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灯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2799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日光灯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日光灯驱动器,兼有启辉器和镇流器的作用。
目前的日光灯在启动时由启辉器提供启动电压,日光灯启动后由镇流器提供工作电压。启辉器仅在日光灯启动时使用,日光灯启动后即不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设计一种日光灯驱动器,在日光灯启动时作为启辉器提供日光灯的启动电压,在日光灯启动后作为镇流器提供日光灯的工作电压和电流。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壳和装在机壳中的机芯,机芯由二极管(D1)和(D2)、电容(C1)和(C2)、及电阻(R)构成,二极管(D1)与(D2)串接,电容(C1)与(C2)串接,二极管(D1)的正向端与电容(C1)相连,二极管(D2)的负向端与电容(C2)相连,电阻(R)输入端接在(D2)和(C2)之间。
二极管(D1)和(D2)、电容(C1)和(C2)及电阻(R)构成一个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电阻(R)同时还具有限流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造价低、兼有启辉器和镇流器的双重作用,使用安全可靠寿命长。可工作在110~250V,能节电30~50%。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总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附图2是电路原理图。
图中,1机壳,2机芯,D1和D2二极管,C1和C2电容,R电阻。
各元件参数取值如下D1、D2 IN4007;
C1、C2 2μF,450V;R150~200Ω,5W;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在该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壳(1)和装在机壳(1)中的机芯(2),机芯(2)由二极管(D1)和(D2)、电容(C1)和(C2)、及电阻(R)构成,二极管(D1)与(D2)串接,电容(C1)与(C2)串接,二极管(D1)的正向端与电容(C1)相连,二极管(D2)的负向端与电容(C2)相连,电阻(R)输入端接在(D2)和(C2)之间,输入电源线(A)和(B)分别接在二极管(D1)与(D2)之间和电容(C1)与(C2)间之,输出线(C)和(D)分别接在电阻(R)输出端和(D1)与(C1)之间。
此外,在机壳(1)上装有(A)、(B)、(C)、(D)四个接线端子或接线柱。该实施例是用于20瓦以下日光灯的驱动器。
在使用时,接通电源后日光灯还没有启动前,通过二极管给电容充电,由于每个电容上可充到300余伏电压,两个电容上的电压相加,日光灯两端的电压最终被升到600余伏,日光灯管内的荧光粉在高压下被激发发光而致日光灯被启动;日光灯被启动后,输出线(C)和(D)间导通电压下降,此后本实用新型的二极管、电容、电阻构成的整流滤波稳压电路为日光灯提供一个稳定的脉冲直流工作电压维持日光灯的工作。
该实施例调整电容和电阻的参数即可用于驱动其它各种功率的日光灯。如将电容更换为4.7μF的、电阻更换为300Ω8W的即可用于40W以下的日光灯。
权利要求1.日光灯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和装在机壳(1)中的机芯(2),机芯(2)由二极管(D1)和(D2)、电容(C1)和(C2)、及电阻(R)构成,二极管(D1)与(D2)串接,电容(C1)与(C2)串接,二极管(D1)的正向端与电容(C1)相连,二极管(D2)的负向端与电容(C2)相连,电阻(R)输入端接在(D2)和(C2)之间,输入电源线(A)和(B)分别接在二极管(D1)与(D2)之间和电容(C1)与(C2)间之,输出线(C)和(D)分别接在电阻(R)输出端和(D1)与(C1)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光灯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机壳(1)上装有(A)、(B)、(C)、(D)四个接线端子或接线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日光灯驱动器,包括机壳(1)和装在机壳(1)中的机芯(2),机芯(2)由二极管(D1)和(D2)、电容(C1)和(C2)及电阻(R)构成。二极管(D1)与(D2)串接,电容(C1)与(C2)串接,二极管(D1)的正向端与电容(C1)相连,二极管(D2)的负向端与电容(C2)相连,电阻(R)输入端接在(D2)和(C2)之间。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造价低,兼有启辉器和镇流器的双重作用,可工作在110V~250V,能节电30~50%,使用安全、寿命长。
文档编号H05B41/16GK2146837SQ9320037
公开日1993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13日
发明者边福官 申请人:边福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