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电路线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1819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印刷电路线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电路线路装置,尤指一种借消除两相邻线路间的串音而可确保适当信号传输的印刷电路线路装置。
印刷电路板是电脑中的基本元件,用来组装电子组件,并通过其上的信号线路提供元件间信号传输。由于要有效利用空间,因而柔性电路板也相当流行。由于电脑产业持续朝小型化趋势方向发展,就要相应地提高印刷电路板的信号线路的密度。如此的接近将导致相邻信号线路间不利于信号传输的串音干扰。
请参阅图5,在现有印刷电路板线路装置中,基板30的底侧面设置有接地板25,在其顶面形成有若干个信号线路10。由于邻近基板一侧面的信号线路10彼此相邻很近,且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串音干扰,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信号传输较差。另外,由于仅有的可变设计参数为信号线路10的深度和宽度,因而信号线路10和接地片25有效阻抗的控制变得很复杂。提高信号线路10的宽度将导致增加两者间的串音,以及增加信号线路10的高度就会增加信号线路10占用电路板的空间。
请参阅图6,在现有用于高速信号传输中的四层印刷电路装置中,一对内部接地板25、45用于导引接地及电力信号,相应地,于二者外表面间提供有基板30。信号线路10设在接近基板30的外表面。通过这样的装置可使相邻的信号线路10之间的串音干扰相应地减小,可是制造成本相当高。并且,由于电力及接地板25、45没有可变参数,电力及接地板间控制有效的电感变得较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高密度信号线路的印刷电路板线路装置,可有效消除两相邻的信号线路间的串音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可变量的印刷电路线路装置,以于不同型电路线路间控制其有效电阻及电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印刷电路线路装置包括交替地组装在基板至少一侧面的若干信号线路和接地线路,从而使每两条信号线路均不相邻,并使一侧面的信号线路与相反侧面的接地线路相对齐。并且,基板一侧面的接地线路可由电力端子替代以用于高速信号传输应用。
本实用新型基板一侧面相邻电力端子间及基板另一侧面的相邻接地线路间提供一对信号线路。每一信号线路距相邻的电力端子或接地线路比相邻的信号线路更近。每一电力端子及接地线路的宽度均大于每一对信号线路外端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有效消除两相邻的信号线路间的串音干扰及可降低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印刷电路板的剖面图。
图2是图1变化后的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印刷电路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印刷电路板的剖视图。
图5是现有印刷电路板的剖视图。
图6是另一现有印刷电路板的剖视图。
请参阅图1,印刷电路板在基板30的两侧面包括若干个信号线路10及接地线路20,且线路10,20相间隔地设置,从而使任何两信号线路彼此均不相邻,并使一侧面的信号线路10与相反侧面的接地线路20相互对齐。此种装置可允许信号线路10具有高密度并有效消除其间的串音干扰。另外,如图2所示,接地线路20的宽度可增加以控制信号及接地线路10,20的有效电阻。
请参阅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装置除了基板30一侧面的接地线路20被替代为电力端子40以适应电路板高速信号传输外,其它结构与图1所示的装置相同。电力端子40的宽度可增加以允许增加电流。接地线路20的宽度也可变化以降低电力及接地间的有效电感。对于高频应用,电力和接地具有相同的作用,因此信号线路10间的串音干扰仍就可有效的消除。
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在基板30一侧面的相邻的电力端子40间及在基板30相反的另一侧面相邻的接地线路20间均提供有一信号线路10。每一信号线路10与相邻的电力端子40或接地线路20间的距离近于相邻的信号线路10。每一电力端子40或接地线路20的宽度大于每一相应对信号线路10外端间的距离,从而使其间的串音干扰能够有效地消除。电力端子40及接地线路20的宽度可调整以适应减小电力及接地间的电阻。借此种装置的设置可在印刷电路板上提供大量信号线路10。易于理解,对于在同侧面的接地线路,其中的一些可借由电力端子替代,这些电力端子如前面提到的,也同样执行接地作用,且在高速传输过程中,作为另一种型式的接地线路,按照指定的应用型式,如是就在基板30上提供给电路装置更多的适应性。
尽管本实用新型是参考印刷电路板描述,易于理解该一般技术人员可轻易制出相同特征及好处的扁平柔性电路。因此,于此就省略了对其详细的描述。
权利要求1.一种印刷电路线路装置,设置于基板上,其包括至少在基板一侧面设置的若干个信号线路及若干个接地线路,其特征在于信号和接地线路交替排列从而在基板同一侧面上的任何两条信号线路均不相邻,且基板一侧面的信号线路与另一侧面的接地线路相对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基板两侧面均提供有信号与接地线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线路也可为电力端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地线路的宽度可以变化以控制信号及接地线路的有效电阻及有效电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地线路或电力端子长度比信号线路的长度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信号线路与相邻的电力端子或接地线路的距离近于其与相邻的信号线路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电力端子或接地线路的宽度大于对应对信号线路的外端间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是为印刷电路板或柔性电路板。
专利摘要印刷电路线路装置在其底片上交替安置有若干信号和接地线路,同一侧面上的每两条信号线路彼此不相邻,且一侧面的信号线路与其相反另一侧面的接地线路相互对齐。基板一侧面的接地线路可用电力替换。即在基板一侧面的两相邻的电力端子间提供信号线路,在另一侧面相邻接地线路间提供信号线路。每一信号线路距相邻的电力端子或接地线路比相邻的信号线路更近。每一电力端子与接地线路的宽度均大于每对信号线路外端间的距离。
文档编号H05K1/00GK2397702SQ9923949
公开日2000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8日
发明者林有旭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