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榨油机的榨油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9988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榨油机的榨油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榨油机重要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榨油机的榨油筒。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国广大地区都使用螺旋榨油机进行榨油作业,这种机构由于螺旋轴结构复杂、加工周期长、工效低、同时与螺旋轴配合的榨油膛结构复杂,什么榨宠、榨条圈、榨圈、出饼圈、什么出油槽,各段榨螺几何尺寸要求不同,难以规范化加工,加工周期长,易报废,这是CN2165988Y、ZL93238776.8,实用新型名称是一种螺旋榨油机的榨膛结构复杂情况;而CN2141764Y,ZL92217915.8,实用新型名称为V形榨油机,这是一种液体榨油机。这种榨油机可电动、手动、脚动,动力源多样化,性能较好,适应当前农村需要,出油率较高,油质较好,但功率较小,一次榨油量少。这种榨油机的榨油筒是一个密闭圆筒,筒顶端安装有一个锥形带出油孔静压模,筒底装有一个与静压模形状尺寸结构完全相同的动压模,动压模底部通过弹簧与液压缸的活塞头连接,当活塞上升时,带动动压模上升,挤压油料物料,其油通过滤油层从动、静压模的出油孔流出,这种结构榨油筒,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效率底,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的新型液压榨油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榨油机的榨油筒,含有筒体、漏油槽、透油缝,筒体上、下开口,在上部一段筒体外表面开有漏油槽,在漏油槽底部到筒体内壁表面开有透油缝。
筒体外表面有一个台阶式表面,在台阶上开有漏油槽,漏油槽底部到桶体内壁表面开有透油缝。
漏油槽和透油缝可以顺筒体母线方向开成连续竖向漏油槽和连续式竖向透油缝或间断式竖向透油缝,也可以沿筒体母线方向斜交开成连续式螺旋线式漏油槽和连续式螺旋线透油缝,或间断式螺旋线透油缝。
漏油槽的横向截面可以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或梯形,或等腰三角形,或半圆形,或弧形,或渐开线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效果(1)结构简单,出油效果好;(2)液压力大,榨油快捷迅速,节约时间;
(3)出油率提高约10%;(4)油质好,香浓味正。


图1为液压榨油筒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液压榨油筒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液压榨油筒结构示意图之二。
实施例一,见图1,2,图中1为榨油筒体,采用中空圆柱形结构,2为漏油槽,半圆形横截面,漏油槽与圆筒体母线平行,为竖向槽,3为透油缝,从漏油槽2底部开到筒体1内壁表面。透油缝3宽度不能大,大了透油时会把油渣一起透过来,影响油的质量,宽度太小时,影响出油率,造成原材料浪费。透油缝宽度要适当。
实施例二,见图3,图中1为筒体,是一个外表面有台阶的中空圆柱形体结构,在台阶上开出漏油槽2,3为透油缝,其他同实施例一,不重述。
实施例三,见图1,其大体结构同实施例一,不重述。有一点不同的是漏油槽2横截面为梯形。
实施例四,见图1,其大体结构同实施例二,不重述,有一点不同和是漏油槽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实施例五,见图1,大体结构同实施例一,不重述,所不同的是漏油槽2和透油缝3为螺旋线式。
实施例六,见图1,大体结构同实施例二,不重述,有一点不同的是漏油槽2和透油缝3为螺旋状形式。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榨油机的榨油筒,含有筒体、漏油槽、透油缝,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筒体上、下开口,在上部一段筒体外表面开有漏油槽,在漏油槽底部到筒体内壁表面开有透油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油筒,其特征是筒体外表面有一个台阶式表面,在台阶上开有漏油槽,漏油槽底部到桶体内壁表面开有透油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榨油筒,其特征是漏油槽和透油缝可以顺筒体母线方向开成连续竖向漏油槽和连续式竖向透油缝或间断式竖向透油缝,也可以沿筒体母线方向斜交开成连续式螺旋线式漏油槽和连续式螺旋线透油缝,或间断式螺旋线透油缝。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榨油筒,其特征是漏油槽的横向截面可以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或梯形,或等腰三角形,或半圆形,或弧形,或渐开线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油机一个主要部件,特别是涉及液压榨油机的榨油筒,榨油筒含有筒体,漏油槽,透油缝,其特征在于:筒体上、下开口,在上部外表面开有漏油槽,在槽的底部到筒体内壁表面开有透油缝。该榨油筒结构简单,榨油效果好,快捷方便,节约时间,出油率高。
文档编号B30B9/26GK2344159SQ98232938
公开日1999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17日
发明者刘金元, 刘康有, 秦光明 申请人:郑州市鑫源液压机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