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恐专用多功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88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反恐专用多功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爆、反恐专用设备、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反恐专用多功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反恐斗争形势十分严峻,恐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除爆炸、暗杀、纵火等方式外,随着民族分裂主义的恐怖组织(如东突)、西藏的藏独组织都在利用某种条件、时机企图进行规模性的恐怖活动,不惜煽动不明真相的部分群众,以达到他们的罪恶目的。而目前的一些防爆、反恐装置,针对性比较强,性能单一,在需要广泛性应用时,受到限制,而综合性的防爆、反恐装置,几乎是个空白。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恐专用多功能车,以达到克服反恐斗争中单兵作战及大量动用警员,消耗警力的弊端,把反恐手段的多种功能集于一身,提高反恐斗争的科学技术水平。
本实用新型是在消防车的基础上,用防弹、防爆材料使车体更加牢靠,在以工作人员更为安全的前提下,在车上配有宣传喇叭、警灯、强光灯、通讯设备、清障设备等,并配有强力水炮以及催泪瓦斯、橡胶弹、染色水等各种非杀伤性武器,以达到制服恐怖活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产品集各种防爆装置为一体,综合防爆能力强,能快速运用于突发事件中,节省警力并保障其安全,便于操作,是一种广泛适用于各种防爆场合的装置。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是由车体1,防弹玻璃2,驾驶室防护层3,前水炮4,清障铲5,九管瓦斯枪6,车顶主水炮7,瓦斯水箱8,染色水箱9,泵组10,侧水炮11,12,后水炮13,轮胎防护网14,防刺、防爆、防割轮胎15,大水箱16,后闪灯17,后强光灯18,可升降强光灯19,天线20,长方形警闪灯21,内藏式广播喇叭22等组成,其中,车体1下部设有防刺、防爆、防割轮胎15,轮胎防护网14设置在防刺、防爆、防割轮胎15的外部,防弹玻璃2及驾驶室防护层3设在车体1的前、侧部,前水炮4,清障铲5分别设置在车体1前部的上、下端,九管瓦斯枪6,车顶主水炮7设在车体1的前上部,瓦斯水箱8,染色水箱9同设在车体1的前下部,泵组10、大水箱16分别位于车体1的中部及后部,侧水炮11、12及后水炮13分别设在车体1的侧下端及后下端,后闪灯17,后强光灯18分别设在车体1的后端及后上端,可升降强光灯19,天线20,长方形警闪灯21同设在车体1的上部,内藏式广播喇叭22设在车体1的上端部。车体1用防弹、防爆材料制作。
权利要求
1.一种反恐专用多功能车,由车体(1),防弹玻璃(2),驾驶室防护层(3),前水炮(4),清障铲(5),九管瓦斯枪(6),车顶主水炮(7),瓦斯水箱(8),染色水箱(9),泵组(10),侧水炮(11)、(12),后水炮(13),轮胎防护网(14),防刺、防爆、防割轮胎(15),大水箱(16),后闪灯(17),后强光灯(18),可升降强光灯(19),天线(20),长方形警闪灯(21),内藏式广播喇叭(22)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车体(1)下部设有防刺、防爆、防割轮胎(15),防弹玻璃(2)及驾驶室防护层(3)设在车体(1)的前、侧部,前水炮(4),清障铲(5)分别设置在车体(1)前部的上、下端,九管瓦斯枪(6),车顶主水炮(7)设在车体(1)的前上部,侧水炮(11)、(12)及后水炮(13)分别设在车体(1)的侧下端及后下端,后闪灯(17),后强光灯(18)分别设在车体(1)的后端及后上端,可升降强光灯(19),天线(20),长方形警闪灯(21)同设在车体(1)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反恐专用多功能车,其特征在于轮胎防护网(14)设置在防刺、防爆、防割轮胎(15)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反恐专用多功能车,其特征在于瓦斯水箱(8),染色水箱(9)同设在车体(1)的前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反恐专用多功能车,其特征在于泵组(10)、大水箱(16)分别位于车体(1)的中部及后部。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反恐专用多功能车,其特征在于内藏式广播喇叭(22)设在车体1的上端部。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爆、反恐专用设备、装置领域,它是在消防车的基础上,用防弹、防爆材料使车体更加牢靠,在车上配有宣传喇叭、警灯、强光灯、通讯设备、清障设备等。车体下部设有防刺、防暴、防割轮胎,防弹玻璃及驾驶室防护层设在车体的前、侧部,前水炮,清障铲分别设置在车体前部的上、下端,九管瓦斯枪,车顶主水炮设在车体的前上部,侧水炮及后水炮分别设在车体的侧下端及后下端,后闪灯,后强光灯分别设在车体的后端及后上端,可升降强光灯,天线,长方形警闪灯同设在车体的上部,本产品集各种防暴装置为一体,能快速运用于突发事件中,节省警力并保障其安全,便于操作,是一种广泛适用于各种防暴场合的装置。
文档编号F41H7/00GKCN2700815SQ200420066430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1日
发明者张恩伟, 王俊岭 申请人:张恩伟, 王俊岭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