030%,al≤0.2%,ti:0.6%~1.2%,mo:2.5%~3.5%。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所述的一种高耐蚀容器用n08825复合钢板,复合钢板总厚度为10~60mm,覆层厚度为1.0~6.0mm。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耐蚀容器用n08825复合钢板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坯料加工:根据成品复合钢板的材质、规格,准备基层和覆层坯料各一对,覆层坯料尺寸小于基层坯料;用砂带对基层和覆层坯料的待结合面进行打磨处理,清除表面油污、氧化铁皮;

s1、隔离剂涂刷:分别在两块覆层坯料的非结合表面均匀涂刷隔离剂,然后烘干处理;

s3、组坯焊接:按照对称组坯方式以基层-覆层-覆层-基层的顺序堆放坯料,采用封条将上、下基层的四周点焊固定,封条高度为中间两块覆层的厚度之和,每边封条长度为基层边长,由此中间两块覆层处在封条围成的槽内;采用埋弧焊将基层与封条间的缝隙进行焊接,埋弧焊深度≥22mm,然后对复合坯进行抽真空处理;

s4、加热:将四层复合坯送至加热炉,加热温度1150~1260℃,均热时间≥0.15×t分钟,加热总时间(1.0~2.0)×t分钟,t为复合坯总厚度,单位mm;

s5、除鳞:复合坯进入轧机前除鳞箱至少除鳞1道次,粗轧及精轧阶段均需除鳞;

s6、轧制:采用两阶段轧制法,粗轧采用低速大压下,成形道次压下率10%以上,粗轧总压下率65%以上;精轧阶段开轧温度900~980℃,终轧温度850~930℃;

s7、冷却:轧后高速抛钢,复合钢板进入超快冷设备以>10℃/s的冷速冷却至600~700℃;

s8、矫直:对复合钢板进行矫直1~3道次,不平度≤5mm/m;然后送至冷床冷却,待复合钢板表面温度≤300℃时,即可下线;

s9、切割分板:采用等离子或火焰切割设备对复合钢板的头、尾及两边进行切割,上、下两张复合钢板分离,再将上层复合钢板翻面,使覆层朝上;

s10、单板矫直:分别对两张复合钢板进行矫直处理,保证不平度≤5mm/m;然后将覆层表面隔离剂打磨干净,即可获得高耐蚀容器用n08825复合钢板产品。

前所述的一种高耐蚀容器用n08825复合钢板的制备方法,步骤s2中,烘干温度范围300~800℃。

前所述的一种高耐蚀容器用n08825复合钢板的制备方法,步骤s5中,若复合钢板需展宽,则粗轧首道次除鳞,最后1次转钢后连续除鳞2道,且精轧阶段连续除鳞2道;若复合钢板不展宽,则粗轧及精轧阶段的前两道次均除鳞。

前所述的一种高耐蚀容器用n08825复合钢板的制备方法,步骤s6中,粗轧轧制速度≤1.5m/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控制轧制,保证了基层良好的机械性能,同时通过控制冷却工艺,保证了覆层n08825的高耐蚀性能;

(2)本发明无需在真空室内进行封焊组坯,大大降低了投入成本;因避免了n08825与碳钢的直接焊接,可保证复合坯在加热、轧制过程不开裂;且组坯效率较真空电子束焊接大大提高,适用于工业大规模生产;

(3)本发明与爆炸复合相比,本发明采用焊接组坯加控轧控冷的方式制备高耐蚀容器用n08825复合钢板,板形平整、覆层厚度更均匀、性能稳定性更好;另外,复合钢板无需进行退火处理,进一步保证了覆层的耐蚀性能;

(4)本发明制备的高耐蚀容器用n08825复合钢板,有效地减少了n08825的使用量,可以作为纯n08825制造化工设备、石油储罐等的替代产品,在满足其实用性要求的同时,还延长了使用寿命,也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钢板复合界面的金相组织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耐蚀容器用n08825复合钢板及其制备方法,由覆层与基层组成,两者之间呈冶金结合状态。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坯料加工:根据成品复合钢板的材质、规格,准备基层和覆层坯料各一对,覆层坯料尺寸小于基层坯料;用砂带对基层和覆层坯料的待结合面进行打磨处理,清除表面油污、氧化铁皮;

s1、隔离剂涂刷:分别在两块覆层坯料的非结合表面均匀涂刷隔离剂,然后烘干处理,烘干温度范围300~800℃;

s3、组坯焊接:按照对称组坯方式以基层-覆层-覆层-基层的顺序堆放坯料,采用封条将上、下基层的四周点焊固定,封条高度为中间两块覆层的厚度之和,每边封条长度为基层边长,由此中间两块覆层处在封条围成的槽内;采用埋弧焊将基层与封条间的缝隙进行焊接,埋弧焊深度≥22mm,然后对复合坯进行抽真空处理;

s4、加热:将四层复合坯送至加热炉,加热温度1150~1260℃,均热时间≥0.15×t分钟,加热总时间(1.0~2.0)×t分钟,t为复合坯总厚度,单位mm;

s5、除鳞:复合坯进入轧机前除鳞箱至少除鳞1道次,若复合钢板需展宽,则粗轧首道次除鳞,最后1次转钢后连续除鳞2道,且精轧阶段连续除鳞2道;若复合钢板不展宽,则粗轧及精轧阶段的前两道次均除鳞;

s6、轧制:采用两阶段轧制法,粗轧采用低速大压下,粗轧轧制速度≤1.5m/s,成形道次压下率10%以上,粗轧总压下率65%以上;精轧阶段开轧温度900~980℃,终轧温度850~930℃;

s7、冷却:轧后高速抛钢,复合钢板进入超快冷设备以>10℃/s的冷速冷却至600~700℃;

s8、矫直:对复合钢板进行矫直1~3道次,不平度≤5mm/m;然后送至冷床冷却,待复合钢板表面温度≤300℃时,即可下线;

s9、切割分板:采用等离子或火焰切割设备对复合钢板的头、尾及两边进行切割,上、下两张复合钢板分离,再将上层复合钢板翻面,使覆层朝上;

s10、单板矫直:分别对两张复合钢板进行矫直处理,保证不平度≤5mm/m;然后将覆层表面隔离剂打磨干净,即可获得高耐蚀容器用n08825复合钢板产品。

各实施例钢板的基层化学成分如表1,各实施例钢板的覆层化学成分如表2,各实施例钢板的制备工艺参数如表3,各实施例钢板的各项性能如表4:

表1实施例1-4钢板基层化学成分

表2实施例1-4钢板覆层化学成分

表3实施例1-4钢板制备工艺参数

表4实施例1-4钢板各项性能

如图1所示,上面为覆层n08825,下面为基层q345r,可见复合界面洁净、无夹杂,复合良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制备的高耐蚀容器用n08825复合钢板,有效地减少了n08825的使用量,可以作为纯n08825制造化工设备、石油储罐等的替代产品,在满足其实用性要求的同时,还延长了使用寿命,也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